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估脑电图(EEG)和脑磁图(MEG)在难治性额叶癫痫(FLE)致痫灶定位的价值,以提高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方法:16例FLE患者,根据临床发作表现、发作间期和发作期EEG、MRI、PET—CT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后致痫灶定位仍困难,再行MEG检查。其中9例行手术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和/或深部电极脑电图(DEEG)监测并验证术前定位的准确性。结果:本组发作表现、EEG、MRI、PET—CT能准确定位的比率分别为:18.75%、31.25%、25%、43.75%;MEG棘波源定位优于EEG,可局限在脑回水平;EEG记录的痫性波范围比MEG广,但棘波优势区与MEG结果一致;术中ECoG和/或DEEG监测结果证实MEG定位的准确性。结论:MEG是一种能准确定位FLE致痫灶的术前无创性检查技术,与EEG检查相结合,可全面反映FLE的电生理状态,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对非惊厥发作癫痫的诊断价值及对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的意义。方法:对22例难治性非惊厥发作性癫痫患者行VEEG监测,22例行头MRI检查,17例行发作间期PET—CT检查,8例行脑磁图(MEG)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致痫灶术前定位评估后11例行手术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结果验证VEEG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2例VEEG监测时间24~48h,共监测到83次非惊厥发作,其中5例(22.72%)监测到既往未曾发现的发作类型。每例均记录到临床发作和相应的发作期脑电异常(2~20次),18例(69次)提示局灶起源(额叶起源6例,颞叶起源7例,额颞叶起源5例),其中12例(54次,占78.26%)发作起始区与症状产生区一致。VEEG定位的致痫灶区与头MRI有结构异常者符合率为100%,与PET—CT符合率为82-35%,与MEG符合率为100%,与11例手术治疗患者的ECoG监测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VEEG可提高癫痫患者非惊厥类发作的捡出率,有助于癫痫的分类,比较准确地定位致痫灶,是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必不可少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癫痫发作间期18F-FDG PET显像、EEG、MRI在手术前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行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EEG、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术后送组织病理检查,比较其结果.结果24例术前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23例检出癫痫灶,而EEG、MRI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6.7%,PET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3.3%,EEG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41.7%,PET和EEG均阳性与ECoG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是诊断和定位癫痫灶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癫痫灶定位的价值优于EEG和MR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ET-CT、MRI、EEG对发作间期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定位诊断,评估3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诊断的灵敏度及定位定侧准确率,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价值的优劣。方法 对4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进行MRI、EEG、PET-CT 3种无创伤性检查,结合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对比,观察3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的阳性检出率及定位定侧准确率。结果 PET-CT显像结果:40例患者中35例表现为放射性摄取较对侧减低,阳性率为87.5%。35例患者中准确定位30例,准确定位率为85.7%。EEG检查结果:40例患者中32例EEG异常,阳性率为80.0%。其中20例患者较准确定位,准确定位率为62.5%。MRI检查结果:MRI检查异常14例,阳性检出率为35.0%。除1例脑萎缩病例不能定位外,其余病灶均能较准确定位,准确定位率为92.8%。1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ECoG示,17例与PET-CT术前定位大致范围一致,定位阳性符合率为89.4%;11例与MRI术前定位相符,阳性符合率为57.8%;10例与EEG定位相符,阳性符合率为52.6%。PETCT和EEG的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MRI(均P<0.05);MRI病灶准确定位率明显高于PET-CT、EEG(均P<0.05)。3种检查定侧定位准确率依次为MRI、PET-CT及EEG。结论 PET-CT对发作间期难治性癫痫病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对于MRI、EEG具有很大的优势。MRI对致痫灶的定位准确率较高,PET-CT次之,3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致痫灶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顽固性癫痫手术致病灶的位置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顽固性癫痫手术时癫痫灶的定侧、定位.方法通过资料完整的16例已手术的癫痫病人的影像学、头皮EEG、长程EEG、SPECT和术中的ECoG及深部电极检查结果对比,实际评价上述检查方法的可靠程度,以利于其作为手术时定侧、定位时的参考.结果头皮EEG在癫痫发作间期,阳性率不高;长程EEG+药物诱发的阳性率高,但定侧、定位与术中ECoG及深部电极EEG有误差;SPECT阳性率亦较高,定侧、定位同样有误差.ECoG及深部电极EEG最为可靠,但在发作间期,也存在阴性检查结果.