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b>探讨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b>选取2009-2011年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住院治疗7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即<20μg/min为无DN组(A组),20 μg/min<UAER<200 μg/min为微量DN组(B组),≥200 μg/min为大量DN组(C组).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的相关因素.结果 <\b>7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N患者(B组和C组)228例,患病率为30.2%.DN患者年龄、病程、DBP和SBP均显著高于无DN组(A组)(P<0.05);大量DN组(C组)年龄、病程、DBP和SBP分别为(64.08±11.71)岁、(14.67±7.34)年、(87.43±14.36)mm Hg、(152.45±18.48)mmHg,与微量DN组(B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空腹血糖(FPG)、TG、TC、HDL-C、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分别为(9.27±3.06)mmol/L、(1.98±0.37) mmol/L、(5.01±1.08) mmol/L、(1.05±0.35) mmol/L、(312.78±39.83)mmol/L、(9.33±1.47)%、(11.45±7.83) μU/ml、(509.73±132.78) pmol/L,与A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DN组(C组)FPG、TG、HDL-C、UA、FINS、FCP分别为(9.29±3.12)mmol/L、(2.02±0.36) mmol/L、(1.04±0.27) mmol/L、(389.72±46.32) mmol/L、(11.09±8.29)μU/ml、(575.77±143.29) pmol/L,与A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DN组(C组)与微量DN组(B组)对比,UA、FINS、FC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BMI、SBP、HbAlc、FPG、UA与DN的发生有关.结论 <\b>DN的发生与病程、年龄及血糖、血脂、血压、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席金瓯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75-5076
目的:探讨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及早期血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法测定625例正常妊娠妇女和125例GDM患者的血清1,5-AG水平,采用金标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结果:GDM患者血清1,5-AG含量〔(42.3±21.5)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35.3±42.6)μmol/L〕,HbAlc含量〔(8.6±2.3)%〕明显高于对照组〔(4.2±2.2)%〕,FBG含量〔(7.2±2.3)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1±2.1)mmol/L〕。患者血清1,5-AG含量与FBG及HbAlc呈明显负相关。1,5-AG和HbAl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4.4%和89.6%。结论:血清1,5-AG是筛选和监测GDM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餐后血糖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和胰岛素释放(IRT)试验,解析空腹和餐后血糖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6月,内分泌和代谢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 588例进行OGTT和IRT检测。以血浆葡萄糖5.6、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切点,7.8、11.1mmol/L为餐后血糖切点,分析患者分布情况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 h 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等不同切点对糖尿病诊断的价值。结果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3097例。其中FPG≥7.0mmol/L者2654例,单独检测2hPG漏诊62例,占2.33%;单独检测1hPG仅漏诊18例,占0.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h PG≥11.1 mmol/L者中FPG〈7.0 mmol/L的占14.60%(443/3 035);1 h PG≥11.1mmol/L者中FPG〈7.0mmol/L的占14.00%(429/3065),差别无有统计学意义(P=0.503)。FPG和餐后2hPG均正常202例〔但其中113例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分泌延迟,占55.94%〕,其余289例为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在1 hPG≥11.1 mmol/L且2 h PG〈11.1 mmol/L的291例中,54例FPG≥7.0mmol/L经复查诊断为糖尿病,另有125例餐后30 min血糖≥11.1 mmol/L者的HOMA指数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FPG5.6~6.1mmol/L而2 h PG≥11.1mmol/L的糖尿病患者接近。结论1 h PG与FPG的一致性不比2 h PG差,且更敏感,提示1 h PG同2 h PG一样,可以作为糖尿病的餐后血糖诊断切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55例体检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2h-PG),采用ROC曲线确定Hb Alc诊断糖尿病的诊断界点。结果以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为诊断DM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 A1c 6.1%为最佳切点,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83.4%;以FPG7.0 mmol/L且2 h-PG(7.8~11.1)mmol/L为诊断IGT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 A1c 5.8%为最合适的切点,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55.8%;以FPG(6.1~7.0)mmol/L且2 h-PG7.8 mmol/L为诊断IFG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 A1c的5.6%为最合适的切点,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44.2%。