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外伤性肠穿孔诊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治方法及经验。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5年l2月外伤性肠穿孔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均进行剖腹探查,进行一期肠修补50例,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16例,肠吻合外置4例。术后一期愈合64例,切口感染5例,死亡1例;未发生腹腔脓肿、肠瘘。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正确的手术方式、有效胃肠减压、腹腔引流、术后早期应用抗生素、静脉营养药物,是影响肠穿孔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黄秋岩 《新医学》2006,37(9):594-596
目的:探讨采用一期手术治疗结肠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采用一期手术治疗的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28例(93%)效果良好,1例(外伤性结肠穿孔)在术后第6日出现结肠吻合口瘘,需再行穿孔部位双管结肠造口术;1例(外伤性结肠穿孔)术后第4日出现切口感染,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应用一期手术治疗结肠穿孔,只要病例选择得当,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王国峰  贾玉清  殷全忠 《华西医学》2013,(11):1736-1737
目的总结结肠穿孔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18例结肠穿孔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自发性穿孔3例,肿瘤性穿孔8例,外伤性穿孔3例,医源性穿孔4例。诊断依靠腹部立位X线片、腹部CT、腹部B型超声、腹腔穿刺及腹腔镜探查等,18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手术后治愈,5例有术后并发症,其中3例肺部感染,2例严重肠粘连。结论结肠穿孔原因多样,尽早诊断、及时手术及术中个体化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钛网板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4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钛网板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钛网板行颅骨修补术。结果:42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修补区无红肿,均痊愈出院。随访时间3个月~4年,无1例出现感染、钛网板松动.结论:钛网板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有较好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较为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肠穿孔的CT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证实的42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部钝挫伤27例,锐器伤15例。所有病例均未口服造影剂,也没有进行增强扫描。结果:穿孔发生在十二指肠5例,空肠12例,回肠9例,结肠18例,直肠1例。外伤性肠穿孔的CT征象包括:腹腔游离气体(20/42)、腹膜后游离气体(6/42)、肠壁增厚(21/42)、腹腔游离积液(25/42)、肠袢间(系膜)积液(5/42)、系膜浸润(19/42)、系膜血肿(4/42)及肠管扩张积液(4/42)等。结论:肠穿孔的CT所见均为间接征象,单一CT指征对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有限,综合分析是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97-4698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的同侧股骨颈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均实施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本组患者Harri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分。结果 13例患者术前诊断8例、术中诊断3例、术后诊断2例,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为92.31%,股骨干骨折愈合率为100.00%;术后无切口感染、畸形愈合,但有1例股骨头坏死;13例患者术后Harris评分、GQOL-74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相较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股骨颈合并股骨干骨折诊断难度大,术前确诊率低,多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可改善Harris评分与GQOL-74评分,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7.
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临床资料。结果32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全部手术治愈,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腹腔内感染1例,肠粘连梗阻1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掌握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338-3340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商品名金因肽,由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对促进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月本院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剖宫产腹壁切口术后无特殊处理;治疗组使用金因肽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对比两组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在术后第3d切口愈合及疼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术后第10d切口愈合分类及疼痛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与肉芽肿形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产妇术后第42、90d比较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裂开、硬结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降低感染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Ⅰ期手术治疗结肠穿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綦江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7例结肠穿孔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Ⅰ期穿孔修补术或肠切除吻合术;对照组行分期手术,Ⅰ期行穿孔修补术或肠管切除术,Ⅱ期行近端肠管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大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19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3例、无腹腔感染发生。结论对部分结肠穿孔患者行Ⅰ期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制负压装置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按照对感染切口的处理方法不同,将84例切口感染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应用自制负压装置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手术切口感染,以同期行常规碘仿纱条换药治疗的42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和住院天数等。结果实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开放换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自制负压装置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手术切口感染,可以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护理体会.方法 对153例行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紧密配合医生实施手术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一次性清除血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结论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5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住院时间6.7 d。术后发生2例腹壁血清肿,无切口及补片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随访4~2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对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切口早日愈合,还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在腹部切口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常规清创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并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对照组常规清创后以碘仿纱条填塞伤口。结果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治疗时间为9~17 d,平均(10.2±4.7)d,愈合时间23~29 d,平均(25.3±2.7)d。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治疗时间为5~8 d,平均(4.7±2.6)d,愈合时间为10~16 d,平均(12.4±2.1)d。两组比较,术后切口感染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莫匹罗星在术后伤口感染治疗中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直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992年3月—2007年5月收治的18例外伤性直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后切口感染2例,尿道狭窄、肛门狭窄、肛周感染各1例,均给予对症治疗,18例全部获愈。结论:重视早期诊断、彻底清创、充分冲洗引流和转流粪便是提高直肠损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低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麻涌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248例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确诊后尽早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切口污染、进行切口冲洗等措施预防切口感染.结果 248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4例,切口感染率为1.61%,平均住院时间为18d.244例患者无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7.8 d.2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治疗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时,只要做到尽早诊断及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避免切口污染、进行切口冲洗均可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藻酸盐敷料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76例,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不同阶段敷料渗液量、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愈合费用、切口感染、Ⅱ期愈合、渗液管理显效时间、愈合时间等各项指标。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2组间愈合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其他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藻酸盐敷料有利于腹部脂肪液化切口渗液及伤口床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壁与会阴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42例腹壁切口内异症及18例会阴切口内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术,部分患者术前辅以药物治疗,术后5例复发。结论 手术切口内异症可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与妇科检查作出诊断。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对病灶范围大且深的病例,手术时机应慎重选择,术中及术后的正确处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及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方法。本组4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经术前辅助检查确诊38例,术中确诊4例,手术治疗后41例患者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7.6%,1例患者因失血性休克合并多器官衰竭死亡。治愈的患者中无因膈疝产生的并发症,胸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对于创伤性膈疝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以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范海涛  刘芳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47-1848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2000年6月至2009年1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共发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57例。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贫血患者适当输血,低蛋白血症患者给予白蛋白静脉点滴。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无院内感染发生。对于切口有少量渗液,表皮未裂开,液化范围小且浅表者,多数病人经3~4d换药后可按期拆线,切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较正常无脂肪液化者无延长。对于渗液较多,切口部分愈合不良,可拆除部分缝线者,术后住院时间12~16d。对于渗液较多、面积较大、全层裂开者,术后住院时间15~30d。【结论】只要及时正确地诊断与恰当的处理,切口脂肪液化均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藻酸盐敷料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藻酸盐敷料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76例,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治疗不同阶段敷料渗液量、换药次数、换药时间、愈合费用、切口感染、Ⅱ期愈合、渗液管理显效时间、愈合时间等各项指标.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 2组间愈合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其他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藻酸盐敷料有利于腹部脂肪液化切口渗液及伤口床的管理,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