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川南小型煤矿井下放射性氡的浓度及放射性氡对煤矿工人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采用ATD固体径迹法(累积浓度),并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和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分析100名工人的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情况。结果川南小型煤矿均采用良好的机械通风方式,故所检测的放射性氡浓度未超过国家标准。煤矿工人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均正常。结论川南小型煤矿工人未受到放射性氡的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2.
沈阳煤矿井下氡浓度测试辽宁省放射卫生防护所孟文斌,韩寿岭全世界大约有4.7×106井下矿工,其中84%从事煤矿开采。因此煤矿井下氡水平及其危害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用ZYW-8501测氡仪测量井下空气中氡浓度,方法灵敏度为0.045cpm/Bq·m-3...  相似文献   

3.
刘玉贵  曹振村 《职业与健康》2008,24(21):F0002-F0002
目的了解龙岩市矿工井下作业氡暴露水平,为保障矿工身体健康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DOSE—man Pro氡子体检测仪对该市煤矿、铁矿、金铜矿、锰矿的主要井下作业点多次测量氡浓度。结果龙岩市部分井下作业点氡浓度值超出500Bq/m^3,个别井下作业点氡浓度值超出1000Bq/m^3。结论龙岩市部分矿工井下作业点氡暴露水平较高,必须加强防氡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沈阳煤矿所属矿区井下煤及围岩矸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和井下γ辐射剂量估算结果,并与现场γ辐射剂量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证明用煤及围岩矸石放射性含量均值估算井下剂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辽宁某地区氡泉水放射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宁某地区氡泉水放射卫生学评价孟文斌张宝琦乔彩霞*秦长珠(辽宁省劳动卫生研究所,沈阳110005)利用温泉或浴池中的氡来缓解、治疗疾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前苏联、东欧和日本尤为盛行〔1〕。然而环境氡可诱发肺癌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氡泉在浴疗应...  相似文献   

6.
非铀矿井下氡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非铀矿井下氡浓度的测定周连江,孙克新,周开建,杨彦文,高晓园(河北省放射卫生研究所,石家庄050071)在人类环境中,广泛分布着一种放射性情性气体一氡。高浓度氡的职业环境对从业人员危害已早由实践和理论所证实[1,2]。由此,氡及其子体对健康的危害,已...  相似文献   

7.
煤矿井下电动风机消声器的设计及效果评价尹燕勇王英为降低煤矿井下电动风机的噪声强度,改善作业环境,促进安全生产,某厂设计生产的吸收型管式消声器经运行测试降噪效果明显。1.消声器的结构:吸收型管式消声器(附图)外壳1做成圆筒形(其直径超过风机的横向尺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云南省某锡矿、铜矿及非矿区居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以及相应采样点自来水中氡浓度,估算人体受照剂量。方法 径迹法测量锡矿、铜矿井下、地上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氡浓度,使用RAD7仪器连续测量法测得居室内空气中氡浓度、RAD7水氡测量系统测量自来水氡浓度。评估不同来源氡所致受照剂量的贡献。结果 锡矿的矿下、地上工作场所空气平均氡浓度分别为(7 473 ±3 105)Bq·m−3和(332 ±238)Bq·m−3,其所致年剂量贡献分别为(29.44 ±12.23)mSv和(2.50 ±1.79)mSv;铜矿井下、地上工作场所空气中氡浓度分别为(4 477 ±5 152)Bq·m−3和(110 ±32)Bq·m−3,其所致年剂量贡献分别为(17.64 ±20.30)mSv和(0.83 ±0.24)mSv;居室空气氡浓度(76 ±33)Bq·m−3及年剂量贡献(2.01 ±0.87)mSv。铜矿及锡矿的自来水氡浓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66 ±2.00)Bq·L−1和(3.94 ±1.81)Bq·L−1,高于市内32个采样点自来水氡浓度(0.39 ±0.21)Bq·L−1结论 目前所测区域水氡所致剂量贡献相对较小,锡矿、铜矿区井下工作场所空气氡浓度值得关注,应重视对矿工使用防护用具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枣庄矿区24所煤矿井下氡浓度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监测,全面掌握枣庄市煤矿井下氡浓度水平,以探讨氡浓度对煤矿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氡浓度测量采用闪烁室法。结果 24所煤矿347个测试点数据表明:煤矿井下氡浓度水平范围在1.59Bq/m3-592.7Bq/m3之间,国有大煤矿平均氡浓度为55.0Bq/m3,高于地方中小型煤矿平均32.61Bq/m3水平;结果还表明矿井下不同场所、不同井深氡浓度水平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通过调查验证了矿井下氡浓度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加强矿井下通风换气、采用湿式作业、减少回风反流、扩大矿井下巷道水泥灌注等方式,对降低氡浓度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工伤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为煤矿井下工人服务,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探讨井下工伤发生的原因,我们初步分析了开滦钱家营矿657起煤矿井下工伤与饮食的关系,结果如下。l材料与方法材料系开滦钱家营矿1991~1994年度矿安监处登记在册的井下工伤事故657起(不包括4起死亡事故)。采用询问的方法,核实工伤发生时间、人数、工伤工人所在点班、班前用餐时间及班中餐情况(分没有,不饱和他三种)。按照事故发生时间进行工伤24h划记,判断sh工作日每点班工伤发生频率。2结果与分析2.1一般情况开滦钱家营…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中部城市水源中^222Rn的水平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辽宁省中部的大中城市沈阳、鞍山等地不同类型水源中222Rn的浓度,其值波动范围在(0.11~41.4×102)KBq·m-3之间,公众饮用水所受到的年剂量当量为(0.0001~2.07)MSV·a-1.最高值已接近国家规定的关于公众个人受到年剂量当量限值5msv的二分之一水平。  相似文献   

