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北海市无偿献血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状况;探讨HIV初筛试验与确认试验之间的关系;为提高HIV检测技术;为招募和选择无偿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07年献血者初筛和确认试验阳性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北海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为0.036%,感染者男性居多,18~30岁年龄段占76.5%,初筛试验双阳性的标本确认阳性率为51.5%,两种试剂初筛试验吸光度/临界值(S/CO)≥6的标本确认阳性率为80.0%。结论 北海市HIV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做好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工作,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从而保证血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IV抗体初筛实验结果与确认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为艾滋病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10年8月就诊患者传染病检测HIV抗体初筛结果为阳性的标本,送杭州市疾控中心用蛋白印迹(WB)法确认.结果 308份HIV抗体初筛结果为阳性的标本,经WB法确认阳性为177份,其中初筛实验两种或两种以上阳性标本确认的阳性率为87.6%;一种阳性一种阴性标本确认的阳性率为0%.结论 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不同厂家的试剂检测的HIV抗体结果与WB确认实验的检测结果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对个体进行诊断时,为慎重起见,必须经WB法确认,且每个患者都要求两份标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的关系及相符性。方法选择2010~2012年初筛阳性且经蛋白印迹法(WB)确认的标本,对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筛阳性标本313份,经WB确认阳性225份,确认阳性率为71.8℅;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试剂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后,阳性确认率从77.2%增加至97.6%。结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试剂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可明显提高阳性确认率;初筛结果与WB确认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诊断应以WB确认结果为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不同检测模式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两种检测模式对每一份血液标本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对比分析两种组合模式的检测结果的阴、阳性,由HIV确证实验室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确认,并对两种组合模式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26 482例血液标本中,模式一初筛有31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1.71/万,其中4份确认为阳性,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9.90%;模式二初筛有40例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5.10/万,其中4份确认为阳性,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9.86%。两种组合模式初筛检测HIV抗体的阳性率及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HIV抗体初筛时,国产试剂组合模式可以替代进口试剂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抗 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认实验结果,探讨筛查和确认实验结果的关联,为优化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和B 2种ELISA试剂筛查抗HIV抗体,阳性样本采用WB法进行确认,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5例筛查阳性标本确认符合42例(22.70%),筛查与确认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7,P=0.00);双试剂阳性标本确认符合率95.24%高于单试剂1.40%(χ2=162.93,P=0.00);S/CO值>6.00的标本确认符合率最高88.89%(χ2=149.71,P=0.00)。结论双试剂联合检测可提高确认符合率,S/CO值>6.00提示确认阳性率高,应认真选择筛查试剂,合理设置“灰区”,规范操作,尽量减少假阳性发生。  相似文献   

6.
57例抗HIV初筛阳性确认实验带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HIV感染初筛实验的准确率及确认抗HIV初筛试验阳性血清的感染和感染型别。方法 调查我国艾滋病高发农村,对部分初筛阳性和可疑的血清进行确认实验。结果 57例初筛为抗HIV阳性和可疑血清进行确认实验,56份为HIV—l阳性,其中1份样本出现HIV—2型反应条带;1份阴性。确认阳性标本的反应条带中,抗外膜蛋白(env)抗体阳性率最高,gpl60为100%,gpl20为94.6%,gp41为91.1%;多聚酶抗原(pol)p66为82.1%;核心抗原(gag)P24为53.6%。提示无症状携带组确认反应条带的pol和gag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艾滋病组(P<0.01)。儿童组gag阳性率显著低于成人组(P<0.05)。结论 HIV感染初筛实验的准确率较高,但确定感染需靠确认实验。外膜蛋白、p66和p24抗原是HIV感染的重要抗原,对确认HIV的感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试验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的结果分析,提高实验室HIV抗体的检测水平。方法对42例初筛试验阳性的标本用原有试剂加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筛查试剂重复检测。