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探讨Runx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蛋白分析检测Runx3在4例SA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样品中的表达.免疫组化分析65例SACC病理组织切片中 Runx3的蛋白表达采用SPSS 17.0软件包分析病理诊断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显示,Runx3在SACC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明显下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unx3在SACC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Runx3表达下调与SACC发病进程相关,可能是临床诊断和治疗SACC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型和嗜神经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检测CCR5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标本及正常唾液腺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CCR5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8%(30/32),与在正常唾液腺组织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CR5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不同的临床病理分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0例阳性表达的腺样囊性癌标本中,可见嗜神经现象组与未见嗜神经现象组中CCR5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CR5可能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相关,其表达水平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类型无相关性,与侵袭神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期促进因子(MPF)的表达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SACC组织及4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MPF的表达。应用Westem印迹测定SACC细胞系SACC-83和SACC肺高转移细胞系SACC-LM中MPF的表达。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分别应用χ^2检验、配对t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SACC组织中MPF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唾液腺组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MPF的表达与SACC的病理类型有关(P〈0.05)。体外培养的SACC细胞系SACC-LM中MPF的表达显著高于SACC-83中MPF的表达(P〈0.05)。结论:MPF在SACC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SACC的发生密切相关,MPF的异常激活是SACC恶性增殖的原因之一,MPF与SACC的转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urvivin及P5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6例SACC及1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标本中Survivin及P53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SACC组织中Survivin及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69.44%。两者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53还与淋巴转移、肿瘤病理类型相关,癌旁正常腮腺组织未见两者表达。结论:Survivin及P53可能与SA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GSTP1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SACC和18例瘤旁腺体中GSTP1的蛋白表达,分析GSTP1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STP1在SA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瘤旁腺体(P<0.05)。在SACC肿瘤组织中,GSTP1表达的高低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在组织学3级中的表达高于1、2级。在组织学1级中,GSTP1主要在胞核表达,但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GSTP1在胞质中表达显著增加(P=0.022)。结论:GSTP1的高表达及在肿瘤细胞不同部位表达与SACC的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RASSF1A基因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AC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分析57例唾液腺ACC和9例瘤旁腺体中RASSF1A基因的蛋白表达,根据染色强度和染色面积对每例病例进行评分,分为0(无)、1(弱)、2(中)、3(强)4个级别。应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RASSF1A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分期、复发、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ACC肿瘤组织的肌上皮和导管上皮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见RASSF1A基因的蛋白表达。57例肿瘤组织中,21%(12/57)的病例中无RASSF1A基因的蛋白表达,47%(27/57)的病例中呈弱表达,23%(13/57)呈中度表达,9%(5/57)呈强表达。在瘤旁腺体中,RASSF1A均为强表达。统计学分析显示,RASSF1A基因的蛋白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呈负相关(P=0.012)。RASSF1A蛋白表达低的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表达高的患者(P=0.035)。结论:RASSF1A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在ACC中下调,并与肿瘤分期及患者的生存期相关,提示RASSF1A基因可作为ACC患者肿瘤发展及预后判断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瞬时受体势M(TRPM)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的变化,以探究ACC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PM在培养的ACC-2细胞及ACC组织中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利用OriginPro 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C-2细胞和ACC组织中TRPM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RPM7蛋白表达量经灰度值分析,正常腮腺组织为0.42±0.044,多形性腺瘤组织为0.413±0.085,而腺样囊性癌组织为0.85±0.04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ACC中TRPM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是ACC发病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147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及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2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CD147的表达,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147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25.0%),P〈0.01。CD147表达与腺样囊性癌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神经侵袭、血管侵袭及肿瘤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复发无显著性相关忪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147表达强阳性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弱阳性及阴性表达组(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D147表达及肿瘤病理分型、血管侵袭、肿瘤转移是影响腺样囊性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CD147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腺样囊性癌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DNF和TrkB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揭示BDNF和TrkB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特性和神经侵袭特性的关系。方法:以30例SACC标本为研究对象,以5例正常腮腺及3例腺泡细胞癌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对BDNF和TrkB进行检测。以SACC高、低转移细胞系ACC-2和ACC-M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组化、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BDNF和TrkB在其中的表达差异。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显示:TrkB表达水平在嗜神经现象组显著高于未见嗜神经现象组(Ρ<0.05),BDNF表达水平与嗜神经现象无关(Ρ>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均检测到BDNF和TrkB在ACC-M中的表达高于ACC-2(Ρ<0.01)。结论:TrkB的表达强度与SACC的神经侵袭特性相关,BDNF和TrkB的表达强度与SACC的高转移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FAK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和PTEN基因蛋白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唾液腺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FAK和PTEN蛋白的表达。所得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FAK与PTEN蛋白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0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FAK的阳性检出率为94%(47/50),FTEN的阴性检出率为70%(35/50);而在对照组中,FAK的阳性检出率仅为17%(2/12),FTEN的阴性检出率为0(0/12)。