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志 《河北医药》2010,32(1):47-49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表现。方法对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CT复查确诊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螺旋CT平扫并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管电流140mA·s,层厚2mm,床速1~2mm/s,螺距1.0。结果CT平扫确定坏死灶34例,占38%。其中17例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数量增加,59例病灶范围扩大。全部59例经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都明显显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结论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能明确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并能明确坏死灶的部位、范围、程度及胰腺周围病理改变,对CT分级、病理变化、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对8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CT复查确诊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螺旋CT平扫并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层厚2mm,床速1~2mm/s,螺距1.0。分析胰腺包膜、胰腺实质和胰外侵犯的影像学表现。结果CT平扫确定坏死灶34例(38%)。其中17例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数量增加,59例病灶范围扩大。全部89例经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都明显显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结论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能明确坏死灶的部位、范围、程度及胰腺周围病理改变,对CT分级、病理变化、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彬 《中国医药》2010,5(5):428-430
目的评价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多期薄层扫描技术在早期胰腺癌中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MSCT多期薄层扫描并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早期胰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经MSCT多期薄层扫描比较正常胰腺组织和肿瘤在平扫和多期扫描中的增强变化,依照CT影像征象诊断胰腺癌并行手术前评估,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早期胰腺癌的直接征象是胰腺内弱强化肿块,间接征象是胰、胆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及胰腺轮廓改变,肿瘤胰腺对比,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分别为(47.08±20.39)Hu和(28.77±16.23)Hu(R=2.533,P〈0.01),42例中诊断为可切除性肿瘤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90.3%,对可切除病灶诊断符合率为92.8%。结论MSCT多期薄层扫描应作为首选方案,可获得清晰的胰腺自身、胰周血管和胰胆管等结构的解剖图像,还可检测出肿瘤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提高了胰腺微小肿块的检出率,有助于对肿瘤术前精确分期和手术可切除性的判断,是发现早期胰腺癌的最佳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4.
汤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05+107
目的本文将对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诊断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用于确定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诊断现状。方法使患者取仰卧位,将增强对比造影剂非离子型造影剂自患者掌侧及臂静脉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造影剂,注射总量为75.0mL,注射速度为2.5~3.0mL/s。在两个不同时相对门脉期和动脉期实施增强扫描,注入非离子造影剂延迟扫描分别为45s和23s。结果胰腺头部的肿块能够使胰腺局部增大,从而发生比例失调,引起患者胰腺形态改变。结论胰腺头部肿块是患者可能患有胰腺癌的最常见的CT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取措施对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价值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胰腺癌病例中选取26例患者,其中男性有15例,女性有11例,他们的年龄在25~65岁。运用多排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薄层三期的动态扫描并进行后期的处理,其内容包括多平面的重建、容积的重建以及曲面的重建。CT检测的重点观察患者胰腺邻近的血管与周围结构和胆管之间的关系。结果利用多排螺旋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检查,患者胰腺的轮廓十分清晰,在多方位的重建图中可以清晰看出正常胰腺与周期组织的浸润程度、密度差异和胰腺肿瘤之间的区别。CT评估可以手术切除胰腺肿瘤的有10例。结论利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是当前无创性检测胰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很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胆系疾病以往多依靠超声、X线、ERCP等检查方法。近年来,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技术,在胆系疾病中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着重介绍螺旋CT在胆系疾病中的检查方法及对疾病的诊断。1 检查方法螺旋CT扫描前需做胃肠准备,方法同常规CT扫描。胆系CT扫描范围包括膈顶至胰腺钩突区。平扫常规层厚10mm,螺距1.5,零点位置3~5mm层厚,螺距1.2。增强扫描一般静态注射造影剂80~120ml,速度2~3ml/s,层厚和扫描的延迟时间可视病变具体情况而定。