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对某企业防火门制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及检测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及高温。现场检测23个检测点,130份样品。粉尘检测5个点,32份样品,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合格率100%。生产性毒物检测4个点,检测84份样品,毒物浓度合格率100%。噪声测定11个点,噪声强度合格率91%。紫外辐射测定2个点,合格率100%。高温测定1个点,合格率100%。结论由于该项目中噪声1个检测点超标,应高度关注超标岗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该对苯二甲酸项目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方法依据国家相关采样规范,结合现场调查,分析、筛选出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作业场所定点噪声合格率为98.4%,工艺空压机处噪声超标,最大值107.2 d B(A),个体噪声均小于85 d B(A),高温及热辐射、工频电场、化学毒物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建议设置隔声措施,对粉尘作业场所采取湿法除尘、有效的密封除尘措施等,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合理调整工作制度,减少工人接触高强度噪声、粉尘、化学毒物的时间,加强对劳动者的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按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对某火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工作场所采样检测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评价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结果共检测粉尘9 3点,合格率9 3.5%;岗位1 1个,合格率9 0.9%;一氧化碳检测6点,合格率1 0 0%,二氧化硫检测4岗位1 0点,硫酸1岗位5点,氨2岗位5点,合格率均1 0 0%;氢氧化钠2点,氯2点,合格率均1 0 0%;噪声检测6岗位9 1点,合格率8 3.3%;高温检测1 0点,合格率8 0%;电场强度检测6点,合格率1 0 0%。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合理,生产过程中各类防护设施能够正常运行,职业病危害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重庆市某公司奶牛养殖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对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对3个养殖场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作业场所噪声共检测18个点,合格率为83.3%,最大值为97.1 dB(A)。化学毒物浓度检测中,装载机司机、饲料搅拌机司机接触的粉尘浓度超出国家标准要求,其他岗位化学毒物浓度均符合要求。3个养殖场均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噪声、粉尘、化学毒物设置了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浓度能进行有效控制。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表明,各养殖场无疑似职业病者和职业病患者检出。个别养殖场存在佩戴错误的个人防护用品的现象。结论奶牛养殖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为"一般",养殖场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硫酸、磷酸、氢氧化钠、布鲁菌病等。3个养殖场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粉尘的防护,对布鲁菌病进行重点防控。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完善职业健康检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深圳市某公司摄像头(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明确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有害因素、紫外辐射、激光辐射、X射线。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检测了16个岗位,其中甲醇2个岗位超标,合格率为87.5%;紫外辐射检测11个岗位,9个岗位超标,合格率为18.18%;激光辐射检测9个岗位,合格率为100%;X射线检测4个岗位,合格率为100%。该项目不存在噪声作业;有生产性热源,但不存在高温作业;工频电场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得到落实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可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6.
目的按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对某火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工作场所采样检测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评价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结果共检测粉尘93点,合格率93.5%;岗位11个,合格率90.9%;一氧化碳检测6点,合格率100%,二氧化硫检测4岗位10点,硫酸1岗位5点,氨2岗位5点,合格率均100%;氢氧化钠2点,氯2点,合格率均100%;噪声检测6岗位91点,合格率83.3%;高温检测10点,合格率80%;电场强度检测6点,合格率100%。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合理,生产过程中各类防护设施能够正常运行,职业病危害基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某企业汽车配件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及检测结果,对试运行期间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及物理因素。本次现场检测350份样品,其中粉尘检测6个点,46份样品,粉尘样品合格率100.0%。生产性毒物检测13个点,248份样品,毒物浓度样品合格率97.6%。噪声测定29个点,噪声强度合格率96.5%。紫外辐射测定5个点,合格率100.0%。高温测定7个点,合格率100.0%。手传振动测定11个点,合格率45.5%。工频电场测定4个点,合格率100.0%。结论由于该项目中部分岗位臭氧、噪声、手传振动检测结果超标,应高度关注超标岗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血浆蛋白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运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及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毒物作业岗位合格率为100.0%,工频电场作业岗位合格率为100.0%,噪声作业岗位合格率为80.0%,照度岗位合格率为76.2%;部分作业岗位噪声强度较大。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基本满足要求,但应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毕海侠  ;杜影  ;曲春清 《职业与健康》2014,(18):F0002-F0002
目的分析污水处理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其危害程度。方法主要采用类比法、定量分级法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文昌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确定其存在的部位及分布。结果依据类比企业检测结果,粉尘合格率为83.33%,化学有害因素合格率为100%,噪声合格率为83.36%。结论类比作业场所中存在粉尘和噪声危害,针对可研报告中提出防护措施和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应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防护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某公司电子级玻璃纤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情况及控制效果。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工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该项目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经现场检测碳酸钠、二氧化硫、氨、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氮、煤尘、其他粉尘、石灰石尘、高温、各工种作业工人接触噪声的等效声级合格率均为100.00%;玻璃棉尘超标2个点,合格率为91.67%;矽尘超标1个点,合格率为88.89%;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为53.9~107.4 d B(A),有5个检测点噪声强度超过85 d B(A)。