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Ⅰ型胶原α1链(COLIA1)基因spl结合位点多态性与骨密度、骨折风险有显著的相关性,它可能通过引起α1(Ⅰ)链和α2(Ⅰ)链蛋白的比例失常而影响骨质量和骨强度,增加骨折风险。但spl结合位点多态性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种族差别。其在亚洲地区包括我国人群中的确切分布和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205名绝经后妇女Ⅰ型胶原α1(COLIA1)基因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变化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法检测COLIA1基因多态性,基因型中的大写和小写字母(S和s)分别表示无和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颈等处骨密度.结果所有样本均为SS基因型,没有发现Ss和ss型.结论 COLIA1基因多态性可能有较大的种族差异,与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无关.该基因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尚需在不同人群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Ⅰ型胶原的编码基因是重要的骨量调节基因.编码Ⅰ型胶原α1链的COLIA1基因多态性可能在特定的种群中与骨密度、骨折及骨质疏松症有一定关系,并受到被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是否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其他基因产生协同作用.而现有资料显示编码α2链的COLIA2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3′非编码区多态性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扩增(PCR)和DNA序列测定分析技术,对291例胰腺癌患者(病例组)和24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HIF-1α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特异扩增检测,分析HIF-1α3′非编码区SNP位点rs2057482基因型分布与胰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和对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结果 HIF-1α基因rs2057482位点C/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73.5%和61.9%,rs2057482位点C/T+T/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26.5%和3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携带C/C基因型者患胰腺导管腺癌的危险性是携带纯合C/T+T/T基因型者的1.684倍(95%CI:1.242~2.31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胰腺癌中C/C基因型患者生存时间为(14.0±2.1)个月,低于C/T+T/T基因型患者的(25.2±6.3)个月(P=0.01),且该位点在是否淋巴结转移者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基因3’非编码区rs205748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Ⅰ、ApaⅠ、TaqⅠ、FokⅠ和Cdx-2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VDR基因BsmⅠ、ApaⅠ、TaqⅠ、FokⅠ和Cdx-2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12年11月。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8篇文献、10项符合既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研究,共计4222名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VDR基因BsmⅠ、ApaⅠ、TaqⅠ、FokⅠ位点基因型分布特征、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与椎体骨折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1项研究报道了Cdx-2位点多态性与椎体骨折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具有G等位基因的人群发生椎体骨折的风险比具有A等位基因的人群高0.337倍[OR=1.337,95%CI(1.015,1.762),P=0.039]。结论基于现有证据,高加索人群中VDR基因BsmⅠ、ApaⅠ、TaqⅠ、FokⅠ位点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尚无明显相关性。虽然Cdx-2位点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椎体骨折的保护性基因,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骨密度的遗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的成因与环境及遗传密切相关。在众多高危因素中,骨密度是最佳预测骨折的指标。在人和鼠的遗传连锁分析研究中显示,多个基因与骨密度的调控相关。低密度指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5基因突变可出现骨密度减低或增高。目前已知的LRP5突变均与系统疾病相关,但在调节普通人群的骨密度中是否具重要作用尚不清楚。在高加索人群中,胶原COL1A1基因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与低骨量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关。但这种Sp1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几乎不存在。维生素D受体(VDR)的Bsm1多态性也是与骨量相关的候选基因之一。在中国妇女中,VDR等位基因型的频率非常低(1%),且骨密度在BB和bb基因型者间没有明显差异。雌激素受体(ER)α和β亦是重要的候选基因。在年轻的中国妇女中,具有ERβ受体20CA重复等位基因者的骨密度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Ⅰ型胶原αl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无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205名绝经后妇女I胶原α1(COLIA1)基因Sp1结合位点的多态性变化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用PCR-RFLP法检测COLIA1基因多态性,基因型中的大写与小写字母(S和s)分别表示无和有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颈等处骨密度。结果 所有样本均为SS基因型,没有发现Ss和ss型。结论 COLIA1基因多态性可能有较大的种族差异,与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无关。该基因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尚需在不同人群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Ⅰ型胶原的编码基因是重要的骨量调节基因。编码Ⅰ型胶原。Ⅰ链的COLIAI基因多态性可能在特定的种群中与骨密度.骨折及骨质疏松症有一定关系,并受到被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是否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其他基因产生协同作用。而现有资料显示编码α2链的COLIA2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与CYP11A1基因rs900798位点多态性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单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标准测定骨钙素(BGP)、Ⅰ型原骨胶原蛋白N-端肽(sCTX)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股骨颈和腰椎(L2~4)骨密度;采用PCR法检测CYP11A1基因rs900798位点多态性,采用SNaPshot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骨代谢标志物和CYP11A1基因rs900798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变化,不同基因型骨代谢标志物和骨密度变化。