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与人的交往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的交流完成的,善用非语言符号,能够强化语言交往的效果,护理工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正确的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的姿势对儿童、老人、重病人进行必要的触摸,体现对病人的关怀,更好的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求非语言沟通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科学地、合理地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灵活地运用其突出语言行为所表达的含义,以达到护患间的思想、感情、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沟通。结果非语言沟通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在护患交流中,如果能恰到好处的应用非语言沟通,可弥补在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结论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素美 《健康大视野》2006,14(6):117-118
非语言沟通是不使用语言或文字而达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是一种更准确、更真实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廖晓燕 《工企医刊》2005,18(4):67-68
护理工作中的非语言行为是指护理工作中除语言行为之外对病人心理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其他方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赫拉别思通过试验得出结论: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的言词+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个等式中的音调和面部表情均属于非语言行为.急诊护士的主要任务是要争分夺秒地抢救那些病情复杂和被痛苦折磨的筋疲力尽的患者,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病人进行更多的言语沟通,而对危重病人来说也无法进行语言沟通.因而,急诊护士要善于利用非语言行为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相似文献   

5.
正儿科是一个被我们医务人员称为哑科的护理单元,由于患儿的年龄小,无生活自理能力,不会直接表达情感,而且又活泼好动,语言表达也不完善,因次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较困难,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所以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采用语言沟通加非语言沟通技巧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护患之间和谐发展,互相配合。现将我科两年来160例患儿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非语言性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4日至2016年8月2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2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满意评分(96.48±1.47)分、主动交流无障碍评分(95.37±2.13)分、服务态度评分(96.72±1.39)分、护理技术评分(95.83±3.1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老年患者实施非语言沟通护理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老年患者,将他们依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36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语言沟通护理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非语言沟通护理治疗,并比较、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6.11%)和护理总满意度(91.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5.56%,69.44%),组间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OS)。结论:在老年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非语言沟通护理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融洽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老年患者临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儿科护理中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科就诊的儿童100例,并按照平均分配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沟通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治疗,而观察组患儿采用非语言性沟通护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并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种方式对于幼儿疾病的恢复皆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往往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非语言性沟通可更好的搭建患儿与护理医师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提升儿科护理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护理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的协调过程.在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中,语言沟通技巧大为重要,护士的职责是将护理知识及技术的运用于临床,配合医生的治疗.除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外,还应熟练掌握护理语言的沟通技巧,把对患者的爱心、同情心和各种其他真挚的感情融入护理语言中,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患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与和谐,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进而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许逢非 《医疗装备》2012,25(2):88-90
目的:通过探讨非语言沟通在儿科病房临床护理中的运用,进一步了解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从而将其更好地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方法:对我科2010年收治2432例患儿,临床加强实施非语言沟通,总结经验。结果:患儿家属反应采取非语言沟通,使患儿降低了对医院的恐惧陌生感,增加了安全感亲切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患儿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每月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护理方面的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恰当的面部表情、亲切的眼神、雅致端庄的仪表等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可有效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更好的对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我院儿科2016年-2017年收治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00例.对照组进行了语言沟通护理工作,观察组进行了非语言性的沟通式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医嘱依从性和接受调查绝对接受度为81%,护理满意度为89.19%.对照组的医生嘱咐、接受调查绝对接受度为35%,护理满意度57.84%.相比较,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的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的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改善,保证促使患者可以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非语言沟通是人的仪表、体态、行为通过感情表露、动作、手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是无声的、持续的,它有着辅助意义和强化感情的作用,来达到沟通的目的.有专家认为,在护患交流过程中,非语言性沟通占90%,语言性沟通占10%[1].护士在此过程中能展示的非语言性沟通能为患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如果一个护士举止端庄大方,各种操作技术娴熟,必定会给患儿留下美好的印象,使患儿产生亲切感与信赖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达到护理与心理治疗的最佳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缩短了护患间的距离,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自身修养,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88例,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组各44例,比较两组依从性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肢体语言沟通护理组护理完全依从率43.18%、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率47.73%,高于常规护理组的25.00%和27.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使用及护理经验,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180例患儿在治疗中的护患语言沟通的过程和结果分析,通过不断地积累,取得了怎样能够更好沟通的有效方法。结果在儿科护理中把握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以及护理人员的自我意识与患儿家属医疗知识的缺乏,对沟通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结论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护患双方之间良好的语言沟通,建立相互参与型的友好伙伴关系,可使医疗纠纷和护患冲突明显下降,护患紧张关系得以缓解,以致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护理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多元文化护理的对象及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 ,阐明非语言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和技巧 ,并重点述论护士在治疗护理中如何灵活应用非语言沟通交流技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治疗期间仅实施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心理护理基础上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及SAS、SD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为15.22%(7/46),对照组为34.78%(16/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3.46±2.39)、(42.18±3.3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5.41±2.57)、(57.23±3.12)分,P均<0.05。结论精神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能有效提升治疗疗效,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董红梅 《职业与健康》2006,22(15):1227-1227
沟通是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护理人员人际交往的对象是患者,护士只有掌握娴熟的沟通技巧,才能正确分析和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通过语言交流可解除病人各种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沟通是人们通过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行为.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大部分通过与病人的沟通来实现.门诊护理工作可通过转变观念,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和自觉性;掌握提高沟通技巧,避免减少纠纷;不断探讨和提高沟通技巧,在实际工作中适步形成有效的工作规范.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宝宝尚无语言交流能力的时候,每一次的身体接触,都是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在充满爱的抚摩下,宝宝会觉得被重视,这对培养孩子的信赖、乐观、善于关注等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是大有裨益的。而且,每天10来分钟的“亲子抚触“,能让父母细心地观察到宝宝成长的每一处痕迹,愉快地感受着宝宝越来越有“本事“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