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为中毒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毒患者62例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首次吸出液体时间为(0.36±0.21)min、总洗胃时间为(27.83±5.47)min,均短于对照组的(0.54±0.23)min、(31.51±6.2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毒患者急诊洗胃的过程中,循证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儿给予了系统性的循证护理,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90.0%,同时实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5.47±1.12)s、疼痛感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3.24±1.87)s、(21.67%),而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76.67%)、(8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科患儿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循证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而且还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患者洗胃过程循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某医院急诊抢救室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以实施前后1年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吸出时间、洗胃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液体吸出时间和洗胃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中毒患者洗胃过程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可有效缩短洗胃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甲状腺瘤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效果,并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观察时间和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好转,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治愈2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手术操作时间为42.1±5.6min,术后观察时间为7.5±1.0d,住院时间为8.9±0.5d;实验组总有效率为50.00%,治愈13例,有效7例,无效20例,手术操作时间为70.5±5.4min,术后观察时间为10.8±0.8d,住院时间为13.8±0.8d.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常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共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具体包括:提高专业素质,规范工作流程,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生活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考核总成绩分别为(91.5±1.5)分、(79.2±1.6)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8.65±4.21)分和(66.51±4.13)分,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4.06%,住院时间分别为(24.15±10.66)d和(45.30±18.14)d.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19%和60.94%.结论:细节护理在提高护理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同时,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90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实施的护理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5例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9.04±2.06)d,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44%、93.33%,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总有效95.55%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制订出有效和准确的护理方案,对手足口病取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洗胃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洗胃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0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SDS评分(31.65±3.24)分和SAS评分(22.58±3.8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37±2.85)h和(53.48±4.62)d,实验组护理满意率和临床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进行洗胃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是极为必要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临床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减少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疝气患者中,选取出100例展开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每组50例,比较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率、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状况(VAS评分)以及康复情况(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示实验组为8.00%,对照组为24.00%,实验组明显更低(P<0.05),护理总满意率显示实验组为98.00%,对照组为82.00%,实验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术后1d及3d的VA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短(P<0.05)。结论在老年疝气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对其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治愈时间的影响。方法以96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分别为(8.3±2.7)d和(14.8±4.6)d,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4(8.33%)和11(22.92%),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46(95.83)和42(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全方位护理可缩短高血压鼻出血患者的治愈时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33.7±2.4)d,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45.2±6.1)d;实验组患儿中出现1例肺炎,对照组患儿出现4例肺炎;实验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为95.7%,对照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为76.4%。通过分析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实验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四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19日至2017年4月1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00.00%)、3小时内导联ST段降低率(95.00%)、死亡率(0.00%)、接诊至PCI时间(45.39±4.82)min、接诊至连接心电图时间(4.05±0.98)min、接诊至导管室时间(10.62±1.53)min、接诊至给药时间(21.05±2.96)min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重度患者洗胃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室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中毒洗胃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循证护理的观察组(30例)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毒洗胃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抢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手术室中急诊的患者实施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手术室中进行急诊手术的9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手术室护理模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51.37±3.48)min、(5.15±1.08)d]均短于对照组[(70.14±3.48)min、(8.24±1.86)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分别为37.56%、69.33%,干预组7.11%、96.67%。结论循证手术室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概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探究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救与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了急救治疗,而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了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75%)高于对照组(90.0%),而出血时间(24.56±2.41)h、出血次数(2次)、再出血率(2.5%)及并发症发生率(1.25%)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39.77±3.65)h、(4次)、(11.25%)、(13.75%),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急救治疗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梁瑞芬 《临床医学工程》2015,(12):1675-167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SCL-90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有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潜伏期时间和睡眠时间的改善情况。结果生理、心理、环境因素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护理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分别为(38.72±13.21)min、(219.47±41.23)min;治疗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分别为(27.68±8.27)min、(306.19±62.13)min。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性化护理对分娩产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希香 《职业与健康》2007,23(9):776-77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从2001年2月1日—2002年2月1日在山东省滕州市中医医院住院产妇中选择180例作为对照组,从2002年2月2日—2003年2月2日住院产妇中选择18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行传统的产科护理,实验组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及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医疗依从性。结果产程时间实验组为(10.5±1.5)h,对照组为(14.5±2.5)h;实验组发生产程延长或滞产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分娩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促进产程进展,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和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姜鑫 《智慧健康》2022,(36):217-2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实施意义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摸球法随机将2017年9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行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身心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身心健康状况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腰椎间盘突出中引用舒适化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舒适化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57%)好于对照组(90.0%),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1.6±3.2)min、术中出血量(115.3±7.5)mL、住院时间(12.5±3.2)d、并发症发生率(2.85%)和复发率(4.29%)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76.5±3.7)min、(198.6±8.7)mL、(23.8±3.5)d、(12.86%)、(15.71%),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4例重症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率,死亡率和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647,P<0.05;χ2=4.485,P<0.05;χ2=4.060,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胸外伤患者,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