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妊娠期甲减患者6336例,其中临床甲减组1825例,亚临床甲减组2190例,单纯低甲状腺素(T4)血症组2321例;选择同期正常健康孕妇24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及最终发生自然流产的情况。结果 (1)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自然流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甲减组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亚临床甲减组仅早期流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临床甲减组自然流产1次和≥2次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亚临床甲减组自然流产1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3)妊娠期临床甲减患者合并TPOAb和TgAb同时阳性或其中1项阳性时,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与抗体阴性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亚临床甲减患者仅当合并TPOAb和TgAb同时阳性时,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与抗体阴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妊娠期临床甲减可导致自然流产,而与流产时期、次数及TPOAb、TgAb无关。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与自然流产时期、次数有关,且仅当TPOAb和TgAb同时阳性时可导致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妊娠12周内的95例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正常妊娠的92例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结果:2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低T4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TPOAb(+)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稽留流产有弱相关性(列联系数分别为0.21和0.22)。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TPOAb(+)与稽留流产有一定的关系,提示开展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对降低稽留流产的发生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妊娠早期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孕妇妊娠晚期甲状腺功能(甲功)变化及妊娠结局,了解甲状腺自身抗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早期127例甲功正常、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或(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孕妇为研究组,223例甲功正常、TPO-Ab和TG-Ab阴性妊娠早期孕妇为对照组,随访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28.35%(36/127)的孕妇妊娠晚期出现甲功紊乱,其中11.81%(15/127)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7.87%(10/127)为临床甲减;对照组10.31%(23/223)的孕妇出现甲功紊乱,其中2.69%(6/223)为亚临床甲减,2.24%(5/223)为临床甲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流产率(18.90%,24/127)、早产率(22.83%,29/127)及胎儿窘迫率(7.87%,10/127)与对照组流产率(9.42%,21/223;8.52%,19/223;2.69%,6/2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纯低T4血症、死胎、胎儿畸形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甲状腺炎发生率(40.16%,51/127)显著高于对照组(10.17%,18/177)(P0.05)。结论妊娠早期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孕妇妊娠晚期发生甲功紊乱及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明显增高,加强妊娠早期甲功筛查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阴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上海市亭林医院收治的妊娠早期孕妇4616例,按年龄分为18~24岁组(602例)、25~29岁组(2604例)、30~34岁组(1330例)、≥35岁(80例)组,比较不同年龄组孕妇TPO-Ab阴性的亚临床甲减发生率。再根据TPO-Ab钠片(LT4)治疗分为治疗组160例(接受LT4治疗)和观察组98例(未接受LT4治疗),以同期526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TPO-Ab阴性亚临床甲减发生率比较:年龄30~34岁组(7.97%)高于25~29岁组(5.99%)和18~24岁组(3.99%);年龄≥35岁组(12.50%)高于25~29岁组(5.99%)和18~24岁组(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4.29%)高于治疗组(6.25%)和对照组(4.94%);观察组妊娠期贫血发生率(44.90%)高于治疗组(30.00%)及对照组(26.04%);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200±300)g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TPO-Ab阴性的亚临床甲减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贫血的发生,且有利于子代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ATA)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4月于我院产科进行孕前检查,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非妊娠期妇女,其中有复发性流产病史妇女92例,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凝血功能相关检查无异常,为研究组;无复发性流产病史妇女226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对象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阳性率,Tg Ab(+)和(或)TPOAb(+)为ATA阳性。结果:1研究组中,年龄≥35岁及<35岁者的ATA阳性率分别为39.29%(11/28)和26.56%(17/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则分别为25.00%(10/40)和18.28%(34/186),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TA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相近。2研究组ATA阳性率为30.43%(28/92),高于对照组的19.47%(44/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POAb阳性率为30.43%(28/92),高于对照组的11.95%(2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g Ab阳性率为7.61%(7/92),与对照组的7.52%(17/2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A与复发性流产有关,尤其与TPOAb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后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PCOS患者IVF-ET后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为临床改善PCOS患者助孕结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行IVF/ICSI-ET助孕的PCOS患者共2231例(PCOS组),对照组为条件匹配的因输卵管因素进行助孕治疗的非PCOS患者共2231例,分析其自然流产率和染色体核型异常率。将PCOS组分为自然流产组和持续妊娠组,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PCOS自然流产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PCOS组的自然流产率(24.15%)较对照组高(12.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流产的患者中,PCOS组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36.05%,31/86)较对照组低(55.56%,5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在PCOS患者中,自然流产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HOMA指数水平显著高于持续妊娠组(P0.05);经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HOMA指数及BMI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密切相关;周期类型、移植胚胎质量、移植胚胎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基础性激素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非PCOS患者相比,PCOS患者的流产率高。染色体核型异常不是PCOS患者高流产率的主要因素。