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 D- 聚体 (D-dimer)含量评价冠心病 (CHD)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2 1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7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 2 4例 ,和正常人组 2 0例的 D-dimer含量。结果 :D-dim er的阳性发生率和含量在 U A患者组和 AMI患者组明显高于 SA组和对照组 ,P均 <0 .0 0 5。结论 :U A患者血浆 D- 聚体的含量与 U A的严重程度有关 ,D- 聚体的含量越高 ,U A的严重程度增加 ,发生心梗的可能性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张静  牛凡 《中医药研究》2012,(7):783-784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CH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对稳定型心绞痛(SA)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4例)和正常对照(CO)组(20例)进行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瘦素水平冠心病各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UA组及AMI组高于SA组(P〈0.05),AMI组高于UA组(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60,P〈0.05);血清APN水平UA组及AMI组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U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59,P〈0.05)。结论血清瘦素、脂联素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血清瘦素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下降,血清脂联素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辅助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天麻钩藤饮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lthel指数评分、血管内皮功能、Hcy、D-二聚体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 16%)高于对照组(70. 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 05),而Bal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对照组:t=13. 427、17. 445,观察组:t=22. 986、22. 959,P 0. 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l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t=17. 375、12. 702,P 0. 05)。2组治疗后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NO水平较治疗前增加(对照组:t=11. 236、7. 209,观察组:t=16. 042、19. 336,P 0. 05);观察组治疗后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NO水平高于对照组(t=8. 159、7. 801,P 0. 05)。2组治疗后血清Hcy、D-二聚体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t=10. 854、8. 630、12. 002,观察组:t=24. 812、20. 559、18. 890,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cy、D-二聚体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10. 642、12. 775、10. 884,P 0. 05)。结论:天麻钩藤饮辅助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Hcy、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变化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组(SA组)4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组)30例,心肌梗死组(AMI组)2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血清hs-CRP指标水平。比较各组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从AS组、US组到AMI组,hs-CRP水平又逐渐升高,组间比较亦具显著性差异(P0.05,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01,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对分析冠心病的病理发展过程及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对诊断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统计其术前及术后第3d血清D-二聚体及FIB的实验室数据,并根据多普勒彩色超声的回示结果将病人分为DVT组及非DVT组,比较两组之间D-二聚体及FIB水平。结果:手术前DVT组与非DVT组组间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3d DVT组与非DVT组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VT组与非DVT组组内术前同术后第3d FIB、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DVT组FIB、D-二聚体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DVT组FIB、D-二聚体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FIB和D-二聚体的检测有助于DVT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I患者118例作为实验组,根据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组25例、中面积组43例和小面积组50例,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mRS评分≥3分组72例和mRS评分3分组4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UA、HDL、LDL、TC、TG、Lp(a)水平变化。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结果实验组血清Hcy、UA、LDL、TC、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大面积梗死组和中面积梗死组血清Hcy、UA、Lp(a)水平均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P均0.05),且大面积梗死组血清Hcy、UA、Lp(a)水平均明显高于中面积梗死组(P均0.05)。mRS评分≥3分组血清Hcy、UA、Lp(a)水平均明显高于mRS评分3分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cy、UA、Lp(a)是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UA、Lp(a)均呈正相关(r=0.514,P=0.006;r=0.473,P=0.008)。结论血清Hcy、UA、Lp(a)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评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AP患者共156例,入院时按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为:PSIⅢ级组51例、PSIⅣ级组71例、PSIⅤ级组26例,比较各组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及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PSIⅢ级组PSIⅣ及组PSⅣ级组,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D-二聚体与PSI评分显著相关(r=0.63,P=0.000);降钙素原与PSI评分显著相关(r=0.435,P=0.006);住院时间与PSI评分相关(r=0.325,P=0.024)。结论入院时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能估测老年C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计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患者及多项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71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7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4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3 m L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cy,采用微量比色法测定血尿酸(UA),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 C),采用单抗比浊法测定脂蛋白a[LP(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ox-LDL)。结果研究组血清Hcy、UA、CRP、Cys C、LP(a)及ox-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 AMI组血清Hcy、UA、CRP、Cys C、LP(a)及oxLDL水平均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均0. 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cy、UA、CRP、Cys C、LP(a)及ox-LDL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均0. 05);血清Hcy与UA、CRP、Cys C、LP(a)及oxLDL呈正相关(P均0. 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UA、CRP、Cys C、LP(a)及ox-LDL水平明显升高,且Hcy水平与UA、CRP、Cys C、LP(a)及ox-LDL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探讨定心胶囊对房颤大鼠血清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揭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预防和治疗房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体重在200~250 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建立慢性房颤的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定心胶囊治疗组(16.2 g·kg-1.d-1)和维拉帕米对照组(4.5 mg·kg-1.d-1),另设一组正常对照组。用药4周后,观察各组房颤大鼠血清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大鼠房颤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定心胶囊治疗组和维拉帕米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明显地降低血清中D-二聚体的含量(P<0.05)。定心胶囊治疗组与维拉帕米对照组对房颤大鼠血清中D-二聚体的改善程度相比前者优于后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心胶囊能够明显降低房颤大鼠血清D-二聚体的水平,是防治房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血浆D-二聚体与肺癌临床分期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324例肺癌患者按TNM分期标准分为Ⅰ+Ⅱ23例,ⅢA期32例,ⅢB期92例,Ⅳ期177例;按辨证分型分为5型阴虚内热78例,气阴两虚63例,瘀热互结33例,肺脾气虚78例,瘀浊壅肺72例。