2者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与正常唾液腺腺组织中的检出率和染色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FAK和PTEN在SACC的3种组织病理学分型,即腺样型、管状型、实体型中的检出率及染色强度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1)。FAK与PTEN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FAK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该肿瘤的发生有关。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存在PTEN表达缺失,PTEN在部分腺样囊性癌病变发展中起一定作用。FAK和PTEN表达异常与SACC的组织病理学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凋亡调控基因livin和caspase-3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其变化对血管瘤病程演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血管瘤组织标本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TUNEL)技术检测血管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SPSS17.O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spase-3阳性表达率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分别为42.31%和81.82%,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Caspase-3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Livin阳性表达率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分别为88.46%和31.82%,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Livin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L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0.539,P<0.01)。血管瘤消退期细胞凋亡显著高于增殖期,在血管瘤内皮细胞中,Livin与凋亡呈负相关(r=-0.640,P=0.004),而caspase-3与凋亡呈正相关(r=0.471,P=0.042)。结论:Livin和caspase-3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神经营养因子-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检测神经营养因子 -3 (NT -3 )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的表达情况 ,探讨NT -3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 :以 3 2例ACC、7例正常腮腺及 3例腺泡细胞癌标本为研究对象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NT -3进行检测。结果 :NT -3在正常腮腺的导管细胞表达为阳性 ;在腺泡细胞癌为阴性 ;在ACC病例中的阳性率为 93 .8% ( 3 0 /3 2 )。按病理学表现分组时 ,存在嗜神经现象组的NT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见嗜神经现象组 (P <0 .0 5 )。存在嗜神经现象组的大部分切片中神经束普遍较相应的正常腮腺组织或腺泡细胞癌密集 ,且有 4例ACC可见沿神经周分布的肿瘤细胞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远离神经者。结论 :NT -3可能作为ACC嗜神经侵袭的生物学标志。ACC中NT -3表达的增强可能是促进其嗜神经侵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Survivin基因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技术对38例SACC组织和8例癌旁正常腮腺组织标本进行survivin基因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结果:SACC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68.4%,而癌旁正常腮腺组织无1例表达。survivin的表达与年龄、性别、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但survivin表达阳性组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survivin基因与SACC的预后有关,其高表达提示SACC预后不良;survivin基因有望成为涎腺腺样囊性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 mRNA、Caspase-3mRNA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舌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mRNA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例正常舌黏膜、45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中Survivin mRNA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指标间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舌鳞癌标本中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55.6%,正常对照组全部为阴性,两组差异显著(P<0.01);舌鳞癌标本中Caspase-3 mRNA阳性表达率为42.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0.0%(P<0.05);Survivin mRNA高表达及Caspase-3 mRNA低表达与舌鳞癌组织学分级、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12,P=0.005。结论:在舌鳞癌中,Survivin mRNA参与了抑制Caspase-3m RNA的表达,且这种抑制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5.
《口腔医学》2017,(4):298-301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发生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嗜神经侵袭的关系。结果 M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2.9%(29/35),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2/2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K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肿瘤是否发生嗜神经侵袭有关(P<0.05)。结论 MK蛋白可能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其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嗜神经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即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其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46例腺样囊性癌组织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Id1的表达,检测CD34的表达,对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进行计数。应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d1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5.2%,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P〈0.01)。Id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显著性相关(P〉0.05)。Id1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结论:Id1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Id1可能通过促进腺样囊性癌的血管生成而与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素酶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和正常腺体中肝素酶的表达。结果35例腺样囊性癌标本中肝素酶表达阳性为32例,阳性率为91.4%。肝素酶的表达主要位于胞膜及胞质。在实性型以及神经侵袭的标本中表达增强(P<0.05),但其表达强度与性别、年龄无关。肝素酶在正常腺体内没有表达。结论肝素酶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侵袭以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促凋亡蛋白BNIP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腺样囊性癌低氧自噬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SACC患者中BNIP3、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LC3的蛋白表达,分析BNIP3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HIF-1α、LC3表达的相关性,并对患者生存率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BNIP3在41例SACC中阳性表达(63.1%),其表达的高低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01)。BNIP3与HIF-1α的表达相关(P=0.011),与LC3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167)。BNIP3阴性表达组的总体存活率高于BNIP3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 BNIP3在SA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SACC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微血管密度(MV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两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SACC组织及26例正常涎腺组织中MK、MVD的表达状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K在SACC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0.0%(42/60),正常组织中未见MK表达,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C中MVD计数为38.73±8.96,正常涎腺组织中MVD计数为11.15±3.3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K、MVD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型无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MK和MVD在SACC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560,P<0.05)。结论MK蛋白的表达、MVD计数的增加与SACC的发生有关,可能是SACC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