年龄、BMI及HOMA指数是PCOS患者在IVF/ICSI-ET助孕后发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α-MSH、NF-κB和IL-6表达与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的相关性,评价其早期预测感染性流产和早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因晚期(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就诊的孕产妇52例,其中晚期先兆流产、晚期难免流产、先兆早产、早产各13例。同期选取中孕引产、正常妊娠各13例作为对照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α-MSH、NF-κB和IL-6表达水平。结果:(先兆)早产组及(先兆)难免流产组的生殖道感染率增高,其中早产组与流产组生殖道感染与绒毛膜羊膜炎存在相关性(P0.05)。与中孕引产组和晚期难免流产组比较,先兆流产组外周血α-MSH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妊娠组和早产组比较,先兆早产组中α-MSH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孕引产组比较,先兆流产组与难免流产组中外周血IL-6水平增高,其中难免流产组中IL-6水平最高;与正常妊娠对照组比较,先兆早产及早产组中IL-6水平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组中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的生殖道感染是导致早产及流产的主要原因。α-MSH及IL-6可早期预测早产和流产的发生及预后。外周血NF-κB不能作为早产及流产单独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确诊为早期稽留流产的100例女性作为研究组,同期正常的100例早孕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水平,分析其与早期稽留流产的关系。结果研究组TPOAb阳性率、Tg Ab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对数转化后,研究组女性血清中TPOAb水平[(0.91±0.65)U/ml]高于对照组[(0.72±0.26)U/ml](P0.01),而研究组女性血清中Tg 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组女性TPOAb阳性率是对照组的4.129倍。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可能与稽留流产有关,TPOAb阳性为稽留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及代谢综合征变量的变化和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年龄、孕周、产次相匹配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8例(MPE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5例(SPE组),正常孕妇63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清PON-1活性、丙二醛(MDA)、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结果:子痫前期患者(MPE组+SPE组)血清MD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PON-1活性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PE组空腹血糖较MPE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ON-1活性与MDA、甘油三酯、LDL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与HDL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BMI及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P>0.05)。对照组、MPE组及SPE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3.2%,18.4%,33.3%。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有代谢综合征的标志,推断两种疾病相互关联。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ON-1活性显著降低,可能为两种疾病相互关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与封闭抗体的关系,探讨封闭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9例RSA患者和50例正常孕妇血清的封闭抗体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APLA),并且比较不同类型流产APLA阴性率的差异;同时利用G显带技术对稽留流产组130例患者绒毛染色体分析。结果:RSA患者APLA阴性率为86.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阴性率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免流产组患者APLA的阴性率为94.59%,稽留流产组阴性率为70.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稽留流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为52.31%。结论:RSA与患者封闭抗体缺失有关,其中封闭抗体缺失在难免流产患者中缺失更为明显。在RSA患者中及时进行封闭抗体的检测,对于RSA的实验室诊断及免疫治疗非常重要,稽留流产患者在检测封闭抗体的同时,分析绒毛染色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患者中关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T淋巴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山东省巨野县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卵巢功能正常者43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自身免疫反应性指标水平、MIF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两组血清自身免疫反应性指标检测阳性率相比,抗卵巢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透明带抗体及MI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IF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D4+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明显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阳性组与MIF阴性组CD4+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明显高于MIF阴性组(P0.05),MIF阳性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MIF阴性组(P0.05)。结论 MIF在卵巢早衰患者血中浓度及检出率较高,提示MIF在卵巢早衰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CD8+T细胞升高及CD4+/CD8+比值下降与卵巢早衰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佐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8周,观察尿蛋白转阴及水肿消退时间、24h尿蛋白、血胆固醇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蛋白转阴及水肿消退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胆固醇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病综合征1年及1.5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改善肾病综合征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胆固醇、减少尿蛋白漏出、促进尿蛋白转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既往自然流产次数与患者第3日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单纯输卵管因素或盆腔粘连原因行第1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患者资料,排除已知的影响流产和胚胎发育疾病的患者,将患者按流产次数分为4组,分别为既往自然流产次数0次组(n=1 252)、1次组(n=385)、2次组(n=77)和≥3次组(n=36)。结果:第3日的优质胚胎率和受精率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既往自然流产0次、1次、2次组的优质胚胎率随流产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P=0.005);但既往自然流产≥3次组的优质胚胎率和受精率较2次自然流产组均有升高趋势,进一步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既往自然流产≥3次的患者在IVF-ET前进行全面的自然流产原因筛查和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2次自然流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既往2次自然流产患者的胚胎质量下降;经系统、全面的自然流产原因筛查,并接受相应治疗后再行IVF-ET,自然流产次数≥3次的患者其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可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药物流产和无痛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1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下无痛流产术,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卡前列甲酯栓行药物流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流产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7.84%(91),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88.