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先进行后路手术复位,再行前路减压,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JOA骨髓功能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JOA骨髓评分为14.03±3.4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5±2.67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前后路手术联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膝骨关节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脊柱及神经系统的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55-2656
对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选取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直接前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4.1±29.5)ml、(77.5±23.7)min、(10.8±5.3)h]均低于对照组[(153.8±10.8)ml、(109.8±25.7)min、(18.9±7.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82.5±4.3)分、(86.3±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9±8.6)分、(80.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直接前入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快速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单孔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经腋窝入路单孔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48h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3.09±10.20)mL]、术后住院时间[(4.33±1.24)d]、术后24、48h视觉模拟评分[(3.82±1.02)、(2.79±0.82)分]均低于对照组[(38.13±12.94)mL、(6.22±0.98)d、(5.42±1.44)分、(3.88±1.07)分](P0.05),手术时间[(170.35±20.51)min]与对照组[(165.33±19.4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发生皮下气肿1例,低钙血症1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对照组发生皮下气肿3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低钙血症4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4例;观察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4.6%)明显低于对照组(18.5%)(P0.05)。结论经腋窝入路单孔腔镜手术在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可行性,可减轻疼痛,加快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前路或后路入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因患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颈前路手术组36例,颈后路手术组33例,术后平均随访1年。对两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随访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颈椎曲度、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路手术组患者的术后颈椎曲度明显优于后路手术组,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后路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则要少于前路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前路手术组要高于后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手术方式总体疗效要优于颈后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CDF)与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C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MCSM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脊髓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路组JOA ACDF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出血量少,利于恢复脊髓功能,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对成人腰椎结核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成人腰椎结核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前路组、单纯后路组与前后路联合组,每组各28例,分别行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采用国际通用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评估治疗后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检测术前、术后14 d及术后3个月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前后路联合组比较,单纯前路组及单纯后路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后路组比较,单纯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三组术后14 d及术后3个月ESR、Cobb角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前路组、单纯后路组、前后路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86%、10.71%、39.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应依据成人腰椎结核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方式,以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颈部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术式治疗、经颈部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疼痛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为(25.06±2.30) mm、(3.54±1.22) d,均短于对照组[(69.60±4.30) mm、(5.86±3.21) d],术中出血量、住院治疗费用为(15.00±8.00) mL、(8 055.36±712.25)元,均少于对照组[(29.50±16.12) mL、(9 564.52±898.33)元],研究组手术时间[(90.00±10.00) min]高于对照组[(77.51±15.00)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引流量比较[(37.05±14.60) mL vs.(35.07±10.0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手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3.00±0.57)、(2.01±0.35)、(1.10±0.21)分,低于对照组[(4.12±0.89)、(3.54±0.77)、(3.00±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临床疗效(97.5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50%)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手术方式对比,经颈部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能缓解术后疼痛,手术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率低等优势,但是手术操作耗时较长,该术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一后路、后‐前路联合两种不同入路术式治疗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合并颈椎 OPLL 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A 组,21例)和后‐前联合入路手术(B 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椎管狭窄率、骨化节段及脊髓压迫率的差异,并分析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 JOA 评分并计算改善率,评价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术中未出现脊髓、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A 组手术时间较 B 组手术时间短,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A 组出血量较 B 组出血量少,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脊髓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改善。 A 组 JOA 评分从术前平均(7.2±2.1)分提高至术后1年平均(12.1±2.7)分,平均改善率为(57.3±5.2)%;B 组 JOA 评分从术前平均(6.8±1.6)分提高至术后1年平均(13.9±0.9)分,平均改善率为(69.8±4.5)%,两组患者术后1年 JOA 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两组患者脊髓功能改善率对比 B 组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后路或后‐前联合入路治疗合并颈椎 OPLL 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关键。但对前后路均受压且椎管狭窄严重的患者,行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近期疗效优于单一的颈椎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26-427
目的探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组行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年,通过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两组腰椎功能,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1.34±34.16min、术中出血量为272.34±153.73ml,对照组手术时间158.46±32.57min、术中出血量289.13±158.76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轴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可有效提高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分期进行颈椎前后路手术,即首先行后路椎板减压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行前路短节段经椎间隙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8例,手术前后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进行评分,随访12~120个月。通过JOA评分的改善情况,Odom’s分级随访结果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三方面对比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前后路联合组第1次术后JOA评分为(12.40±0.65)分,第二次术后JOA评分为(14.05±0.19)分,改善率为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4,P0.05)。分别对比三种不同方式术后Odom’s分级进行评价,前后路联合组优良率为80.9%,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24,Z0.05)。结论分期前后路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充分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可得到比单纯前路及后路手术更好的减压效果,并避免了单纯后路减压破坏整体脊柱的稳定性和单纯前路减压整体颈椎活动度的丢失,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以植入物置入稳定脊柱的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置入路径为前路入路和后路入路,如何选择存在争议。 目的:对于前路与后路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 方法:检索 MEDLINE、EMBASE、PubMed 数据库、万方以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前路与后路入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对颈椎前路组和颈椎后路组患者置入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治疗前JOA评分、治疗后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颈椎活动度以及再手术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12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790例,其中前路组359例,后路组431例。