结论该建设项目采用先进装备和工艺技术,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从职业病防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识别某氧化铝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运行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采用检查表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对该项目工作场所存在的8项化学有害因素和2项粉尘进行了检测,共检测165个点,合格率为100%;29个产生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进行了噪声强度的测量,并计算工种的8 h等效声级,结果 2个工种的8 h等效声级超过85 d B(A),合格率93%。结论该项目风险分类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检修、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北京市朝阳区某家具厂涂装车间流水线项目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对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法等分析法对某家具厂涂装车间流水线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项目涉及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二甲苯、乙苯、丙酮、乙酸甲酯、乙酸丁酯、环己酮、粉尘和噪声。化学毒物共检测8个点,合格率100%;粉尘共检测2个点,合格率100%;噪声强度测定2个点,整改后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有效,在落实评价报告中提出的补充措施及建议后,职业病危害基本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钛白粉生产作业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及强度,初步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运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定量分级法和检查表法等方法对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全面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硫、硫酸、二氧化硫、绿矾、硫酸铵等20余种)和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化学毒物中的硫酸有3个检测点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合格率为95%;有2个粉碎岗位的二氧化钛粉尘检测结果超标,其余岗位总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物理因素方面共对36个作业岗位进行了噪声检测,其中有4个岗位或工种检测结果不合格,合格率为88.9%;高温和工频电场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钛白粉生产作业场所中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企业应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强度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为劳动者发放防护用品,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识别某刹车片生产厂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运行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点控制和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空气毒物、噪声、粉尘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0%、85.7%、100.0%。根据对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防护设施检测结果可知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能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护措施正常运转,隔声、通风、除尘设计效果良好。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识别、分析某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竣工验收和企业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资料收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和检测检验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煤尘、噪声、毒物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合格率为86.5%,超标岗位主要在给煤机原煤皮带、跳汰机手选矸石处、末煤上仓皮带、1303轨道顺槽等工段;噪声合格率为85.9%,超标岗位主要在煤仓顶水平皮带、振动筛等工段;毒物和工频电场合格率均为100%。结论本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有效控制,但需要加强个别场所煤尘和噪声的控制措施,并做好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某显示器组装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对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检测:作业场所中噪声共检测38个点,合格率为84.2%,最大值为93.4 d B(A)。化学毒物浓度检测中,油墨印刷工种甲苯浓度短时接触浓度(CSTEL)为55.5 mg/m3,时间加权数平均浓度(CTWA)109.8 mg/m3,超出国家限制标准要求,其他岗位化学毒物浓度均符合要求。职业健康检查中,3人疑似职业性苯中毒,8人疑似苯作业观察观察对象,2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复查未见异常。结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二氧化锡、其他粉尘、异丙醇、苯、甲苯、二甲苯、庚烷等,其职业病防护措施合理,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企业应加强局部通风措施,完善职业健康检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李桂荣 《中国校医》2011,25(12):926-927
目的识别与分析某橡胶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该厂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查阅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等,对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该橡胶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毒物、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合格率均为100%。结论该橡胶厂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化学毒物操作岗位,锅炉房出渣口粉尘司炉作业岗位,各种机器噪声岗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识别某铝镁合金厂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运行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要求。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结合检查表分析法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检测24个粉尘点,1个作业点不合格;检测123个化学有害因素作业点,合格率为100%;在62个物理因素作业点的测量中,其中有43个点的噪声强度8 h等效声级2个点超标;有13个产生高温危害的岗位WBGT指数10个点超标;物理因素合格率为81%。结论该项目风险分类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和管理,确保正常有效运行;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健全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分析与评价,找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对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作业场所定点噪声有超标现象,合格率为84.2%;个体噪声、化学毒物合格率为100.0%。职业健康检查119人中,2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结论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企业应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演练,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某印刷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对该印刷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等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正己烷、二甲苯、正庚烷、噪声、粉尘等。检测7个岗位的化学毒物浓度,合格率为85.71%;噪声强度测定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检测粉尘3个岗位,合格率为100.00%。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较重,但是整改后,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