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某女 ,2 9岁 ,血型为 O CCDee,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1 2年 ,曾有多次输血史。 2 0 0 0年 2月 2 5日输O型全血 40 0毫升 ,输血时出现畏寒、寒战 ,输血后第 4天尿色加深 ,呈现茶色。 3月 6日查体 ,呈重度贫血貌。化验室检查 :Hb 1 6g/L,RBC0 .42×1 0 12 /L ,WBC 1 .5× 1 0 9/L,PLT 85× 1 0 9/L。因配血困难 ,将血标本送于本站。经血型血清学检查 ,证实患者血清中存在免疫性抗 - E,输 O型 CCDee压积红细胞 2 U,3月 1 4日查 Hb30 g/L,RBC0 .82×1 0 12 /L,严重贫血的症状得以改善。血型血清学检查1 试剂 抗 - A、抗 - B…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为采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17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年龄、发生时间、发热时的体温和伴随症状、输入血量与体温的变化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1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在输血期间,16例发生在输血完成后,输血期间发热组和输血后发热组在年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偏大的患者发热反应出现的时间相对比较迟。103例患者体温在38~39℃(占88.04%),14例超过39℃(占11.96%),输血期间发热组和输血后发热组患者在体温、伴随畏寒人数、血氧饱和度降低人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发生 FNHTRs时已输入血量与患者的体温进行比较,输入血量<50 ml和输入>100 ml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早出现发热反应患者的体温相对较高。结论 针对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提出应加强输血前30 min和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输血者的观察和减慢输血速度,延长输血结束后的观察时间,尤其是老年患者,做好保暖、物理降温和症状护理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将2010年9月~2011年11月间我院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常规组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0月~2003年10月325名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主要出现在多次输血、多次妊娠等患者中。单纯白细胞比全血、血浆、去白细胞的红细胞输血时的FNHTRs的发生率高(P<0.01)。结论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可有效降低FNHTRs的发生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过滤器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输血患者 6 6例 ,分为两组。观察组 33例 ,男 17例 ,女 16例 ,年龄 18~ 6 9岁 ,平均 38 6岁。其中无输血史患者 18例 ,有输血史患者和有HLA抗体反应的患者 15例。对照组 33例 ,男 15例 ,女 18例 ,年龄在 19~ 6 7岁 ,平均 36 2岁。本组均为既往有多次输血史的输血患者。1 2 材料 全血和红细胞悬液由长春市中心血站采集供应 ;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为南京双威生物医用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其白细胞清除率 >99% ,红细胞回收率 >90 % ,白细胞残留数 <5× 10 6 ) ;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由上海康德莱企业发… 相似文献
6.
去白细胞输血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临床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和浓缩血小板悬液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效果。选择100例肝硬化,胃溃疡和胃癌等病人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对照组相类似50例病人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240例急性或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重症肝炎,烧伤癌症放,化疗等患者分为两组,各组120例随机接受去白细胞的血小板或未去白细胞的血小板悬液,观察FNHTR的发生率,结果表明,在100例接受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的患者中未发生FNHTR,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FNHTR,发生率为16%;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中,去白细胞和未去白细胞的FNHTR发生7例和25例,发生率分别为5.83%和20.83%。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防止或减少FNHT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究老年血液病患者多次输血对血小板(PLT)输注效果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站68例因血液病反复输血的老年患者,纳入输血组,选取同期40例经体检后确认身体健康的健康者为健康组,对比输血组、健康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阴阳性情况,并根据输血组患者血小板抗体检验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患者输注白细胞滤过的血小板(PLT)与普通PLT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FN HTR)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0年12月.纳入白细胞滤过PLT与普通PLT比较预防FNHTR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输注白细胞滤过的PLT发生FNHTR的风险仅为普通PLT的56%[RR=0.56,95%CI(0.39,0.82),P=0.003].PLT 保存前和保存后滤过白细胞对于FNHTR发生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1,95% CI(0.15,1.14),P=0.09].结论 与输注普通PLT相比,输注白细胞过滤的PLT可降低FNHTR的发生率,但白细胞滤过时机对FNHTR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五种不同配方试剂检测妊娠妇女和糖尿病人空腹餐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差异.方法 2012年12月募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组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用餐组20例、妊娠妇女用餐组22例、妊娠妇女喝糖组46例、糖尿病用餐组42例.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餐后2h各抽血一次.用5种不同配方的ALT试剂(罗氏进口试剂A和B、进口分装试剂C、国产单试剂D、国产双试剂E)检测所有标本ALT值.结果 用国产单试剂D检测四组人群ALT值分别为健康志愿者用餐组:空腹14.25±9.88U/L,餐后15.99±10.92 U/L;妊娠妇女喝糖组:空腹14.55±11.31 U/L,餐后15.06±11.08 U/L;妊娠妇女用餐组:空腹16.05±14.22 U/L,餐后17.88±15.01 U/L;糖尿病用餐组:空腹16.45±7.99U/L,餐后17.29±7.38U/L.用国产单试剂D检测四组人群餐前餐后AL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0,2.309,2.841,2.754,P均<0.05).用进口试剂B、进口分装试剂C、国产单试剂D三种试剂检测糖尿病组餐前餐后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3,3.112.2.754,P均<0.05).结论 用双试剂检测一般正常人群、妊娠妇女空腹和餐后2 h ALT无差异,而糖尿病患者餐前餐后2hALT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的发生率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体系,连续监测2006年1月-2014年9月本院门诊或/和住院患者FNHTR的发病情况,对确诊的280例FNHTR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输注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及冷沉淀患者FNHTR的发生率分别为0.8‰(33/43 684)、0.42‰(156/374 343)、0.17‰(88/519 460)和0.08‰(3/38 361);2)输注悬浮红细胞与少白红细胞的FNHTR的发生率分别为0.50‰(119/240 232)vs 0.28‰(37/134 111)(P0.05);3)男性和女性FNHTR患者有输血史的比例分别为72.4%(121/167)vs 71.7%(81/113)(P0.05)。结论引起FNHTR的血液成分主要是血小板;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可明显降低FNHTR的发生率;输血史是FNHTR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h血液样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比较空腹和餐后2h检验结果。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清蛋白、谷胺酰转肽酶、尿素、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免疫球蛋白M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游离脂肪酸、补体C3、前清蛋白下降(P0.05),胆碱酯酶、补体C4明显下降(P0.01)。结论 2型糖尿病细胞膜转运障导致常规化学、内分泌、免疫功能等多种检验结果改变,避免餐后样本使用,有利于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