结论 Hb A1c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具有可行性,其灵敏度较高,诊断糖调节受损特异度不高,联合实验有助于提高糖调节受损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哈尔滨市中青年男性职业人群空腹血糖(FPG)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对1 477名年龄20~59岁的哈尔滨市某国企男性人群进行体检,测量FPG、血尿酸。采用Spearman分析评价年龄、FPG与血尿酸水平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8.4%。在全部男性体检人群中,血尿酸300μmol/L~420μmol/L组所占比例最高(57.6%)。年龄30岁~44岁及FPG 5.3mmol/L~7.0mmol/L,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FPG与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在FPG 5.6mmol/L~6.1mmol/L范围血尿酸达到最高水平,在FPG 6.1mmol/L~7.0mmol/L范围达到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最高点。结论哈尔滨市中青年男性职业人群FPG与高尿酸血症大致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恢复糖尿患者对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方法30例门诊和急诊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均使用常规剂量磺脲类药物,但血糖控制不良。应用双相门冬胰岛素30后血糖达到控制良好3个月,之后停用胰岛素,继续以前的口服药物的治疗。结果停用口服降糖药之前3个月内平均血糖为(9.4±7.5)mmol/L,餐后2 h血糖(或随机血糖)为(14.2±7.2)mmol/L;应用胰岛素达标时的空腹血糖为(5.7±0.7)mmol/L,餐后2 h血糖为(7.2±1.4)mmol/L;应用胰岛素期间的空腹血糖为(6.0±0.8)mmol/L,餐后2 h血糖为(7.8±1.2)mmol/L;停用胰岛素时,空腹血糖为(6.1±0.6)mmol/L,餐后2 h血糖为(7.7±1.3)mmol/L。在改用原来口服降糖药后,1个月内平均空腹血糖为(6.5±0.5)mmol/L,餐后2 h血糖为(8.1±0.8)mmol/L,与应用胰岛素前相比,血糖降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可能恢复糖尿病患者对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36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和银杏叶片治疗。结果 13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1%。治疗前TC为(6.47±1.84)mmol/L、TG为(3.26±0.72)mmol/L、HDL-C为(0.95±0.23)mmol/L、LDL-C为(3.08±0.82)mmol/L,治疗后TC为(6.47±1.84)mmol/L、TG为(3.26±0.72)mmol/L、HDL-C为(0.95±0.23)mmol/L、LDL-C为(3.08±0.82)mmol/L。治疗前全血粘度(4.89±0.76)mmol/L、血浆粘度(1.88±0.36)mmol/L,治疗后全血粘度(4.33±0.87)mmol/L、血浆粘度(1.46±0.47)mmol/L。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高脂血症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空腹血糖(FPG)诊断标准下调对糖调节受损(IGR)人群检出率的影响,并探讨区分糖调节正常与受损的FPG理想截定点以及诊断糖尿病(DM)的FPG理想切点。方法3219例台州农村人群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空腹测毛细血管血糖,若≥5.6mmol/L做OGTT检查。结果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10.15%,按原切点6.1mmol/L为1.24%;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6.14%,按原切点6.1mmol/L为3.26%。结论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IFG IGT检出率明显增加;非T2DM人群中诊断IGR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7mmol/L,DM的最佳FPG切点为6.6mmol/L。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同病因低血糖症患者的动态血糖谱特点,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低血糖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0例低血糖症患者进行3~6 d的动态血糖监测,其中胰岛素瘤6例、反应性低血糖7例、自身免疫性低血糖2例、胰岛细胞增生3例、药物相关性低血糖1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1例。分析不同病因低血糖症患者间的动态血糖谱差异。结果 每例患者平均监测(88.9±10.8)h,在有低血糖的患者中检测出38~936次低血糖。各组平均血糖由低到高分别为: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2.97±0.59)mmol/L]、胰岛细胞增生[(4.83±1.32)mmol/L]、胰岛素瘤[(4.87±1.37)mmol/L]、药物性低血糖[(5.98±0.8)mmol/L]、反应性低血糖[(6.38±1.99)mmol/L]、自身免疫性低血糖[(7.63±2.67)mmol/L]。低血糖的构成比由低到高分别为:自身免疫性低血糖和药物性低血糖(均为0)、反应性低血糖[0.5%(0,1.6%)]、胰岛素瘤[9.0%(5.2%,16.3%)]、胰岛细胞增生[9.5%(1.1%,14.2%)]、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58.5%)。分析日夜血糖谱差异,胰岛素瘤[(5.16±1.37)mmol/L比(4.44±1.24)mmol/L)]、反应性低血糖[(6.93±2.19)mmol/L比(5.57±1.25)mmol/L)]、自身免疫性低血糖[(8.08±2.79)mmol/L比(6.95±2.31)mmol/L)]、胰岛细胞增生[(5.23±1.31)mmol/L比(4.11±1.00)mmol/L)]、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3.06±0.57)mmol/L比(2.83±0.59)mmol/L)]均以夜间血糖较低(P均<0.05);药物性低血糖以日间血糖较低[(5.90±0.81)mmol/L比(6.11±0.77)mmol/L,P<0.05)]。胰岛素瘤和胰岛细胞增生患者分别62.2%和78.9%的低血糖发生在夜间,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43.2%的低血糖发生在夜间。自身免疫性低血糖患者的血糖标准差(2.67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9.2 mmol/L)、变异系数(35.0%)最高。反应性低血糖血糖极差最高(20.4 mmol/L)。变异系数(31.6%和22.4%)和血糖极差(20.4 mmol/L和6.8 mmol/L)均在反应性低血糖患者中日夜差异最大。