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凯西莱预防抗肿瘤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凯西莱预防抗肿瘤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3月-2008年8月入住我院的肿瘤病人116例随机分为凯西莱(硫普罗宁)治疗组65例,单纯化疗对照组51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情况及肝损害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清ALT、AST、TB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6例患者出现肝损害(9.23%),明显低于对照组肝损害发生率(16/51,31.4%)。结论在化疗期间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同时加用凯西莱,能预防抗肿瘤药物致肝损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害6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与观察组3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2 w,监测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害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18例行FOLFOX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预防组61例在化疗同时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57例行化疗同时不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或其他保肝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肝损害发生率及损害程度上的差异,并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预防组及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1.47%及42.11%,预防组较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P〈O.01);预防组由于出现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导致化疗推迟占总化疗周期的6.15%,对照组为3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预防和治疗FOLFOX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出现的化疗药物性肝损害上有明确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环醇片在宫颈癌化疗期间减轻、延缓化疗期间肝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9月于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宫颈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双环醇片)45例,对照组(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45例。两组患者化疗前肝功能正常,治疗组化疗疗程期间口服双环醇片每次50 mg,一日3次预防性保肝治疗;对照组口服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每次150 mg,一日3次预防性抗肝损治疗,化疗后每周复查肝功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变化差异。结果 90例患者均完成化疗周期内治疗,两组化疗期间均有一定程度肝功能损害,但对照组更为明显,需要辅助静脉保肝药物处理后,按原方案继续化疗;治疗组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Ⅲ—Ⅳ度肝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环醇片(150 mg/d)能有效预防和减轻患者化疗期间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HRZE/4HR和3HESG/9HEG两种不同化疗方案对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6年6月住院的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并坚持了全程化疗的患者157例,采用不同化疗方案在化疗过程中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其中以2000年6月~2004年3月间收治的采用2HRZE/4HR及疗程半年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109例作为对照组,以2004年4月~2006年6月间收治的采用3HESG/9HEG及疗程一年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机率小,观察组出现肝损害10例(20.8%),对照组44例(40.4%) 观察组比对照组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时间晚,观察组两个月内出现肝损害7例(14.6%),对照组40例(36.7%) 观察组比对照组肝损害程度轻,观察组肝损害ALT升高3倍以上4例(8.3%),对照组35例(32.1%) 出现肝损害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经护肝治疗后恢复的时间短,观察组10例肝损害1个月内恢复正常9例(90%),对照组44例中1个月内恢复正常20例(45.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化疗方案疗程结束后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3HESG/9HEG针对初治肺结核合并慢性肝病患者虽然疗程较2HRZE/4HR长半年,但出现肝损害的机率小,发生时间晚,损害程度轻,恢复较快,有利于抗痨疗程的顺利完成,能起到预期的抗痨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赵强 《药物与人》2014,(9):242-242
目的: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观察自拟软肝汤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湿热内蕴兼瘵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用药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肝纤维化、肝功能疗效上明显优于治疗组。结论:自拟软肝汤剂具有抗乙肝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渊 《中国卫生产业》2014,(26):123-124
目的分析研究复方甘草酸苷针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的100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之上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加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前提之上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加以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全部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和肝功能治疗情况,对结果加以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针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柔肝安神中药内服配合耳穴贴压对结核病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8例结核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抑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柔肝安神方(协定经验方)内服配合耳穴贴压,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抑郁症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结核病临床疗效等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柔肝安神中药内服配合耳穴贴压对结核病伴抑郁患者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润东  李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396-3397
目的观察自拟芎芪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将45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芎芪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安络化纤丸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肝纤维化、肝功能、肝脏彩超等项指标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芎芪颗粒具有良好逆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岳华  查光成 《现代保健》2010,(33):25-2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肝炎后肝纤维化治疗的影响.方法 28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14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西医组),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两组均能降低AST、ALT、GGT、TB、IB,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水飞蓟宾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相关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肝硬度值(LSM)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血清HBV DNA定量、AFP、LS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BsAg、HBeAg、HBeAb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vs.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联合替诺福韦治疗CHB肝纤维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肝功能指标,降低其肝脏硬度,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晚期肝癌效果及药物毒性反应。方法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经细胞学或影像学证实的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OXA+CAP方案;对照组20例:FOLFOX6方案(OXA+CF+5-Fu);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ORR为5%,DCR为55%;TTP为2.1月,MST为9月,半年生存率为33%;观察组ORR为10%,DCR为50%;TTP为2.7月,MST为10月,半年生存率为38%;虽然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稍高,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足综合征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反应均高于观察组,二者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肝肾功能损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肝癌显示较好抗肿瘤效果,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与奈达铂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直接进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术前采用伊立替康与奈达铂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化疗结束后2~4周进行手术,术式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体力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伊立替康与奈达铂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肝硬化(HBC)代偿期患者采用软肝化纤汤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肝脏硬度、肝纤维化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科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HBC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联合软肝化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影像学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肝脏斜径、肝脏硬度等影像学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vs 80.0%;P<0.05);对照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BC代偿期患者采用软肝化纤汤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肝脏硬度,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代谢促进剂左旋肉毒碱对肝功能储备和肝癌生长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26例,按入院先后次序交替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1例,接受基础护肝治疗。治疗组15例,接受左旋肉毒碱和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护肝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天做肝脏CT检查,计算肿瘤月增长率;在治疗前、治疗后15和30天,测定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月增长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的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左旋肉毒碱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储备,具有显著的护肝作用。左旋肉毒碱对肝癌的生长既无促进作用也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慢性肝病经黄芪汤辨证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于2017年8月—2019年1月收治慢性肝病患者112例,将这一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6例,其中,观察组给与黄芪汤辨证治疗法,对照组给与强力宁片口服疗法,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可知,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汤为主的辨证疗法在慢性肝病治疗中效果明显,症状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杨忠文  周江  葛伟 《现代保健》2011,(14):70-7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在每1个化疗周期结束48h后给予EPO12000U皮下注射,3次/周,连续3周,共用6周。两组的辅助治疗相同。于第2个周期的EPO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EPO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的变化不明显。结论EPO能改善化疗相关性贫血,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肝炎综合征婴儿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脾消肿情况、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丙氨酸转氨酶(s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00%,明显小于观察组的92.00%(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脾脏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TBil、sALT及AST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4例服用过相同中药的急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因,以加深对中药引起的肝损伤的认识。方法对有相同服药史的4例急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清标志物、肝穿病理活检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并用两个国际上权威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断标准进行评分。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该4例患者可排除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的可能,并进一步排除了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胆系疾病所致肝损伤、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肝病。用两个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标准评分为6~8分,诊断为“很有可能”药物性肝损伤。结论通常认为无毒、无副作用的中药制剂也可为引起肝损伤重要原因.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