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发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6.83%,高血压患者占再发脑出血的74.9%,再发脑出血时间间隔为3.2±2.8年,患者平均年龄72.3岁,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52.4%)及脑叶出血(25.6%),多在对侧复发,很少在同侧复发,高血压控制不良及血管淀粉样变性是再发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再发脑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积极控制高血压有助于防止多数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再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再发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6.83%,高血压患者占再发脑出血的74.9%,再发脑出血时间间隔为3.2±2.8年,患者平均年龄72.3岁,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52.4%)及脑叶出血(25.6%),多在对侧复发,很少在同侧复发,高血压控制不良及血管淀粉样变性是再发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再发脑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积极控制高血压有助于防止多数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再出血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措施.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为9.7%,主要发生在术后24h,术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止血不彻底及术后血压波动.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应在术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并加强对患者的监测,一旦患者有再出血的临床表现,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4.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初次和再次脑出血发生部位、防治和预后。方法:对6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既往病史、入院后CT,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再出血发生率7.3%,3年内再出血约占77%,再出血以基底节-基底节占大多数约为60%,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未正规抗高血压治疗是主要原因,再出血病死率高。结论:长期正规抗高血压治疗对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61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3.3%,再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变化及骨窗张力增高(去骨瓣患者),手术后血压仍持续增高且波动幅度大;70.5%的再出血发生在手术后24 h内。结论: 术中妥善止血和术后保持血压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脑出血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复发卒中的临床特点,以探讨预防脑出血发卒中的措施。方法:选取自发性脑出血复发卒中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自发性脑出血复发卒中,以男性患者近期发病多见,以再发出血为主,且再发出血部位以初发病灶对侧常见,在所有复发卒中患者中,大部分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加强脑出血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周荣  肖瑾 《当代医学》2014,(19):111-112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发生率与首发出血部位及早期血压控制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对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心医院23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36例再出血患者的诊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出血和再出血易发于丘脑和壳核部位,而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再出血发生率有重要影响,血压控制水平低于160 mmHg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与血压恢复正常患者接近,而血压不能稳定控制在160 mmHg下,患者发生再出血的概率明显增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可略高于正常人,但仍应采取积极的血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收治的210例已进行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患者设为M组,与术后未出血康复的患者设为N组,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 M组中4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出血后凝块形状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脑出血后多长时间进行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有关,其中脑出血后多长时间进行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关系密切,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血后多长时间进行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有重要关系,其中脑出血后7~20h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再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脑出血复发的主要因素.在530例有神经形象学证据的脑出血中36例复发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生率6.8%,多发生于首次出血后5年内,有商血压病史的28例,占80%,病率高达33%.而临床治疗治疗有效率极低,对侧再出血预后不良.结论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持续高血压是常见的病因,有效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原因、防治方法。方法回顾463例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结果 4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48例,占10.37%。凝血功能异常、血肿形状不规则、出血量大、血压骤然波动大、超早期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术前有凝血功能异常者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如病情允许,高血压脑出血首次手术时间应选择在7~24 h;术中清除血肿70%~80%即可,避免对血肿壁的损伤操作;术后加强血压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48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围手术期再出血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围手术期再出血发生率15.2%(48/315);再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变化及骨窗张力增高(去骨瓣患者).手术后血压仍持续增高且波动幅度大;64.6%(31/48)再出血发生在手术后24h内.结论 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手术中止血不彻底以及术后血压高且波动幅度大,超早期手术再出血率风险较高.术中妥善的止血和术后保持血压平稳是避免和减少再出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后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策略.方法 对186例患者采用"二次定位"及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治疗,并对其中39例再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中,再出血多发生在术后6 h以内,术后7~24 h 5例, 术后25~48 h 2例.首次血肿排出量>50%的患者发生再出血的风险明显高于血肿排出量<50%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出血的发生与患者术前、术后收缩压较高明显相关(P<0.05),而与舒张压无关.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损伤小、患者恢复快,但手术应在再出血6 h后在积极控制收缩压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降低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术后出血、未出血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1例,属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者;对照组患者104例,属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未出血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压控制情况等资料。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22.22%(31/135)。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失常、血压控制不理想、超早期手术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治疗中,应该积极控制血压,并正确的把握手术时机、维持患者机体凝血功能,在控制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征与病因,对我院48例住院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出血的复发及病情轻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降低高血压可明显减少脑出血复发的危险性。提示高血压不仅是首次脑出血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再出血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脑出血5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少清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3):232-233,237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首发脑出血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9例病人2次出血、2例病人为3次出血,41.18%在1年内再发。再发类型以基底节—基底节型最多见(58.82%),脑叶—脑叶型次之(11.76%),多在对侧再发。与首次患者相比再发性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病程较长且预后不良。结论:复发性脑出血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脑出血后1年内再出血危险性较大,积极控制高血压有助于防止脑出血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诊断及防治经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及时发现处理。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1.9%(34/286),手术二次手术清除血肿者24例,保守治疗7例,预后良好率61.8%(21/34),预后不良率38.2%(13/34)。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预后不良率很高,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对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1.1%(42/378),二次手术清除血肿者27例,保守治疗7例.放弃治疗2例.预后良好率61.2%(26/42),预后不良率38.8%(16/4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预后不良率很高,术后高血压是主要因素,治疗的天键是针对术后再出血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关键谰]脑出血:高血压;手术;再出血;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的风险因素与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3例患者的样本,对术后发生再出血21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原因找出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 本组203例患者中,发生再出血21例,再出血发生率为10.3%,研究发现术前血压分级、首次抽吸量、尿激酶的使用以及穿刺道损伤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 经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多种且复杂,在术后要积极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8例复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再出血的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原发性脑出血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淀粉样血管变性、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症、情绪障碍等;加强基础护理后38例患者中基本痊愈3例(7.9%),好转18例(47.4%),死亡17例(44.7%)。结论:原发性脑出血复发的危险因素呈多样性,需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再出血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分析近3年来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手术病例,并且根据患者术后再出血的情况,对不同的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再出血的关联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52例,术后再出血共9例,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7.3%.该9例术后再出血患者中,发生在超早期手术(7h以内)的患者为5例,发生在8~24h内手术的患者3例,发生在24h以上手术的患者1例.该结果 显示出不同的手术时机对于术后再出血的影响不同,且超早期手术对于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经过超早期手术后发生术后再出血的几率比后期手术患者高很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手术的技巧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发挥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特点,对于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和致死率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