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生态药物治疗学即是指古朴的、初始的、自发的一些药物治疗学知识.这些药物治疗学知识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生活斗争、同疾病斗争以及寻找食物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虽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其是<内经>药物治疗学形成的基础,对<内经>药物治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其进行文献追溯法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晰<内经>作者是如何在秦汉以前不系统的药物治疗学知识基础上,初步建构了中医药物治疗学理论体系的雏形,为今天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药物治疗学奠定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原生态外治疗法即是指古朴的、初始的、自发的一些外治疗法知识。这些外治疗法知识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生活斗争、同疾病斗争以及寻找食物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虽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其是《内经》外治疗法形成的基础,时《内经》外治疗法理论体系的建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其进行文献追溯法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晰《内经》作者是如何在秦汉以前不系统的外治疗法知识基础上,初步建构了中医外治疗法理论体系的雏形,为今天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外治疗法奠定基础的。  相似文献   

3.
王桂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121-122
情志论包括七情、五志两大方面的内容,现今已被一些学者称之为情志学说。《内经》形成于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而它综合了当时的主要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二千多年来一直被中医学界称之为经典著作,其理论精深,内容广博,涉及到多种学科,如天文学、地理  相似文献   

4.
"范进中举"是过度惊喜之后导致癫狂的故事。这一例子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启发呢?考中举人这一事件是范进癫狂的始发因素;过度惊喜成为明显的情志刺激,是引发范进癫狂的主要致病原因;对惊喜的承受力低下是范进癫狂发生的个体自身因素;不良的人才录用机制是范进癫狂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见,  相似文献   

5.
试述《内经》中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荣  刘佰丽 《陕西中医》2002,23(7):659-660
现代医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人们越来越重视医学心理学的实用价值。探讨中医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 ,则有利于推动临床的心理护理 ,从而提高情志护理的质量。《内经》为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 ,《内经》中的心理调护是以唯物观 ,整体观及藏象理论为基础 ,具有丰富的心理学 ,独特的心理疗法及其理论基础。现就《内经》中唯物辩证的神形观 ,脏腑系统理论的心理整体观及其总结创立的心理治疗护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如下。   1 形神合一的辨证唯物观  《内经》认为 ,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 ,以及气血所构成…  相似文献   

6.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谈《内经》与情志养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李朝霞 《国医论坛》2012,27(2):15-16
情志又称情感,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所做出的不同情志反映。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双重性,既有利亦有弊,人的情绪变化亦如此。《黄帝内经》首次对情志致病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此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经》中所述情志活动主要是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神”、“魂”、“魄”、“意”、“志”、“智”、“虑”,此外尚有“燥”、“烦”、“苦”、“乐”、“梦”等,形体物质是指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脉骨筋皮肌等有形之物。《内经》对这二者关系的论述,充满丰富的辩证思想,涉及了医学心理学、中医诊断学、治疗学、养生学以及精神病学。  相似文献   

9.
10.
孙松辉 《中医药学刊》2004,22(7):1310-1311
《内经》理论体系式教材应能客观准确的体现《内经》理论体系的原貌,采用现代语言叙述.通俗易懂,反映对《内经》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贯穿理论体系的核心。呼吁应尽快编写出体现《内经》理论体系,反映《内经》研究成果,用现代语言撰写的体系式教材。  相似文献   

11.
12.
《黄帝内经》中的情志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的精、气、血、津液失常可影响情志活动,情志活动失常反过来又可影响脏腑精、气、血、津液,导致疾病的发生,应采取移精变气法、情志相胜法、劝说开导法、顺情从欲法、暗示法等情志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三、生命的主宰——“神” 1.“神”的由来:“神”,原本是我国古代原始宗教迷信天命神权论中的一个幻想名词,其含义有二: (1)指“天神”。《说文》:“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书大禹谟》:“乃圣乃神。”《孔传》: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的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7种情绪,又称七情,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国古代有关情志的学说并非只有中医一家。儒家也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指的是人的7种本能。《礼记.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佛教的七情指喜、怒、忧、  相似文献   

15.
《内经》的成编开创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随着医药学术的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也不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医药学术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内经》内容的分析和推断,这一理论形成的客观基础,归纳起来主要不外下列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其主宰,最初是多归于“神仙”、“上帝”、“圣人”的创造,因而对许多自然现象,如日月、山川、雷电、雨雪、干旱、疾病、死亡等无法予以解释时,就认为是“神仙”、“上帝”的主宰。正因为当时人们的思想为鬼神所统治,所以在原始社会末期,  相似文献   

17.
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除古代哲学思想“精气”为万物本根说的渗入建立生命的物质观外,还受到当时认识和解释自然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启迪,创造性地提出了生命活动对立统一运动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8.
熊继柏 《中医药导报》2001,7(4):152-153
本文阐析了<内经>有关情志致病的病机与治则.<内经>论情志致病的病机,在于五脏气机失调;治疗在于以情相胜,调其气机.文章从理论研究和临证应用两方面相结合,既阐发了<内经>经义,又探讨了中医古代心理疗法理论.  相似文献   

19.
《内经》论气非常广泛,涉及竟达三千余次。经中提及“六气”者有五次之多,然五者同名而义不同,现浅谈如后。一、天人相通之六气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是相通的。《内经》所指的天是自然界,确切地说是指自然界中阴阳二气。阴阳者乃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纲,宇宙间的一切都不离乎阴阳,人类生存亦是如此。为此《内经》列《生气通天大论》专篇论述其理,并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此寿命之本也”。人与天地相通表现在气,而天人相通之气含义也较为广泛。一是指生气通天,即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二气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它直接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一是指人体脏腑亦与天地之气相通,故而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内经》有关情志理论的论述进行了总结,认为《内经》在汲取先贤有关情志认识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与中医学固有理论和经验相结合,对中医情志理论形成了系统认识。主要包括情志与脏腑的关系、情志致病规律以及对情志病症的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