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Ⅰ+Ⅱ)期明显低于ⅢB期和Ⅳ期(P0.05或P0.01),Ⅳ期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ⅢA期(P0.05);肺脾气虚组血浆D-二聚体明显高于阴虚内热组(P0.05)和痰浊壅肺组(P0.01),其他各组之间无统计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中医分型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D-二聚体有助于中医辨证论治及分期的判断,是肺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的D-二聚体水平。研究发生转移的结肠癌和未发生转移结肠癌患者之间的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和临床分期与D-二聚体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为52.00%,而对照组检出率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结肠癌患者(P0.05)。结肠癌Ⅱ、Ⅲ、Ⅳ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依次递增,各分期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病情相关,病情越严重,D-二聚体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病情严重性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或已确诊CHD接受冠脉造影的197例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56例、稳定型心绞痛(SA)40例、非冠心病(NCHD)50例。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SA组、UA组、AMI组HCY及hs-CRP水平均高于NCHD组(P〈0.0 1);UA组、AMI组HCY水平高于SA组(P〈0.01);hs-CRP水平AMI组〉UA组〉SA组(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发展,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到三支病变,HCY、hs-CRP的水平也随之升高(P〈0.05),且二者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r分别为0.498、0.679,P〈0.01);CHD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相关(r=0.880,P〈0.01)。结论血清HCY和hs-CRP水平与CHD病情严重性及冠脉病变支数相关,HCY与hs-CRP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更好地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CⅢ(ApoC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分组,将52例AMI患者设置为AMI组,28例非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poCⅢ与SOD水平,并分析其与AMI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MI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DLC)、尿酸(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ApoC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MI患者血清中ApoCⅢ水平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明显降低,且与血脂、U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病程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19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6例、隐匿性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2例设为冠心病组,将同期体检合格的健康人216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CY、HS-CRP、LP(a)和DD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HCY、HS-CRP、LP(a)和D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AMI组、UAP组Hcy、HS-CRP、LP(a)和DD含量明显高于SAP组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P<0.05);Hcy、HS-CRP、LP(a)和DD含量随冠心病进展呈逐渐增高趋势;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UAP组,SAP组,AMI组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HCY,Hs-CRP,LP(a),DD单独检测的阳性率(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组,UAP组, SAP组,AMI组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单独检测的阳性率随病程延长均逐渐提高。结论:HCY、HS-CRP、LP(a)和DD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病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综合效果。方法将20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生活活动能力巴氏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hs-CRP、D-二聚体和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血清因子的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PIS)患者血清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1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检测其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并与3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进展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均<0.01)。结论检测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有助于PI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对老年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记为治疗组(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与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D-二聚体、血清IFN-γ、IL-4、IL-6、IL-8。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D-二聚体与IFN-γ、IL-4、IL-6、IL-8等促炎因子的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与IFN-γ、IL-4、IL-6、IL-8等促炎因子的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性的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趋势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92.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5%)(χ2=12.964,P=0.001),且治疗组的治愈数、显效数以及进步数都要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40);治疗组发生呕吐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部止咳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肺炎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2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1剂/d,2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巴塞尔(Barthel)指数;并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87%,对照组为64.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及血清Hcy、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补阳还五汤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患者血清异常升高的Hcy、hs-CRP及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及急性心肌梗死组(8例),并收集20例排除冠心病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进行血清瘦素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将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入四个中医证型组,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水平、血脂、体重指数等值,记录并评价指标。结果:血清瘦素水平冠心病各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60,P0.05),冠心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浊内阻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其他证型。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增高,血清瘦素水平检测对老年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水平增高与痰浊内阻型冠心病密切相关,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为冠心病(胸痹)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临床类型之间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P选择素浓度关系。方法选择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114例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7例。另选未患冠心病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尿酸、hs-CRP和P选择素浓度。结果AMI组及UAP组血清尿酸、hs-CRP和P选择素浓度与对照组及SAP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MI组血清hs-CRP、P选择素浓度与尿酸浓度均呈正相关(r=0.78,P<0.01;r=0.66,P<0.01),hs-CRP与P选择素浓度亦呈正相关(r=0.72,P<0.01);UAP组血清hs-CRP、P选择素浓度与尿酸浓度均呈正相关(r=0.68,P<0.01;r=0.69,P<0.01),hs-CRP与P选择素浓度亦呈正相关(r=0.72,P<0.01)。结论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血清尿酸与炎性因子联合参与了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