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洁悠神对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50例住院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护理和普通引流袋;实验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于留置尿管表面、尿道外口、龟头和包皮处,并使用抗返流引流袋;实验B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洗必泰清洁留置尿管表面、尿道外口、龟头和包皮处,并使用抗返流引流袋;比较3组的细菌检出情况以及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第7天时的膀胱细菌阳性率,实验A组低于实验B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第15天时的留置导尿伴随性尿路感染率,实验A组低于实验B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洁悠神抗菌剂能够阻止细菌生物膜形成,减少膀胱污染,降低尿路感染,效果优于洗必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涂层超滑抗菌导尿管在预防导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选择更合适的导尿管.[方法]将200例留置尿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100例使用银涂层超滑抗菌导尿管,对照组100例使用普通硅胶导尿管,两组均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留置,并在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分别留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两者所致的原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留置尿管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6%,8%,14%,18%;观察组中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1%,1%,3%,3%;其中置管后第1天和第3天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0、14天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涂层超滑抗菌导尿管可以显著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尤其适用于3天以上留置尿管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在留置尿管表面和尿道外口周围的组织喷涂外用抗菌剂洁悠神,并使用抗返流引流袋,观察其预防和降低留置导尿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方法 将符合实验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护理和普通引流袋,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实验组在常规留置导尿护理基础上,于留置尿管表面、尿道外口、龟头和包皮处喷涂外用抗菌剂洁悠神,并使用抗返流引流袋,根据使用说明书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比较2组患者第3、7天膀胱尿细菌培养的结果。 结果 对照组培养细菌3 d有12株,7 d有30株,实验组则分别为5株和8株。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留置导尿感染率明显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总体、3 d以及7 d阳性率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 d与7 d阳性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3 d与7 d阳性率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在留置尿管表面和尿道外口周围组织喷涂洁悠神,并使用抗返流引流袋,可显著降低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提示能预防和降低留置导尿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其效果可维持7 d以上。但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延长,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碘伏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泌尿外科收治的所有进行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并留置导尿患者,从中筛选出术前尿液分析及中段尿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术后分别使用0.5%、0.25%、0.05%及生理盐水进行会阴部包括尿道口消毒(冲洗),每天2次,分别在术后第一、三、五天留取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并比较四组尿液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碘伏各组与生理盐水组阳性率比较,两组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碘伏组组内不同浓度碘伏相互比较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碘伏与生理盐水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留置导尿管护理中效果无差别;不同浓度碘伏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留置导尿管护理中效果亦无差别。在临床护理中可改用生理盐水进行护理,可减少护士工作量,及克服消毒剂对人体不良刺激和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等需要长时间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方法:将留置导尿时间超过5周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每3周更换一次导尿管,B组每4周更换一次导尿管,C组每5周更换一次,3组患者分别于第1、7、14、21、28天和第35天留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检查,并将更换后的导尿管前端进行细菌培养检查,找出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结果:3组患者尿液及导尿管前端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等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每5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张杨  李钢  尹婷  陈幼美  胡鹏  陈强 《中外医疗》2013,32(14):67-68
目的探讨其尿道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将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分别采用硅胶导尿管和乳胶导尿管,于拔管时分别进行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及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观察组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及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上述部位尿路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细菌种类的分布相似,从多至少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结论使用硅胶导尿管可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降低;大肠埃希菌是留置导尿时最常见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灵复方洗液与碘伏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云南云铜思瑞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消灵复方洗液,消毒会阴皮肤黏膜及尿道外口,与应用碘伏消毒会阴皮肤黏膜及尿道外口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消灵复方洗液消毒会阴皮肤黏膜及尿道外口,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消灵复方洗液消毒会阴皮肤黏膜及尿道外口有效地降低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留置导尿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并探讨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76例置入导尿管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的需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2 d、3~7 d、8~13d、≥14 d)抽取中段尿标本作细菌培养,并对其产生的尿路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6例患者中有79例发生尿路感染,导尿管留置≤2 d、3~7 d、8~13 d、≥14 d以上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75%、27.46%、50.98%、100.00%,表明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则尿路逆行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留置导尿时间长短与尿路感染有密切关系,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有效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不同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并探讨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子宫颈癌Ia~Ⅱa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持续留置导尿管14天,中间不予更换;对照组患者术后7天更换一次导尿管,留置导尿管14天。监测两组尿白细胞计数。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4天尿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按照护理质控与医院感染的要求下,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留置导尿管可在14天拔除,中间无须更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减少留置气囊导尿管病人尿道外口细茵生长,预防尿路感染.方法:将6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的病人在给予气囊导尿管后用胶布固定,而对照组在插入尿管后不固定.结果:实验组30例病人中,2例尿道外口有细菌生长;对照组30例病人中,10例尿道外口有细菌生长.