结果研究组BG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CTX和AL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血清BGP、sCTX和AL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股骨颈和腰椎(L2~4)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与CYP11A1基因rs900798位点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 378名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1.1±7.0)岁,其中260名健康男性、110例骨量减少和8例骨质疏松患者]和334名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58.4±6.3)岁,其中148名健康女性、153例骨量减少和33例骨质疏松患者]共712人,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以上汉族人。用双能X线测量仪检测上述受试者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照股骨颈BMD低于同性别正常峰值BMD的-1~-2.5和-2.5标准差为标准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排除继发性低骨量。检测VDR基因FokⅠ、ApaⅠ、CDX 2位点ESR 1基因的PvuⅡ和Xba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结果 378名老年男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8.0%)、Ff(50.0%)和ff(22.0%),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9.5%)、Aa(43.4%)和aa(47.1%);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2%)、AG(45.8%)和GG(32.0%);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14.1%)、Pp(46.0%)和pp(39.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5.0%)、Xx(36.8%)和xx(58.2%)。334名老年女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5.7%)、Ff(55.1%)和ff(19.2%),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2%)、Aa(44.0%)和aa(45.8%);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8%)、AG(47.9%)和GG(29.3%);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9.9%)、Pp(45.2%)和pp(44.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2.1%)、Xx(36.8%)和xx(61.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老年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上述基因SNP频率分布未见差异(P均0.05)。结论 VDR的FokⅠ、ApaⅠ及CDX 2位点和ESR 1的PvuⅡ及Xba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纳入本研究汉族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因子,尚需更大样本量的实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R的Ⅰ型受体基因(angiotensin ⅡR type 1 receptor,AT1R)的多态性位点A1166C与急性心肌梗塞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9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96例正常对照个体进行分型。结果 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A1166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型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T1R基因的A1166C多态性位点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风险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KCNE1、KCNE2基因多态性与家族性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房颤患者62例,其中家族性房颤39例,非家族性房颤23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测定KCNE1基因rs1805127位点和KCNE2基因rs1805120位点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家族性房颤组和非家族性房颤组KCNE1基因rs1805127位点A等位基因分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等位基因分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家族性房颤组和非家族性房颤组KCNE1基因rs1805127位点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分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家族性房颤组和非家族性房颤组KCNE1基因rs1805127位点GG基因型分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家族性房颤组和非家族性房颤组KCNE1基因rs1805127位点GG基因型分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KCNE2基因rs1805120位点C和T等位基因分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KCNE2基因rs1805120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家族性房颤与KCNE2基因位点rs1805120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与KCNE1基因rs1805127多态性具有相关性,并且认为其携带等位基因G可能为家族性房颤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92例川崎病患儿及108例健康儿童GPX-1基因的-46C/T位点和599C/T位点多态性。结果川崎病组GPX-1基因-46C/T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和C、T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74和0.166,P均0.05)。川崎病组GPX-1基因599C/T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和C、T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χ2=0.429和0.368,P均0.05)。川崎病患儿合并CAL组与无冠状动脉损害(NCAL)组GPX-1基因-46C/T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χ2=0.507和0.487,P均0.05)。川崎病患儿合并CAL组与NCAL组GPX-1基因599C/T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χ2=0.635和0.535,P均0.05)。