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体表信息叠加方法,对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危病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通过对343例老年人心室晚电位(VLP)的检测,以探讨其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及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及检查方法 343例受检查者年龄均在55岁以上,最大91岁;男239例,女104例。其中冠心病193例(本文均按1979WHO制定标准。)心肌梗塞12例,心肌病10例(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均按1980WHO有关DCM诊断和分类标准及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选定的,其它心脏病44例(包括风心、肺心、高心、预激征侯群)、脑动脉硬化及脑梗塞18例、非心血管病45例(包括慢支、肺气肿、血液病、糖尿病、甲亢等)、高血压21例。以上病例  相似文献   

2.
<正>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是在心电图QRS波终末或ST段内出现的微弱高频低振幅碎裂电活动,常规心电图不能描记出来,对心脏手术病人从外膜、内膜或采用导管内膜电图标测,可记录到这种VLP。目前可采用体表非创伤性信号叠加平均技术检测之。VLP的研究对心室折返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冠心病(心肌梗塞、室壁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VLP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贺岱芳 《甘肃医药》1995,14(2):97-98
心源性猝死大多由室任心动过速和(或)室颤引起。如何识别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并予以有效防治,是10几年来国际上心血管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电生理程序刺激技术被认为是识别室速(室颤)高危病人的较可靠方法,但属创伤性检查,难以普遍开展。运动试验,左室功能检测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预测价值有限,敏感性和和特异性不高。应用信号叠加心电图记录心室晚电位(VLP)可能为识别室速(室颤)和心源性猝死高危病人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3000例心室晚电位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6.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附194例分析郭晓碧王西平黄丽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广州510220)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恶性心律失常中图号R331.38心室晚电位(VLP)是在信号叠加心电图的QRS波群终末附近出现的低幅高频电位...  相似文献   

7.
采用信号叠加技术并结合临床探讨了晚电位在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病人中的阳性发生率以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表明,晚电位主要发生于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后伴室速、室颤者(发生率75%);正常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非缺血性心脏病人中的晚电位发生率较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晚电位有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殷跃辉  李增高 《四川医学》1993,14(6):331-336
通过对119例研究对象的分析,探讨了心室晚电位频谱分析各环节,如窗口的位置、窗函数、频谱规一化,频谱检测参数和噪声水平等因素对其分析结果的影响,提出一合理的频谱分析方案。  相似文献   

9.
对407例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室晚电位检测分析显示,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病,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及高压电击伤心律失常患者心室晚电位阳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对407例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室晚电位检测分析显示,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病,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及高压电击伤心律失常患者心室晚电位阳性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时域分析法(TDA),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室晚电位(VLP)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心室晚电位阳性率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心肌梗塞和冠心病伴有室性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高于同时,心室晚电位阳性率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心功能愈美,阳性率愈高,故认为,VLP的检测,能够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定提供信息,是一个较实用的无创性心电学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的方法检测心室晚电位(VLP),作为预测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颤(Vf)发生的指标,已在临床广泛开展。特别对心肌梗塞患者心性猝死可能性的估价,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338例心脏病患者和健康人VLP检测,观察了不同心脏病及有无VT/Vf的患者VLP发生率,初步探讨了VLP的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对象:收集1989年~1991年期间检测对象338例,缺血性心脏病190例,男150例,女40例,平均年龄58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4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38例,心绞痛110例。心肌病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平均年龄49岁。心肌炎32例,男20例,女12例,平  相似文献   

13.
心室晚电位 (VLP)做为无创性的体表检查 ,为发现危险的室速或突然死亡提供了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它已被动物试验和临床病人的心外膜和心内膜心电标测得到证实[1 ]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产生根源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我院对 1 81例VLP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 81例均为我院受检患者 ,男性1 0 2例 ,女性 79例 ,年龄 2 0岁~ 82岁 ,平均年龄 48岁。将其分为两组 ,一组为心血管疾病组 ,5 7例 ,其中冠心病 2 5例 ,单纯性室性心律失常 (VAS) 7例 ,高血压 1 6例 ,肺心病 1例 ,风心病 2例 ,心肌…  相似文献   

14.
心室晚电位(VLP)是指出现在QRS末端或ST段内的碎裂波,其特征是低振幅高频的多形性尖波,尖波之间有时有等电位线。晚电位是心室某部小块心肌内延迟发生除极所产生的电活动,窦性心律时,心室电图上出现晚电位就表明心室内有潜在的折返径路。近年来一些作者研究表明,晚电位与室速和室颤有一定关系,可用来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本文分析340例心室晚电位检测结果,以探讨各种心脏病患者心室晚电位的阳性率及心梗部位、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是出现在 QRS 波群末部或 ST 段的高频低振幅的破碎电活动,近来认为是心室内某些小块肌肉组织延迟除极的结果。由于除极不均匀和传导缓慢,因此心室内存在潜在的折返途径,易产生折返性心律失常,故晚电位  相似文献   

16.
采用信号叠加技术并结合临床探讨了晚电位在正常人和各种心脏病人中的阳性发生率以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表明,晚电位主要发生于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陈旧性心肌梗塞后伴室速、室颤者(发生率75%);正常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非缺血性心脏病人中的晚电位发生率较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晚电位有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对73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行心室晚电位(VLP)检测。结果:通过测定得知在各类心血管病中,心室晚电位阳性率以冠心病了多见,尤以心肌梗塞者发生率最高(达30%),其余各类心血管病VLP阳性发生率依次为心肌病组(18.2%),心肌炎(15.6%),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14.5%),风心病(10.9%),而心包炎组无1例为阳性。说明VLP与心肌细胞损伤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43例包括急性心肌梗塞(AMI)和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各10例,心绞痛(AG)23例,与64例正常人体表晚电位的对照中发现:(1)AMI和AG病人异常的FQRSd、RMS_(40)和LPd与正常人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01),OMI病人仅FQRSd与正常人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2)AMI和AG病人晚电位的敏感度分别为30%和43.5%,准确度分别为90.5%和85.1%,特异度均为100%,无合并症的OMI病人记录晚电位无临床意义;(3)冠心病的晚电位与心脏增大和心功能不全有关,与血总胆固醇浓度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心室晚电位450例分析魏亚萍,何长林,李丽娲鉴于国内目前心室晚电位(VLP)普遍应用于临床,我院于1992年11月开展这项工作。现将确诊心肌梗塞等450例患者,VLP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①1992年11月~1996年1月住院确诊急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