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怀先  张宝庆 《四川医学》1995,16(3):136-138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综合征重庆医科大学(630046)李怀先,张宝庆腰痛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仅以骨科临床所见的腰痛而论,其原因也是很多的。本文根据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解剖学研究,结合62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分析,提出一个引起腰痛的疾病,命名为腰神经后支骨...  相似文献   

2.
郑炳林 《中原医刊》1998,25(11):34-34
临床上下腰痛的病人很多,因腰骶角减小所引起的下腰痛的报道较少。笔者就近8年来收集的因腰骶角减小而引起的下腰痛100例作分析报道。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均有下腰椎正侧位X光片,按照常规的测量方法对其角度测量,测出腰骶角结果<100~110°24例,11...  相似文献   

3.
为逐步明确腰骶关节面方向与下腰痛的相互关系,对150例病人腰骶部X片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75例下腰痛病人中,有32例腰骶关节面为矢状位,占42.7%;对照组75例无下腰痛病人中,有7例腰骶关节面为矢癍位,占9.3%,P〈0.01,有显著差异。由此初步推断,矢状位腰骶关节面是导致下腰痛的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MRI方法探讨腰多裂肌萎缩与腰痛的关系。方法:分析36例腰痛患腰多裂肌萎缩的MRI信号改变并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0例健康相对照,分析两相关性。结果:腰痛患88.9%有腰多裂肌萎缩,肌萎缩程度与腰痛显相关,且越是急性患,萎缩程度越重。结论:对于腰痛患,当MRI检查椎管无明显异常时,应注意椎旁肌肉有无萎缩。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腰肌劳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治疗腰肌劳损青海省湟中县医院韦玲腰脊劳损属祖国医学腰痛范畴,临床以肾虚腰痛多见。早在《内经》就有论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了肾虚腰痛的特点。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骨髓不充,腰府失养,故腰...  相似文献   

6.
腰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疾病都可引起腰痛,腰部肌肉、韧带、骨和关节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腰痛最为常见,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帆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临床表现有局限性、固定性疼痛及放射性牵引性疼痛。内于长期的疼痛而使活动受限,久之.可造成肌肉萎缩、关节变形,丧失工作及生活能力。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门诊用承德中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腰痛宁胶囊治疗腰痛效果显著,现总结100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对212例中,男性151例,女性创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5min,最长7天,其中病程一天以内者1匕例,二天以内者55例,三天以内者22例,三天以上者20例。IZ治疗方法取穴。腰扭伤在督脉脊椎正中者,取主穴:人中穴,配穴:后溪,腰阳关,委中。腰扭伤在足太阳膀眈经者,取主:后溪穴。配穴:白环,委中,次左侧膀眈经范围内腰痛,取右手后溪穴,右侧腰痛则相反。腰扭伤在足少阳胆经至足太阳膀眈经者,取主穴:腰痛1和腰痛3穴,配穴:阳陵来、支沟,肾俞,左侧扭伤痛取中侧腰痛穴,右侧痛则相反。I3操…  相似文献   