结论尚未发现GPX-1基因-46C/T位点多态性以及599C/T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CAL的发生存在明显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多态性,烟酒嗜好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120例和非食管癌患者240例,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检测CYP2E1 RsaⅠ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病例组中CYP2E1 RsaⅠ位点C1/C1、C1/C2、C2/C2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78.3%vs53.3%,19.2%vs 37.5%,2.5%vs 9.2%,X~2=21.7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C1/C1基因型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是携带C1/C2或C2/C2基因型的3.07倍(95%CI:1.87.5.03);交互作用提示CYP2E1基因多态与吸烟、饮酒均存在交互作用;其危险性远高于各单独作用之和.结论:CYP2E1 RsaⅠ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大量吸烟、饮酒之间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可增强哈萨克族人群患食管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壮族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广西地区518例壮族绝经后女性左侧跟骨超声振幅衰减(BUA),并根据中国人骨质疏松建议诊断标准分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MT1-MMP基因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003349、rs3751488、rs2236303和rs743257)的分型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Multiplex SNaPshot)。结果 4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BUA变异无相关性(P>0.05)。rs743257位点TT基因型在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比骨量正常组低,CT基因型则相反;在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壮族绝经后女性个体携带rs2236303 CT基因型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比TT基因型的低(OR=0.532,95%CI:0.308~0.917,P=0.023),携带rs743257 CT基因型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比TT基因型的高(OR=1.873,95%CI:1.159~3.027,P=0.0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D4 C868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人群对HIV-Ⅰ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1例广西HIV-Ⅰ型感染者(HIV-Ⅰ感染组)和102例同期同地区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法,检测CD4基因C868T位点(rs28919570C/T)多态性,对rs28919570C/T基因多态性和广西人群对HIV-Ⅰ的易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上统计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rs28919570 C/T位点CC、CT、TT三种基因型在广西人群HIV-Ⅰ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C基因型相比,CT及TT基因型和HIV-Ⅰ感染风险均无相关性(P0.05),且尚未发现rs28919570 C/T位点多态性与广西HIV-Ⅰ感染者性别差异有关。结论尚未发现rs28919570 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广西人群HIV-Ⅰ感染风险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DRB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及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病人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6名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ADRB1基因型,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DRB1基因Ser49Gly位点等位基因模型(Ser与Gly)和显性基因模型(Ser/Ser与Ser/Gly+Gly/Gly)为冠心病的影响因素[OR=2.4,95%CI(1.3,5.1),P=0.008;OR=1.9,95%CI(1.1,3.4),P=0.012];Arg389Gly位点各基因模型与冠心病无相关性;试验组SYNTAX评分3个亚组间Ser49Gly位点多态性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RB1基因Ser49Gly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而与SYNTAX评分所示的冠心病病情轻重无关;基因Arg389Gly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无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基因α链Ile50Val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及血浆总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哮喘与对照组位点多态性,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哮喘与对照组血浆总IgE水平。结果IL-4Rα链Ile50Val位点等位基因在哮喘组及对照组间分布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等位基因Ile携带者其哮喘患病危险性较非携带者高2.64倍(P<0.01),三种基因型的分布在两组间分布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同一组内,Ile/Ile基因型血浆总IgE水平高于Ile/Val及Val/Val基因型(P均<0.01),Ile/Val基因型血浆总IgE水平与Val/Val基因型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IL-4Rα链Ile50Val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彝族人群白介素-10(IL-10)592位点和雌激素受体(ESR1)T29C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对选择的彝族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IL-10592位点和ESR1 T29C位点多态性。结果IL-10592位点彝族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SR1T29C位点多态性在彝族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592位点多态性与彝族HBV感染情况可能存在相关性,IL-10592位点多态性可能是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 (DR)是糖尿病 (DM)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血小板黏合素α2 β1 分子(GPⅠa Ⅱa)是血小板上主要的胶原受体 ,它调节血小板与血管内膜下组织的黏附 ,其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可能导致凝血障碍。已有多个学者报道α2 β1 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血栓、心肌梗死、卒中等大血管病变显著相关[1 3] 。DR是一种微血管病变 ,α2 β1 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之相关尚无定论[4 ,5] 。本研究拟探讨中国汉族人群α2 β1 分子α链第 7内含子BglⅡ酶切多态性与DR的相关性 ,为揭示DR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提供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