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76例儿童ALL进行免疫分型;使用PCR技术探测IgH和TCRδ的重排。结果T—ALL8例(10.53%),B—ALL(85.50%)例,T/B混合3例(0.04%),76例ALL中髓系抗原阳性率为26.3%;T—ALL与B—ALL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肝脾大和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率均无差异(P<0.05);CD10(—)的B—ALL的TCRδ阳性率高于CD10( ))的B—ALL(P=0.042);髓系抗原的表达与临床表现及无病生存时间无关;T—ALL无病生存率低于B—ALL(P=0.001)。结论 T—ALL较B—ALL的无病生存时间短;髓系抗原的表达与临床表现及无病生存时间无关;CD10的表达与TCRδ的表达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抗原和CD_(34)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髓系抗原、CD34 表达特点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 6 2例初治的ALL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①儿童ALL髓系抗原阳性率达 2 0 2 % ,其中CD13阳性最常见 (占 1 2 % )T系ALL和B系ALL髓系抗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ALL L2 中的阳性率高于L1(P <0 0 5)。②CD34 表达阳性率为33 3% ,B ALL阳性率高于T ALL(P <0 0 1 ) ,B ALL中前B细胞型明显高于普通型、B细胞各亚型。③CD34 表达与外周血幼稚细胞有关 (P <0 0 1 )。结果表明儿童ALL髓质抗原表达和FAB分型有关 ;CD34 表达与外周血原始细胞和脑膜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与ALL亚型、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学分型检测对明确诊断、判断预后、指导治疗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部分ALL患儿表达髓系抗原(MyAg)。本文对近年来伴有MyAg表达的儿童ALL(My+ALL)的发生率、临床表现、骨髓形态学、免疫学特点尤其是治疗效果和预后作了回顾和分析,提出儿童My+ALL并不具有更多高危的临床表现,采用现代强化疗方案儿童ALL无论有无MyAg表达均能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儿童ALL中MyAg表达不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CD3 4 表达特点及与Ph染色体表达、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 42例初治的ALL患者的免疫表型 ,其中B ALL 3 1例 ,T ALL 9例 ,N ALL 2例。结果 (1)小儿ALLCD3 4 阳性 14例 ,阳性率 3 3 3 %,其中 ,B ALL阳性 13例 (4 1 9%) ,T ALL阳性 1例 (11 1%) ,N ALL未检出阳性 ,B系ALL阳性率明显高于T系ALL(P <0 0 5 ) ,ALL L2 中的阳性率高于L1 (P<0 0 5 ) (2 )CD3 4 表达与外周血幼稚细胞有关 (P <0 0 1)与患者治疗前白细胞数、肝脾大及出血情况无关。 (3 )CD3 4 表达和脑膜白血病有关 (P <0 0 1)和缓解率无显著相关性。 (4 )Ph染色体阳性率为 3 1 2 %。CD3 4 表达和Ph染色体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CD3 4 表达阳性组外周血原始细胞增多 ,引起脑膜白血病机会多。CD3 4 表达与ALL亚型、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和治疗缓解率及染色体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染色体6q16. 3区域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相关的表达序列标记(EST),为筛选儿童ALL候选基因打下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同源性比较筛选EST的策略,结合逆转录PCR方法,检测6q16. 3区域的相关EST在儿童ALL淋巴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6q16. 3区域筛选到一个在儿童ALL细胞中低表达的ESTAA403058,与正常淋巴细胞相比较,在10例儿童ALL淋巴细胞中的7例其表达下调(P<0. 001)。结论:染色体6q16. 3区域ESTAA403058在儿童ALL中表达下调,提示其可能参与儿童ALL癌变过程,为克隆儿童ALL相关基因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p16蛋白表达及 DNA含量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 S-P免疫组化法检测 31例 ALL患儿的 p16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 DNA含量.结果 31例 ALL的 p16蛋白表达缺失率?54.8%( 17/31例), p16蛋白缺失与高白细胞数( >2.5× 109/L)、肝脾肿大等高危临床特征显著相关;高危型 ALL的 p16基因缺失率( 70.5%)远高于标危型 ALL( 3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459).小儿 ALL异倍体发生率为 41.8%, p16蛋白表达阴性者 17例中 DNA异倍体 9例, p16蛋白表达阳性者中异倍体 4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2749).结论 p16蛋白失活在小儿 ALL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16蛋白表达阴性者 DNA异倍体的发生率高,与临床高危因素有关, p16蛋白缺失者可能与 ALL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7.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错译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抗原错译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4例ALL患儿的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运用一组相关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采用吉姆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儿童ALL54例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29.63%,其中CD13为25.93%,CD33为20.37%,CD14为11.11%。T—ALL和B—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77%vs529.27% P=0.918)。