病变大者,在注射造影剂后60~70s行常规扫描;病变小者,采用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病变区采用3~5mm薄层,其他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CT征象,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74例,其中胰头癌52例,头体癌6例,胰体癌10例,胰尾癌4例,全胰癌2例,分析其CT征象,与同期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远端癌比较、鉴别。全部病例作增强前后扫描,对兴趣区作3~5mm薄层或动态扫描。结果 胰腺癌主要CT征象为:肿块呈低密度(尤其增强后);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肿块远侧胰腺组织不同程度稀疏、萎缩;胰、胆管扩张;血管受侵。结论 熟悉胰腺癌的CT征象多数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先平扫,再以2.5—4ml/秒团注对比剂8~120ml,分别作动脉期(注射后20-28秒和门脉期(注射后60-70秒)、延迟期(注射后120-180秒)扫描。观察病灶的强化方式,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率。结果 18例中发现肿瘤病灶23个,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分别是20%、92%、84%、40%。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显示子宫肌瘤的强化特点,三期结合可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螺旋CT表现。CT平扫层厚和间隔为7mm。增强采用薄层动态扫描,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25.60s行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10~15min行延迟期扫描。层厚和间隔为5mm或3mm。结果:29例均显示梗阻处上方胆管不同程度扩张,梗阻处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非对称性狭窄或腔内软组织结节形成;与平扫相比,薄层动态增强扫描使上述征象显示更加明确,尤其是病变强化具有特征,即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明显增加,因而有助于肝外胆管癌的诊断。结论: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孙道东  江功远  尹劲东 《安徽医药》2012,16(11):1632-1633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2例术后病理证实胰腺癌的双期螺旋CT扫描图像,扫描包括平扫,动脉期(注射后20-25s)和实质期(注射后50~60S)扫描,测量各扫描时期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观察肿瘤与周围血管及脏器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一胰腺正常组织之间的最大密度差为动脉期(70±15)HU,与平扫及实质期期密度差有显著差别(P〈0.05)。病灶与周围动脉之间的关系于动脉期显示清楚,与周围静脉及脏器之间的关系于实质期观察清楚。结论动脉期时可获得肿瘤~胰腺密度最大差值,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满足临床对胰腺癌的诊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是常见且预后较差的疾病.螺旋CT对诊断与术前分期有较大优势,CT双期增强扫描明显提高病灶与正常胰腺的密度对比.回顾分析2005~2006年5月11例胰腺癌病例,目的在于探讨、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2.
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笋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20-1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证实的胰腺癌的MSCT三期增强扫描资料,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影像表现、邻近血管及脏器是否受侵等。结果38例中平扫呈低密度的21例,11例呈略低密度,6例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低于正常胰腺实质强化。结论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 Sure- Start软件技术及不同的延时时间、注射剂量分析对肝增强峰值造成的影响 ,选择适合多层螺旋 CT肝脏增强扫描的最佳的增强扫描方案。方法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设定不同的 Sure- Start监测阈值、造影剂注射量、门脉期开始扫描时间 ,单相注射行三期全肝扫描 ,分别测出各层肝实质 ,主动脉的平均增强值 ,以及各组分别到达设定阈值的时间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以注射造影剂总量 1 0 0 ml,设定动脉期的阈值为本底加 1 0 0 Hu,门脉期延时 70秒 :总量 1 0 0 ml阈值本底加 80 Hu延时 5 5秒 (P<0 .0 5 ) ,总量 80 m l阈值加 80 Hu延时5 5秒 (P<0 .0 1 ) ,有更高的主动脉增强值及更高的肝实质增强峰值。结论 以注射造影剂总量 1 0 0 ml,注射速率3ml/ s,设定动脉期的阈值为本底 +1 0 0 Hu,设定门脉期扫描延时 6 0~ 70秒为最佳注射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及重建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评价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对31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后处理,包括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s,CPR)及胰腺灌注成像,重点观察胰腺周围结构与邻近血管、胆管的关系。结果所有病例胰腺轮廓均显示清楚,在多方位重建图像上可清晰显示胰腺肿瘤与正常胰腺以及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浸润程度,可直接观察到胰管及总胆管扩张程度。CT评价手术可切除9例,占29%。实际手术切除8例,占25.8%。结论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是无创性检查胰腺肿瘤的一种有效诊断方法,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前列腺癌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41例活检或临床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5mm,螺距1.0,注射造影剂20s后进行动脉期扫描,70s后进行静脉期扫描。