Meta分析表明前路组与后路组治疗前JOA评分、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后路组相比,前路组治疗后JOA评分高(P〈0.001),临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高(P=0.02),颈椎活动范围大(P=0.001),并发症发生率高(P=0.0002),再手术率较高(P〈0.0001)。结果可见前路与后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创伤相似,但前路组神经功能改善较好,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故临床上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脊柱侧凸患者行Renaissance脊柱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1例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行脊柱机器人辅助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对照组行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置钉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拔除引流管后复查脊柱全长X线片,测定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Cobb角、顶椎偏移距离;比较术前及拔除引流管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拔除引流管后行手术部位椎体CT检查,根据Rampersaud分类法判断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78.4±71.7)min]、术中置钉时间[(2.5±0.6)min/枚]、术后住院时间[(8.6±1.1)d]较对照组[(538.1±99.2)min、(4.2±1.0)min/枚、(12.0±0.9)d]短,术中透视次数[(10.2±2.3)次]、术中出血量[(654.3±296.4)mL]较对照组[(15.6±3.2)、(1 053.3±379.5)mL]少(P0.05);观察组、对照组拔除引流管后冠状位Cobb角[(11.3±7.8)°、(8.6±2.9)°]、矢状位Cobb角[(30.9±7.4)°、(31.6±6.3)°]、顶椎偏移距离[(1.6±0.4)、(1.6±0.4)cm]较术前[冠状位Cobb角:(48.2±22.7)°、(46.5±15.7)°;矢状位Cobb角:(40.2±6.8)°、(41.2±5.9)°;顶椎偏移距离(4.9±0.6)、(5.6±0.9)cm]小(P0.05),观察组拔除引流管后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Cobb角、顶椎偏移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拔出引流管后VAS评分[(4.3±2.1)、(4.6±1.9)分]、JOA评分[(20.6±5.8)、(21.4±4.3)分]与术前[VAS评分:(3.6±0.8)、(3.4±0.7)分;JOA评分:(22.1±2.9)、(23.2±3.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除引流管后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钉准确率(95.3%)高于对照组(85.1%)(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8%)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naissance脊柱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脊柱侧凸可提高椎弓根置钉准确性,降低辐射量,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分析T入路术式对胫骨近端骨折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T入路术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功能、骨折临床及骨性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89.43±20.33) min]长于对照组[(171.52±18.5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临床愈合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58 ±3.99)d vs(55.78 ±5.67)d,(187.45±28.33)d vs (302.57 ±23.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按Rasmussen功能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优良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T入路术式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可缩短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分别应用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前路组31例,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34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前路组手术时间为(63.2±15.1)min,后路组为(113.8±2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69,P=0.001);前路组出血量为(116.3±18.9)ml,后路组为(236.3±4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37,P=0.001).前路组JOA评分由术前的(6.9±1.6)分恢复至术后2周时的(9.6±1.9)分、术后3个月时的(11.7±2.6)分及末次随访时的(13.5±3.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3.759,P<0.05;F组内=5.213,P<0.05;F交互=6.769,P<0.05);后路组JOA评分由术前的(6.7±1.5)分恢复至术后2周时的(8.7±1.8)分、术后3个月时的(10.9±2.5)分及末次随访时的(13.1 ±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周时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发生喉返神经牵拉损伤1例,脑脊液漏1例;后路组发生伤口感染1例,液化坏死1例,硬膜外血肿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 前路减压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神经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术前应根据患者脊髓受压节段合理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86-788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内固定术(ACDF)与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C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前路组45例接受ACDF治疗,后路组51例接受PCL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脊髓功能及并发症。结果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路组JOA评分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SM患者接受ACDF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出血量少,利于恢复脊髓功能,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治疗的248例异位妊娠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24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围手术期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输卵管通畅率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3.9±1.1)d、(21.6±12.1)mL、(21.2±6.2)h、(10.9±2.6)h、(11.3±0.9)h及(2.2±0.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1.0)d、(49.9±15.4)mL、(28.7±4.4)h、(25.6±3.3)h、(27.4±4.2)h及(3.1±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6 %(2/124)]明显低于对照组[7.3 %(9/124)],且输卵管通畅率[88.7%(110/124)]明显高于对照组[52.4%(65/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2h、12h内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4 h、36 h的疼痛评分[(1.4±0.5)分及(1.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0.8)分及(1.9±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康复时间,并且手术时出血量少.患者疼痛耐受性也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前后入路腹膜前放置Kugel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将84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前入路组(n=38)采用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后入路组(n=46)采用开放式后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前入路组手术时间少于后入路组[(36±14)min比(45±12)min,P=0.002 1];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复发及补片感染现象。结论前后入路两种术式均安全有效,选择适合患者的术式,均可获得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间联合头侧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9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间入路,观察组采用中间联合头侧入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清扫253淋巴结时间、253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3淋巴结清扫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53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6/45)略低于对照组(15.56%,7/45),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中间入路,中间联合头侧入路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提高253淋巴结清扫数目,缩短253淋巴结清扫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与前路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组与前路手术组各30例,并且分别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治疗效果。结果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与前路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40.25±22.8)、(65.6±17.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58.39±24.7)、(178.88±15.8)mL;住院时间分别为(15.27±2.2)、(12.48±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6%(8/30)、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优良率83.3%、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手术相对于前后联合入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前、后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接受前路手术与后路病灶清除联合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胸椎结核患者50例,按照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术式,分为前路手术组(前路组)和后路手术组(后路组),每组25例。后路组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前路组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矫形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后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前路组,Cobb'角平均矫正值明显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为E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后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创伤小,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等优点,是修复胸椎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案,较前路手术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