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00m饱和潜水设备系统,是海军“七五”期间重要的科研、训练设备,1988年7月在海军医学研究所建成。根据设备交货验收大纲规定,需要进行一次载人的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试验,以进一步检查验证该设备的设计性能、建造和安装质量。经过积极准备,海军医学研究所和海司航保部防救研究室,会同军内外150多名科技、医疗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89年1月3日,进行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实验研究。经过29小时30分钟加压(不含停  相似文献   

2.
海军为普及饱和潜水技术,适应部队和四化建设发展需要,1984年8月16日~10月23日,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举办了首次饱和潜水技术训练班,取得园满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次举办的较大规模的饱和潜水技术训练班。训练期间,海军刘华清司令员、杨国宇付司令员、海后王建英付部长在所内视察期间,分别到饱和舱看望了潜水人员和工作人员,并和  相似文献   

3.
海军医学研究所协同有关单位于1996年2月4日至11日,在该所500m饱和潜水设备系统内,完成了船用300m氦气回收净化循环装置的人体验证及100m He-O_2饱和—120m巡回潜水实验研究。该两项课题任务的完成,为海军新潜水装备配套装置装船使用安全及海军饱和潜水医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2月4日至5日首先进行第二套船用He回收装置的人体验证。4名潜水员第一天在80m He-O_2环境下,使用回收装置等深度水下出潜30min,进行交替劳动和休息作业,以检验装置回收和净化效能,共8人  相似文献   

4.
1987年6~7月,海军组织一次大深度现场邦司(bounce)、饱和潜水。由东海舰队301船担负此项任务,海军医学研究所、二军大海医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东海舰队防救部队等11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这次实潜作业的成功,累积了宝贵的资料。标志  相似文献   

5.
航海医学     
航海医学卢海航海医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进展,一年来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潜水、高气压医学海军医学研究所报道了在350m模拟氦氧饱和潜水中人体生理功能变化的研究,较系统地监测了在饱和潜水的不同阶段潜水员的中枢神经-心理运动、肺通气、心血管、免疫、消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1988年12月15日下午,海军副司令邢永宁中将视察了海军医学研究所参观了部分实验室和500m饱和潜水实验设备系统,并观看了高架索伤员换乘装置、超黄蜂直升机改装及潜艇艇员实施快速上浮脱险海上验证实验录相片。当视察海军航空医学研究室时,邢副司令指出,现在飞行人员心血管发病率很高,你们要编写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防治手册。视察结束时,邢副司令对海研所的工作表示满意,并作了简要指示,鼓励全体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7.
1996年2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在海军医学研究所500m饱和潜水设备系统实验大厅,16:00整,4名海军潜水员经过了整整8个昼夜的“龙宫”之旅后,从120m“海底”回到水面、顺利地完成了“对300m潜水员呼出气——氦气回收净化装置”的第二次载人验证试验,并接着进行了100mHe-O_2模拟饱和—120m巡回潜水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较大深度饱和潜水,一般采用氦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由于氦气资源少,成本高,导致较大深度饱和潜水作业成本较高,所以各国都在探索以氢氧混合气替代氦氧混合气的方法。法国模拟氢氧潜水人体实验的深度已达701 m,我国海军医学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这类研究。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1982年3~4月,海军医学研究所、海军训练基地及海军411医院共同组织一次深度200m 的氦氧模拟饱和潜水训练实验,完成了多课题的医学保障研究。本文报道此次实验中临床观察部分。对已在总论文述及者,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军航保部及北海舰队航保处的年度训练计划要求 ,由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潜水医学教研室教员主讲 ,在训练部苏均平部长及军事医学部王友顺主任的带领下 ,于 2 0 0 2年 7月 1日至 7日在青岛成功举办潜水医学保障培训班 ,参加学员 2 0余名。这是继我院成立军事医学部以来第二次为海军舰艇部队服务 ,此举受到舰队机关和学员的赞誉我院为海军北海舰队举办潜水医学保障培训班@王友顺 @章国松  相似文献   

