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药已有数千年的临床使用史,不仅在我国应用广泛,而且被世界认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不少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等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中药学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12)
中药注射剂受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等因素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打破了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错误观念。成因:内在因素-中药材来源、产地、采收季节、加工炮制方法;临床因素-不同药物之间配伍不当;患者因素-个体差异、遗传基因、免疫系统、过敏体质、老人、婴儿、经期妇女、孕妇,生理状态不同。特点:发生部位相对集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局部刺激,全身性损害为主;个体差异,可涉及多个器官及系统,免疫系统能力、体质差更容易产生;原材料质量成分密切相关。对策:稳定质量、注意配伍及使用剂量、个体差异及特殊过敏体质、采取监护和应急措施、正确认识不良反应、建立监测机制。并非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就是假药劣药,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同时不能因为出现不良反应就否定中药注射剂疗效,应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汪丽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Z1)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药给药途径的重大突破,一般来源于古方、验方以及植物单体化合物,具有疗效确切、起效迅速、价格适中的特点,对一些临床疑难杂症和中医急症有较好的疗效[1].在带来更快捷与新疗效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新的更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机构,此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并相互交流。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起步较晚,于1989年成立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而中药不良反应监察迟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引起我国医药学的注意。本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并对现存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对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从药材因素、药物使用不当、药物间的不良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规范患者的用药方法、提高医药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以及加强中药的管理等应对方法,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称《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医疗行为的问题日益受到医患双方及法律界的共同关注。相对于客观性较强的西医诊疗常规而言,中医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涉及的许多特殊内容,如辨证施治、中药方剂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某些观点尚有争论,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12月于安顺市人民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对他们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对使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实施一系列的预防对策,如:对症用药、合并用药、溶媒选择以及静脉注射时滴速的控制等,观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之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78.7%(37/47),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之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62.5%(15/24),实施预防干预措施前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的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自身因素与临床使用因素等,这些因素都能够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医院要想降低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就必须从中药注射剂的源头与使用两个方面来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随着增多,其临床表现有寒颤、发热或高热,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但若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注意辨证辨病结合,输液选好溶媒,提高制作工艺,注意体质因素,不良反应则可避免发生. 相似文献
9.
几千年来,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现代已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为很多国家的人民采纳和应用,从而造福于全人类.然而,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笔者从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几千年来,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现代已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为很多国家的人民采纳和应用,从而造福于全人类。然而,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笔者从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中药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就是中药的不良反应,要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主管部门要严管、药物生产要把关、临床医生应用要合理、科学研究要深入,多方合作,共同努力,虽然不能杜绝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能够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中药注射剂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它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灭菌制剂[1].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药多为动植物及矿物质,大多数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炮制,且多以复方形式应用,因此不良反应的发生很少。但中药确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应用中药治疗疾病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对此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1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由于中药本身的毒性,或未经相应的炮制或炮制不良,则必然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患者年龄、体质的差异及中药制剂纯度因素以及医生用药欠斟酌、处方配伍失当、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合理、误用假劣伪品等,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常见为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患者常表现为全身或 相似文献
15.
16.
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探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不良反应日益增多的报道引起了全球的医药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析了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与措施,为有效干预中药不良反应和安全使用中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制剂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表现较多,本文分析多起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采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期间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给予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用药情况,制定对应预防对策,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有药物因素(27.59%)、配伍不当(24.14%)、疗程过长(20.69%)。结论规范中药汤剂用药制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现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不良反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报道逐年增多,究其原因,不外中药滥用、误用。其中滥用中药注射剂,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中西药联合组方不合理,中药品种混淆,中药炮制、煎煮不当,配伍不合理,中药自身有毒性等因素未得到广泛重视及合理处置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要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必须在充分了解其成因的基础上客观、正确评价,合理、规范使用中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