结论:对留置气囊导尿管后给与胶布外固定,可有效减少尿道外口细菌生长,预防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苯扎氯铵溶液膀胱冲洗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因颅脑外伤而需要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苯扎氯铵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0.0025%苯扎氯铵溶液、0.9%氯化钠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并在第3、7、14天留取中段尿进行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膀胱冲洗后第7、14天苯扎氯铵组尿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尿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苯扎氯铵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用苯扎氯铵溶液进行膀胱冲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与留置尿管相关的下尿路感染,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膀胱冲洗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泽萍 《右江医学》2010,38(3):307-308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内科脑血管意外尿失禁留置导尿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膀胱冲洗组和膀胱非冲洗组各60例。膀胱冲洗组进行封闭式膀胱冲洗,非冲洗组不进行膀胱冲洗。两组患者分别在插管的第3、5、7、10天留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患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尿管的患者极易发生泌尿系感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泌尿系感染是临床护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惠玉  朱冬冬 《吉林医学》2014,(11):2334-2335
目的:观察新型抗菌液(泰术康)在留置导尿女性患者中预防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7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0.05%碘伏涂擦尿道口及尿道口外10 cm导尿管,每8小时擦1次;治疗组使用泰术康喷洒尿道口及尿道口外10 cm导尿管,每8小时喷1次,留置后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连续两次培养阳性视为尿路感染,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发现治疗后治疗组发生尿路感染5例,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11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泰术康对留置导尿管的女性患者进行尿道口和尿管表面喷洒,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碘伏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选取留置尿管≥1周且无尿路感染的200例患者,按医嘱的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150例,使用碘伏(对照组0.5%碘伏,研究组分别用0.4%碘伏、0.3%碘伏、0.2%碘伏)消毒液擦洗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及会阴部每天1次,比较2组整体效果.结果 研究组7d后与拔尿管时的菌尿阳性率分别是46.0%、34.0%(0.2%碘伏);16.0%、14.0%(0.3%碘伏);30.0%、16.0%(0.4%碘伏);对照组的为26.0%、18.0%(0.5%碘伏).观察组中的0.3%碘伏组的第7天、拔管前菌尿阳性率与对照组的菌尿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30,P=0.0032;χ2=7.8124,P=0.0211).结论 用0.3%的碘消毒液擦洗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及会阴部每天1次,达到降低尿路感染概率.用0.2%的碘消毒液擦洗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及会阴部每天1次,达不到降低尿路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穿刺取尿标本进行同步细菌培养在女性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尿路感染组30例,尿道综合征组14例.2组均于住院后次晨采取标本.先行膀胱穿刺抽取尿液5ml置于无菌试管内,然后按常规方法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于无菌试管内.穿刺尿标本行同步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分别行同步细菌培养和普通细菌培养.对2组标本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路感染组膀胱穿刺尿同步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6.67%(29/30),清洁中段尿同步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普通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0%,普通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前2种方法比较P<0.05.尿道综合征组上述3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14%、42.86%和7.14%,清洁中段尿同步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其他2种方法比较,P<0.05.结论:膀胱穿刺尿行同步细菌培养在女性尿路感染中敏感性高于普通细菌培养,特异性高于清洁中段尿标本,值得在女性尿路感染诊断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婷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7):119-120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集尿袋与一次性尿袋在ICU非泌尿科患者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择60例入住ICU大于7天并留置尿管的患者,排除肾功能不全和既往有尿路感染病史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使用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对照组采用普通一次性尿袋,每天更换1次,每周3次尿常规及两次尿培养。结果:试验组留置导尿管患者7、10、14 d菌尿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使用集尿袋可以减少因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无菌间歇导尿时机的掌控.方法 将45例病人随机分成均数3组,一组放置导尿管7天,一组14天,一组21天,时空内不换导尿管,每周查一次中段尿有无感染,确定每组感染率与滴漏性尿失禁发生率.结果 尿路感染比较21天组,高于14天组,14天组高于7天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漏性尿失禁发生率亦同.结论 留置性导尿时间越长,尿路感染机会愈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与结果.方法 抽取1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均实施尿常规检验和尿细菌培养,并分析比较尿常规检验和尿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 .结果1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67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阴性;33例患者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其中有8例患者检出革兰氏阳性球菌,有25例患者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球菌检出率显著低于阴性杆菌检出率(P<0.05);白细胞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33.33%,特异度为94.03%,准确性为74.00%,细菌计数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75.76%,特异度为83.58%,准确性为81.00%,亚硝酸盐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63.64%,特异度为85.07%,准确性为78.00%;比较可知,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细菌计数及亚硝酸盐检测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尿细菌培养的阴性率(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师诊断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温开水与0.05%碘伏清洁与消毒留置尿管尿道口对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67例神经外科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4例温开水清洁尿道口,B组183例0.05%碘伏消毒尿道口,比较两组在留置尿管3、7、14d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温开水为留置尿管进行尿道口护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洁悠神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尿管患者会阴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瘤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行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180例,按照患者留置尿管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在常规会阴冲洗后用0.05%碘伏擦洗尿道口及会阴部2次;观察组用温开水行会阴冲洗后,将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喷洒尿道口、外露导尿管、会阴部的皮肤黏膜及其接触到的衣裤、被褥,每日2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3天、7天、10天、14天尿路感染发生率、患者会阴不适症状发生情况及总体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舒适度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格执行预防尿路感染的各项措施下,洁悠神用于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尿管患者会阴护理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