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肝活检术中,组织取材后即刻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脏损伤性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超声引导下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各种肝脏疾病住院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包括61例弥漫性肝实质病变和71例肝脏局灶性病变,于肝活检后即刻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穿刺部位的异常血流信号,如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胸部CT检查示外周型肺占位病变的128例患者行胸部超声检查,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一次性自动活检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留取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肺癌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组织学诊断正确率,观察穿刺活检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128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中5例因取材少或未取到病变处组织未能明确诊断,123例取材满意,其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组织学诊断正确率为95.1%(117/123),其中良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92例,肺癌伴感染误诊为肺脓肿6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9%(15/123),包括气胸6例、胸腔积液3例、发热2例和痰中带血4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适用于纤支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的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患者,具有创伤小、确诊率高、安全、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Trucut活检针穿刺活检对胰腺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4例临床诊断胰腺癌但无病理诊断的患者在超声或CT引导下行经皮Trucut针穿刺活检检查.结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109例,CT引导下穿刺15例.平均每例穿刺2.3次.124例患者均获取组织标本,病理诊断与临床符合率95.2%,其中腺癌115例,囊腺瘤5例,转移癌2例,来源不明癌1例,1例未见癌细胞.诊断敏感性99.2%,特异性100%,准确率99.2%.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血清淀粉酶升高;5例术后腹痛加重,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1例术后34 d发现原穿刺部位皮下种植转移.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胰腺肿物16~18G Trucut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简便、诊断准确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早期超声积分法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肝穿刺病理学检查为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然而,肝组织活检为创伤性,并有一些并发症和禁忌证,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开展。影像学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具有简便易行、无痛苦、安全、经济和可反复进行等特点。我们对1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B型超声、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查,并对超声积分在12分及以上者随机选择34例行肝组织活检,以探讨超声积分法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肺部局限性孤立性结节病灶及弥漫性病变,有时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尚有一定的难度,而经皮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获得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为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72例经皮CT引导肺穿刺活检病例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肝脏CT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5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术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行肝脏CT检查,测量肝脾CT值、门静脉及脾静脉宽度及脾脏大小.结果 152例患者中肝活检显示37例为早期肝硬化,CT检查33例为早期肝硬化,提示CT对早期肝硬化诊断的诊断灵敏度81.08%,特异度90.91%,误诊率9.09%,漏诊率18.91%.结论 肝脏CT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较高,可以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从而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并指导积极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菌阴疑似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菌阴疑似肺结核、且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56例。归纳总结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坏死的检出率、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6例患者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阳性率为78.6%(44/56),其中确诊肺结核35例(79.5%,35/44),非结核分枝杆菌病2例,肺癌2例,肺炎5例,未得到阳性结果患者12例(经临床诊断性抗结核药物治疗确诊为肺结核)。超声造影对肺结核病灶内部坏死的检出率(68.1%,32/47)高于常规超声(36.2%,17/47),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2,P=0.002)。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过程中发生咯血1例(1.8%,1/56),咯血量约20ml,留院观察30min,症状缓解,无继续咯血。结论 对于菌阴疑似肺结核患者,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病变的确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44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活检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44例病例中41例得到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9例,穿刺活检确诊率93%。l例出现需要相应处理的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明确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性质的安全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影像学拟诊为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9例经影像学拟诊为肝脏恶性肿瘤行EUS-FN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细胞学、组织学、病理学诊断结果以及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9例共穿刺29处肝脏占位(尾状叶8处、左叶19处、右叶深部2处),穿刺32处非肝脏占位(胰腺9处、胆囊2处、胃壁1处、肺1处、右肾上腺1处、淋巴结18处).61处(100.0%)均能行细胞学检查,56处(91.8%,56/61)能行组织学检查,48处(78.7%,48/61)能行免疫组化检查.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肝癌8例,其中1例肝脏病灶细胞学和组织学均无阳性发现,经同时肝门淋巴结细胞学明确诊断,其余7例(87.5%,7/8)肝脏病灶细胞学和组织学均为阳性;病理学诊断为转移性肝癌21例,肝脏病灶细胞学、组织学和病理学阳性率分别为76.2%(16/21)、85.7%(18/21)和100.0%(21/21),所有病变部位(包括肝脏、原发病灶和肿大淋巴结)的病理学阳性率达98.0%(48/49).所有患者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基于深部肝脏与贲门、胃和十二指肠的局部解剖关系,EUS-FNA对于肝脏尾状叶、左叶和右叶深部的恶性肿瘤有肯定的诊断价值,是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重要补充,应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靠近胸壁肺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6例B超检查能确定部位的靠近胸壁肺内占位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并把取得的条型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2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25例获取组织确诊。