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核黄素光化学反应对细菌的灭活作用,探讨分析核黄素光化学灭活病原体的机理。方法将含有细菌的培养液4.950ml注入5ml血袋中,再加入10mmol/L的核黄素溶液50μl使其终浓度为100μmol/L,将血袋置控温光照仪中接受400—500nm波段可见光双侧照射[剂量(8.0—32.0)J/cm2],照射时温度为(4±2)℃;照射后标本通过细菌培养,透射电镜影像、核酸检测(LacZ基因片段)等方法观察核黄素光化学作用灭活大肠杆菌的效果。结果400—500nm可见光激发的核黄素光化学作用可以有效灭活大肠杆菌达6log;透射电镜影像示经核黄素光化学处理的大肠杆菌其拟核所在区域出现多个空泡;PCR显示经核黄素光化学处理的大肠杆菌其LacZ基因片段的复制被完全阻止。结论可见光激发的核黄素光化学作用可以有效灭活大肠杆菌,核酸是核黄素光化学产生病原体灭活作用的主要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探讨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学效应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生物作用,为光动力治疗放、化疗效果较差的鼻咽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6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实验室完成。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分为光处理和无光处理各8个实验组及各分别设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0.5,1.0,1.5,2.0,2.5,3.0,3.5,4.0mg/L血卟啉衍生物100μL,每组设7个复孔;孵育4h,对照组除不加光敏剂外其他与实验组相同,空白对照组只加培养基不加细胞和光敏剂。光处理实验组给予波长为630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照射,照射的功率密度为20mW/cm2,照射能量密度分别为20,10,5,2J/cm2,继续孵育24h,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实验组A值-空白对照组A值)/(对照组A值-空白对照组A值)×100%。每次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结果:①血卟啉衍生物与CNE2细胞共同孵育后,采用630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可对其产生杀伤作用,杀伤作用大小与血卟啉衍生物的浓度和激光剂量成正相关(P<0.01),但血卟啉衍生物浓度达2.5mg/L以上时杀伤细胞作用无显著增加。激光能量为20J/cm2,血卟啉衍生物的浓度为2.5mg/L时,其杀伤CNE2细胞的作用最明显。②在加入血卟啉衍生物而无激发光的情况下,血卟啉衍生物对鼻咽癌细胞生存不产生明显影响(P>0.05)。结论:血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光动力在体外可以对CNE2细胞产生杀伤效应,在一定范围内杀伤作用大小与血卟啉衍生物的浓度和激光剂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鼠乳腺癌移植瘤VEGF蛋白的抑制作用,探讨HpD-PDT的作用机制,为HpD-PDT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A、B、C三个治疗组(光敏剂浓度及照光强度分别为HpD 1.0 mg/mL,75 J/cm2;HpD 1.0 mg/mL,150 J/cm2;HpD 1.0 mg/mL,300 J/cm2),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移植瘤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d、7 d1、4 d 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各实验组间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时间延长C组(HpD 1.0 mg/mL,300 J/cm2)阳性表达率下降最明显。【结论】HpD-PDT通过破坏乳腺癌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其机理可能与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的微循环系统使血流阻滞血栓形成,及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新标准紫外线杀菌灯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标准紫外线杀菌灯对不同微生物杀灭效果。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辐射强度为110μW/cm2的30 W石英紫外线杀菌灯下方垂直距离1 m中心处照射30 min,对玻片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照射120 min,对玻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3.00。用该紫外线灯照射180 min,对玻片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平均灭活S/N值为83.28;照射7.5 min,对玻片上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平均灭活对数值>4.00。在20 m3气雾室内悬挂1支紫外线灯照射15 min,对空气中人工污染的白色葡萄球菌的消除率为100%;在20 m2房间内悬挂2支紫外线灯照射30 min,对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4.50%。结论新标准石英紫外线杀菌灯对载体上污染的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和病毒都有比较强的灭活效果,对载体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灭活作用较低。  相似文献   