CD34表达阳性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40.63%vs13.64%P=0.039);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完全缓解(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5%vs94.74% P=0.148);但生存率曲线比较分析,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短(P=0.031)。结论 儿童AL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为29.63%;CD34阳性的ALL抗原错译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的ALL抗原错译表达率;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短;ALL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ALL患儿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d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以15例首次确诊的儿童ALL为实验组,以10例同期住院非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细胞中Cdt1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儿童ALL治疗后(3.56±2.43)与治疗前(4.12 ±2.47)比较Cdt1表达明显下降(P<0.01);儿童ALL治疗前Cdt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2.33 ±1.32,P<0.05);儿童ALL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Cdt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1可能参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可以通过监测ALL治疗前、后细胞中Cdt1表达水平,判断疗效. [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0):955-956]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蛋白及骨髓血浆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初发儿童ALL E-cadherin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33例ALL患儿根据诱导治疗前后分为初发组和缓解组(完全缓解)。RT-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E-cadherin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骨髓血浆E-cadherin蛋白浓度,统计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铁蛋白(SF)、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骨髓及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比例等临床指标。结果初发组骨髓单个核细胞E-cadherin mRNA、蛋白及骨髓血浆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缓解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发组血清LDH及S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缓解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初发组E-cadherinmRNA、蛋白表达水平与LDH、SF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及外周血原幼稚细胞比例均无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基因表达缺失可能参与了儿童ALL的发病,E-cadherin基因表达水平对儿童ALL治疗效果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p73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31例ALL、10例ALL缓解(CR)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p73 mRNA检测,并进行p73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分析;10例非肿瘤患儿为对照组。结果31例初发ALL p73 mRNA表达阳性率为64.5%,强度为0.316;10例ALL-CR组阳性率90.0%,强度0.641;10例对照组患儿均表达p73 mRNA,强度0.685。CR组和对照组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ALL组(P0.05),CR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73阴性表达与高危年龄(≥10岁)、外周血高白细胞数(≥50×109/L)、T细胞型、高危临床分型、早期诱导缓解治疗反应差等临床特征相关(P0.05),与性别、FAB分型无关(P0.05)。结论儿童ALL患者p73 mRNA的表达率较低,p73 mRNA的阴性表达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有关;儿童ALL p73基因阴性表达者可能预后不良;p73基因检测对儿童ALL临床治疗、估计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时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儿,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术(FCM)微量全血法检测ALL患儿(ALL组)、ALL诱导缓解治疗达完全缓解患儿(ALL-CR1组)以及外科择期手术患儿(正常组)的血小板参数、网织血小板百分率(IPF%)、网织血小板绝对值(IPC)、颗粒膜糖蛋白(CD62p)、PAC-1。结果二磷酸腺苷(ADP)激活前,ALL组CD62p、PAC-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ALL-CR1组PAC-1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低于ALL组(P0.05);ADP激活后,ALL组CD62p、PAC-1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ALL-CR1组PAC-1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高于ALL组(P0.05);ALL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低于正常组和ALL-CR1组(P0.05);ALL组IPF%高于正常组和ALL-CR1组(P0.05),IPC低于正常组和ALL-CR1组(P0.05)。结论ALL初诊患儿存在血小板活化,同时伴有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可作为判断ALL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外周血人类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表达水平和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集36例初治ALL患儿和13例健康儿童的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ELISA分别检测各组血浆IL-6和IFN-γ水平,t检验分析ALL和健康对照组IL-6和IFN-γ水平变化.