12.
淮南煤矿井下鼠种构成及流行性出血热带毒状况的调查伊广生1陈勇1陈振亚1羿燕1李敏1卫平民2(1淮南市卫生防疫站232001,2淮南矿业学院医学分院)淮南矿务局孔集煤矿是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矿,地处市区边缘,受农村包围,北邻凤台县。为摸清煤矿井下这一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井下煤矿作业工人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影响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保护煤矿工人身心健康。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以新疆某煤矿企业950名井下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s,ERI)和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调查煤矿井下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现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0%。该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煤尘、矽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手传振动、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887名研究对象以男性为主(860人)。作业工人中职业紧张程度高者有764人(占86.13%);职业倦怠者839人(占94.59%),其中轻度、中度及高度职业倦怠者分别检出388人(占43.74%)、392人(占44.19%)及59人(占6.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工龄<15年组,工龄15~30年及> 30年工人的职业倦怠总分分别提高2.259分和5.642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煤矿井下作业噪声危害现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对肥城矿业集团的4家煤矿井下作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320名井下作业人员(观察组)和136名行政后勤人员(对照组)进行健康检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煤矿井下作业条件差,噪声超标较严重,噪声超标点率为55.9%。井下作业人员听力损伤发生率高,320人中听力损伤观察对象有120人,轻、中、重度听力损伤有46人,噪声聋5人;与煤矿行政人员比较,其血压增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腰背酸痛、乏力等主诉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煤矿井下作业噪声危害严重,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三座煤矿辐射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褐煤矿、有烟煤矿和无烟煤矿三个矿作业场所空气中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方法 用ZYW-850型测氡仪和FD-71型闪烁辐射仪测量各矿采煤面、掘进面、回风巷、主巷道。以及地面室内外空气中的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每个作业面采3个点,用均数±标准差来计算各作业面氡和γ射线辐射量,并与全国地面辐射水平及矿区地面室内外辐射水平相比较。结果 三个矿井下氡浓度与γ射线均以有烟煤矿为最高。井下各作业面中以采煤、掘进面辐射量较高,均高于地面室内外和全国辐射平均水平。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 煤矿井下空气中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未见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5年-2017年山东省部分矿井中氡的活度浓度,对工作人员照射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依据《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GB/T 16147-1995)进行测量,依据《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6-2002)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5年-2017年共检测煤矿氡样品1002件,算术平均值为21 Bq·m-3,活度浓度最大值为377 Bq·m-3;检测金矿氡样品36件,算术平均值为65 Bq·m-3,活度浓度最大值为228 Bq·m-3;检测铁矿氡样品7件,算术平均值为21 Bq·m-3,活度浓度最大值为40 Bq·m-3结论 2015年-2017年所检测的山东省261家次煤矿、36家次金矿和7家次铁矿的井下氡的活度浓度水平均低于《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6-2002)已用地下建筑的行动水平,均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对工作人员剂量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江口区域氡及其子体水平调查研究王维,刘望伟,邱箕扬(上海市宝山区卫生防疫站,上海201900)杜开如,顾芳,钱志林,郭玲,虞凤英,俞云珍(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我国的长江口区域主要包括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上海宝山、长江出口处崇明岛和江苏省南通市...  相似文献   

18.
灰色预测方法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刘传富GM(1,1)模型作为灰色系统最基本的预测模型,以往多用于工农业、经济领域以及疾病的预测中[1,2],具有适用性强、预测性能好的优点。为了探讨GM(1,1)模型在煤矿井下工人工伤死亡预测中的适用性,本文对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江西省某典型非铀矿山高氡暴露矿工的健康效应现状。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40岁井下一线工人进行基本情况、氡知晓率的调查,并开展井下一线矿工职业健康检查和肺部低剂量CT筛查。结果 井下一线矿工对氡的知晓率仅为3.70%,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发现100个细胞畸变率为0%、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的异常率为0.02‰,眼科检查(晶体裂隙灯检查、玻璃体、眼底)均未见异常,白细胞数异常率为3.70%,肺部小结节检出率为48.15%。结论 高氡暴露井下一线矿工肺部小结节检出率较高,矿工对氡缺乏认知,亟需加强矿工关于氡的危害宣传教育及井下一线矿工的职业病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煤矿井下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受损情况。方法对部分煤矿井下工人(观察组)398人,以及非煤矿井下工人(对照组)415人进行心电图检查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34.17%,高于对照组的12.77%,其中以窦性心动过缓和左心室高电压较为明显,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工龄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经趋势卡方检验,各组人员的工龄心电图异常检出无关联(P〉0.05)。结论煤尘和长期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劳动强度等因素,容易发生心血管系统的疾病造成心电图改变,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