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2、IL-23、TNF-α、IFN-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30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感染者);3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IL-6、IL-12、IL-23、TNF-α、IFN-γ分泌水平。结果 IL-6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的分泌水平分别为:0.43±0.03 pg/ml,0.86±0.04 pg/ml,0.46±0.02 pg/ml;IL-12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9.43±0.22 pg/ml,14.96±0.58 pg/ml,9.58±0.20 pg/ml;IL-23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269.58±28.58pg/ml,336.58±30.61 pg/ml;332.03±25.71 pg/ml;IFN-γ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90.80±2.05 pg/ml,116.15±4.96 pg/ml,114.29±3.16 pg/ml;TNF-α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13.87±3.28 pg/ml,14.06±2.14 pg/ml,13.43±3.12 pg/ml。统计分析发现:IL-6、IL-12、IL-23、IFN-γ在患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23与INF-γ在感染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6与IL-12在患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显著感染者组(p<0.05);其余细胞因子在3类人群血清中分泌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2、IL-23、IFN-γ在肺结核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成为肺结核临床诊断依据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和IL-12p70在不同病原菌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动力学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株的CD-1(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并评价;采用蛋白液相芯片检测技术测定各实验组与磷酸缓冲溶液(PBS)的对照组0.5、1、3、6、12、24和48h的IL-12p40和IL-12p70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组与对照组相比,IL-12p40的浓度稍升高,而粪肠球菌组、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感染后1h即明显上升,3h时达峰值,分别为(216.36±50.63)pg/mL、(118.32±9.98)pg/mL和(129.19±27.11)pg/mL。感染12h后仍维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组IL-12p70浓度在感染后6h时明显升高且达峰值,为(389.31±118.07)pg/ml;粪肠球菌组IL-12p70浓度在感染后3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组与肺炎克雷伯菌组IL-12p70浓度于感染后3h达峰值,分别为(42.20±3.54)pg/mL和(62.80±8.37)pg/mL但升高幅度显著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P<0.05)。结论 IL-12p40和IL-12p70在四组单病原菌性血流感染模型早期均明显升高,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粪肠球菌后IL-12p70浓度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联合检测IL-12p40和IL-12p70等指标对区分革兰阴阳性菌感染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白细胞介素-17A (interleukin-17A,IL-17A)在肺结核患者体内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常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活动性肺结核6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6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OPN、IL-17A水平,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6个月后再次检测OPN、IL-17A检测。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OPN(753.3±68.1)ng/ml与IL-17A(89.1±10.6)ng/L水平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与对照组,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粟粒型肺结核患者血清OPN(982.5±113.5)ng/ml与IL-17A(138.3±19.6)ng/L水平最高,其次为空洞型肺结核,均高于浸润型肺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痰涂阳性患者血清OPN与IL-17A水平高于痰涂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治疗6个月后血清OPN(512.1±48.5)ng/ml与IL-17A(62.7±11.2)ng/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OPN、IL-17A水平升高,并且其升高与活动性、痰涂阳性、分型等有关,抗结核治疗后,其水平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和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在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血清浓度的变化及治疗前血清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上海市5个结核病示范区的8家定点医院为研究现场,连续纳入2013年5月—2015年8月诊断的上海市户籍肺结核患者,使用自制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抗结核治疗前、治疗2个月末留取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IFN-γ、IL-2、IL-4、IL-10的血清浓度。结果共纳入患者309例,其中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占80.6%,男女比例为2.64,平均年龄为(51.43±18.29)岁。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转阴率为72.69%。IFN-γ(治疗前45.11 pg/mL,2个月末36.17 pg/mL)、IL-2(治疗前15.12 pg/mL,2个月末9.96 pg/mL)、IL-10(治疗前28.72 pg/mL,2个月末12.28 pg/mL)血清浓度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末显著下降;IL-4浓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Th2比值(IFN-γ/IL-4)在治疗前后分别为3.59和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5,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免疫紊乱,抗结核治疗后,IFN-γ、IL-2、IL-10血清浓度下降,Th1/Th2比值下降。监测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血清浓度有助于判断肺结核的病程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IL-12 p40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毒载量、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及32例健康体检者血浆IL-12p40水平,采用速率法和FQ-PCR法分别测定丙型肝炎患者血浆ALT活性和HCV RNA水平。结果:丙型肝炎组血浆IL-12p40水平(pg/ml)低于对照组(P<0.01)。丙型肝炎患者血浆IL-12p40水平与ALT活性(U/I)呈负相关(r=-0.420,P<0.01)。丙型肝炎患者中高水平HCV RNA组血浆IL-12p40水平低于低水平HCV RNA组(P<0.05)。