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优势,该病病机复杂,临床多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湿邪(或兼热、瘀)"为标。针对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的病机,应用《伤寒论》名方"黄芩汤"与"理中汤"的合方,"泄""痢"互参,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融"清热燥湿"和"温中健脾"于一方,能切中本病病机,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刘武  孟庆坤  张诏 《环球中医药》2020,13(1):143-145
本案报道1例经西医明确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5型)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法,该患者属于本虚标实,当先去其标症,即根据患者症状,诊断其为少阳阳明合病,灵活运用小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标症得去,患者表现出厥阴之象,选用乌梅丸加减,疗效显著。本案为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伴发热提供参考依据,且为《伤寒论》少阳阳明合病及厥阴病的临床表现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3.
《素问·咳论》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伤寒论》、《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咳症治法,体现了“本之于诸脏,标之于肺”的治疗思想,且法、方严谨,切用临床。现将其约为十二法。一、解表宣肺法(《伤寒论》35条) 本法为治疗风寒犯肺咳嗽之主法。肺司气,主宣主降。缘风寒束  相似文献   

4.
炙甘草汤、四逆汤、四逆散、真武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为曾学文治疗心系疾病的常用方。曾学文主任认为其理法方药,阐述了张仲景心系疾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心系疾病发病多因本虚标实,病位在心,"心动则五脏皆摇",可牵及肺、脾、肝、肾,本虚多以心气、心阳不足为主,可累及心阴,标实多以寒邪、痰饮、水湿、血瘀为主,"气、血、水"乃心脏疾病三步曲。  相似文献   

5.
周贤梅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肺脾肾亏虚,标实为痰、热、瘀痹阻肺络。本病治疗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通络为要。在临床中喜用五味子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五味子汤出自《圣济总录》,具有益气养阴、止咳平喘、活血化痰之效,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使用中,要注意根据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分期及症状的轻重进行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6.
刘中勇认为,心衰病病性为本虚标实,阳气亏虚为本,水饮、瘀血为标,并据此确立益气活血之法,运用益气活血通脉方,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经验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肺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虚而得,因虚而致实,属本虚标实,正虚为本,痰浊、气滞、血瘀、毒聚蕴结于肺为标。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腺癌的研究现状从病因病机、经方古方治疗、经验方治疗及新型中药制剂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结果显示,中医药能增强放疗、化疗或靶向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减轻西药治疗的各种副反应,减少耐药,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汪严  郑彩霞  于盼 《河北中医》2023,(11):1765-1769
介绍郑彩霞老师临证治疗肺结节经验,郑老师认为肺结节病机特点主要是正虚为本,邪毒为标,在素体亏虚基础上感受内外毒邪,导致气滞痰结血瘀,痹阻肺络而发为肺结节,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强调早干预,扶正祛邪,分型论治,注重调情志,肝肺同治,改善体质,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倩倩  王瑞霞 《河南中医》2022,(10):1527-1530
王瑞霞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基本病机以肾阴亏虚为本,肝郁血瘀为标,应从肾虚肝郁论治,以补肾滋阴为本,兼以疏肝活血,临证时常用八六五合方辨证论治,八六五合方由八珍汤、六味地黄丸及五子衍宗丸三方组合而成,诸药合用,可改善激素水平、保护卵巢功能,恢复月经周期的阴阳转化,促进阴阳消长平衡。此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精神调养,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可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薛汉荣教授认为,肺癌为本虚标实,正气虚损为本,尤以肺脾气虚为根本,痰湿、瘀血等为标,病位在肺,与脾土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上重视益气健脾、宣降肺气,运用参苓白术散加麻黄、苦杏仁为基础方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王书臣教授认为对此类疾病应重视缓解期的治疗,以减少急性发作。并结合临床认为,缓解期多属本虚标实之患,本虚以肺脾肾虚为主,标实以痰瘀交阻为多。故在床辨治中,着重于“痰”、“虚”、“瘀”的治疗,以补肾健脾、祛瘀化痰为治疗大法,采用自拟的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方随证加减,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脾胃病证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证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所载方剂中 ,有不少治疗脾胃病证的方剂。这些方剂不仅临床疗效卓著 ,而且配伍用药简练。本文仅就其脾胃寒证、热证方剂的用药思路作初步探讨。1 脾胃寒证脾胃病证方面 ,寒与虚常相兼而生 ,寒则致阳气不足 ,虚则使寒从中生。寒是病之标 ,虚是病之本。《伤寒论》论述的太阴病 ,所谓之里虚寒证 ,即是此道理。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 ,治疗脾胃寒证最主要的代表方剂是理中丸和吴茱萸汤。理中丸以治太阴病下利为主 ,并用于寒证霍乱吐泻和大病瘥后 ,喜唾 ,久不了…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对叶传蕙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整理及归纳,叶传蕙教授认为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两虚是本,"湿热、络瘀、风邪"为标实,叶传蕙教授在临证中常运用此理论组成三仁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方联合虫类药、激素等治疗肾炎蛋白尿,疗效显著,因此笔者就叶传蕙教授用三仁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方治疗肾炎蛋白尿的理、法、方、药的特色理论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李远胜 《陕西中医》2009,30(11):1505-1505
传统观点认为,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但笔者结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大柴胡汤有关条文以及本方剂的药物组成,重新探讨大柴胡汤证的病机,认为本方证的病机是胆热郁甚为本,脾胃气机壅塞为标。  相似文献   

15.
吴振国  江静  黄亚攀  张炜 《河南中医》2023,(10):1507-1509
张炜教授认为,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以肾气虚弱为本,寒邪阻滞,痰浊瘀滞为标。“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治以温养肾气、发散伏寒、化痰活血,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北宋赵佶《圣济总录》地黄饮、明朝韩天爵《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桃红饮加减,组成麻黄附子地黄饮合方治疗,方中麻黄附子细辛汤搜剔伏寒、地黄饮滋阴补肾、三子养亲汤温化伏痰、桃红饮活血化瘀。全方有温补肾气,宣肺散寒,化痰活血,止哮平喘之效,契合该病病机。  相似文献   

16.
周亚男  徐燕  严世芸 《中医杂志》2014,(20):1723-1725
介绍严世芸应用合方治疗心律失常经验,认为此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心气虚、心阳亏虚、心阴不足、气阴两虚、肾阴阳两虚、脾虚气陷等,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湿、水饮。基于"气血观",常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作为治疗此病的基本处方,根据辨证灵活合用经典古方,确立了以病机为核心的"活法合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为从《伤寒论》少阴病与阳明病论治COPD并Ⅱ型呼衰的治疗思路提供支持.方法 60例少阴里虚兼痰热蕴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必要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真武汤合麻杏甘石汤治疗7d.比较主要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在主要症状、体征、血气分析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从《伤寒论》阳明病与少阴病方证对应关系论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宋俊生 《新中医》2007,39(9):82-82
炙甘草汤出自于《伤寒论》,是临床常用方,主要用于治疗阴阳气血俱虚之心悸、脉结代。笔者在临床常用此方,认为方中麻子仁作用不容忽略,现对其在方中的作用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具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调肝理脾、调和阴阳之功效,与肝癌阴阳气血失调的基本病机相符合。辨证选用《伤寒论》桂枝汤类方治疗肝癌并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顾乃龙教授认为肺癌病因病机多责之于毒邪,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痰瘀毒热。临床治疗肺癌应兼顾扶正与祛邪,以解毒散结贯穿治疗始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顾教授将肺癌分为痰浊蕴肺、气滞血瘀、毒邪蕴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五种证型,随证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