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慢性气道炎症是COPD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可导致气道重塑,是COPD病程发展中气流阻塞的病理生理基础。就COPD气道重塑与炎症作用的相关病理学机制进行综述,为COPD的临床评价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特点是气道重塑和气流阻塞,了解气道重塑的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是进行有效防治的先决条件.气道重塑是与气道炎症分不开的,炎症、损伤、修复、重塑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病理基础,而在此过程中,多种因素参与并影响了气道重塑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从气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目前西医治疗只能改善肺功能,不能阻止气道阻塞的进展和气道重塑.近年来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COPD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对稳定期,能够阻止病情进展、改善肺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笔者认为"痰瘀伏肺"是哮喘发病的宿根。痰瘀互结,气道狭窄,使病情迁延,缠绵难愈。痰瘀气阻的病理特征,与现代医学关于哮喘气道重塑细胞外基质沉积和平滑肌增生导致气流受限是一致的。本文就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与"痰瘀伏肺"的相关性及涤痰行瘀方药(蠲哮片)干预气道重塑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平 《辽宁中医杂志》2009,(8):1296-129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气道重塑和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气道重塑是发生气流阻塞的主要病理基础,在COPD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地位。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相互比对,结合临床,对气道重塑的中医病机进行分析,认为气道重塑是在久病肺虚的基础上,痰瘀互结,阻滞气道所致,即气虚血瘀痰阻,其治疗以益气活血化痰为法则。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肺胀,对气道重塑确有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进行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过程始终贯穿着气道黏液高分泌现象。气道黏液高分泌发病机制复杂,与COPD相互作用,影响COPD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中医药对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治疗具有确切疗效,本文就近年中医药对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张骞  李金田 《新中医》2008,40(11):99-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表现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伴有气道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1].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COPD),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是渐进性的,并且伴有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的炎症反应[1]。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出现气流阻塞,以及部分慢性哮喘患者随疾病的发展,出现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气道重构,最终发  相似文献   

9.
正1现代医学对于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COPD本质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特征是持续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伴有气道和肺部慢性炎症反应的进展呈进行性发展。COPD急性加重期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管-肺反复发生感染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使得细支气管的解剖形态变窄、变宽以及扭曲变形等进而导致局灶肺炎、肺泡炎以及肺泡壁纤维化等病变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不完全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在全球导致死亡的疾病中排第4位。COPD的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且进行性加重,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COPD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同样属于慢性气道炎症反应疾病。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气道疾病,是指呼吸系统中长期存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最为典型,多具有反复发作、持续进展的特点~([1])。其中,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往往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与广泛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之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痰饮”等范畴.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理特征,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本虚以肺、脾、肾虚为主,标实主要指痰浊与血瘀,发病全程存在“虚、痰、瘀”的病理现象,在治疗上依据“整体观念”“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等治疗原则,主要分型为清化痰热、活血化瘀、补益肺肾、益肺健脾、扶正祛邪等.现代医学认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包括气道和肺部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氧化/抗氧化失衡等,而气道重塑是慢阻肺主要病理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水通道蛋白(AQPs)表达异常在COPD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大量的关于水通道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关系、中药干预对COPD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等方面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出现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晚期支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病率高、周围性水肿出现早、病情进展快,故立题就其病机、治法及方药进行研究.现将其中医辨证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出现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晚期支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病率高、周围性水肿出现早、病情进展快.故立题就其病机、治法及方药进行研究。现将其中医辨证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气道重塑的研究是近些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研究的热点,而中医对COPD及气道重塑的研究,着重在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等方面,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但其规范性、客观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可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常出现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普遍认为COPD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 ,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及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吸烟及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 ,均能诱导炎症并直接损害肺脏。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是粘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 ,最终因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呼吸衰竭而死。本病的发生率近年明显增加 ,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COPD患者气道管理就是指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清除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由于这类患者大多是老年人,病程长,预后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肺功能不全。一旦发生气管和肺部感染,能否保持气道的通畅是治疗的关键。特殊的支气管分泌物清除方法是肺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保证。在气道管理中我院注重气道湿化、氧疗、有效的排痰等措施的落实,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气道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如患者出现症状加重和(或)需要增加药物治疗时,称为COPD的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每次急性加重都会促使病情进展,加重心肺功能损害,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