治疗前干扰素应答组与无应答组血浆IL-12p40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应答组IL-12p40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存在IL-12p40水平低下,其水平变化可反应患者体内HCV病毒载量及肝损程度,并与干扰素应答有一定关联,但在治疗前尚不能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 (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三烯B4 (LTB4)、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哮喘患儿在长期吸入糖皮激素后对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的调节作用.方法:采集哮喘急性发作期30例、缓解期20例及健康对照儿童10例的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并对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观察,对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进行治疗前、中、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及缓解期组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也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且治疗12个月后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IgE、TNF-α、IL-8、LTB4、IL-17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过程,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与下调血清中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8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抗病毒、布地奈得雾化吸入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消失后停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咀嚼片2.5mg,睡前口服,连用3个月。对照组除不使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外,余治疗同实验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并随访观察治疗后半年和1年内喘息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IL-6水平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2.95、2.26,均P<0.05),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t值分别为2.91、2.35,均P<0.05),且实验组患儿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31,P <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1,P<0.05)。实验组治疗后随访观察半年和1年内其喘息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4.50、5.23,均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能明显能减少喘息的复发率,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IL-6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HBVDNA载量孕妇在孕早期和分娩时外周血血浆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的表达。方法选择2014年1-9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孕妇80例(HBVDNA高载量组、HBVDNA低载量组、HBVDNA阴性组、非感染组各20例),利用CBA技术分别测定早孕期及分娩时孕妇的外周血血浆IL-17A,IL-10,IL-6的表达水平。结果高病毒组孕妇孕早期、分娩时IL-17A的水平为(21.37±6.06)pg/ml、(26.12±5.88)pg/ml,均高于其他各组;孕早期、分娩时IL-10的水平为(1.49±0.37)pg/ml、(3.94±1.41)pg/ml,均低于其他各组;孕早期、分娩时IL-6的水平为(3.21±0.56)pg/ml、(27.86±5.26)pg/ml,均高于其他各组。早孕期各组孕妇外周血血浆IL-17A、IL-10和IL-6的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时各组的IL-6和IL-10的水平高于同组孕早期。结论对于不同HBVDNA载量的乙肝孕妇,孕早期IL-17A、IL-10和IL-6的表达无差异;孕晚期IL-10和IL-6的水平高于孕早期,分娩时高病毒组的IL-17A、IL-10和IL-6的水平不同于其他各组,乙肝孕妇妊娠晚期的免疫与妊娠和病毒感染双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探讨其水平含量变化及临床的疗效追踪。[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与化疗前、化疗后2个月、8个月检测27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7例初治涂阳患者和27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10的水平。[结果]化疗前,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体内的血清IL-10水平为27.83±13.9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15.19±8.52pg/ml(P<0.05),但与初治涂阳患者血清IL-10水平25.24±13.91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化疗2个月后,初治涂阳患者体内的血清IL-10水平17.38±6.94pg/ml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IL-10水平24.76±11.31pg/ml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化疗8个月后,复治涂阳患者血清IL-10水平15.08±9.37pg/ml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涂阳结核病的活动性,判断病情及预后,监测涂阳结核患者化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种血流感染常见细菌致小鼠血流感染后MIP-1β、MIP-2和IL-12p70的表达及变化规律。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CD-1(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系统检测各实验组和PBS对照组小鼠感染后0.5、1、3、6、12、24和48 h MIP-1β、MIP-2和IL-12p70的含量。结果 MIP-1β的浓度在细菌入血后1 h时明显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组和对照组浓度分别为(134.5±18.3)、(61.5±15.4)、(3 354.0±809.0)、(6 888.4±1 100.2)和(28.9±4.6)pg/mL;IL-12p70达峰值时的浓度分别为(389.3±118.1)、(127.6±10.0)、(42.2±3.5)、(62.8±8.4)和(4.8±0.3)pg/mL。MIP-1β、MIP-2的浓度在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高于其他实验组和对照组(均P0.01),而IL-12p70的浓度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中高于大肠埃希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和对照组(均P0.01)。