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报HIV抗体为阴性;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阳性一阴性,则报HIV抗体待复查,需送江苏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 42例初筛阳性经2种试剂复检有5例均呈阴性反应,11例均呈阳性反应,26例为一阴性一阳性,送江苏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确认阳性仅2例,有较高的假阳性率。结论 HIV抗体初筛阳性的影响因素是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预备出国人员HIV和梅毒抗体两项结果的检测,了解目前此类人群的HIV和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方法使用HIV1/2快速测试条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结果在2003年5月至9月期间预备出国人员体检的1152份标本中,HIV初筛检测阳性标本6份,经确认实验确证阳性标本0份;梅毒抗体初筛检测阳性标本4份,经确认实验确证阳性标本4份。结论1152份预备出国人员HIV抗体检测阳性率0%;梅毒抗体阳性率0.35%。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56例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血清标本,分别使用厦门新创试剂和上海科华试剂进行检测,如两种试剂均呈阳性或一阴一阳,需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结果 56例初筛阳性血清标本,经两种试剂复检,均为阴性2例,均为阳性52例。厦门新创试剂与上海科华试剂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54例复检阳性标本经送上级确认实验室最终确认,阳性49例,阴性5例。结论 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试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关,操作中应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才能把HIV检测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初筛实验室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证实验室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解放军西安血站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共89 501例.分别用国产和进口抗-HIV(1+2)检测试剂,对89 501例无偿献血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并与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的确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9 501例标本中初筛试验共检出阳性85例.其中国产试剂检出55例,进口试剂检出54例,共同检出的有18例.将初筛阳性标本送至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结果为18例阳性,其余67例阴性.初筛实验室送检标本中假阳性率为78.8%(67/85),国产试剂阳性率与进口试剂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筛实验室送检标本假阳性率过高,应积极改进实验室筛查方法,提高HIV检测技术水平,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同时减少血源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太原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抗-HIV)阳性标本的确认结果和带型。方法采用蛋白印迹(WB)对185例初筛阳性献血者标本进行确认试验,采用SPSS13.0分析试验结果和带型。结果确认阴性128例,不确定15例、阳性42例。确认阳性标本中,gp120、gp160、p24带型阳性率为100.00%,p31、p51和p66阳性率均大于90.00%。不确定标本中,p24阳性率最高,有12例,占80.00%;其次为gp160,有3例,占20.00%。随着S/CO值增大,带型出现率逐渐增高,最高为S/CO值6.00组(χ~2=35.16,P=0.009)。结论 HIV筛查试验存在假阳性。确认阳性标本多为病毒感染期。初筛阳性标本必须进行追踪确认试验,确认其是否感染。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tra‐assay correlations amongst initial reactive and repeat screening results used in enzyme immunoassays (EIAs) for hepatitis B virus (HBV), hepatitis C virus (HCV) and HIV in blood donors.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value of using the power of the signal to cut‐off (S/CO) ratio index for confirming anti‐HCV/HIV reactive screening results, thereby touching upon the utility of S/CO indices in determining whether further confirmatory testing was necessary. Screening test results of the 72 695 blood donors were evaluated over a 1‐year period. Correlation analysis among each initial test and retests was done by Pearson r test. Appropriate S/CO values to determine the need of the confirmation testing was investigated by ROC analyses. EIA intra‐assay correlations were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0·948 for anti‐HCV, 0·827 for anti‐HIV and 0·948 for HBsAg. The threshold S/CO ratio values which predicted more than 95% of the confirmation test result were 3·8 for HCV and 5·6 for HIV. We were able to demonstrate a strong level of intra‐assay correlation amongst EIAs, thereby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repetition of the screening test. Hence, we suggest that repeat screening should only be limited to HBV and HIV tests with low EIA S/CO ratios. Thus, using the power of the S/CO ratio in determining the need for HCV confirmation testing can be a cost‐effective measure, especially if the S/CO value is ≥3·8.