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4例初治ALL患儿、13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和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hTERT相对表达水平,t检验比较分析初治ALL与健康对照组和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之间hTERT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进一步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初治ALL患儿组hTERT相对表达水平与血浆IL-6和IFN-γ水平的关系.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 仞治ALL患儿血浆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3.27±32.05)ns/L vs(28.15±15.91)ng/L,t=4.841 P=0],但血浆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14.62±7.67)ng/L vs(24.22±10.43)ng/L,t=3.505 P=0.001].初治ALL患儿组外周血hTER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6057±0.1796 vs 0.0774±0.0219) ng/L,t=4.986 P=0,低于阳性对照K562细胞株(0.6057±0.1796 vs 0.8883±0.0472)ng/L,t=3.071 P=0.006.初治ALL患儿组中外周血hTERT表达水平与血浆IL-6水平呈正相关(r=0.683 P=0.001),与血浆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570 P=0.011).结论 初治ALL患儿hTERT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并存在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二者相互作用,促进ALL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WT1基因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realtimeRT PCR检测WT1基因表达方法 ,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外周血WT1基因表达水平。方法 建立realtimeRT PCR方法 ,采用PEABI 770 0PCR仪检测ALL 37例患儿、非白血病 1 3例和 1 8例正常儿童外周血WT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ALL初发 1 3例WT1基因的表达量为 (1 0 5~ 1 0 6 )拷贝 / μgRNA ,部分缓解 1 2例ALL患者的表达水平为 (1 0 2 ~ 1 0 4 )拷贝 / μgRNA ,ALL完全缓解 1 2例表达水平为 (0~ 1 0 2 )拷贝 / μgRNA。 结论 WT1基因在ALL外周血中有高水平表达 ,可作为疗效考核及监测微残留病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TLA-4/CD28的表达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及治疗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21例B细胞型ALL患儿初发且未治疗前、经VDLD方案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并持续缓解予CAT巩固停药2~3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TLA-4、CD28的表达。结果(1)治疗前:ALL患儿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CTLA-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1),CD28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1);(2)治疗后:ALL患儿在达到完全缓解时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CTLA-4的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28的表达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T淋巴细胞不能被充分活化,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与清除功能降低,可能是ALL的发病因素之一;(2)化疗过程中注重调节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刺激T淋巴细胞正常活化可能有助于提高ALL的治疗缓解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及缓解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讨GYPC、TRIP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儿童ALL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儿童ALL初治患者、缓解患者、复发患者及正常对照儿童GYPC基因、TRIP3基因的表达。结果儿童ALL GYPC基因表达:①GYPC基因表达水平在复发患者中最高,不仅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完全缓解组(P<0.01),也高于初治组(P<0.01)。②初治患者中,GYPC基因阳性表达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与阴性表达者差异无显著性,但未缓解患者治疗前GYPC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完全缓解患者(P<0.05)。儿童ALL TRIP3基因表达:①TRIP3基因在初治组ALL中的表达水平与复发组ALL中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在缓解组ALL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复发组及初治组(P<0.01)及正常对照组;②在初治的ALL患儿中,TRIP3基因表达阳性者其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高于表达阴性者(P<0.05)。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前TRIP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未缓解患者(P<0.05)。结论GYPC可能是儿童ALL的不利因素,GYPC高表达者疗效差,易复发。TRIP3基因高表达者对化疗药物反应敏感,易于缓解。[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32]  相似文献   

16.