11.
1987年,海军在东海公海,使用DDC-SDC饱和潜水设备系统,成功地进行了我国首次海上氦氧饱和-巡回潜水实潜作业。结合任务完成了一系列饱和潜水医学保障的研究。8名海军潜水员分成两批,任DDC中80m深度下,呼吸氦氧混合气,分别连续生活工作72及30h。每天又借SDC下潜到100m海底,出钟进行巡回潜水作业,共9钟次18人次,有效地进行了多种特定劳动作业。最后经89h饱和减压,潜水员全部平安返回常压,未发生任何潜水疾病。在饱和潜水各阶段,分别监测了一系列生物医学指标;在国内首次全程监测了动态心电图,获得了宝贵的资料。现场实潜验证了事先制定的饱和潜水医学保障方案,证明切实可行。这一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结束了多年来氦氧饱和潜水技术停留在模拟实验阶段的历史,海军在海上实潜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积累的经验将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向深海进军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华医学会中华航海医学会首届学术论文报告会于1989年11月19~21日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地从事海军医学、航海医学,潜水医学的科技人员和医师。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内容十分丰富,有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环境医学以及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1月22日17:30,我海军8名潜水员,从100mHe-O_2饱和环境下,安全减压出舱,标志着我海军现场大深度He-O_2饱和-巡回潜水实潜训练获得圆满成功。训练是在南海舰队榆林基地防救船大队,南救506船上,利用我国第一次自行设计建造的艇用300m饱和潜水系统进行的。从10月6日开始,参训人员进入第一阶段饱和潜水基础理论学习,设备系统装置、装具的熟悉和操练;然  相似文献   

14.
刚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31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的新加坡国防医学研究所所长林明健准将和同事沙比尔博士,于1996年10月23日下午抵达上海,访问了海军医学研究所。客人们听取了该所所长褚新奇大校关于所况而作的介绍,参观了该所成果陈列室、500米饱和潜水模拟实验系统及强磁场实验室,观看了神经电生理仪、便携式脑电监测仪的演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美海军开始把对从事舰艇勤务的卫生人员的再教育当成一项重要的课题。军医早已进行有关航空医学和潜水医学的再教育和训练 ,但对水面舰艇上的勤务军医却不进行教育训练 ,而只令其从事实际工作。为了消除这种缺乏训练的状态 ,1998年美海军组建了水面作战医学研究所(SWMI) ,旨在对舰艇军医进行再教育 ,尔后逐渐扩大到卫生军官。1 美海军水面作战医学研究所概要SWMI作为海军作战医学研究所 (佛罗里达州 )的下属机构 ,于 1998年 4月 3日在加里福尼亚州圣迭戈成立。海军作战医学研究所的下属机构有 :海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佛罗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杰出的潜水生理学家、海军医学研究所研究品、国家三级教授、海军医学研究所顾问、副军职离休干部叶甲壬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11月2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叶甲壬同志1909年2月出生于浙江淳安县一个农民家庭。1929年毕业于浙江严州师范,1930年就读于中央大学医学院。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21-28日,在新加坡举办了第3届西太平洋海军医学研讨会。笔者作为中国海军医学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会上介绍了我国潜水医学研究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现将该次学术会议的情况作一介绍。1会议基本情况本次会议为第4届西太平洋海军反水雷、潜水演习和第3届西太平洋海军医学研讨会中的医学研讨会部分。由新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3月 2 4日至 4月 2 6日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成功举办了“海军潜水军医学习班”。本期学习班有学员 12名 ,他们来自海军潜艇部队的第一线。在教学中我院突出了 :(1)加压系统操作技能训练和高气压适应性训练 ;(2 )潜水员心理学及心理干预方法学习 ;(3)潜水基本技术训练 ;(4)潜水疾病临床治疗实习。经过 34天的学习 ,学员们较好地掌握了潜水医学理论知识、基本潜水技术、潜水医学保障技能及部分治疗潜水疾病的经验 ,成为新时期我军首批掌握潜水技术的潜水军医 ,为在今后的潜水医学保障中更准确把握潜水员的技能、心理状态和有…  相似文献   

19.
航海医学     
一、潜水、高气压医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报道了模拟40米以浅潜艇人员饱和暴露及脱险的方法,该实验与美国海军最近进行的潜艇艇员空气饱和脱险试验-6实验相似,但减压时间有所缩短并达到基本安全,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另外还研制成O2-CO2混合气自动配气供气装置,已供临床试用。该所还观察了高气压对外周血染色体畸变、微核和淋巴细胞转移率的作用,结果表明单纯高气压对以上三项均无明显影响。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疗系介绍了用对数法确定非饱和潜水减压方案中的领先组织的方法。认为此方法能克服以往的缺点,具…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海军举行空气自携式潜水竞赛海军于1991年9月10~15日在海军医学研究所举行首届空气自携式潜水竞赛。各防救部队、海测大队、试验基地、海医所等8个代表队51名潜水员,经过5天竞赛,决出9个单项的前3名。旅顺防大王守利、北海防大鲍兆强、旅顺防大刘培喜分别获个人三项全能前三名;北海防大、旅顺防大、试验基地分获团体部分前三名;海医所获精神文明队。(曲志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