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银杏内酯对拟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Aβ1-4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Aβ1-4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A)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3周后银杏内酯腹腔注射,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结果:与拟AD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银杏内酯组海马CA1区Aβ1-40表达明显减少或消失(P<0.01).结论:银杏内酯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理可能是抑制海马Aβ1-40的表达及tau蛋白磷酸化,减轻OA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Aβ1-4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A)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3周后银杏内酯腹腔注射,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Aβ1-40的表达。结果:与拟AD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银杏内酯组海马CA1区Aβ1-40表达明显减少或消失(P〈0.01)。结论:银杏内酯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理可能是抑制海马Aβ1-40的表达及tau蛋白磷酸化,减轻OA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3.
银杏内酯和胰岛素对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建立拟AD大鼠模型,研究银杏内酯和胰岛素对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A)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分为银杏内酯组,胰岛素组。银杏内酯组腹腔注射银杏内酯,胰岛素组侧脑室微量注射速效基因合成人胰岛素,分别设对照组。冈田酸末次注射2周后水迷宫行为学试验检测其学习记忆,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CA1区老年斑(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结果:拟AD模型组定向航行试验于第2天开始平均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或P〈0.01),空间探索试验原站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拟AD模型组比较,银杏内酯组及胰岛素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原站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Bielschowsky染色观察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未见明显改变,拟AD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形成NFT,细胞外有SP;银杏内酯组和胰岛素组大鼠海马CA1区少见或未见SP或NFT。结论:银杏内酯腹腔注射或胰岛素微量侧脑室注射均可减少拟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SP和NFT的形成,减轻OA对大鼠海马的病理损害,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异丙酚预处理对拟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损伤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和bcl-2表达的影响,分析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OA),建立拟AD大鼠模型.异丙酚预处理组大鼠于拟AD模型制作前30 min,腹腔注射异丙酚100 mg/kg.然后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Bielschowsky染色观察NFT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域出现大量NFT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免疫组化bcl-2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异丙酚预处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CA1区NFT明显减少或消失,免疫组化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 拟AD模型建立前30 min异丙酚预处理能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能降低NFT的表达,增高bcl-2表达,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苯酞对AD大鼠模型认知及海马Aβ、NR2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A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Aβ、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诱导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海马区Aβ、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丁苯酞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海马Aβ的沉积,有效促进海马CA1区NR2b的表达(P〈0.01);对AD大鼠模型的学习、空间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改善(P〈0.01);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对AD大鼠模型的改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改变与海马Aβ、NR2b变化相关,丁苯酞可能通过减少海马Aβ的沉积、促进CA1区NR2b的表达从而改善AD大鼠模型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SD大鼠海马CA1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制作A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EPO处理组.Aβ1-40大鼠海马CA1区注射造模,然后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生理盐水,EPO处理组则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观察药物干预后24h大鼠海马CA1区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变化,以及药物干预后4周大鼠学习和记忆力的改变.结果 药物干预后24h,EPO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较假手术对照组减少,但是EPO处理组Bcl-xl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100.42±12.43/视野)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82.06±19.68/视野)(P<0.05).药物干预后4周,EPO处理组大鼠学习能力[(20.38±5.88)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5.50±3.25)次,(P<0.05)],并且EPO处理组大鼠记忆能力[(4.75±1.75)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88±1.55)次,(P<0.05)].结论 EPO可以抑制Aβ1-40诱导海马CA1区Bcl-xl蛋白表达下降,保护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Aβ1-40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海马β-分泌酶活性及A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低、高剂量辛伐他汀组。