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及对平均血糖、血糖谱组成、血糖变异性等参数的分析有助于低血糖症的定性诊断和不同病因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葡甘聚糖(魔芋的主要成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等的影响,同时观察葡甘聚糖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耐受性。方法随机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有治疗的情况下给予葡甘聚糖,并与随机同期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12周后评价葡甘聚糖改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等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服用葡甘聚糖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水平下降(1.26±1.71)mmol/L(P<0.001)、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下降(2.15±2.18)mmol/L(P<0.001)、HbAlc水平下降(0.97±1.14)%(P<0.001)、总胆固醇(TC)水平下降(0.31±0.76)mmol/(P<0.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下降(0.32±0.85)mmol/l(P<0.01)。患者经过12周服用葡甘聚糖治疗,有1.6%的患者发生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未发生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葡甘聚糖有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人高血糖的作用,能减少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并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调查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血脂水平,探讨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策略.方法 于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年龄在40~65岁自然绝经妇女500例,按照生殖衰老分期系统STRAW+10分类分析血脂水平.结果 研究对象的年龄为(53.84±4.86)岁,总胆固醇水平为(5.55±0.97)mmol/L、甘油三酯水平为(1.27±0.80)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63±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3.45±0.82)mmol/L,其中血脂异常率占38.60%~72.80%.绝经后妇女的总胆固醇(5.69±0.89mmol/L vs 5.47±1.01mmol/L)、甘油三酯(1.38±0.93 mmol/L vs 1.20±0.70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3.59±0.75mmol/L vs 3.41±0.86mmol/L)均高于围绝经期妇女,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6.046、5.804、5.872,均P<0.05).结论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血脂异常率高,患者干预率低,常规进行血脂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取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血糖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早晨空腹血(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实验组TC、TG、HDL-C、LDL-C分别为(5.37±1.13)mmol/L、(2.81±1.19)mmol/L、(1.39±0.61)mmol/L、(3.83±1.11)mmol/L,对照组分别为(4.10±0.75)mmol/L、(1.62±0.72)mmol/L、(1.48±0.83)mmol/L、(2.72±0.92)mmol/L。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其中TC、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进行相应的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204例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孕妇33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脂代谢参数、糖代谢参数、体脂参数进行横断面研究,并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与孕前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的相关性。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高于正常妊娠组[(785.4±211.94)μmol/L vs(533.37±280.34)μmol/L,P<0.001],与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组孕妇具有更高的血甘油三酯[(4.28±1.82)mmol/L vs(2.95±1.05)mmol/L,P<0.001]、空腹血糖[(4.57±0.82)mmol/L vs(4.28±0.63)mmol/L,P<0.05]和胰岛素抵抗指数[(2.29±1.56)mmol/L vs(1.82±1.15)mmol/L,P<0.05],子痫前期组较正常对照组孕前体重指数更高(23.38±2.24 vs20.47±2.63,P<0.05)。子痫前期组游离脂肪酸与血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正相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游离脂肪酸显著升高,血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正相关。游离脂肪酸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汤光凤  邓爽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6):2013-2014
