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4年1月~1996年12月,笔者采用辨证结合辨病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门诊及病房。80例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28~76岁,平均46.5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30年,平均8年。本组病例均符合1982年由《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组织的胃炎诊治座谈会上制定的《慢性胃炎分类及其诊断标准》。胃镜、病理检查显示,胃粘膜轻度萎缩者37例,中度萎缩者25例,重度萎缩者18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痛、腹胀、嗳气、恶心反胃、纳少乏力等。  相似文献   

2.
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辨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0年~2004年,采用李乾构等主编的《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的经验方,辨病治疗该病60例,并与西药胃复春、维酶素对症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比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胃胀"等范畴,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笔者采用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CAG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富和 《中医杂志》2005,46(10):768-768
近年来,我们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78例均选自1997年5月~2002年6月我院门诊经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0~65岁,平均48.5岁;病程9个月~11年,平均4.60年;轻度21例,中度29例,重度8例;单纯萎缩42例,伴肠上皮化生3例,伴不典型增生2例,合并Hp感染1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且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或阴阳两虚。邪实以湿、寒、热、炎、滞、瘀等。治疗关键一是治标(祛邪),二是固本(扶正)。治疗65例,其中痊愈3例,显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4%。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系消化系统常见病,可归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嘈杂”、"痞满”、"纳呆”等范畴,笔者跟随老师阴斌教授在临床对大量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发现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端,发病率日益增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阴教授运用中医基本理论,抓住本病基本病机,辨证分型,遣方施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兹就分型施治与临证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参考胃镜的病理特征,指导组方用药的疗效。方法:对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的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显效37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无恶化病例,显效率50%,总有效率95.9%。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长,并且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当病理变化出现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称癌前病变,所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尤为重要,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参考胃镜的病理特征,指导组方用药,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该疗法不但能够降低胃炎复发率,且副作用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日本亦因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高而认为本病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半生理现象".业师陈天翔主任从医30余载,勤于临证,专于胃肠疾病,医术精湛.在中医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及治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唐旭东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旭东教授在秉承先师董建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所在,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而且,唐旭东教授非常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药后的生活调摄,并总结出一套简而易行、行之有效的调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局部性或广泛性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黏膜肌层变厚的疾病。它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腹胀”等范畴。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证、郁热证、阴虚证、虚寒证四型。我们根据以上四型予以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气滞证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并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58.93%)和总有效率(87.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痛,并预防恶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因,认为CAG癌前病变(PLGC)是以气血失和、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湿热毒盛为主要病机。根据其病机复杂的发展过程标本同治,自拟调胃汤加减,以调和气血、健脾和胃、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始终。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随证候的演变谴方用药,守方守法,各有所异,诸药共奏,相得益彰。实践证明:中药治疗CAG效用持久,且能阻断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抑制和逆转PLGC,其疗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995— 2 0 0 1年 ,笔者以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慢性萎缩性胃炎 ,近代多以胃痞称之。祖国医学认为 ,“久病必虚” ,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亦提出了“病初在经 ,久病入络”之见解。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程迁延 ,多由饮食不节 ,情志所伤和劳逸失当所致 ,久则脾胃损伤 ,脾胃即损 ,中气亏虚 ,推动无力 ,气血运行不畅 ,则血行瘀滞。故脾胃气虚血瘀 ,乃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理表现。临床中 ,随病因、病机不同结合临床症状分为脾虚夹瘀型、阴虚木横型和阴虚夹湿型。1 脾虚夹瘀型形体消瘦 ,面晦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对慢性萎缩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89例患者,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包括虚寒),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和寒热错杂型5个证型,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5.71%,以肝胃不和型总有效率(87.50%)最高;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为62.50%,以脾胃湿热型总有效率(72.73%)最高。但经统计学分析,各证型之间的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目前公认的难治性疾病,西医至今认为胃黏膜的萎缩性病变难以逆转,但中医对治疗本病持乐观态度。大量临床病例证实了中医药对CAG的确切疗效。故就近十年临床上频见的五个cAG证型(胃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胃府蕴热型、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的中药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一种,重度萎缩性胃炎后期可出现重度化生(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甚至癌变。因此,国内外公认为本病属于癌前病变之一。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可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一种,重度萎缩性胃炎后期可出现重度化生(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甚至癌变。因此,  相似文献   

20.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国庆 《中医杂志》2005,46(10):736-737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志远教授根据1990年8月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Misiewicz等提出的胃炎新分类--悉尼系统(1996年作了重新修订)确定的7种内镜下胃炎的诊断.(1)红斑渗出性胃炎;(2)平坦糜烂性胃炎;(3)隆起糜烂性胃炎;(4)萎缩性胃炎;(5)出血性胃炎;(6)反流性胃炎;(7)皱襞肥大性胃炎.同时,根据中医学"胃痞、胃痛、解(亻亦)"等证的记载,对其有明显临床表现者,采用辨证辨病相结合,在临床上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