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基本情况1983年全省有19个监测站,继续开展了疟疾流行病学监测。以固始、信阳代表豫南丘陵山地区:南阳、邓县代表南阳盆地;西峡代表南阳山区;辉县代表豫北丘陵区;伊川、汝阳代表豫西山地丘陵区;封丘、濮阳代表黄河以北平原区;遂平、正阳、商水、鹿邑、商丘、永城、开封县、开封市和郑州市代表黄淮平原区。耕作制度,固始、正阳、开封市和郑州市监测区以种植水稻为  相似文献   

2.
<正>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为了掌握疟疾发病规律,提高抗疟水平,根据历年来积累的疫情及调查资料,现将我市1974~1983年疟疾流行病学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 1974年,卫生部组织苏、鲁、豫、皖、鄂五省实行疟疾联防。十年来在联防的推动与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连续的疟疾防治工作。现对十年来的防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鹿邑县观堂公社于一九七○年夏秋季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根据疫情统计,当年发病率达43.33%;一九七一年我组曾进行了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证明当年该地仍处于暴发流行的持续阶段,并建议采取消灭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并重的综合性措施(1)。一九七二年在公社党委统一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继续采取综合性措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灭疟效果,疟疾发病较一九七一年下降  相似文献   

5.
观堂公社位于豫东黄淮冲积平原河网地带,1970年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河南省卫生局于1971年春委派疟防试点工作组,在鹿邑县委、县革委会和观堂公社党委直接领导下,发动广大干群,经过六年连续采取消灭传染源和消灭媒介相结合、加强个人防护的综合措施,使发病率逐年下降,1976年  相似文献   

6.
<正> 1971年以来,我们在该社进行了疟疾防治研究工作,对疟疾流行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疟疾发病率1970年为43.33%,1976年降至0.73%,1977~1979年发病率稳定在1%左右,1980年以来,发病又有回升,1981年发病率为4.46%。为了进一步探讨该区疟疾流行规律,为今后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今年继续在该社开展了疟疾防治研究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1984年,我省的疾疟防治工作,在继续贯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下,持续执行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活措施。3—4月完成了包括1年有疟疾者,可疑疟疾史者和患户周围人群及部分地区的全民为对象的201.5万人口的休止期服药;传播季节在26个县的174个乡的范围内进行了全民予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疟疾防治效果,交流疟疾防治经验,探讨更为科学、有效的疟疾监测模式.[方法]收集、整理开封县1992~2008年疟疾防治和监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7年间,开封县共监测出间日疟132例,其中本地病例129例,输入病例3例.本地疟疾发病率为1.06/10万,其中经血传播疟疾的发病率为0.81/10万、经蚊媒传播病例的发病率为0.25/10万.每年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没有出现暴发流行.中华按蚊叮人率观察,人诱平均4.29只/h.[结论]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基本消灭疟疾地区,在搞好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血检工作的前提下,及时发现并正规治疗疟疾病人,即可取得良好的疟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疟疾是我省黄淮冲积平原广大地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多年来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革命和生产建设,据《鹿邑县志》记载该县于清朝嘉庆廿年(1816年)秋曾发生疟疾流行,并造成死亡,据群众反映,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年代,当地疟疾流行猖獗,但无疫情记录可查。解放后于1960年和1970年,曾发生暴发流行。在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疟疾流行病学规律和特征 ,制定合理防治对策 ,综合整理分析了随州市 48年疟疾疫情和生物气象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和疫情资料1.1 媒介蚊种 调查证实随州市有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和雷氏按蚊 (嗜人亚种 )。1.2 疟原虫种类 镜检发现随州市有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原虫。自 70年代后仅查见间日疟原虫。1.3 发病率 自 195 2年以来有 3个明显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 195 4年 ,发病率为 2 0 3.89/万 ;第二个高峰在 1973年 ,发病率为 311.0 8/万 ;第三个高峰在 1983年 ,发病率为32 7.39/万。持续高发水平在 6 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分析四川省2013年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适合本省有效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四川省网络直报的疟疾疫情数据、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四川省报告疟疾病例238例,发病率为0.03/万。其中恶性疟155例,占65.13%,有3例重症恶性疟病例死亡。238例病例均为输入性,其中境外输入233例,占97.90%。每月均有病例报告,5月和6月是间日疟的高峰,共29例,占间日疟总数的40.28%。成都、广安、南充、内江、宜宾报告病例156例,占总数的65.55%。患者从发病到初次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 d。157例患者初次就诊结果为疟疾,占65.97%。98例病例由市级医疗机构确诊,占41.18%。结论 四川省境外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疟疾能力不足。为了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需加强医疗机构疟疾诊治技能培训,加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2.
温州市2003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气候温和,2003年报告间日疟原发病例7例(包括1例复发),表明温州地区仍是疟疾流行地区,流行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建立疟疾流行的预警监测体系,防止疟疾在温州地区再度流行泛滥极为重要。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建设特区,大量人口流动,外地传染源输入,发生间日疟暴发流行,疟疾发病率由1979年的0.22(?)升至1983年的114.3(?)。检查5种人群血液1451人,平均带虫率10.3%,平均配子体阳性率3.3%。调查4种人群病史4486人,当年1~6月疟史率10.07%。外来人口,特别是种菜工人和打石工人的疟史率和带虫率明显高于当地居民。该市有当地人口37余万,外地人口13余万,疟疾流行较重和受波及的地区有7~10万人口,预计1983年实际发病率高于疫情报告发病率。在民工住棚捕获5种按蚊共1619只,其中中华按蚊种团占99%。解剖该蚊323只,子孢子阳性率0.93%,是当地的主要传疟媒介,媒介能量1.44。后来证明,当地存在嗜人按蚊且发现唾腺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胡雪娇 《浙江预防医学》1998,10(10):587-587
温岭市原为非稳定性间日疟流行区,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曾于1951年和1972年二次发生暴发流行,发病率分别高达547.06/万和409.84/万。经多年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后,至1983年全市平均发病率下降为0.04/万,进入防疟后期阶段。为探讨此期的疟疾发病动态,将1983~1997年疟疾病例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1971年以来,鹿邑观堂疟疾防治试点,坚持进行了防治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1971~76年每年下降幅度较大,1976年发病率已降至0.74%。1980年有所回升,1981年发病率为4.46%。为了把该社作为黄淮平原河网区的代表类型,探讨其疟疾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1982年继续在该社  相似文献   

