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目前以整体辨证为基础、关节局部辨证为补充,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微观辨证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检测分析患者生理、病理等多方面的各项指标、阐明不同"证"的客观物质基础,其目的在于建立证的微观标准,增强辨证的客观性与正确性。将中医微观辨证运用到RA辨证论治中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指导病情判断及疗效评价以及指导选方用药,弥补了整体、局部辨证的不足,拓宽了医师的辨证视野,是现代RA辨证论治体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回顾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历史及演变情况,分析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患者报告结局(PRO)与中医"以人为本"理念及诊疗模式不谋而合,将PRO应用于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立足于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两大基本特点,有利于全面综合地反映中医药在干预RA各个阶段的动态变化特色和优势。提出RA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结合中医问诊内容,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制定规范、量化的PRO量表,为RA中医疗效评价提供创新、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致残率高。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尚未完全明确,且常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激素等不良反应明显,而中医药对本病临床疗效确凿。然而,由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的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客观标准,加之地域等因素,如何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成为提高RA中医药疗效的关键。为此,作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血小板数量(PLT)与RA的发生和活动性等方面密切相关,并与中医热证(湿热痹阻)和瘀证(痰瘀互结等)呈正相关,从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关注血小板等实验室指标,以期为RA中医证候诊断提高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孙忠皆 《中医杂志》2011,52(15):1326-132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骨质破坏是其特征性改变,X线检查对RA的诊断及治疗愈后的判断意义重大。笔者通过167例经临床确诊和X线影像学诊断为RA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X线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在中医属"痹症"、"历节"范畴 [1].以关节受罹为特征,早期有游走性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变形甚至丧失劳动力,终成残废.我院自1998年~2005年底应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RA(50岁以上)所致骨质疏松症患者4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玉海  王秀敏 《新中医》2015,47(9):120-12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分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按照不同分期分别予尪痹片、洛索洛芬那片、强的松片等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8.36%,对照组为16.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RA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RA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采用西药治疗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3个月为1个疗程,将2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中,中医药疗效显著。准确的辨证分型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前提与关键。通过论述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发展、分期辨证以及其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初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的地域分布、发病年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征象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以期促进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及证候研究。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中医证候微观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龙  洪芳  何建成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19-312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借助于现代科技发展的中医微观辨证与中医传统宏观辨证相结合是传统中医"四诊"手段的拓展和延伸。文章从冠心病中医微观诊断指标与中医证候相关性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辨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微观指标(如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等)的关系,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冠心病辨证分型标准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对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72例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方法进行RA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酮洛芬肠溶胶囊进行继发骨质疏松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继发骨质疏松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压痛和功能指数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钙、25羟维生素D与骨密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基于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型,可显著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调节骨代谢。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一种难治性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近10多年来,对RA病因病机、临床证侯、辨证分型及其治疗的研究颇多,为了解RA的中医分型与临床表现的规律。笔者将81例RA患者中医分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作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2.
郭凤莲  韩超  刘清平  刘丽娟 《中医杂志》2008,49(10):897-900
目的 评价通痹合剂结合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以通痹合剂结合辨证口服中药治疗,西药组口服尼美舒利、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RA患者症状、减轻关节肿胀指数、压痛指数,降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P<0.01);并且中药组对RA患者症状的改善、患者及医生对病情的总体评价也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通痹合剂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能有效治疗RA,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的雷公藤与中医的辨证施治治疗R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RA患者应用复方的雷公藤片进行口服治疗,同时配合以中药的辨证论治。1个月为1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24例,显效29例,好转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75%;RF转阴率为60%;治疗后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及关节肿胀度评分、CRP、ESR及RF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复方雷公藤与中医的辨证施治联合治疗RA,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从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取RA患者128例,采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情况、实验室指标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桂中地区RA证候以湿热阻络最多见,且病程短,病情重,且多见于疾病活动期,ESR、CRP与其相关,PLT与痰淤互结型相关,可作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及判断中医药疗效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的超声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RA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中医辨证属寒证或热证的RA膝关节病变患者52例(104个膝关节),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种不同证型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厚度和滑膜血流,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热证与寒证患者在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生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热证患者的关节腔积液量较寒证患者显著增多(P0.05),且热证患者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较寒证者显著增多(P0.05)。结论 RA患者膝关节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及关节腔积液量与寒热辨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应用超声观察RA患者的膝关节积液量和滑膜血流情况,可为中医寒热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林吉品主任中医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早期病机以实为主,随着病情发展,可由实转虚,虚实夹杂.因本病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在临床辨证时,提倡传统宏观辨证与胃黏膜微观辨证相结合,将中医辨证的内涵延伸至微观,提高了中医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治疗上提出"消除症状→祛除病灶→巩固善后"三步曲,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中风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波 《吉林中医药》2008,28(9):640-641
目的:分析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98例中风病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影像学诊断,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归纳,总结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诊断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灶大小、数目及有无中线移位、破入脑室等影像改变有相关关系;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梗塞的部位、大小、数目等改变有相关关系.结论:中风的影像学诊断内容可以成为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微观、量化指标和重要参考,中风病的中医临床辨证诊断的证候要素与影像学改变可能有一对一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娄玉钤 《中医正骨》2005,17(10):65-65
娄多峰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著名的风湿病专家,对疑难风湿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RA)研究尤深.对于RA的中医证型各家认识不一,目前尚难统一.作者在长期跟随娄教授临床实践中,认为他对RA的治疗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源于独特的中医辨证,对虚热型RA的辨证尤具特色.作者愿将此进行初步总结,与同道分享,也作为对娄多峰教授行医6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9.
巩勋  姜泉  曹炜  唐晓颇  焦娟 《中医杂志》2014,(14):1189-1192
类风湿关节炎(RA)引发的骨侵蚀是导致患者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的主要因素。受《黄帝内经》"肾主骨生髓"理论的影响,后世医家多从"肾"论治RA骨侵蚀。然而现代中医证候研究表明湿热瘀阻是活动期RA的主要病机,磁共振成像等现代影像学检测表明骨侵蚀在疾病早期就可发生。就此提出"非见骨损而独责之于肾",湿热瘀阻是引发RA活动期骨侵蚀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停经前后RA患者临床特点、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为后续对于女性RA患者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将患有RA且疾病正处于活动期的女性患者共106例分为停经前后2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受累关节、BMI、DAS28-ESR积分等)、实验室指标和中医辨证分型分布规律.结果:停经组患者在膝、踝关节受累例数、B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