穿刺后发生少量气1例和少量咯血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周围型肺肿块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B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肝穿对AFP阴性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B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肝穿对AFP阴性肝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作者对52例AFP阴性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行B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52例AFP阴性肝占位性病变中,经病理学证实,原发性肝癌23例(44.2%),其余病例亦各获得正确诊断。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肝穿刺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肝占位性病变的确诊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外周型病变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对45例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肺周边型肿块需明确诊断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本组45例患者中43例(95.6%)经组织学检查,获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病种包括肺癌32例(71.1%),其中鳞癌14例,腺癌7例,小细胞癌7例,大细胞癌4例;炎症9例(20.0%),不典型增生2例(4.4%);另外有2例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正常肺组织”等,未能明确定性诊断.并发咯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在胸膜及肺周围病变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取材准确、诊断准确性高、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无反应肺炎病原学诊断的价值。方法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无反应性肺炎26例,均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进行抗酸染色、革兰氏染色、细菌和真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19例(73.08%)明确了病原菌,其中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2例,肺炎链球菌2例,抗酸染色阳性及病理学检查支持肺结核10例,隐球菌肺炎4例,培养出烟曲霉菌1例,肺腺癌1例,6例为慢性炎症改变。而痰细菌培养或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分泌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出阳性结果 4例(25.0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成功率高,对无反应肺炎的病原学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度均较理想,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胸膜活检在顽固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对胸膜作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的穿刺方法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上难以确诊的94例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结果94例患者,91例取材满意,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穿刺获得组织学诊断率96.9%,其中恶性73例,良性18例。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技术方法简便,病理诊断阳性率高,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荣书  蒋国军  蔡争 《山东医药》2008,48(15):66-67
对159例恶性肿瘤患者CT引导经皮穿刺病灶活检的结果作回顾性分析.发现组织涂片查找脱落细胞与病理学检查均获得肿瘤诊断依据75例(47%),仅有涂片脱落细胞依据49例(31%),仅有病理学依据24例(15%),脱落细胞与病理学检查均未获得肿瘤依据11例(7%),与临床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3%(148/159);并发局限性气胸3例,失血性休克1例.认为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CT引导经皮体内病灶穿刺活检具有操作简单、穿刺部位准确可靠、易获得兴趣组织及诊断符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25例,分析穿刺成功率、病理学结果及并发症等。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组织病理学结果腺癌11例,鳞癌6例,未分化癌3例,癌肉瘤1例,淋巴瘤1例,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1例,未明确诊断2例,阳性率92%。术后出现咳血1例,气胸1例,发生率为8%。结论在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因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性可靠,在周围型肺肿块疾病的诊断中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肝胆手术中超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超声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患者(23例肝脏疾病、45例术前估计处理困难的胆囊病变)进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并在术中超声指导下进行治疗性操作。结果:术中超声检查发现2例胆总管小结石和1例Mirrizi综合征,后者及1例多发性肝囊肿中转开腹。余66例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对肝囊肿实施囊肿开窗术,对肝脓肿实施脓肿切开置管引流术,对肝脏不明原因的占位病变实施肝肿块切除活检术、肝穿刺活检术,对孤立性肝脏占位性病变实施肝脏肿瘤切除术,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实施毁损(微波和注射无水酒精)和门静脉插管化疗,对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胆囊粗蒂息肉行胆囊切除术。结论:腹腔镜术中超声具有快速、可重复、准确性高等特点,在肝胆疾病的腹腔镜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痰细胞学阴性及纤维支气管镜不能确诊的58例肺部周围型病变患者,在胸部CT定位下,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材,行病理学诊断。结果58例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94.8%(55/58),阴性率5.2%(3/58),术后气胸7例,小量咯血2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手段,对周围型肺部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在临床肝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57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病例,所有病例均为肝损害经常规检查方法未能明确诊断或临床诊断分期不明确。所有患者经临床生化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未提示肝硬化。分为I组(HBV感染组)和II组(非HBV感染组)。结果 157例病例中,I组81例,其中IA组(ALT<2×ULN)43例,IB组(ALT≥2×ULN)38例。II组76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30例,药物性肝损害21例,脂肪性变11例,罕见病例8例,隐源性肝炎6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安全性较高,肝活组织病理检查在不明原因的肝损害或临床诊断分期不明确的肝损害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有利于明确肝损害的病因及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周围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2例肺周围结节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行病理学、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结果:本组研究共获得172例病例标本,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为肺癌105例(腺癌61例、鳞癌32例、小细胞癌7例、未分化型肺癌5例)、炎性假瘤32例、结核球22例、肺脓肿7例、霉菌球2例、机化性肺炎2例、正常肺组织2例。其中26例诊断为肺癌的患者经手术切除(腺癌17例、鳞癌9例)与穿刺病理结果相符。穿刺后并发气胸8例(4.65%),咯血28例(16.27%)、其中大咯血2例(1.16%)。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周围结节的诊断中阳性率高,相对安全,具有较高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