结果:41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前列腺形态均发生改变,边缘局限性突起者占95.1%,癌症对周围组织侵犯者占85.4%,病灶转移者占60.9%,螺旋CT平扫,前列腺局限性密度降低或不均匀者占63.4%,增强扫描静脉期所有患者均呈现前列腺密度降低或不均匀,增强扫描中早期强化者占51.2%。结论:前列腺癌的螺旋CT诊断最主要表现为动态扫描中前列腺密度降低或不均匀,伴随有形态变化、周围组织侵犯及增强扫描的部分早期强化,该诊断方法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治 《中国新医药》2004,3(2):54-56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肝脏疾病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观察动脉期(注射后25秒),门脉期(注射后50-55秒),延迟期(注射后3-15分钟)的CT表现特征。结果 肝癌:CT特征为动脉期明显强化或与肝同等密度,门脉期相对低密度或恢复到平扫时表现。肝血管瘤:CT特征为动脉期低或高密度,门脉期病灶边缘向中心强化,延迟期呈等或高密度。肝转移瘤:表现多样化,不强化或周边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肝囊肿三期均不强化呈水样密度。其他占位性病灶仅有部分特征或缺乏特异性。结论 螺旋CT动态三期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可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对病灶的早期发现和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发病率较高 ,占所有胰腺肿瘤的 75 %~90 % ,CT检查是目前发现胰腺肿瘤并作出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螺旋CT在我国的普及和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 ,胰腺癌的发现率有所提高。据报道 ,动态CT扫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和分期的准确率>90 % ,成为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2 ] 。 1998~2 0 0 2年我院经CT诊断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癌 31例 ,现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31例病员中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 30~ 82岁 ,平均 6 0 3岁。采用菲利浦Tomoscan -EG全身螺旋CT机 ,扫描前 30min让病人服 2 %的泛影葡胺80 0~ 10 0 0mL充盈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甲状腺癌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根据其强化改变,评价其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32例甲状腺癌患者均做CT检查,对病灶行薄层(2~5mm)境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变化,评价CT强化方式及特点。结果甲状腺癌各型CT影像强化密度不同,有助于对病变性质的诊断。结论甲状腺癌CT增强扫描后反映病变的血供变化过程及强化特征,对临订手术方案的制定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经病理证实乳腺肿瘤患者均经64层螺旋CT扫描,然后进行0.6mm薄层及MPR、VR、SSD等重建,对肿瘤重建图像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淋巴结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缘毛糙,有毛刺。其中呈分叶状4例,皮肤增厚乳头内凹3例,肺内转移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例,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纤维腺瘤表现为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境界清晰;囊肿表现为境界清晰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为10~30HU;导管乳头状瘤表现为导管位置小结节状肿块,相应乳腺导管迂曲扩张。结论64层螺旋CT的薄层重建及后处理提供更多显示乳腺肿瘤的图像信息,有助于病变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刘树堂  时高峰  王琦  秦洪涛 《河北医药》2013,35(12):1783-1785
目的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和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45例患者行CT检查;采用GE Light Speed Pro 32多层螺旋CT机行胰腺平扫、多期增强及CT灌注检查。CT增强及灌注采用高压注射器肘静脉通道注射,以5.0ml/s的速度团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50ml,采用电影模式(每圈0.55),分析病灶和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均值;常规增强扫描期相分为:动脉期25s,胰腺期45s,门脉期70s。结果 45例患者中,胰头癌17例,胰颈癌2例、钩突癌6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7例,累及胰体尾胰腺癌5例。共31例取得病理。平扫期16例呈等密度;动脉期8例呈等密度;胰腺期1例呈等密度;门脉期2例呈等密度。平扫、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各期对胰腺病变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0,P=0.000)。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病灶与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及CT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与正常胰腺组织间的BF、BV、MTT及PS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的BF、BV及PS值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MTT值则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病变的检出率胰腺期最高,增强扫描多期明显高于平扫期;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显示胰腺癌的灌注参数BF、BV及PS值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MTT值则高于正常胰腺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