T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 17例儿童T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 ALL)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用三色荧光标记法置于流式细胞仪检测 17例T ALL ,并随机抽取B ALL 17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 ALL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3% ,其髓系抗原表达占 2 3.5 % ,B系抗原表达占 4 1.0 % ;CD2表达率显著低于CD5、CD7、cyCD3(P <0 .0 0 1) ;在CD45散点图中 ,T ALL幼稚细胞群在CD45(y轴 )均值明显高于B ALL(P <0 .0 5 )。结论 T ALL时CD5、CD7、cyCD3特异性高 ;在CD4 5 vsSSC散点图中T ALL分布特性亦不同于B AL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凋亡调控基因死亡结构域沉默子(SODD)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与磷酸化-NF-κB-p65表达的相关性,研究ALL 2种常用化疗药物对SODD表达的影响,试图寻找化疗新靶点.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5例儿童ALL骨髓细胞SODD、p65蛋白表达水平;长春新碱(VCR)处理Jurkat细胞后,Annexin-V-Fluorescence/PI双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免疫印迹法检测SODD及p65在化疗药物作用下的表达变化.结果 25例ALL中,SODD和065表达的阳性率较健康对照组高,其中高危病例组SODD阳性表达率较标危病例组阳性表达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a<0.05),且骨髓细胞中SODD与p65表达呈正相关(r=0.69 P<0.01);VCR能有效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在该凋亡过程中,SODD及p65表达下调,并呈时间依赖性,但柔红霉素(DNR)不能有效下调SODD的表达.结论 SODD和p65均参与了ALL的发生发展,且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SODD与ALL临床分型及预后有密切关系;VCR特异下调白血病细胞中SODD的表达及抑制NF-κB的活化,恢复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Livin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ivin蛋白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SP法)检测Livin蛋白在40例ALL和同期住院20例非白血病儿童的骨髓组织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儿童ALL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ALL患儿40例骨髓组织中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0%,较对照组(5%)明显增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6例患儿骨髓组织中7例完全缓解,其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未完全缓解者(P<0.05)。结论Livin蛋白在儿童ALL骨髓组织中高表达,Livin蛋白可能参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和化疗耐受机制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髓系抗原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方法根据国际白血病欧洲协作组(EGIL)标准将1999—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33例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ALL(My+ALL)分为双表型、双系列型给予正规治疗。对其预后进行观察。结果(1)My+ALL患儿,双表型26例(78.8%,26/33),其中B系ALL伴髓系表达17例(65.4%,17/26),T系ALL伴髓系表达6例(23.1%,6/26),T系B系伴髓系表达3例(11.5%,3/26)。双系列ALL患儿7例(21.2%,7/33)。(2)26例双表型ALL患儿治疗35d,缓解率80.7%。7例双系列型ALL仅1例达缓解(14.3%)。(3)生存状态双表型26例中20例处于缓解状态(76.9%),双系列型7例中仅1例(14.3%)。(4)复发情况双表型6例复发(23.1%,6/26),双系列7例中6例复发(85.7%)。结论髓系抗原阳性表达在儿童ALL时不能作为预后不良的因素,但双系列白血病患儿预后差,复发率高,长期生存机会少。  相似文献   

20.
探讨p16蛋白表达及DNA含量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的临床意义。应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3 1例小儿ALL白血病细胞的p16蛋白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DNA含量。结果 ,3 1例ALL的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5 4 8% ( 17 3 1) ,p16蛋白缺失与高白细胞数 ( >2 5× 10 9 L)、肝脾肿大等高危临床特征显著相关 ;高危型ALL的p16基因缺失率 ( 70 5 % )远高于标危型ALL( 3 5 7%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小儿ALL异倍体发生率为 3 8 7% ,p16蛋白表达阴性者17例中DNA异倍体 9例 ( 9 17) ,p16蛋白表达阳性者中异倍体 4例 ( 4 14 )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χ2 =1 10 6,P >0 0 5 )。结果表明 :p16蛋白失活在小儿ALL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16蛋白表达阴性者DNA异倍体的发生率高 ,与临床高危因素有关 ,p16蛋白缺失者可能与ALL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