结论术前定侧、定位应反复进行;术中以Ec0G/深部EEG为准,以期找到致痫源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癫痫发作间期^18F-FDG-PET显像、EEG、MRI在手术前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行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EEG、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术后送组织病理检查,比较其结果。结果 24例术前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23例出癫痫灶,而EEG、MRI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3.3%、16.7%,PET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83.3%,EEG与ECoG阳性检出符合率为41.7%,PET和EEG均阳性与ECoG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发作间期^18F-FDG-PET脑显像是诊断和定位癫痫灶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对癫痫灶定位的价值优于EEG和MRI。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视频脑电图监测 (VEEG)、颅内脑电图(Intracranial EEG)以及MRI结果,探讨18脱氧葡萄糖(FDG)PET及MRI对致痫灶进行定位的应用价值. 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65(男44,女21)例,平均年龄(30.1±18.5)岁,均行VEEG,发作间期PET及MRI检查,4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颅内电极埋藏术,所有患者均术后1 mo复查MRI,定期电话随访,根据Engel疗效分级评估手术疗效,比较PET, MRI和VEEG在对致痫灶的术前定位准确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结果:① 58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皮层为低代谢表现,3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皮层为高代谢表现,4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组织代谢未见明显异常. ② FDG PET病变定侧率高于VEEG,FDG PET低代谢灶检出率高于MRI. ③ 42例手术患者中,属于Engels疗效分级Ⅰ级的30例手术切除部位定为准确的致痫灶,颅内EEG, FDG PET, VEEG与 MRI定侧定位准确性分别为96.7%, 90.0%, 76.7%, 53.3%,经χ2检验,颅内EEG, PET与MRI有显著性差异(P<0.05). ④ MRI阳性患者比MRI阴性患者的手术效果好;单侧颞叶低代谢手术效果好;颞叶癫痫手术效果优于颞叶外癫痫;PET示局灶性脑组织代谢减低者,手术效果优于伴有其他部位皮层代谢改变者. 结论:发作间期FDG 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MRI和头皮EEG,头皮EEG, MRI及FDG PET相结合可帮助临床医生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同步EEG联合fMRI检查对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的意义。方法:予17例难治性癫痫术前同步EEG联合FMRI检查。分析当EEG出现痫样放电时的fMRI检查数据,这时脑组织血氧水平依赖信号会因痫样放电产生改变并呈现于MRI图像上,以确定致痫灶。将深部电极EEG及脑皮质电极术中确定的位置与该位置进行比较,以评价该位置确定的准确性。结果:10例患者同步EEG联合fMRI检查与术中致痫灶的范围和位置无差别;7例患者同步EEG联合fMRI检查确定的致痫灶中心位置与术中确定的位置一致,但是范围不够准确,较后者稍大。术后14例发作控制,3例虽未完全控制,发作率明显降低。结论:EEG联合fMRI检查对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准确且无创伤,可用作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额叶癫痫的临床发作的症状学特征及脑电图特点, 探讨额叶癫痫的病灶定位及手术治疗。方法对30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长程监测, 并对其中12例患者施行颅内皮质电极记录脑电图。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定位致痫灶, 行手术切除。术中采用脑皮质电极(ECoG) 探测定位,选用或联用胼胝体切开术(CCS),局部痫灶切除及多软膜下横纤维切断(MST) 。结果额叶癫痫的发作临床症状学表现与癫痫病灶有临床关联,结合VEEG监测可发现特征性脑电活动,颅内电极记录可进一步精确定位致痫病灶,30 例额叶癫痫患者经上述2~3种方法联合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结论观察临床症状学及颅内电极记录有助于揭示其脑电活动变化。对于难治疗性额叶癫痫, 准确定位致痫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伤后顽固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21例外伤后顽固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5岁,术前采用MRI、视频脑电图(VEEG)、脑磁图(M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联合定位致痫灶,术中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采用多种术式联合治疗.结果 21例患者术前致痫灶定位与术中皮层脑电图定位的一致率为100%;经随访6个月至3.5年,满意13例;显著改善7例;良好1例.结论 电生理检查准确定位致痫灶后,恰当的外科手术是治疗外伤性顽固性癫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30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频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和抗痫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VEEG变化和抗痫治疗效果。结果 额叶癫痫常见的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其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发作较频繁,发作间歇期有时VEEG可无阳性所见,典型的临床发作及发作时VEEG记录到的额部或以额部为主的继发同步暴发节律有助于诊断。抗痫治疗有效率为86,7%。结论 额叶癫痫是一种具有临床特征性表现的癫痫综合征,易与假性抽搐相混淆。