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糖尿病的发病趋势越发递增,然而西医用药尚未满意,中医对糖尿病认识研究颇为丰富,故而人们转向从传统中医药中寻求帮助。传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身脱离母体后的正常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均需后天脾胃的滋养、运化。胰附属于脾,脾胃受损时,水谷精微运化所需的脾主分泌的津液减少。脾的运化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减少,血糖散溢血脉,引起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脾气探微     
"脾气"最早见于《内经》,厘清脾气功能及内涵才能更好发扬脾藏象理论。脾的藏象理论与气的功能特点相结合便是脾气,脾气包括气与脾气,分阴阳,在脾的藏象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脾气中升发、活动、温煦的部分均归为脾阳,下沉、宁静、滋润的部分归为脾阴。脾阴与脾阳为脾气内在特点的两端性,包含于脾气的各个部分。脾主运化与统血为"后天之本",维持脾功能正常,是化生精微生成气血津液的基本物质,是保持脾生理活动的基础,脾气助运化(消水谷、散精微、输布水液),助统血(直接统血、间接统血),助升清(助升清阳、调节气机升降、保持内脏恒定),通过固摄、推动直接统血及化生气血而间接统血。脾气消水谷、散精微、疏布水液;通过固摄、推动作用直接统血及化生气血,间接统血。脾气虚则导致运化、统血失常,消化、水液代谢、血液运行失常等。  相似文献   

3.
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脾主运化功能可进一步分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其中“脾主化”是指化其精微,精微物质被机体吸收后转化精、气、血、津液的过程,也就是营养物质从“纳”到“用”的过程。肥胖症作为高发的代谢性疾病,与“脾主化”功能的异常密不可分,脾虚不化、物不化正是其基本病机。基于其脾虚不化病机,临床采用益气化聚法中药复方治疗肥胖,通过解决脾虚不化,以及邪热、痰湿、瘀血等邪实蓄积的问题,标本兼治,从源头有效干预肥胖,实现治病求本。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水谷精微的运化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病理生理角度,探讨"脾主运化"所涵盖"脾主运"与"脾主化"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机体糖、脂、蛋白质等精微物质化生、转化及其与能量代谢关系,并阐述"脾化失司"的病因病机、分型、治法、用药,为临床运用"脾主运化"理论合理指导疾病诊治,尤其是在消化系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藏象学说中,脾是一个大的功能系统。"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传统理论认为"脾主运化"主要指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笔者通过"时空观"以及"脾为气机之枢"的理论,认为"脾主运化"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时空角度以及转运药物方面具有相通性,提出"脾调控药物代谢"的假说,并由此认为临床用药应注重固护脾胃,同时推测健脾类中药或复方通过影响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本理论的提出充实了"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细胞内质网角度探讨中医脾主运化、脾主统血理论的科学内涵。介绍内质网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各种因素导致内质网应激产生的结果,从脾主运化水谷、运化水液、脾主统血角度分别阐释中医方面的理论认识,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体系进行分析,认为内质网与中医脾的藏象功能联系最大,内质网应激是脾虚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中医藏象理论关于脾主运化功能提出一些看法,认为中医藏象理论关于脾主运化功能,实质上就是现代生物化学所指的酶。  相似文献   

8.
脾主运化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同居中州,互为表里,脾和胃同属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脾和胃的生理功能,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而它的体现必须通过"脾主运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 脾与胃脾为五脏之一,位居中焦。它与现代解剖学的脾脏在生理概念上完全不同。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气血津液的生化,依赖于脾所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因此,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称“后天之本”。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脾与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而构成脏腑表里的关系。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之意。化,即消化,变化,生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物化为精微,并将其转运输送  相似文献   

