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多肽的固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香  顾军 《天津药学》2002,14(1):7-9
多肽的全合成不仅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多肽的全合成可以验证一个新的多肽的结构;设计新的多肽,用于研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多肽生物合成反应机制提供重要信息;建立模型酶,以及合成新的多肽药物等.自Merrifield创立并发展了固相合成多肽的方法,使多肽合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化学、生化、医药、免疫及分子微生物学等领域也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已知许多重组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可用于临床治疗,但其存在的某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而对细胞因子的小分子模拟肽及拮抗肽的研究正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本文就细胞因子模拟肽及拮抗肽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汪小又  刘鑫龙  李翀 《药学进展》2019,47(10):767-776

多肽药物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生物活性高、易于修饰和规模化制备等特点,是新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除了直接作为候选药物或小分子药物设计的前体之外,多肽在药物开发中还有一类十分重要的应用:作为导向分子。多肽类导向分子与病灶部位靶标的特异性结合能够介导小分子药物或递药系统更有效地被靶细胞摄取,从而有望实现高效低毒的治疗。综述近年来多肽类导向分子的来源、优化以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吸收和避免胃肠液破坏,研制了肠溶胸腺多肽胶囊,并对其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本品处方设计合理、工艺可行、质量稳定。关键词:##4胸腺多肽;;胶囊;;制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胸腺多肽胶囊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促进吸收和肠溶的方法制备胸腺多肽胶囊,并对其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处方设计合理、质量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含有RGD序列多肽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含RGD多肽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方法对某些含RGD序列多肽的化学结构进行分子模拟和量化计算。结果:优化了各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得到了优势构象和优势构象的能量,研究了分子的电荷分布,前线轨道能量等。结论:借助于理论计算可解释含RGD(Arg-Gly-Asp)序列多肽的构效关系,确定了多肽与受体结合时的活性位点,对其活性差异给予较好的分析,可望为合成具有更高活性的含RGD序列多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入院的12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8例,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消心痛、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所用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每12h皮下注射一次,7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5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30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64.7%,无效24例(35.3%)。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明显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死亡和复合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1999年2月-2003年6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固相法在多肽合成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香  顾军 《药学进展》2004,28(1):10-14
综述近年来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在聚合物载体、连接分子、保护基、缩合方法和切割条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多肽的全合成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固相多肽合成方法的创立和发展,是多肽合成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化学、生化、医药、免疫及分子微生物学等领域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钠凝胶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考察不同浓度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对低分子肝素钠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皮肤和自制体外释放透皮装置试验。结果 :5 %的N 甲基 2 吡咯烷酮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是适当的。结论 :该品中低分子肝素的透皮为零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分子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低分子肝素的标准对照品为标准,测定了低分子肝素的平均分子量。其重均分子量范围在3500~5000,分子县在8000以下者占85%以上。对该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nm23-H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突变,寻找它们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m23-H1mRNA表达,毛细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PAGE)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DNA突变。结果:应用CPAGE可在30min内分离出nm23-H1基因RT-PCR产物的单链及双链峰。nm23-H1表达、突变在腋淋巴结有、无转移组均有差异;mRNA在有远处转移组呈现低表达;DNA突变率在肿瘤≤5cm和>5cm组间有差异。结论:nm23-H1表达和突变可以做为评估乳腺癌转移危险的指标;CPAGE技术用于肿瘤组织的PCR-SSCP分析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低分子量肝素的抗过敏作用(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分子量肝素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生化药物,具有多种非抗凝活性。研究结果显示,LMWH16000u·L(-1)(P<0.01)和8000u·L(-1)(P<0.05)均能显著降低OA所致的致敏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高度;LMWH200u·kg(-1),50u·kg(-1)和12.5u·kg(-1)(P<0.01)均能明显抑制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LMWH60u·kg(-1)(P<0.01)和30u·kg(P<0.05)均能显著减少个氨基毗陡诱发的小鼠舔体反应次数,并能抑制冰乙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果表明LMWH对多种动物模型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Pulmonary Deliver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URPOSE: To investigate if pulmonary deliver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formulated with tetradecyl-beta-maltoside (TDM) or dimethyl-beta-cyclodextrin (DMbetaCD) could be a feasible alternative to subcutaneous injec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embolism. METHODS: The pulmonary absorption of two LMWHs and unfractionated heparin formulated with TDM or DMbetaCD was studied in cell culture and rodent model. The in vitro study was performed by measuring the transport of radiolabeled enoxaparin and mannitol across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Calu-3)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varying concentrations of TDM or DMbetaCD. The changes in 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TEER) and enoxaparin metabolic stabil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using Calu-3 cells. In vivo absorption studies were performed by measuring plasma anti-factor Xa activity after pulmonary administration of enoxaparin, dalteparin, or unfractionated heparin to anesthetized rats. RESULTS: In vitro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Calu-3 cells suggest that the addition of TDM or DMbetaCD to the apical chamber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3H-enoxaparin and 14C-mannitol permeability and a decrease in TEER across the Calu-3 cell monolayer. Enoxaparin incubated in Calu-3 cell extracts was stable for 8 h. In vivo studies indicate that both TDM and DMbetaCD enhance pulmonary absorption of LMWH. However, TDM was found to be more potent than DMbetaCD in both in vitro transport and in vivo absorption studies. CONCLUSIONS: TDM and DMbetaCD enhance pulmonary absorption of LMWH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with TDM being more efficacious than DMbetaCD. Both agents increase drug transport by acting mainly on the membrane rather than interacting with the drug.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文献与作者实践 ,综述了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在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中效果良好 ,与肝素相比 ,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对低分子肝素在心血管内科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操作护理观察出血并发症数量。结果我病区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一例牙龈出血,二例皮下瘀斑面积>2cm,十五例患者有1~2cm的瘀斑,无一例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注射方法 ,严格规范操作,做好健康宣教,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及时正确处理,可避免发生严重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建立普鲁卡因青霉素中高分子聚合物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凝胶色谱法。色谱柱为Sephadex G-10(40~120μm)凝胶柱,流动相A为0.03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7.0),流动相B为超纯水,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普鲁卡因青霉素的进样浓度在10~50 mg.mL-1的范围内与青霉素聚合物的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