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联合应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录像脑电图观察额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期及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特点。方法使用录像脑电图30例确诊为额叶癫痫的患者进行常规及长时间记录,对其中12例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所见进行分析。结果额叶癫痫常见的发作形式有:姿势性发作,具有额叶癫痫特点的自动症;复杂部分性发作时伴发声、偏转或表情的变化,有时出现发作性情绪改变或强迫思维等少见症状。其发作特点为:持续时间短,发作相对较频繁,无明显发作后意识障碍。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有时可无阳性所见,典型的临床发作及发作时VEEG记录到的额部爆发性节律有助于诊断。结论额叶癫痫是一组较为特征性的癫痫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录像脑电图有助于正确的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46例儿童额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儿童额叶癫痫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4年8月儿科门诊及住院确诊的46例儿童额叶癫痫病例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VEEG及神经影像学等特征。结果本组患儿发病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5岁。46例患儿共监测到临床发作258次,明确临床发作34例,14.7%仅于清醒期发作,61.8%仅在睡眠期发作,23.5%在清醒、睡眠中均有发作;临床发作形式包括额叶失神、局部阵挛发作、偏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过度运动性自动症、口咽自动症、发声、发笑发作、临床下放电和自主神经性发作等。73.9%患儿记录到发作间期额叶为主的癫痫样放电,63.0%患儿记录到发作期额叶为主的癫痫样放电。结论儿童额叶癫痫临床发作频繁、短暂,以睡眠期发作为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长程VEEG可监测到儿童额叶癫痫发作期临床及异常脑电图表现,可提供明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脑电图特点。方法:使用录像脑电图(VEEG)对42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长程脑电监测,分析和总结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所见。结果:42例患者中有可循病因者16例,未发现病因者26例;临床表现复杂,运动症状突出,常迅速泛化,主要形式有局灶阵挛性发作、不对称性强直性发作、假自主运动发作、也可见失神样发作及痴笑发作等其它少见形式。发作间期脑电图能定位于额叶者27例,占64.3%;26例监测到临床发作,发作前2-14 s额区出现爆发性异常节律,发作期由于大量动作伪迹和肌电伪差干扰,影响起源判断。结论:额叶癫痫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癫痫综合征,发作前瞬间的脑电图改变具有重要的定位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发作起始形式对颞叶癫痫(TLE)患者进行癫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52例确诊为TLE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73次发作的发作期EEG。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及头颅磁共振(MRI)检查,术中均行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进一步定位癫痫灶并在其指导下完成手术,且术后在最少1年的时间内Engel术后效果评估为1级。根据MRI检查结果将52例患者分为海马硬化组、非海马硬化组两组进行对比。 【结果】 通过分析发作起始头皮EEG形式结合MRI检查,MRI提示分入海马硬化组的患者癫痫灶定位率达89.7%,以θ节律、δ节律为能定位的主要脑电发作起始形式。 【结论】 TLE发作期EEG在癫痫灶定位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记录分析发作起始期的脑电活动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28例额叶癫痫病人的EEG、CT、SPECT检查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85.7%的病人在发作间期和/或发作期EEG有额叶定位的征象,其中70%的患者两项结果一致,两者结合可提高定位诊断阳性率及准确率。CT检查仅42.9%发现额叶损害,但仍是重要辅助诊断手段,2例EEG不定位于额叶,CT发现额叶病变。11例SPECT检查中10例有额叶血流灌注异常,其中8例与EEG结果一致,但SPECT的范围多超出额叶,表明SPECT检查在额叶癫痫功能定位方面较敏感,但欠精确。提示EEG、SPECT、CT三者形态与功能定位相结合,对额叶癫痫诊断有较大意义,且有助于进一步进行深部电极精确定位检查及治疗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癫痫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5例癫痫患者,术前分别行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显像、常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视频脑电图(vedio-EEG,VEEG)、CT或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m,ECoG)监测,与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EEG、VEEG、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检出癫痫的阳性率为90.4%,高于EEG的37.4%(P<0.05)、VEEG的82.6%(P>0.05)、CT的48.8%(P<0.05)和MRI的54.2%(P<0.05)。与术中ECoG结果比较,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对癫痫灶定侧率为91.3%,定位率为71.2%。结论术前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显像与ECoG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术前综合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