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2、IL-23、TNF-α、IFN-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30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感染者);3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IL-6、IL-12、IL-23、TNF-α、IFN-γ分泌水平。结果 IL-6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的分泌水平分别为:0.43±0.03 pg/ml,0.86±0.04 pg/ml,0.46±0.02 pg/ml;IL-12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9.43±0.22 pg/ml,14.96±0.58 pg/ml,9.58±0.20 pg/ml;IL-23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269.58±28.58pg/ml,336.58±30.61 pg/ml;332.03±25.71 pg/ml;IFN-γ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90.80±2.05 pg/ml,116.15±4.96 pg/ml,114.29±3.16 pg/ml;TNF-α在健康人、患者者和感染组血清中水平分别为:13.87±3.28 pg/ml,14.06±2.14 pg/ml,13.43±3.12 pg/ml。统计分析发现:IL-6、IL-12、IL-23、IFN-γ在患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23与INF-γ在感染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6与IL-12在患者血清中的分泌水平显著感染者组(p<0.05);其余细胞因子在3类人群血清中分泌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中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2、IL-23、IFN-γ在肺结核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成为肺结核临床诊断依据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川崎病治疗前后及有无冠脉并发症患儿血清炎症介质的变化,为川崎病炎症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比较45例川崎病患儿和45例健康儿童血清IL-4、IL-17和TNFα含量差异;观察川崎病患儿给予IVIG治疗前后及有无冠脉并发症患儿血清IL-4、IL-17和TNFα含量差异.结果 川崎病组患儿血清炎症介质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儿血清炎症介质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患儿组中18例冠脉并发症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明显高于无冠脉并发症者(27例).结论 检测血清炎症介质对诊断川崎病,对判断其疗效和有无冠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川崎病炎症机制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结核病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Ag85B及细胞因子IL-10、TGF-β1、IL-35的水平,探讨分析ESAT-6、Ag85B水平与Treg细胞的增殖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ELISA方法检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Ag85B及细胞因子IL-10、TGF-β1、IL-35的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血清中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Ag85B的浓度与Treg细胞刺激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TGF-β1、IL-35的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Ag85B和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01),但IL-35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和Ag85B的水平与Treg细胞刺激活化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TGF-β1、IL-35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蛋白ESAT-6和Ag85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Treg细胞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8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抗病毒、布地奈得雾化吸入及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消失后停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咀嚼片2.5mg,睡前口服,连用3个月。对照组除不使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外,余治疗同实验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并随访观察治疗后半年和1年内喘息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IL-6水平均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2.95、2.26,均P<0.05),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t值分别为2.91、2.35,均P<0.05),且实验组患儿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31,P <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1,P<0.05)。实验组治疗后随访观察半年和1年内其喘息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分别为4.50、5.23,均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能明显能减少喘息的复发率,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IL-6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肝肾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烧伤科住院部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补液抗休克、抗生素抗感染、创面处理、营养支持以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0.9%Na Cl溶液500 ml静脉滴注,而观察组则给予乌司他丁300 KU治疗,即将乌司他丁300 KU溶于0.9%Na Cl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7 d。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d、7 d后的丙氨酸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血清IL-6、IL-8以及IL-10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7 d后,观察组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51±26.28)vs(179.36±25.98),(43.67±6.76)vs(62.85±7.08),P<0.05];观察组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25±15.75)vs(128.54±20.26),(56.76±8.04)vs(64.48±7.41),P<0.05];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4±6.12)vs(21.76±5.24),(9.54±2.04)vs(6.56±0.47),P<0.05]。结论乌司他丁抑制严重烧伤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6和IL-8水平,升高IL-10水平来实现的。乌司他丁亦可减轻严重烧伤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IL-17、IL-17R、IL-6、HMGB1及IL-10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9例正常对照患者和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组根据是否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HMGB1、IL-17、IL-17R、IL-6、IL-10水平。结果SAP患者IL-17、IL-17R、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HMGB1为阴性,SAP患者显著升高。MODS组IL-6、IL-17、IL-17R、HMGB1水平高于非MODS组,而IL-10低于非MO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升高,抑炎细胞因子降低,晚期炎症介质显著升高,可能存在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失衡,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医院泌尿外科行PCa筛查的77例PCa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30名男性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  相似文献   

8.
