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输卵管结扎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66例,对照组26例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结扎。结果:观察组疼痛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37例,3例部分缓解病例均系术前盆腔存在触痛结节,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累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双侧输卵管结扎,切断经血逆流至腹腔的途径,从而防止子宫内膜再移植,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韩献平  苗芸  裘宇容  钟梅  高云飞 《广东医学》2006,27(8):1167-116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输卵管结扎术后免疫功能的差异,阐明二者的相关性,探讨输卵管结扎术是否能够阻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方法73例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术后病理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为观察1组,60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再吻合患者为观察2组,60例卵巢冠囊肿或Ⅰ~Ⅱ°子宫脱垂要求行开腹术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3组外周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细胞因子水平;用腹腔液对正常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影响,间接反应3组腹腔液中NK细胞活性。结果观察1组中IL-6,IL-8,TNF-α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观察2组和对照组(P=0.0032),观察2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8)。3组腹腔液均可使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活性下降,而观察1组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9),观察2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结论输卵管结扎术后通过机械阻断经血逆流、减少炎性介质释放、抑制新生血管发生以及维持正常的NK细胞活性和免疫功能等机制,避免异位内膜的生长,预防Em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系育龄期女性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正常子宫内壁外的部位。处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可发生增生或分泌期改变。这种病变的发生发展和消散又是在内分泌功能控制下进行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于卵巢、子宫骶骨韧带、盆腔粘膜等处,临床上又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1],但是,在行绝育手术后的育龄妇女中很少发生,在妇科计划生育门诊中偶见此病。所以,从事妇科计划生育的医生要在积极对她们进行诊治的同时,要防止漏诊误诊,以帮助患者使她们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级与输卵管通畅的关系,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分期(I期-Ⅳ期)对输卵管功能的影响,探讨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与输卵管通畅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的1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疾病程度分为4组(分期按照RAFS法,分为I期组、II期组、Ⅲ期组和Ⅳ期组),对所有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观察输卵管形态及输卵管通畅程度,通过术后随访,探讨不孕患者与输卵管通畅与否的相关性。结果:Ⅰ、Ⅱ期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4.64%和83.33%,与Ⅲ、Ⅳ期(分别为71.43%和53.12%)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术后妊娠率Ⅲ、Ⅳ期分别为52.4%和50.0%,与Ⅰ、Ⅱ期的21.4%和37.5%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高于Ⅲ、Ⅳ期患者,Ⅲ期及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和输卵管通畅与否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早期(Ⅰ期和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与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红  程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115-115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较少见,本文报道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旨在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资料。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下腹隐痛两个月、B超发现盆腔包块25d”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伴有阵发性痛经,自服去痛片后缓解,近两个月来痛经症状加重,服用去痛片疼痛缓解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联合输卵管结扎术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法采集6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1∶2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行腹腔下保守手术,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结果观察组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37例(92.5%)部分缓解3例(7.5%)累计复发6例(15.0%)。结论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累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结扎术效果明显,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诺雷德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使用诺雷德、孕三烯酮及未用药组的复发率和受孕率。结果:诺雷德组、孕三烯酮组复发率分别为18.2%和28.0%,明显低于未用药组(P〈0.05)。但3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相似。结论:诺雷德、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有效,但不能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预防复发,观察其症状、体征和盆腔超声检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两种药物均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少,与孕三烯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药物治疗,毒副反应小,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连英 《四川医学》2003,24(12):1284-1285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了 171例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电视腹腔镜术后随访资料 ,比较术后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达那唑及未用药共分 3组 ,探讨疗效和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术后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辅助治疗 61例 ,复发率为 13 1% ;应用达那唑治疗 46例 ,复发率为 15 2 % ;未用药组 5 6例 ,复发率为 3 2 1% ,P <0 0 5。小剂量米非司酮副反应率为13 1% ,达那唑 45 7%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米非司酮治疗组副反应率低。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 ,不仅有效 ,且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0.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期妇女主要引起渐进性加重的痛经与不孕。