8.
腰部症状单元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历代医案中腰部症状的1 650种描述,确立了10个症状单元:腰酸、腰痛、腰软、腰胀、腰重、腰冷、腰紧、腰木、腰热、腰麻;8个腰痛的二级临床特征:掣下肢、掣腹、掣背、剧痛、刺痛、绞痛、隐痛、阵发痛;8个限定因素:经期腰痛、经期腰酸、经前腰痛、腰痛活动加重、腰痛按压加重、腰痛遇风寒加重、腰痛按压缓解、腰痛夜间加重。其中有些内容是当代中西医学权威著作没有提及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肛肠门诊中曾遇以腰痛为主症而误诊为腰椎病的晚期直肠癌;以下腹痛、黏液便为主症而误诊为慢性结肠炎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肛门坠胀为主症而误诊为肛窦炎、直肠黏膜下垂的腰骶椎病9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以腰骶部疼痛为主症而误诊为腰椎病的晚期直肠癌。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42~68岁,病程6~18个月。主诉为间歇性腰痛的2例,腰骶酸痛2例,腰痛伴大便不畅1例。5例均未叙述黏液血便、大便困难等症状。来本科前曾先后在几家医院的就诊,分别诊断为腰肌劳损2例,腰4~5椎间盘突出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自创特色趾压踩腰法配合腰痛发栓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2例,采用自创特色趾压踩腰法配合腰痛灵栓剂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腰椎电动牵引,配合布洛芬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体疗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如腰痛,直腿抬高试验的改善的优良率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特色趾压踩腰法配合腰痛灵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腰痛点"配合腰部运动治疗。结果:治疗24小时后随访,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腰痛点"配合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牟春梅  李吉平  王岩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21-2821,2848
目的:观察定位整脊手法配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定位整脊手法配合针刺腰三针治疗。推拿方法采用矢状位整脊法、冠状位多角度整脊法,每周一次。针刺方法采用主穴为腰三针,寒湿腰痛加命门、腰阳关;肾虚腰痛加志室、太溪;湿热腰痛加阴陵泉、太冲;瘀血腰痛加膈俞、次髎,针刺每日一次。治疗3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95例,显效2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5.3%。结论:腰椎定位整脊手法配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腰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的腰痛症之一,经常规治疗多可治愈。但对一些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顽疾,用常规治疗其效不甚理想,我们自1995年-2004.年采用手法按摩导引合腰痛膏外敷治疗338例,疗效颇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朱忠英  陈尊雄 《广东医学》1998,19(4):318-319
第三腰椎根突综合征是腰痛或腰臀痛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多是由于急性腰扭伤,长期弯腰搬重物等引起慢性劳损,多见于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从1992年7月一1997年5月我们在门诊采用痛点注射治疗328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股资料:本组病例328例,男210例,女118例,年龄在14一拍岁之间,平均利岁,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3天,有明显外伤史者271人,单纯腰痛198人,腰肌臀部有疼痛者130人。症状:腰的一侧或两侧疼痛,晨起或弯腰时疼痛加重弯腰直立时困难;主要诊断要点:首先依据外伤病史,第三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背痛腰痛筋膜水肿的MRI、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40例下腰痛患者,其中22例临床诊断腰背肌筋膜炎,采用GE Signa0.2TMRI进行腰椎常规SE序列、FSE序列检查,层厚5mm;21例同期进行了CT检查,层厚5mm。结果140例下腰痛患者中MRI显示腰部背侧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深层中线区域异常长T1、长T2信号41例,其中临床诊断腰背肌筋膜炎22例中MRI显示浅筋膜深层异常长T1、长T2信号16例。CT显示腰部背侧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深层,MRI长T1、长T2信号区域呈不规则片状略高密度影,密度略低于竖脊肌密度,边缘模糊。结论腰背痛患者腰部背侧浅筋膜深层水肿发生率较高,MRI、CT检查显示背侧浅筋膜水肿敏感,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痛病中常见病之一,常以腰三横突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数年来,我科采取强刺激弹拨手法对78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48例临床症状典型,经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脊柱调整加自拟“腰突消痛汤”治疗。以治疗前后的腰痛指数,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5.8%,腰痛指数由治疗前平均36.8分恢复到平均97.4分。  相似文献   

18.
腰痛证治四法黄启金1孟慧英2孙玉娟31山东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2500142山东省茬平县人民医院2521003山东省蒙阴县中医院276200关键词腰痛肾辨证论治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55.6腰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属痹证范畴。因“腰为肾府”,故...  相似文献   

19.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伤科推拿中的常见病,在腰痛病人中占大多数。它是由于腰部肌肉突然受到闪、扭、挫、跌等外力而损伤,并且立刻感到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者为急性腰扭伤。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疗效治疗89例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方法对下肢手术术后腰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省南石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40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进行相同的术前准备,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3~L4椎间隙穿刺。对照组选择正中入路穿刺法麻醉,观察组选择旁入路穿刺法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第2天发生腰痛23例(32.8%),第7天腰痛15例(21.4%),第6周末腰痛10例(14.3%);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发生腰痛22例(31.4%),第7天腰痛2例(2.9%),第6个周末腰痛0例。观察组腰痛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应用侧入穿刺法引起术后腰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直入法,可避免损伤脊间韧带和脊上韧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