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等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输精管结扎术对中老年男性血脂代谢的远期影响。方法以社区为单位分层整群抽取遵义市40岁及以上成年男性474例行生殖健康现状调查和体格检查,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1)结扎组261人,未结扎组213人,结扎平均年限为(30.1±7.8)年;结扎组TG[(1.22±1.02)mmol/L]低于未结扎组[(1.59±1.27)mmol/L],HDL[(1.17±0.39)mmol/L]和LDL[(2.31±0.70)mmol/L]高于未结扎组[(0.90±0.36)mmol/L、(2.17±0.83)mmol/L](均P0.05)。(2)年龄与TG呈负相关,与HDL、LDL呈正相关;体质量指数(BMI)与TG、TCH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FPG与TG呈正相关,与HDL、LDL呈负相关;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TG呈正相关,HDL呈负相关(均P0.05)。(3)校正相关因素后,结扎组与未结扎组相比,TG(β:0.041,95%CI:-0.111~0.301)、TCH(β:0.015,95%CI:-0.184~0.253)、LDL(β:-0.063,95%CI:-0.242~0.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β:-0.236,95%CI:-0.258~-0.11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扎10~19年组、20~29年组和30~39年组的H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扎≥40年组的HD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精管结扎术对中老年男性的TG、TCH和LDL无不良远期影响,但早期可能影响HDL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37~40周不同年龄段孕妇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并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既往无甲状腺及其他重大器官疾病史的孕37~40周孕妇,其中28岁者890例、28~34岁者1137例、35~44岁者393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3组孕妇间TSH、FT3和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5~44岁组的TSH水平较28岁组和28~34岁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8~34岁组的TSH水平较28岁组轻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4岁组、35~44岁组的FT3和FT4水平较28岁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5~44岁组的FT3和FT4水平较28~34岁组略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的甲减、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妊娠晚期孕妇的年龄密切相关。甲状腺功能检测对筛查和干预甲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妊娠晚期妇女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中药肾康灵干预治疗前后血清趋化因子CXCL16和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DAM10)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0例PNS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另同期选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解肾康灵煎剂,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CXCL16和ADAM10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和尿蛋白定量,观察治疗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对照组的CXCL16、ADAM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对照组的CXCL16、ADAM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对照组的CXCL16、ADAM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的CXCL16、ADAM10水平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CXCL16、ADAM10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病情均有改善但未痊愈,中西医结合组较西药对照组改善更明显。(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胆固醇和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L16、ADAM10参与了小儿PNS的发病机制,中药肾康灵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PNS患儿的CXCL16、ADAM10水平,降低尿蛋白、血胆固醇,升高血白蛋白,从而改善患儿病情,这可能与清除吞噬ox-LDL的血清CXCL16而发挥整体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早期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早期习惯性流产患者60例,安排患者住院接受诊疗。按照病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在接受循证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焦虑及便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早期习惯性流产患者可消除不良情绪,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尽量,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TNF-α及TGF-β1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的异常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自1然流产组)、25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25例正常未妊娠妇女(未孕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TNF-αmRNA和TGF-β1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绒毛和蜕膜组织内TNF-α及TGF-β1表达强度。结果: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TNF-α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21.1±9.4%、68.6±14.1%、97.0±11.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21.5±9.4%、95.7±12.9%、87.0±13.8%,组间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然流产组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NF-a均显著强于人工流产组(P<0.01);自然流产组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GF-β1显著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体滋养层细胞表达TNF-α均显著强于人工流产组,提示TNF-α可能在母胎界面局部发挥作用并导致流产。②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GF-β1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未妊娠妇女显著升高,提示TGF-β1对妊娠维护起重要作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胚胎移植前后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新鲜周期进行移植的患者,共1 707例,随机分为A组(n=585),B组(n=394),C组(n=728)。A组在移植前24 h内和移植当日2 h内进行2次TEAS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在移植后第2日再进行7次TEAS治疗;C组为对照组,不加用TEAS干预。分别观察3组受试者的临床妊娠率、宫外孕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活产率。结果 A组临床妊娠率(42.91%)优于C组(3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而活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妊娠率(45.22%)和活产率(30.43%)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和0.048);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宫外孕率、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可提高IVF-ET者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