也是发生盆腔疼痛和痛经的青少年最常见的病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对其早期诊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对1995年3月-2005年6月间.在我院经腹腔镜检查或开腹手术并由病理检查确诊的24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年龄分布、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以期能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保留卵巢的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后降低复发率的临床价值。方法:接受治疗者52例于术后7d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用90-180d。未接受治疗者29例。术后随访及定期检查,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盆腔B超检查。结果:接受治疗者2年内复发率为5.87%,3年复发率为9.6%。未接受治疗者1年复发率为17.2%,2年复发率为31.0%,3年复发率为4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方法 内异症保守性手术后患者54例按其用药意愿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为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连续使用6个月,同时加用中药扶正化瘀汤;对照组A、B分别单独口服米非司酮、中药扶正化瘀汤,用药方法与观察组相同.比较三组患者疗效和副反应. 结果 (1)治疗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观察组16.7%、对照组A 43.8%、对照组B 57.1%,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均无明显副反应,仅少数出现恶心、呕吐,多为服中药引起. 结论 米非司酮结合中药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疗效好,价廉,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对144例腹腔镜术后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学系统分析。结果:144例患者术后联合药物治疗一年,症状缓解率为95.1%,复发率为7.6%,其中40例合并不孕症患者妊娠率为55.0%。在症状缓解率及妊娠率上诺雷德组与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复发率明显低于后两者(p〈0.05)。结论:在进行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受孕率也得到提高;诺雷德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过程中,缓解症状及降低复发方面优于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帅  陈国芬 《海南医学》2007,18(10):125-12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及方法.方法 回顾2002年元月至2005年元月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96例临床资料.结果 96例均进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分期Ⅰ期7例,Ⅱ期29例,Ⅲ期57例,Ⅳ期2例.术中根据病灶部位大小,粘连程度给予电灶病灶,分离粘连,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手术时间:40.12±28.45分钟,出血量86.32±70.40ml,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早诊断,早治疗,利用腹腔镜治疗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娟  李彩娟 《河北医学》2014,20(2):221-223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手术治疗后9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LNG-IUS治疗,对照组使用孕三烯酮和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各30例,随诊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缓解效果和月经量、周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痛经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月经量和月经周期的比较上,观察组的恢复能力比对照组强。结论:LNG-IUS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效果非常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保守手术治疗的1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辅助治疗的复发率和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5.52%、13.33%,较文献报道中单纯手术治疗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两组问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米非司酮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的43.10%(P〈0.05)。结论: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治疗术后复发均是有效的,米非司酮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18.
何莉聪 《当代医学》2010,16(19):52-5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结合中药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内异症保守性手术后患者54例按其用药意愿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为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连续使用6个月,同时加用中药扶正化瘀汤;对照组A、B分别单独口服米非司酮、中药扶正化瘀汤,用药方法与观察组相同。比较三组患者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1)治疗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观察组16.7%,对照组A43.8%、对照组B57.1%,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均无明显副反应,仅少数出现恶心,呕吐,多为服中药引起。结论米非司酮结合中药用于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疗效好,价廉,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郭立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387-389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巩固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将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分为米非司酮组、GnRH-a组及对照组。米非司酮组36例,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 mg,1次/d,共6个月。GnRH-a组30例,腹壁皮下注射亮丙瑞林(商品名:抑那通)3.75 mg,28 d-30 d注射1次,共6。次对照组30例术后未用药物治疗。结果米非司酮组及GnRH-a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累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米非司酮组用药后雌二醇处于卵泡早期水平,而GnRH-a组用药后雌二醇达绝经期水平。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巩固治疗有效、方便、廉价、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0.
《吉林医学》2010,(30):5379-5379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复发率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对1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4年随访,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其病理类型和分期,分析复发与病理类型、分期、术式、术后是否用药情况的关系。结果:行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病理类型中,深部结节型、混合型(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临床病理类型)患者的复发率与卵巢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进行性疾病,其治疗应尽可能依据病理类型等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