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胫骨平台SchatzkerV型以及Ⅵ型骨折治疗组25例、对照组27例,两组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双切口入路,治疗组采用关节镜辅助复位。结果治疗组患肢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监视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大都可以实现充分、直接的暴露,方便直视下复位、固定、创伤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入路对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临床指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 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诊治的115例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实施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前外侧入路手术患者55例为对照组。评价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HSS评分、Rasmuss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SS评分、Rasmussen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前外侧入路,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方式可有效缩短复杂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HSS评分、Rasmus...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795-797
目的对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在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畸形、膝关节不稳、骨折愈合延迟及关节强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较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能够有效完善关节功能复位与固定,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86例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骨折情况分别采用后外侧入路(42例)及后内侧入路(44例)途径进行骨折复位并实施内固定。结果手术后病人整体恢复情况良好,骨折基本愈合,术后病人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良率为84.9%,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83.7%。病人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14.95、15.43,P〈0.05)。结论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准确、固定牢固等优点,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4年9月该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72例,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骨愈合时间等一般特征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及骨折复位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骨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实验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SMUSSEN功能评分和放射学评分实验组优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较统切开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复位效果好,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可作为后外侧胫骨平台治疗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复位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复位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膝关节Rasmuss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Rasmusse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联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有利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尽早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76例随机分为经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组(对照组)38例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手术组(试验组)38例,评价并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强直、骨折延迟愈合、针道感染、膝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而内固定松动断裂、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坏死及骨不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Rasmussen评估疗效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优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所需时间短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研究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许昌市中心医院94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改良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改良组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改良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切口愈合、骨折愈合等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改良组HSS、SF-36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6个月,两组HSS、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改良组较对照组高(P 0. 05)。改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 26%,2/47)低于对照组(19. 15%,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045,P 0. 05)。结论 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可促进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康复,且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9例,按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4例,行切开内固定术,观察组45例,行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术前、随访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变化及并发症(创口感染、愈合不全、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 44%低于对照组22. 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