16.
疟疾是土耳其的一个主要卫生问题,在过去的20年内,其病例总数达10万以上.本研究评估了土耳其1985-1995年间疟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从化县原为疟疾高发区,存在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经过长期的防治努力,1988年经省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 1989年8月,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和国道公路105线扩建工程同时在从化县境内动工兴建。由于大量外省民工参加工程,输入传染源,导致电站工地及105国道安山段发生间日疟暴发。经组织力量防治,疫情当年得到控制,次年虽采取措施防治,但病倒成两倍地增长,并波及附近农村。随着电站基础工程及公路扩建完成,民工向吕田镇为主的各镇转移,导致  相似文献   

18.
余姚市疟疾防治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曾是疟疾高发地区.但经全社会参与及疟防工作人员的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手段.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到1986年已降至1/10万以下.有效控制了疟疾的流行。1988年经省卫生厅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达标后,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对人群开展一系列的监测防治工作.疟疾发病一直处于较稳定状态.平均年发病率在0.16/10万左右。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员的流动性加大,大量高疟区人员的流人,造成我市疟疾疫情的回升,发病率大于1/10万.现将2005年我市疟疾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掌握南通市2013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适合该市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全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个案调查表和疟疾专报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全市共报告疟疾48例,发病率为0.63/10万,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市中心镜检站对血片进行复核,结果恶性疟45例,卵形疟2例,三日疟1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海安县和海门市,共40例,占全市病例的83.33%。所有病例均在3 d内完成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发现48例病例均来自非洲,最多的来自安哥拉25例,其次赤道几内亚12例,南苏丹7例。对48例病例个案分析,初诊单位为县级医疗机构37例,乡镇卫生院5例,村卫生室3例,地市级医疗机构3例。确诊单位为县级医疗机构41例、市级医疗机构7例,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未能及时明确疟疾诊断。结论 南通市已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消除疟疾工作成效显著;但境外感染的输入疟疾病例日益增多,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应提高基层乡村医务工作者疟防知识和业务技能,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山东省不同类型地区设立11处疟疾监测站进行的十年疟疾流行病学纵向观察结果,即通过对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观察蚊虫密度、疟疾荧光抗体试验等。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地区设立疟疾监测站观察、纵向分析疟疾流行动态的方法,评价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抗疟措施效果的确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