[背景]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知感染和炎症是早产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各炎症因子水平与早产之间的具体关联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脐血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早产之间的关联.[方法]数据基于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的出生队列研究,本研究共1433对母婴纳入分析.分娩后立即采集脐带血血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中胰岛素与促炎性细胞因子(IL-6、CRP)的水平。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50例为疾病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35-73岁;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33-70岁。收集所有参与者血清,测定其血清胰岛素、血糖、IL-6和CRP的水平。结果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胰岛素、IL-6和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血清胰岛素水平与IL-6(r=0.481)和CRP(r=-0.442)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胰岛素水平会明显上升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而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促炎细胞因子(CRP、IL-6)的水平也会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崎病治疗前后及有无冠脉并发症患儿血清炎症介质的变化,为川崎病炎症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比较45例川崎病患儿和45例健康儿童血清IL4、IL-17和TNFct含量差异;观察川崎病患儿给予IVIG治疗前后及有无冠脉并发症患儿血清IL4、IL-17和TNFct含量差异。结果川崎病组患儿血清炎症介质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儿血清炎症介质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患儿组中18例冠脉并发症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明显高于无冠脉并发症者(27例)。结论检测血清炎症介质对诊断川崎病,对判断其疗效和有无冠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川崎病炎症机制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某些白细胞介素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尘肺患者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9例尘肺患者(其中煤工尘肺40例、矽肺19例)灌洗液中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结果煤工尘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明显下降;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上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与Ⅱ、Ⅲ期煤工尘肺相比,Ⅱ、Ⅲ期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2p70、IL-12p40和IL-10水平在各组中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单纯煤工尘肺比较,煤工尘肺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IL-10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矽肺及其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改变。IL-12p70、IL-12p40和IL-10三者间呈正相关,与IL-18不相关。结论尘肺患者存在异常免疫应答。检测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IL-18和IL-10水平可能对鉴别尘肺期别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和IL-12p70在不同病原菌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动力学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株的CD-1(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并评价;采用蛋白液相芯片检测技术测定各实验组与磷酸缓冲溶液(PBS)的对照组0.5、1、3、6、12、24和48h的IL-12p40和IL-12p70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组与对照组相比,IL-12p40的浓度稍升高,而粪肠球菌组、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感染后1h即明显上升,3h时达峰值,分别为(216.36±50.63)pg/mL、(118.32±9.98)pg/mL和(129.19±27.11)pg/mL。感染12h后仍维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组IL-12p70浓度在感染后6h时明显升高且达峰值,为(389.31±118.07)pg/ml;粪肠球菌组IL-12p70浓度在感染后3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组与肺炎克雷伯菌组IL-12p70浓度于感染后3h达峰值,分别为(42.20±3.54)pg/mL和(62.80±8.37)pg/mL但升高幅度显著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P<0.05)。结论 IL-12p40和IL-12p70在四组单病原菌性血流感染模型早期均明显升高,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粪肠球菌后IL-12p70浓度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联合检测IL-12p40和IL-12p70等指标对区分革兰阴阳性菌感染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31-932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患者痰液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5例,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2HRZE/4HR治疗,观察组采用2HRZE/4HR治疗联合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 (IL-2)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吸收率,并检测治疗前后的痰液和血清TNF-α、IFN-γ和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病灶吸收率为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痰液和血清TNF-α、 IFN-γ、 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 IL-10水平明显下降(P <0.05),IFN-γ水平明显上升(P <0.05),且观察组的TNF-α、 IFN-γ、 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痰液和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HBVDNA载量孕妇在孕早期和分娩时外周血血浆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7A(IL-17A)、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的表达。方法选择2014年1-9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孕妇80例(HBVDNA高载量组、HBVDNA低载量组、HBVDNA阴性组、非感染组各20例),利用CBA技术分别测定早孕期及分娩时孕妇的外周血血浆IL-17A,IL-10,IL-6的表达水平。结果高病毒组孕妇孕早期、分娩时IL-17A的水平为(21.37±6.06)pg/ml、(26.12±5.88)pg/ml,均高于其他各组;孕早期、分娩时IL-10的水平为(1.49±0.37)pg/ml、(3.94±1.41)pg/ml,均低于其他各组;孕早期、分娩时IL-6的水平为(3.21±0.56)pg/ml、(27.86±5.26)pg/ml,均高于其他各组。早孕期各组孕妇外周血血浆IL-17A、IL-10和IL-6的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时各组的IL-6和IL-10的水平高于同组孕早期。结论对于不同HBVDNA载量的乙肝孕妇,孕早期IL-17A、IL-10和IL-6的表达无差异;孕晚期IL-10和IL-6的水平高于孕早期,分娩时高病毒组的IL-17A、IL-10和IL-6的水平不同于其他各组,乙肝孕妇妊娠晚期的免疫与妊娠和病毒感染双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杜绝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探索有效、可行的结核病防治策略辅助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269人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抽查的患者中对肺结核的症状体征、传播途径和传染性等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分别达到了86.99%、91.45%和81.41%;而对规范治疗后疾病传染性的改变及预后情况了解程度相对较差,分别为33.09%和63.57%。患病后对应及时到肺结核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刚出现症状时,达到了86.24%(χ2=0.018,P<0.05)。国家对肺结核的减免政策患者普遍知晓,大部分患者完全知晓或部分知晓肺结核减免项目。患者在接受肺结核治疗后行为习惯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没有任何行为习惯改变的仅有20人,占总人数的7.43%。结论充分发挥区疾控中心、定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网络机构的作用,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病情的肺结核患者开展时段性的多样化健康教育指导,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且经诊断后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单纯肺结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并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诊治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减轻、发热以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痰中带血、盗汗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咯痰发生率相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结合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痰涂片抗菌染色(+)占比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结核分歧杆菌培养(+)占比相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胸部CT检查,影像学表现检出的各临床症状检出率做比对,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检出合并空洞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肺叶尖段、后段有斑片状阴影,肺上叶存...  相似文献   

17.
探讨十二五期间,县级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中央公共卫生专项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要按照突出两个重点工作、完善一个保障机制的思路,有效地推进结核病防治迈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轨道。其重点工作之一是积极发现肺结核病人、认真落实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工作,之二是强化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加强肺结核病人的系统管理;保障机制是加强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进一步推动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与治疗系统管理工作的落实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成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成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2例,测定其刚入院和用药6个月后的血清PCT含量,本院健康体检者32例,测定其血清PCT含量.结果 在正常对照和抗结核药6个月后的肺结核病人血清PCT水平都处于正常水平,新诊断的肺结核病人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和抗结核药6个月相比都显著升高.结论 血清PCT水平不是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成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成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2例,测定其刚入院和用药6个月后的血清PCT含量,本院健康体检者32例,测定其血清PCT含量。结果在正常对照和抗结核药6个月后的肺结核病人血清PCT水平都处于正常水平,新诊断的肺结核病人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和抗结核药6个月相比都显著升高。结论血清PCT水平不是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