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2000~2005年大连市流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文  王秀萍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4):344-344,352
[目的]掌握大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水平,准确监测流感毒株的变异情况,总结流感的流行规律。[方法]对大连市2000年10月至2005年3月流感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0年10月至2005年3月,在1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门诊病例2767156例,其中流感样病例622013例,占22.48%,12月和1月的流感样病例分别占监测病例总数的22.45%、21.33%。合计检测流感样病人咽拭子1038份,分离出流感病毒73株,阳性率为7.03%,其中A亚型的H1N1和H3N2分别为7株、65株,B群1株。[结论]监测5个年度的流感样病例数与病原学监测结果相吻合,可以反映出流感活动的强弱。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2002~2004年流感流行期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河北省流感流行动态及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流感流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要求的标准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2002~2003年和2003~2004年两个流行期监测表明:流感样病例数分别占门诊总病例数的3.67%和3.95%,其中儿童流感样病例分别占4.06%和4.89%,成人流感样病例分别占1.15%和1.30%,就诊百分率均在1月份最高;两个流行期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648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2株,其中甲3亚型76株,占82.61%,乙型16株,占17.39%,甲3亚型毒株为优势株,以12月和1月病毒检出率最高。结论:两个流行期监测表明,监测门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高峰均在1月份,且儿童较高;甲3亚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福田区流感流行动态及流感病毒毒株的变异情况,为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数据,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的鉴定。结果 2010-2012年共监测到流感样病例18 605例,占监测门诊总数的3.49%;分离阳性毒株201份,分离率23.67%,各年度ILI%趋势与病毒分离率一致;发生暴发疫情65宗,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结论福田区流感流行高峰在5~7月,各亚型交替出现,应进一步加强流感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为及时预警流感活动强度和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2年全区11所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和病原学检测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病例百分比、病毒分离率及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结果 2011年9月—2012年8月11所监测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6 693例,流感样病例占2.11%,2012年第一季度达到高峰;监测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011份,分离流感病毒44株,病毒分离率为4.35%;其中甲型H3N2 1株、乙型Victoria9株、乙型Yamagata 8株、未分型26株.结论 石景山区流感呈现明显的冬季流行高峰,乙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2011-2012年度流感活动度处于较低水平,流行高峰相对延后.  相似文献   

5.
2004年江西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4年江西省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对流感的流行进行预测预报。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采集咽拭子标本551份,分离到流感病毒65株,其中H3N253株,B型12株。结论:江西省2004年同时有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流行优势毒株为H3N2亚型。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1999-2005年度流感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辽宁省1999-2005年度流感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方法 在流行季节采集咽拭子用鸡胚和细胞分离方法,进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结果 1999年11月至2005年3月末,辽宁省及省内其他6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共采集咽拭子标本2713份,分离流感病毒188株,平均分离率为7.0%;其中辽宁省CDC和大连市CDC共采集标本1466份,分离病毒167份,平均分离率为11.4%;在2002年以前均分离到A3、A1和B型,且B型为Yamagata谱系;2002年后再未见A1型出现,A3与B型优势并重,且抗原分析显示B型已与Victoria谱系更类似。辽宁省作为北方省在中国.WHO第一个五年流感监测项目中只进行秋冬季监测,发现流行期出现在当年11月份至次年2月份。结论 辽宁省不同年份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的分析对于了解辽宁省流感流行特点、亚型漂移、对流感乃至禽流感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流感病毒细胞分离培养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陕西省2010年-2013年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胞分离培养,用卡方进行影响因素筛选,用Logisi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采集2 046份流感样病例标本,经MDCK细胞分离培养共有311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5.20%。发病年龄、采样时期、采样到送检时间、不同监测年度、监测医院标本放置温度这些因素对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采样时期、采样到送检时间、不同监测年度、监测医院标本放置温度是影响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结果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流感样病例标本采集后应放置在4℃并尽早送到流感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在流感流行时期应尽量多采集标本,可以提高流感病毒的阳性分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武汉市2012-2017监测年度流感流行特征,为本地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7监测年度流感样病例报告、病原学检测和暴发疫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监测年度,武汉市两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0~4岁年龄组最高,占流感样病例总数的84.2%(215 338/255 600)。两家哨点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8 528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1.7%(888/8 528),检出的阳性标本以A(H3)为主,占阳性标本总数的61.2%(543/888)。流感流行呈现冬季和夏季双峰特点,A(H3)、新A(H1)和B型流感交替流行。2012-2016年共报告11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其中10起发生在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 2012-2017监测年度流感流行强度保持平稳,不同监测年度流行高峰期病原优势株交替流行,应加强15岁以下和60岁以上年龄组流感样病例监测,加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营口市流感主要流行毒株及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毒株分离及鉴定,对流感样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哨点医院共报告门诊病例168898例,流感样病例3004例,占1.78%。全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325份,分离毒株7株,经鉴定均为甲3型。[结论]营口地区流感11月份进入流行高峰,持续到第二年3月。与辽宁省全省流感发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福田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动态及流感病毒毒株的变异情况,为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数据,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的鉴定。结果 2007—2009年共监测到流感样病例32 961例,占监测门诊总数的5.61%;分离阳性毒株363份,分离率34.41%。各年度ILI%趋势与病毒分离率一致。发生暴发疫情97宗,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结论福田区流感流行高峰在6—8月,各亚型交替出现,一般在6月前后出现毒株型别改变。2009年ILI%、分离率及暴发疫情的升高主要是由于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