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领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妊娠和分娩常可以加重心脏负担,促使已受累的心脏功能进一步减退,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尤其是分娩期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可危及母婴安全。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必须加强护理和监测,以使患者安全渡过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  相似文献   

2.
正常妇女怀孕以后,由于要负担胎儿的生长发育,心脏负担增加,表现为心脏增大,心率加快,血容量及心脏排出量增多,这些负担在妊娠30周左右达到高峰,以后一直持续到分娩。这些负担对心功能正常的孕妇来  相似文献   

3.
妊娠及分娩期间由于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如心脏功能不佳,容易发生心脏意外,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为0.7%~1%,为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妊娠及分娩期间由于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如心脏功能不佳,容易发生心脏意外,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为0.7%~1%,为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病及围生期心肌病等.由于妊娠和分娩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促使心脏功能进一步减退而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是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妇女带病怀孕,不仅对本人有害,可使病情加重,而且还会危及胎儿。因此,妇女患有以下疾病时,应根据医生的意见,待病情好转或治愈后再怀孕。贫血贫血的妇女怀孕后会使病情加重,严重贫血者易致胎儿缺氧、发育迟缓,甚至会引发早产或死胎。肝炎患有肝炎的妇女怀孕后,不仅肝功能损害严重,而且在分娩时易发生大出血,其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心脏病心脏病病人怀孕后,由于胎儿新陈代谢的需要,孕妇血容量可增加20%~30%,无疑会增加孕妇的心脏负担。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子宫逐渐增大上升,心脏处于受挤压的不利地位,尤其是分娩时,易发生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7.
患有心脏病的妇女,一旦怀孕后就会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特别是在妊娠晚期、分娩时或产后,往往因心功能不良而造成严重后果。据国内报道,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中,由于妊娠合并心脏病而导致死亡的占到第2位。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中,以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者最为常见。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由于风湿热累及心脏引起的。近年来,由于风湿热能得到及时与彻底的治疗,其发展到累及心脏的情况已逐渐减少,所以妊娠合并风心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下降,而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则相对增高了。这是因为,随着心脏内科的诊断技术及心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适宜的分娩方式以及抗凝剂的应用。方法:对1998年1月~20HD8年1月心脏手术后妊娠与分娩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组2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0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法洛四联症矫治术1例,动脉导管结扎术2例,心脏瓣膜病手术组18例:二尖瓣扩张术4例.二尖瓣置换术14例。结果:剖宫产26例,阴道分娩16例,42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无1例死亡,新生儿无畸形。结论:心脏手术后心功能Ⅰ~Ⅱ级,能够妊娠及分娩。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42-2743
<正>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围产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均可加重心脏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发生早产或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陈东红 《医学科普》2013,(11):61-61
25岁的常女士,怀孕3个多月后出现活动后气促,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等。随着孕周的增加,心脏负担还会呈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1.
妊娠并发心脏病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由于妊娠和分娩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促使心脏功能进一步减退而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并且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和围产儿死亡率均可增高。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必  相似文献   

12.
妊娠时合并的心脏病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多,约占34%。妊娠分娩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使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乃至发生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引起严重后果。对患此病的孕产妇给予妥善处理,是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1993年6月~1996年6月,我院收治20例妊娠期风心病并发心衰患者,现就其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例资料,孕前行心脏手术设为A组,未行手术组设为B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心脏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减少,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足月分娩孕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B组围产儿死亡2例,产妇死亡2例;剖宫产是两组的主要分娩方式。结论心脏手术后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孕妇的心功能状态,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择期剖宫产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分娩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均可能使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002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19例孕晚期心功能衰竭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④孕产妇死亡率:是指每年每出生1000名婴儿的孕产妇死亡数。其计算的方法:孕产妇死亡率=全年孕产妇死亡人数/同年活产婴儿数×1000孕产妇死亡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或分娩及分娩后42天内的死亡人数。如因流产或其他意外死亡不在此例之内。不计算在孕产妇死亡人数里。据有关资料介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差别很大,最不发达的国家孕产妇死亡率可高达30‰,在发达的国家不到0.1‰。社会医学研究孕产妇死亡率,通过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统计,可找出怀孕后围产期健康状况,怀孕和分娩期的各  相似文献   

16.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分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以新  苏醒  李斌  刘陶 《北京医学》2003,25(4):243-244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分娩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对19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后妊娠及分娩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忻。结果 19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产妇均安全度过孕产期。分娩前后心功能Ⅰ~Ⅲ级,分娩时出血200~260m1,胎儿体重2950--3146g。无母婴死亡者,无胎儿出血以及畸形者。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Ⅰ~Ⅲ级可安全度过孕产期。分娩采用剖宫产术为宜。妊娠期间口服抗凝剂(华法林)不增加分娩时母婴出血和新生儿畸形。  相似文献   

17.
<正> 心脏病患者妊娠后,由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一系列变化,使心脏负担明显增加,易发生心力衰竭,我院自1991—1999年内,共收治了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168例,占我院同时期产科住院总数22562例的0.74%。因此,加强对心脏病孕产妇的护理,控制心衰的发生,对减少母婴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葛菲  程虹 《海南医学》2004,15(11):38-39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及分娩的安全性及产科处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期间 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及分娩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分娩前的心功能 (按NYHA标准 )维持在Ⅰ级或Ⅱ级状态 ,均安全妊娠及分娩 ,无死亡病例。分娩后仅有 1例心功能有所减弱 ,11例不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距妊娠时间 2~ 8年 ,平均 ( 3 .3 9± 1.84)年。 12例全部选择剖宫产 ,术中出血量为 ( 2 89± 2 41)ml。新生儿体重 2 2 0 0~ 3 80 0g,平均 ( 2 916± 3 79)g ,未见畸形或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 :1.5min评 9~ 10分。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状态时妊娠及分娩是比较安全的。单一服用较小剂量的华法令 ( <5mg d)抗凝治疗对孕妇及胎儿未见有害。心脏手术后 2年即可计划怀孕。加强高危监护 ,详细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前的心功能情况 ,有利于估计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领域内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妊娠和分娩均会增加心脏负担,可导致原有心脏病进一步恶化,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四大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妊娠和分娩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促使心脏功能进一步减退而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我科自2000年开展整体护理后,对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均实施了整体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