目的:了解农村孕妇缺钙状况。方法:测定260例足月妊娠未补钙者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KP)及新生儿脐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值。结果:260例产妇中有临床缺钙症状的占73·07%,血清钙为(2·075±0·28)mmol/L,磷为(2·31±1·18)mmol/L,碱性磷酸酶为(254·46±83·74)U/L;其新生儿脐血清钙为(2·275±0·35)mmol/L,磷为(3·05±1·14)mmol/L,碱性磷酸酶为(227·97±146·93)U/L。结论:农村孕妇缺钙较明显,但胎儿与母体比较缺钙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Ⅱ),另一组为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MSⅡ)。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控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效果。结果术前人均日胰岛素用量CSⅡ组(36.40±6.00)U,MSⅡ组(46.80±9.97)U;待手术天数CSⅡ组(3.20±0.90)d,MSⅡ组(8.40±2.83)d;住院天数CSⅡ组(9.80±3.30)d,MSⅡ组(14.80±6.62)d;低血糖发生率CSⅡ组为8.70%,MSⅡ组26.32%。治疗后CSⅡ组FPG(5.12±0.63)mmol/L,MSⅡ组(6.26±0.91)mmol/L;CSⅡ组2 h PG(7.41±0.83)mmol/L,MSⅡ组(9.22±1.03)m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CSⅡ较MSⅡ能缩短待手术天数和住院天数,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能更平稳、更迅速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手足抽搐症血清钙镁离子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利方  郭存九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955-1955
对367例山西地区新生儿手足抽搐症患儿做了血清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测定,低钙血症患儿278例,平均值(1·57±0·18)mmol/L,小儿低钙78例,平均值(2·08±0·74)mmol/L,正常者11例,平均值(2·5±0·05)mmol/L;低镁患儿159例,平均值(0·55±0·16)mmol/L,正常者208例,平均值(0·79±0·1)mmol/L。22例正常小儿作对照组,血钙测定平均值(2·66±0·14)mmol/L,血镁测定平均值(0·8±0·13)mmol/L。结果表明,新生儿手足抽搐症低钙血症的患儿达76%,低镁患儿达43%。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城乡老年人群体重、血脂水平与冠心病、脑卒中检出率的相关性,探讨其成因与改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城乡≥60岁各族常住人口的健康状况,按城乡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城市平均体质指数(BMI)、TC、TG、HDL-C、LDL-C水平分别为(24.85±3.6)kg/m2、(4.89±1.18)mmol/L、(1.59±1.03)mmol/L、(1.41±0.41)mmol/L、(3.23±1.20)mmol/L,冠心病、脑卒中合并检出率(标化)18.1%;山区乡村分别为(23.89±3.80)kg/m2、(4.49±1.15)mmol/L、(1.58±1.15)mmol/L、(1.58±0.87)mmol/L、(2.67±1.08)mmol/L,冠心病、脑卒中合并检出率(标化)9.6%,平原乡村分别为(23.45±6.70)kg/m2、(4.59±1.04)mmol/L、(1.63±1.04)mmol/L、(1.34±0.51)mmol/L、(2.80±1.14)mmol/L,冠心病、脑卒中合并检出率(标化)5.3%.结论城市平均BMI、TC、LDL-C水平和冠心病、脑卒中合并检出率均高于农村;以喜欢饮酒的哈萨克族聚居山区乡平均HDL-C水平高于城市;超重肥胖者低HDL-C的检出率高于非超重者,P值均<0.05).城市老年居民的营养过剩、运动不足、不重视相应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和实施以及某些传统习惯是导致体重增加、血脂紊乱和冠心病、脑卒中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富阳市768名儿童血中铅、钙、铁和锌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血中铅、钙、铁和锌水平。方法 2008年1~12月选择门诊(富阳城区幼儿园)4~7岁儿童768例,其中男436例,女332例,平均年龄5.3±1.1岁,分别检测血中铅、钙、铁和锌水平。结果 768名患儿的血铅水平分布于10.73~214.62μg/L间,平均水平为(78.37±22.52)μg/L,铅中毒患儿148例,占19.2%。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比例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血钙水平分布于1.78~2.86mmol/L间,平均水平为(2.37±0.31)μg/L,低钙血症患儿9例,占1.2%。血铁水平分布于710~2 200μg/L间,平均水平为(1 337.83±230.57)μg/L,缺铁患儿23例,占3.9%。血锌水平分布锌于720~1 800μg/L间,平均水平为(1 147.51±322.27)μg/L,低锌血症患儿237例,占30.8%。结论该地区4~7岁儿童铅中毒和低锌血症仍比较常见,加强预防和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王艳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154-4155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1年10月6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尖血糖监测,对比两组产妇血糖控制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孕妇低血糖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②观察组孕妇清晨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2h后、晚餐前、晚餐2h后以及睡前的血糖值水平分别为(5.68±0.32)mmol/L,(5.34±0.63)mmol/L,(6.21±0.45)mmol/L,(8.23±0.73)mmol/L,(7.13±0.65)mmol/L,(7.82±0.35)mmol/L,(5.67±0.51)mmol/L,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孕妇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为(6.50±1.80)天,住院时间为(14.30±1.80)天,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可以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使血糖控制更加及时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老年糖尿病组(老年组)120例和非老年糖尿病组(非老年组)80例.分别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检测血清尿酸、血清肌酐、24h尿酸排泄量、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计算尿酸清除分数.结果老年组血清尿酸为0.44±0.21mmol/L,血清肌酐124.8±73.9μmol/L,尿酸清除分数11.24±28.23%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0.32±0.12mmol/L,89.1±32.6μmol/L和10.20±12.56%.(P<0.01);而尿酸排泄量、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老年组为3.93±2.62mmol/24h、4.46±3.58ml/min、52.7±28.6ml/min显著低于非老年组的5.03±2.78mmol/24h、7.74±4.83ml/min、90.9±33.4ml/min.(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增龄相关;老年高尿酸血症除尿酸生成过多外,还与尿酸排泄减少、尿酸清除率下降等多种因素有关,故多为混合型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