除对照组双侧海马CA1区注射1μl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给予等容积聚集态Aβ1-40建立AD模型,并且各组按规定剂量灌胃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匀浆中β-分泌酶的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海马Aβ的表达。结果低、高剂量辛伐他汀组能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0.01),降低β-分泌酶活性(P〈0.01),减少海马Aβ的表达(P〈0.01),而低、高剂量辛伐他汀组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可改善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降低β-分泌酶活性、减少Aβ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eptide,Aβ)损伤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探讨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在大鼠海马注射微量聚合态的Aβ,制备AD的动物模型,通过水迷宫测试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t-C及Bcl-2的表达.结果:显示水迷宫测试中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说明注射微量Aβ的大鼠成功的模拟了AD的行为学模型.AD大鼠海马内的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Cyt-C强阳性表达,Bcl-2弱阳性表达.结论:AD大鼠海马CA1区存在明显的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拟Alzheimer病的简易大鼠模型。方法:大鼠海马CAI区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 OA)隔日1次,共4次,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大鼠海马CA1区多次微量注射OA可制备简易拟Alzheimer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耳针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影响。方法:采用冈田酸(Okadaic Acid,OA)海马CA1区微量多次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针刺肾、脑耳穴,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brillary tangles,NFT)。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耳针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第Ⅲ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海马CA1区NFT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耳针可显著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NF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大鼠海马β淀粉样肽1-42(β-amyloid peptide 1-42,Aβ1-42)及其降解酶——脑啡肽酶(neprilysin, NE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痴呆的作用机制。 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和大、中、小剂量脑尔康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25 μL(2 μg/μL)制备AD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个剂量脑尔康组大鼠给予脑尔康[60、30、15 g/(kg·d)]连续灌胃28 d,吡拉西坦组给予吡拉西坦[0.375 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Y型电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内Aβ1-42和NEP的表达。 结果:大鼠海马注射Aβ1-42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内Aβ1-42表达明显增多(P<0.01)。用药干预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和各剂量脑尔康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P<0.05,P<0.01),海马内Aβ1-42的表达下降(P<0.05,P<0.01),NEP的表达增加(P<0.05,P<0.01),其中以大剂量脑尔康组效果最佳。 结论:复方中药脑尔康可能通过上调AD模型大鼠海马NEP的表达来降低Aβ1-42的含量,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发挥抗痴呆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益智健脑颗粒对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右侧海马微量注射Aβ1-40建立AD动物模型,并用益智健脑颗粒对其进行干预,Y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BDNF表达.结果 Aβ1-40能够导致大鼠学会躲避电击所需的尝试次数明显增加[(25.36±3.48)次vs(15.41±2.89)次],海马CA1区BDNF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139.13±7.55)次vs(128.36±8.45)次],差异有显著性.应用益智健脑颗粒后,尝试次数明显减少[(17.12±3.51)次vs(25.36±3.48)次]、海马CA1区BDNF灰度值明显减小[(129.98±7.86)次vs(139.13±7.55)次].结论 益智健脑颗粒可以改善AD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以作为临床治疗AD的试验用药.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20,(4):405-410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AD模型组(AD组)、丁苯酞治疗组(NBP组)。采用向双侧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制作AD模型。采用水迷宫实验检测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A1区BDNF和bF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AD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各时间点海马CA1区BDNF和bFGF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AD组比较,NBP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改善,各时间点海马CA1区BDNF和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以4周时表达最明显。结论:丁苯酞能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丁苯酞上调BDNF和bF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AD组?克伦特罗组和ICI118,551组?AD组给予海马内注射Aβ1-40 1 μl(10 μg),克伦特罗组和ICI118,551组同样注射Aβ1-40 后分别腹腔注射克伦特罗0.5 mg/kg和ICI118,551 1 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Y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后检测海马内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转移酶(ChAT)的含量,Nissl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D组相比,克伦特罗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 < 0.01),海马ChAT?AChE活力下降,CA1区神经元凋亡明显(P < 0.01);而ICI118,551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hAT?AChE活力均较AD组提高,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情况较AD组有所改善(P < 0.05)?