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标准口服补液盐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补液盐Ⅲ治疗轻中度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补锌及调整饮食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补液盐(ORS)Ⅲ,对照组给予ORSⅡ口服,观察两组脱水纠正时间、腹泻持续时间、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钠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钠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血钠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S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轻中度脱水患儿疗效确切,能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量,减少静脉输液,降低发生高钠血症的风险,疗效优于ORSⅡ。  相似文献   

3.
虞宙  贡莹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95-3596
目的探讨指导口服补液盐用法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饮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指导组在饮食护理过程中反复强调口服补液盐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导其合理正确服用,对照组仅给予一般饮食指导。对2组患儿静脉补液量、住院时间及总病程进行评估。结果指导组患儿静脉补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总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补液盐的应用降低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有助于减少静脉补液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56例住院的病毒性肠炎脱水患儿,采用口服补液盐的治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并提出在实践中的体会.认为多数患儿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仅个别病例服完累积损失,脱水反而加重,改用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5.
小儿病毒性肠炎易导致脱水,脱水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甚至可致死。发展中国家每年因患腹泻死亡人数可达400万,其中62.5%是由严重脱水造成的。因此预防和及时纠正脱水是治疗肠炎,特别是病毒性肠炎的重要环节。以往纠正脱水主要是通过静脉输液,近年来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下,通过在世界各国对腹泻病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腹泻病治疗方案,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大力推广使用口服补液盐(ORS),口服补液疗法(ORT)治疗腹泻脱水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经数千万人次应用,效果得到普遍肯定。其纠正脱水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因此使腹泻病病死率显著下降。我国自1981年开始引用这一疗法,经过十多年的临床研究、观察及应用,发现口服补液盐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病,其纠正脱水成功率达96.5%,且无明显副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寻找适合肠炎患儿的补液治疗方案,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探讨和研究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不同补液途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200例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儿科治疗的合并轻中度脱水的小儿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入组的所有患儿均给予西医药物治疗即补液、收敛止泻、补充营养,必要时抗感染等,其中,实验组患儿给予口服补液盐治疗,而对照组患儿则给予静脉补液治疗,比较不同补液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对患儿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92例(92.00%)和对照组90例(90.00%)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儿用药后其症状体征包括全身症状、脱水指征、腹泻指征及总分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并轻中度脱水小儿肠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口服补液盐治疗,在减少患儿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8.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小儿发病后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稀水样便,很快出现脱水。2008年12月~2009年2月我院儿科根据“儿童疾病综合管理”腹泻治疗方案,应用口服补液盐(ORSⅡ)在门诊给小儿进行口服补液,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英奇  马春英 《中外医疗》2013,(27):124-125
目的探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渗口服补液盐)与对照组(标准ORS)各4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精神状态、乏力、口渴、尿少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口服补液盐(Oraol rehydration salts,ORS)治疗腹泻病,纠正脱水酸中毒成功率达95%以上,疗效被普遍公认。1983年6月国际口服补液疗法会议肯定了该方案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疗法,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经大量临床实践和科学试验。在WHO-ORS配方的基础上,演化出多种ORS配方,如低渗ORS、米粉ORS、短聚糖ORS等,从而更进一步改善了ORS的应用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低渗性口服补液盐、锌剂的基础上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12月永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88例,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低渗性口服补液盐、锌剂的基础上联合阿糖腺苷肌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在用药3 d内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104/1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75%(47/8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50,P〈0.01)。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曾出现2例外周血粒细胞减少,停药后自愈。结论在低渗性口服补液盐、锌剂的基础上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短缩病程,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王小仙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47-48,50
目的探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渗口服补液盐)与对照组(标准ORS)各5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温降低程度、头晕、乏力、口渴、腹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大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钠浓度为(138.2±2.8)mmol/L,(140.5±1.6)mmol/L,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但两组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 自1992年5月至1994年10月开始,本人对小儿腹泻(轻、中度脱水)采用了米汤加盐口服补液疗法,收到了良好疗效,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分组 5岁以下小儿急性腹泻,符合1982年全国小儿腹泻防治研究经验交流会议修改通过的诊断方案者,为米汤加盐口服补液疗法观察对象。尚无脱水者为预防组,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7个月-4.5岁,平均2.8岁。已有轻、中度脱水者为治疗组,共15  相似文献   

14.
小儿泄泻以脾胃虚寒兼食滞胃肠证最为常见,用楂曲胃苓汤与口服补液盐加味治疗,符合该病发病的内在基础、常见病因、病机病理、病情特点。对伴有轻、中度失水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小儿泄泻,楂曲胃苓汤与口服补液盐亦是首选之剂。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2012~2014年住院腹泻患儿人杯状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口服补液盐Ⅲ(ORSⅢ)治疗杯状病毒腹泻患儿的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对腹泻患儿粪便进行人杯状病毒检测。并将杯状病毒感染患儿分成两组:A组67例患儿使用口服补液盐Ⅲ;B组74例患儿不使用口服补液盐Ⅲ,其余治疗相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2012~2014年病毒性腹泻住院患儿共1064例,其中杯状病毒感染267例(251%),三年分别为284%(93/328)、216%(100/463)、271%(74/273)。在267例中141例人杯状病毒感染患儿纳入研究,其中A组67例患儿脱水纠正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入院后24小时静脉输液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且血钠浓度较B组患儿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儿血钾浓度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杯状病毒感染是成都地区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口服补液盐III治疗杯状病毒腹泻住院患儿可有效缩短腹泻病程、脱水纠正时间以及减少入院后24小时静脉输液量。  相似文献   

16.
蒙脱石散灌肠配合口服治疗轮状病毒肠炎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灌肠配合口服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无显著差异的130位符合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补液、助消化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及保留灌肠配合治疗.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治疗3d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起效时间、纠正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平均治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蒙脱石散灌肠配合口服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地口腹补液盐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3例急性腹泻患儿分别口服双地口服补液盐颗粒(观察组,83例)与口服补液盐Ⅰ(ORS)(对照组,70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止泻与纠正脱水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18%,对照组有效率为75.7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双地口服补液盐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明显,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刘菲 《中外医疗》2009,28(22):85-85
目的探讨干扰素口服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80例秋季腹泻患儿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治疗组90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2组均给于调整饮食.防止或纠正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保护肪粘膜.微生态疗法以及常规给于利巴韦林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同时给予α-2b干扰素2—6万U/(Kg.d)口服。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28.3±10.5)h,止泻时间(52.6±12.4)h,病程(97.2±21.9)h,总有效平达98%。显效率达84.4%;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51.3±15.3)h,止泻时间(93.7±17.S)h,病程(134.4±35.7)h,总有效平达71.1%,显效率达60%,2组差异有量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7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48,P〈0.01)。结论口服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并减少肌肉注射带来的弊端,临床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口服补液盐(ORS)为主,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分析其疗效。方法:组成以(g/L)计氯化钠3.5、碳酸氢钠2.5、氯化钾1.5、葡萄糖20,其浓度(mEg/L)为钠90、钾20、氯80、碳酸氢盐30、葡萄糖111,组成ORS。结果:患者水与电解质紊乱得到迅速纠正,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口服补液盐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所致的轻,中度脱水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