5.
噻唑橙光化学法对红细胞中病毒及细菌灭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噻唑橙(TO)光化学法对红细胞中病毒及细菌灭活效果。方法以伪狂犬病毒(PRV)和辛德毕斯(Sindbis)病毒为指示病毒,分别加入红细胞比积为20%的红细胞悬液中,TO孵育1 h后做476 nm光照射处理;研究病毒灭活动力学特征;做TO浓度(C)、光照强度(I)、光照时间(T)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灭活条件;最优条件下检测裸照、密闭血袋中、密闭血袋充氧后的病毒灭活效果;最优条件下检测血液污染常见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灭活效果。结果病毒灭活动力学研究显示:在60μmol/LTO、1.06E-01 w·m-2·nm-1光强条件下,照射5 min可将大部分PRV和Sindbis病毒灭活,20 min灭活作用达峰值,分别为5.88和5.12 LogTCID50;正交试验显示:裸照时PRV及Sindbis病毒灭活最优条件均为I=1.33E-01 w·m-2·nm-1,T=20 min,C=80μmol/L;在此条件下,可灭活红细胞中PRV≥6.13LogTCID50(裸照,n=4)、(4.75±0.62)LogTCID50(密闭血袋,n=4)、(6.06±0.16)LogTCID50(密闭血袋充氧,n=4);可灭活红细胞中Sindbis病毒(5.41±0.12)LogTCID50(裸照,n=4)、(3.72±0.77)LogTCID50(密闭血袋,n=4)、(5.76±0.25)LogTCID50(密闭血袋充氧,n=4)。在此条件下细菌灭活效果: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5.91±0.13)Log10、金黄色葡萄球菌6.8Log10、表皮葡萄球菌6.0 Log10。结论 TO光化学法可有效灭活红细胞中病毒,有氧情况下(裸照或充氧)病毒灭活效果好于密闭无氧。TO光化学法可有效灭活红细胞中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DT)对体外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其生物膜的杀菌作用,并初步探讨PDT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甲苯胺蓝O(TBO)为光敏剂,He-Ne激光为照射光源,通过菌落计数来研究PDT对体外培养细菌的杀菌作用与TBO浓度的关系,及PDT对生物膜中细菌的杀菌作用;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菌对TBO的吸收来初步探讨PDT的作用机制。 结果当激光照射剂量固定时,PDT对体外培养细菌的杀伤作用随光敏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优化的光动力反应条件,可使PDT对两种实验菌的杀菌率达到90%以上,且尽管大肠埃希菌对TBO的吸收多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但PD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作用强于大肠埃希菌。PDT对两种试验菌成熟和未成熟的生物膜中细菌的杀菌率作用差异不大,为20%~30%。 结论He-Ne激光联合TBO对体外培养细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生物膜中的细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光动力作用更敏感,而这种光动力作用与细菌对光敏剂的吸收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叠氮溴化丙啶(PMA)在不同照射时间对大肠杆菌DNA灭活的效果,确定在实际使用中的最佳浓度和照射时间。方法选择相当于107cfu大肠杆菌(8099)的DNA作为灭活对象,加入终浓度为50μmol/ml、100μmol/ml、150μmol/ml和200μmol/ml的PMA,使用波长为460 nm的LED灯,分别照射5 min、10 min和15 min,然后进行Real Time PCR扩增。结果当PMA的浓度达到150μmol/ml,照射5 min时,大肠杆菌Real Time PCR扩增结果为阴性。结论在实际使用中,要完全灭活107cfu的大肠杆菌(8099)的DNA,需要≥150μmol/ml的PMA,照射时间≥5 min较合适。  相似文献   

8.
纳米银水溶液对噬菌体和细菌杀灭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米银水溶液分别对两种噬菌体和细菌杀灭效果,探讨噬菌体作为病毒指示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用含100 mg/L纳米银水溶液对大肠杆菌噬菌体MS2作用60 min,平均灭活对数值均>4.00。用1000 mg/L纳米银水溶液对大肠杆菌噬菌体T4作用24 h,平均灭活对数值均<2.00。用含10 mg/L纳米银水溶液作用20 min即可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5.00。结论纳米银水溶液可有效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噬菌体MS2和T4,此两种噬菌体对纳米银水溶液的抵抗力明显比两种细菌强。  相似文献   

9.
氦氖激光抑制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体外照射对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6 32 .8nm波长氦氖激光 (功率密度 5 0mW /cm2 ) ,3J/cm2 ,30J/cm2 ,90J/cm2 ,180J/cm2 剂量 ,分别照射培养的人瘢痕成纤维细胞 1次 ,3次和 5次 ,每日 1次 ,然后进行细胞计数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180J/cm2 重复照射 3次和 5次 ,细胞总数都明显少于同期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细胞周期分析表明 ,180J/cm2 照射细胞 3次和 5次后 ,S期细胞数从 5 1%降低到 2 0 %和 14% ,G0 /G1期细胞从 2 8%分别上升到 5 5 %和 6 0 % ,Sub -G2 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 6 .7%和 9.8%。结论 一定剂量 (180J/cm2 )氦氖激光重复照射能抑制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 ,原因可能是由于氦氖激光引起G0 /G1期细胞停滞和细胞凋亡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发光二极管(LED)红光照射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 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MSCs,将LED红光光源置于MSCs上方2 cm处,红光波长620 nm,测得光功率密度为6.67 mW/cm2,能量密度分别设定为0,0.5,1和2 J/cm2 ,其中0 J/cm2组作为对照组,其它组作为实验组。0.5 J/cm2组、1 J/cm2组和2 J/cm2组分别给予75 s,150 s和300 s LED红光照射,12 h后重复照射1次,共照射3次。于照射后48 h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EdU细胞增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DNA复制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SCs细胞周期变化情况。 结果 经620 nm红光照射后,发现各实验组细胞增殖活性及DNA复制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细胞生长周期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以0.5 J/cm2组最显著。 结论 低能量LED红光照射能增强SD大鼠骨髓MSCs细胞DNA复制活性,缩短细胞生长周期,从而促进MSCs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