结论: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抑制剂分别能加重和减轻AD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改变脑内胆碱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ef-1在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发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Aβ25-35单次侧脑室注射诱导AD大鼠模型,Y迷宫测定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建模后4d、7d和14d时痴呆组、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Ref-1的表达。结果:①Aβ注射7d、14d后,痴呆组大鼠达到学习标准的训练次数、错误次数和全天总反应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②痴呆组Aβ注射4d起,海马CA1区Ref-1表达开始增高(P〈0.01),随着观察时点的延长,这种表达进一步增高(P〈0.01)。结论:大鼠侧脑室注射Aβ7d可成功诱导AD大鼠模型;Ref-1的上调早于大鼠记忆障碍的发生,Ref-1可能参与了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智健脑颗粒对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右侧海马微量注射Aβ1-40建立AD动物模型,并用益智健脑颗粒对其进行干预,Y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BDNF表达。结果Aβ1-40能够导致大鼠学会躲避电击所需的尝试次数明显增加[(25.36±3.48)次vs(15.41±2.89)次],海马CA1区BDNF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139.13±7.55)次vs(128.36±8.45)次],差异有显著性。应用益智健脑颗粒后,尝试次数明显减少[(17.12±3.51)次vs(25.36±3.48)次]、海马CA1区BDNF灰度值明显减小[(129.98±7.86)次vs(139.13±7.55)次]。结论益智健脑颗粒可以改善AD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以作为临床治疗AD的试验用药。  相似文献   

17.
观察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及其受体trkC的表达,并探讨其与AD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立体定向下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建立AD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相同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周后,用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然后处死,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T3和trkC蛋白的表达。结果:NT3与其受体trkC在两组大鼠海马各区表达变化不同。AD组大鼠海马CA1、CA2、CA3区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以CA1和CA3区较为明显(P<0.01),而CA4区和hilar区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以及海马各区trkC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神经元NT3的表达含量减少而非其受体trkC的下调与AD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损害相关,提示补充外源性NT3可有助于减轻Aβ25-35的神经元毒性,从而改善其学习和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生长因子对拟AD模型大鼠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及皮层中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影响.方法: 采用冈田酸(Okadaic Acid,OA)海马CA1区微量多次注射建立拟AD大鼠模型,侧脑室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进行预处理,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及皮层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brillary tangles,NFT).结果: OA注射后,大鼠出现认知能力、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海马及皮层出现较多NFT;注射NGF预处理后,上述症状改善,海马及皮层NFT数量减少.结论: NGF可显著改善拟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表明NGF可抑制NFT的形成,改善AD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EGb)对D-半乳糖(D-galactose)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A1区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腹腔注射D-gal建立痴呆模型,以不同剂量的EGb进行干预.采用Y型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以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nNOS表达.结果 痴呆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尝试次数显著增加[(77±5.2)次 vs(50±6.3)次](P<0.01),海马CA1区nNOS表达降低(P<0.01);EGb中、高剂量组较痴呆模型组尝试次数减少[(57±8.2)次、(52±4.1)次 vs(77±5.2)次](P<0.01),而海马CA1区nNOS表达均升高;治疗组尝试次数减少(P<0.05),而nNOS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b能改善D-gal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CA1区nNOS表达有关,其中预防效果比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酮(tanshinone,Tan)抑制β-淀粉样肽对神经元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大鼠双侧海马齿状回背侧细胞带微量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肽1-40片段(amyloid β-peptide1-40 Aβ1-40)20μg以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海马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采用丹参酮(Tan,50 mg/kg)对Aβ1-40处理的大鼠连续灌胃14 d,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海马内注射Aβ1-40 14 d后,经行为学检测大鼠出现记忆障碍时,海马内IL-1β和IL-6 mRNA以及iNOS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iNOS表达与IL-1β和IL-6存在明显正相关(P<0.01,P<0.05).以Tan 50mg/kg连续灌胃14 d后,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和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Tan能有效地抑制AD样大鼠海马内IL-1β、IL-6与iNOS表达,这可能为其抑制Aβ神经毒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