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安阳市2008-2013年献血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探讨献血者HIV感染发展趋势和采供血机构HIV检验及疫情上报策略。方法统计安阳市2008-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HIV检测情况,针对用ELISA法初筛为阳性的标本送检CDC进行确证实验,并进行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8-2013年安阳市献血者整体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1%,确证阳性率为8.5/10万,抗-HIV初筛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个初筛双试剂阳性的献血者中确证阳性者有26人,初筛单试剂阳性与双试剂阳性的确证阳性人数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初筛单试剂阳性与初筛双试剂阳性不同S/CO值样本的确证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供血机构对初筛复检双试剂阳性标本向CDC进行HIV送检会对发挥预防、控制艾滋病疫情更具现实意义,应制定以血液筛查为目的的HIV检测和疫情上报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芜湖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情况,为完善献血招募策略和临床安全用血提供有效数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芜湖地区全部无偿献血者中HIV筛查反应性标本,送检至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认试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酶免试剂的准确性;通过ELISA检测最适临界值分析血清学灰区设置;比较确认阳性、阴性和不确定标本的初筛S/CO值,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差异显著性。结果送检75例HIV初筛反应性标本:确认阳性17例,17例不确定,41例阴性。4代抗-HIV ELISA试剂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3代试剂,在准确性上4代试剂更优于3代试剂;17例确认阳性标本均是双试剂反应性高S/CO值,其初筛S/CO值显著高于确认阴性和不确定标本初筛值(P<0.05),确认阴性和不确定结果的S/CO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芜湖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率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血清学检测的灰区设置意义不大;应通过规范的献血前干预、灵敏的核酸检测技术和共享区域数据平台等措施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一种国产HBsAg确认试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一种国产HBsAg确认试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43份经HBsAgELISA初筛吸光度值/临界值(S/CO)10.7的血清标本,用国产HBsAg确认试剂盒进行确认,在双份待确定标本中分别加入特异性抗-HBs试剂和对照试剂,保温后按常规HBsAg ELISA法测定吸光压(A)值,按公式求得加抗-HBs孔的抑制率,如抑制率≥50%即表示该标本被确认为HBsAg阳性.对HBsAg弱阳性的标本进行"延长确认试验",即延长酶反应时间,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随机挑选39份弱阳性标本用美国雅培公司Murex HBsAg确认试验进行比对.结果 对543份标本进行确认试验,其中504份初筛HBsAg阳性的标本中,被确认为阴性的有89份(17.7%),按初筛不同S/CO值分区的阴性份数/检测份数分别为:S/CO≤5.0有87/143(60.8%),5.0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酶联免疫检测HIV抗体呈反应性标本进行蛋白印迹(WB法)确认和TMA-化学发光法对照检测,以探讨其应用特点。方法将本中心检验科ELISA法检测结果呈HIV抗体反应性的117份标本,重新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为S/CO>0.8的标本做蛋白印迹(WB法)确认试验。同时,对117份标本采用TMA-化学发光法检测核酸作为对照试验。血清学检测参加国家CDC及澳大利亚(CITIC)室间质评;核酸检测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澳大利亚(CITIC)室间质评。结果 ELISA初筛试验:117份标本中,S/CO>1的为37份;0.8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献血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试剂)反应性结果S/CO值与真阳性的相关性,为制定合理的HBsAg初筛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种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以国产试剂1、国产试剂2、进口试剂代称)和1种国产核酸检测(NAT)试剂对2017年7月-2017年9月在长春市献血的9 951(人)份献血者血标本做初筛试验,凡是反应性[包括所有试剂(试验)反应性、单试剂反应性和灰区反应性(0.8≤S/CO﹤1.0)]血清标本再以中和试验(ELISA法)确证。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绘制HBsAg S/CO值与确证结果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S/CO值区间的阳性预测值,寻找灵敏度和特异性相适的S/CO值临界点。结果 1)献血者HBsAg初筛反应性率0.58%(58/9951),中和试验确证HBsAg阳性者比例20.69%(12/58)、阴性者比例79.31%(46/58)例;ELISA国产试剂1、2及进口试剂初筛与中和试验的阴性符合率均为100%,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7.14%(12/21)、66.67%(12/18)及27.27%(12/44)。2)ROC分析:国产试剂1、2及进口试剂HBsAg初筛试验相适的S/CO值临界点分别为1.635、3.605及3.245,敏感度为1、0.917及1,特异性为0.957、0.978及0.761。3)中和试验确证:12例HBV为阳性的献血者直接屏蔽(其中10例为NAT阳性),46例阴性献血者可继续追踪确定是否为感染状态(46例均NAT阴性)。结论每种ELISA试剂都有1个适宜的S/CO值,检测结果大于等于这个S/CO值时,其HBsAg真阳性率较高,可直接判为阳性,无需追踪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