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将85例经确诊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动态观察,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CN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NS、BI评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病人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将针刺法应用于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进行成本-效果评价。方法以针刺结合卒中单元为治疗组(30例),单纯卒中单元为对照组(3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及住院费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5 d和30 d NIHSS及B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评测量表每改善1分所增加的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卒中单元中应用针刺是脑卒中患者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09例纳入研究,最终失访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卒中单元组40例,联合组33例。对照组入住神经内科普通病房,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普通康复治疗项目;卒中单元组入住卒中单元,病情稳定后全程介入卒中单元综合管理治疗;联合组在卒中单元组的基础上给予TOT,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价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牛津残障评分量表(OHS)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前3组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3组的NIHSS评分、HAMD和OHS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且卒中单元组和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低于卒中单元组(P0.05);FMA、MBI和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卒中单元组和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高于卒中单元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综合治疗结合TOT能更好地改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运动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将85例经确诊为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动态观察,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CN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NS、BI评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病人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行介入手术治疗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术后给予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PSQI、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出院时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 指数均优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出院时NIHSS评分及Barthel 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PSCAD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治疗组61例;2组均采用卒中单元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方;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2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HAMD及HAMA评分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卒中后抑郁-焦虑状态,还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期入院脑卒中(CS)患者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期CS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急性期康复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对患者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同时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PSQI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I评分、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采用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有利于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以及肢体功能的康复,可以有效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性心理治疗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急性期伴心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和日常生活量表(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日常生活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及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侧支循环血流速度、病灶部位体积[梗死区体积(VDWI)和缺血半暗带体积(VIP)]、侧支循环开放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DWI、VI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侧支循环开放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侧支循环情况,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卒中后24小时内超早期、密集下床活动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行走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改善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卒中单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早期密集下床活动和醒脑开窍法针刺治疗,观察卒中患者独立行走50米所需中位天数及治疗前、治疗7天、14天、3月末的Barthel指数和治疗前、治疗14天、3月末的肢体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结果:2组至能够行走50米所需的中位天数比较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快的恢复独立行走。2组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能力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和更密集的下床活动结合针刺治疗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恢复独立行走的快速方法,并可能改善日常生活功能结局。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27-1728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主要予以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7d、2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7d、2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利于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针疗法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9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头针疗法联合康复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疗法,共治疗20次。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对两组患者神经损伤、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FMA、BI量表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10、20次NIHSS、FMA、B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10、20次NIHSS、BI量表评分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组FMA评分治疗10次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20次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头针疗法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按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在入院时及护理1个月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Barthel指数、HAMA及HAMD(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分对2组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情感状态进行评价。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干预,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卒中后情感障碍,改善患者的预后。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斌  邢小珍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152-2153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焦虑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焦虑患者,分为治疗组(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3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进行评定。结果:6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3%,对照组有效率22%;治疗组患者HAMA及NIHS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提高。结论:焦虑症状常见于卒中后患者,而适当的抗焦虑药物治疗是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躯体功能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郑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的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6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2组患者均按《2014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及化痰通络汤.2组患者分别于入组前、第7天,第14天采用中医症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有效率为81.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中医症候均得到改善,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及第14天时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7天进行mRS评分、MBI评分比较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相似文献   

18.
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单元康复组318例,普通病房对照组172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卒中单元康复组早期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给予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改良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同时比较平均住院时间。 结果:入院两组患者NIHSS、FMMS、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卒中单元康复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病房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病房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2组康复效果,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促进肢体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日常生活功能评定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住院后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各阶段情况进行不同的日常生活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