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位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凡  张海峰  陈思亮  毛美蓉 《新中医》2003,35(10):19-20
目的:观察异位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毛美蓉教授经验方异位散(处方:血竭、三七、薏苡仁、山慈菇、没药、丹参、浙贝母、赤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2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痊愈20例。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及复发6例,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机理为痰瘀互结,异位散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异位消冲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实验材料 动物 :昆明小鼠 ,体重 18~ 2 2g ;wistar大鼠 ,体重 160~180g及 80~ 10 0g ;雌雄各半。均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药物 :异位消冲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制剂室提供 ,批号 :2 0 0 0 0 42 6。丹那唑胶囊 ,每粒 2 0 0mg ,由江苏扬州制药厂生产 ,批号 :2 0 0 0 0 5 0 1。2 实验方法及结果2 1 对血瘀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取Wistar大鼠 5 0只 ,体重160~ 180g ,随机分成 5组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 (蒸馏水 10ml/kg)、模型对照组 (蒸馏水 10ml/kg)、丹那唑组 10 0mg/kg、异位消冲剂组 6g/kg及12g/kg ,连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异位消”汤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接受中药“异位消”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为92.0%(46/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异位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症、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位散在治疗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来我院妇科治疗的2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观察服用异位散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治愈的患者有72例,比例为72.0%,好转的患者有20例,比例为20%,未治愈的有8例,比例为8%。对照组完全治愈的患者有64例,比例为64.0%,好转的患者有17例,比例为17%,未治愈的有19例,比例为19%。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病变机理为痰瘀互结,在治疗药物上应用异位散,治疗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异位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近年来在我国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其产生的继发性痛经、性交痛、盆腔痛、月经异常、不孕等,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迫切要求得到治疗。西医一  相似文献   

6.
消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消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并与三苯氧氨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和扩散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时所引起的一种病变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癥瘕”、“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范畴。1998年1月-2004年6月,本院采用活血化瘀消癌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00例,结合辨证施护,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和扩散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时所引起的一种病变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瘕”、“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范畴。1998年1月—2004年6月,本院采用活血化瘀消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00例,结合辨证施护,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6~44岁,平均34岁;病程<3 a120例,3~6 a 60例,>6 a 20例。因渐进性痛经就诊者162例,继发不孕就诊者28例,因月经量多、淋漓不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就诊者1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症状、体征、B超检查确诊。1·2治疗方法1·2·1中医治…  相似文献   

9.
补肾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补肾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将 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2例口服补肾消异汤 ,对照组 38例口服丹那唑 ,观察比较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 % ,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果 补肾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异位消痛合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引发痛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一种病症。本病一般为良性,但具有恶性肿瘤样增生、浸润和转移的特点。痛经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具有周期性发作、渐进性加重的特点。自2000年1月~2003年11月,笔者采用异位消痛合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及分泌Ang-2的影响。方法:对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原代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分为内异消癥汤组、米非司酮组、空白血清组,用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间质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用Elisa法检测对间质细胞分泌的Ang-2水平。结果:体外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可培养出纯度较高的间质细胞,与空白血清组相比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P0.01),同时可以显著减少Ang-2的分泌水平(P0.01)。结论: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显著减少Ang-2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异位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对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07例患者,给予口服异位康汤剂。每次口服1/2瓶,每日2次,饭后服,经期停用,连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异位康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107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42例,有效4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4.39%;可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提高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治疗前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异位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多种治疗作用,是治疗内异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给予中药消瘀汤口服,对照组24例给予达那唑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观察血清CA125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9.2%,两组CA125比较无显著差异性,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对照组3例ALT升高。结论:以益气化瘀法立方的消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CA125水平从而改变盆腔血液循环达到缓解和治疗内异症的目的,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孙永忠 《河北中医》2003,25(2):89-90
目的:观察消症舒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消症舒痛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口服桂枝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28.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症舒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痛经内异消合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妇科常见难治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笔者选用痛经内异消合剂治疗寒凝血瘀型内异症,并设丹哪唑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内异症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从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 ,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不孕及月经不调。自拟方异位灵全方组合共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痰除湿、理气止痛之功。药少而精 ,力专效宏。  相似文献   

17.
异位汤直肠灌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位汤直肠灌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云南省通海县医院(652700)黄曼玲,潘可胜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汤直肠灌注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年龄为20岁以下者2例,20~30岁18例,30+~40岁9例,40+~50岁3例。平均年龄29.3...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不孕及月经不调,自拟方异位灵全方组合共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痰除湿,理气止痛之功,药少而精,力专效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肾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综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肾虚血瘀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温肾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综合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理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温肾消瘢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症,与对照组相比,其临床疗效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温肾消瘕汤联合米非司酮综合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局部体征,降低CA125水平,缩小盆腔包块,且无明显毒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EMT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许明会  江玉 《河南中医》2014,34(1):112-114
目的:探讨消瘢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84例EM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消瘢方治疗,每日1剂,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痛经VAS评分,记录改良B&B多维量表评分,检测血中前列腺素F2。(PGF2。)及前列腺素E2(PGE2),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85.7%(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程度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不同时点痛经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B&B多维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PGF2。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瘕方能减轻EMS痛经症状,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PGF2目、PGE2和改善血液循环,这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