10.
王启航  陈萌 《环球中医药》2020,13(4):685-687
“脾主运化”是中医藏象理论的一部分,其最初含义是指,在整个消化系统中,脾发挥辅助胃消化吸收饮食物的作用。至汉末,张仲景将这种作用具象化,称其为“脾主消磨”,深刻影响后学。至宋代,严用和提出了脾主运化理论,认为脾主管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将整个胃肠道的功能统归于脾,这种理论虽未在当时成为主流认识,却也在学术界生根发芽。明朝张景岳系统论述了“脾主运化,脾运胃纳”,至此“脾主运化”终于成为了主流认识并取代了原有的学术思想。其演变的总体趋势是脾功能的扩大,脾解剖学基础的模糊,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整个藏象理论的迁延,也深刻影响了临床治法。  相似文献   

11.
整体观念是中医的指导思想,认识肾脾及其相互关系也应从此出发。肾脾不单单是两个脏,它们各自都存在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即“肾藏象”和“脾藏象”中,肾脾分别是这两个系统的核心,两者关系包括经脉相通、肾阳温煦脾阳、谷气充养阳气、共主水液代谢、共司气血化生5个方面。了解肾脾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脾与肾的关系、脾的生理功能及特性出发,辨析骨痹从脾论治。脾为精气血津液的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无论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都需要脾胃源源不断地提供营养才能盛而不衰,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骨痹之病从脾论治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健脾"这个词,似乎很容易被误解。谈到健脾,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补脾。补脾虽然是健脾的常用方式,但补脾与健脾的意思并不对等,健脾的内涵远大于补脾。我们知道脾主运化,"运"是运转输送,"化"是消化吸收。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精微,即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二是运化水湿,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众多代谢紊乱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近年来,运用中医理论解释以及应用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脾主运化"理论是脾藏象学说的核心,通过探索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与"脾主运化"理论相似性,从脾主运化理论、胰岛素抵抗病因病机、胰岛素抵抗与脾主运化关系、运用脾主运化理论治疗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对胰岛素抵抗进行全新认识,为临床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浅谈脾主运化与西医“支持疗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脾主运化与西医“支持疗法”的关系陈承平主运化是脾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中医传统理论中所指的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方面。若脾之运化功能减弱,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后天失养或病理产物内生之证候,这是无需赘述的。在临证用药时,中医也常常要顾及患...  相似文献   

16.
正梁念祖乃中医世家,临证50余年,善用多种辨证体系调脾,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梁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梁师从脾论治冠心病经验整理如下。1辨治经验1.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悸"等范畴,治疗一般多从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养阴益心等着手。梁师认为,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但整个病程变化与脾关系密切。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至为密切。脾主运化而使水谷精微化生  相似文献   

17.
曾祺  陈琦辉 《新中医》2015,47(3):287-289
《内经》有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为本";胃气,是脾胃对饮食、水谷转输和消化吸收的功能,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升胃降"的生理活动的具体反映。《素问·厥论》曰:"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是人生存之根本;顾盼脾胃元气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医学术体系。张仲景发《内经》之微,所著《伤寒论》为治疗外感热病方书之祖,处处注意顾盼脾胃元气,并将  相似文献   

18.
补脾升阳与慢性肾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脾虚与慢性肾炎的关系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病的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说明脾在本病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且主升清,若脾气虚弱或功能失调,则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而殃成水湿,泛溢于肌肤致浮肿,失于升清,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精微下注则腹胀便溏、蛋白尿等。又临床上常常脾病及肾,肾病及脾而脾肾同病。根据脾肾互相滋养之理论,补肾可以实脾,那么调补脾胃同样可以达到强肾的目的,故临床从脾论治慢性肾炎常获满意疗效。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19.
分析对脾主运化功能的误识,认为脾主运化应定义为:脾转运气化水谷精微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多数医家把脾、胃、小肠混为一谈,认为脾是消化的主体,主运化水谷精微,脾主消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等等,相应的脾胃疾病也多从脾来论治。而对于小肠,虽然也与运化水谷有关,却很少有人提起。是小肠的功能微不足道,还是我们忽视了小肠的功能?本文将从脾与小肠的功能入手,引经据典,旁引众医家论述,从而为脾正名。替小肠申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