结论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MIP-1β和MIP-2的浓度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IL-12p70的浓度高于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联合检测多种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在预测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菌感染方面有一定价值,且可能为感染早期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某些白细胞介素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尘肺患者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9例尘肺患者(其中煤工尘肺40例、矽肺19例)灌洗液中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结果煤工尘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明显下降;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上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与Ⅱ、Ⅲ期煤工尘肺相比,Ⅱ、Ⅲ期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2p70、IL-12p40和IL-10水平在各组中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单纯煤工尘肺比较,煤工尘肺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IL-10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矽肺及其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改变。IL-12p70、IL-12p40和IL-10三者间呈正相关,与IL-18不相关。结论尘肺患者存在异常免疫应答。检测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IL-18和IL-10水平可能对鉴别尘肺期别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HBV感染组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之间相关性分析,探讨细胞因子对HBV感染进展的影响。方法:使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组82例患者及HBV感染自行恢复组65例患者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细胞因子IL-4、IL-10、IL-12的水平。并对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12、IL-10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中明显高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42,P=0.029),而IL-4水平显著低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01)。各组血清中的IL-12水平与IL-4水平都呈负相关(R=-0.441,P0.001;R=-0.462,P0.001);IL-12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R=-0.241,P=0.029),在HBV感染自行恢复组血清中与HBsAb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5);而IL-4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不相关(P0.05),与HBsAb水平呈负相关(R=-0.348,P=0.04)。IL-10水平在两组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中IL-12、IL-4、IL-10的分泌紊乱可能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原因之一,且慢性HBV感染组中存在异常免疫应答;血清IL-4与IL-12水平的协调分泌对HBV的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卡介苗(BCG)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2/IL-10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以SKOV3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作用于PBMC,产生免疫抑制效应,再以不同浓度的BCG作用,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BCG作用前后IL-12/IL-10分泌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SKOV3细胞培养上清作用PBMC后,IL-12分泌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分泌水平显著上升(P0.01)。以质量浓度为0.25、0.125、0.062 5g/L的BCG作用上述培养细胞,IL-12分泌量显著上升(P0.01),IL-10分泌量显著下降(P0.01),以上效应均随BCG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值均0.01)。结论 BCG不仅可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还可作为Th1细胞免疫的诱导剂,改变受肿瘤细胞影响的PBMC部分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倩  边爱平  许雅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018-4020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y total hysterectomy,LT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因良性疾病需行LTH术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LTH组);对照组为同期行开腹子宫切除术(abdominal total hysterectomy,ATH)且条件相似的28例患者(ATH组)。测定两组术前1天和术后1、4天血清IL-2、IL-10表达水平。结果:①两组术后1天外周血IL-2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但ATH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LTH组(P<0.05);ATH组术后4天外周血IL-2水平较术后1天有所升高,但仍显著低于术前(P<0.05),LTH组术后4天IL-2回升至术前水平(P>0.05),与AT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TH组术后1天外周血IL-10含量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4天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LTH组术后1、4天外周血IL-10较术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T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H与ATH相比,创伤轻,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 BC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病毒含量(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17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HBVBCP变异阳性组、阴性组间对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及HBV DNA复制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P变异阳性组的血清IL-10(80.96±30.86vs72.11±24.19 mg/L)I、L-12(41.33±15.10vs35.98±14.47 mg/L)、TNF-α(56.04±27.05vs38.01±10.49 mg/L)、IFN-γ(19.81±12.29vs16.55±8.99mg/L)和HBV DNA(108.2478±0.9826vs105.8876±1.4822拷贝/ml)的水平明显高于BCP变异阴性组。结论HBV BCP变异可导致血清IL-10I、L-12、TNF-α、IFN-γ和病毒复制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IL-23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表达,为临床治疗VMC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将65只4周龄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5只、VMC组40只,分别设置0、1、2、4、6周5个时间点,其中VMC每亚组为8只,而对照组的亚组为5只,对VMC组各小鼠在腹腔内注射0.1ml的病毒液,而对照组则注射0.1ml的磷酸盐缓冲液(即PBS),对比各时期两组小鼠心肌组织内IL-6、IL-10、IL-23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感染柯萨奇病毒(CVB)后的2~4周内心肌组织产生的炎症反应最为明显,且IL-6、IL-10及IL-23 mRNA在各时期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0~6周各时期中的IL-6、IL-10及IL-23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及IL-23可能与VMC发病过程有关,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