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 ,宿主 CD4 和 CD8 T细胞中死亡受体 (Fas)及死亡配体 (Fas ligand,FasL)的表达情况。 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 ,Fas和 Fas L 在 CD4 和 CD8 T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 ,Fas和 Fas L在 CD4 和 CD8 T细胞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但感染10 wk后 ,Fas L在 CD4 T细胞的表达接近并超过 Fas的表达。 结论 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 ,CD4 T细胞凋亡比率超过 CD8 T细胞和 CD4 / CD8 T细胞比值下降与相关蛋白 Fas、Fas 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PD患者营养不良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T细胞凋亡及其细胞表面Fas、FasL、Bcl-2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凋亡率、及其表面Fas、FasL、Bcl-2抗原表达水平,测定体质指数、三头肌皮皱厚度等指标评估营养状况。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1.COPD患者外周血中CD4+的凋亡及其表面Fas、FasL抗原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加,营养不良组又高于营养正常组,而其表面Bcl-2的抗原表达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CD4+凋亡及其表面CD4+Fas、CD4+FasL的表达均与体质指数负相关,而CD4+Bcl-2与体质指数则呈正相关。结论营养不良促进COPD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Fas/FasL,Bcl-2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再障患者体内活化的T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多和功能的异常是否与其凋亡减少有关。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特发性再障(n=36)、因苯中毒导致的继发性再障(n=16)、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n=8)和正常对照(n=9)的骨髓及外周血中CD8^+细胞表面Fas的表达。结果再障患者CD8^+细胞Fas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治疗后病例中的有效组的表达显著高于特发性再障初治组、低于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CD8^+细胞表面Fas的表达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CD8^+细胞表面Fas的表达成正相关,且均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成正比。结论再障患者体内异常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通过Fas/FasL途径介导的自身凋亡减少,导致其数量增多,同时还存在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探讨CD4^+CD25^+Foxp^3+T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常规逸出尾蚴,感染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感染后第3、6、9、12周分批处死小鼠,取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用FITC-CD4和PE-CD25单抗进行细胞表面染色,洗涤后,经打孔液和固定液处理,再用PE-cy5-Foxp3抗体进行核内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第3、6、9、12周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7±0.13)%、(1.77±0.21)%、(1.10±0.05)%和(0.83±0.04)%,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25±0.007)%、(0.27±0.13)%、(0.38±0.15)%和(0.35±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3±0.09)%、(3.13±0.47)%、(2.78±0.19)%和(2.82±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35±0.10)%、(0.43±0.13)%、(0.30±0.08)%和(0.31±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从第6周开始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慢性病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DNT细胞)在小鼠病毒性肝炎慢性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C3H/Hej小鼠感染3型鼠肝炎病毒(MHV-3)建立了小鼠慢性肝炎模型.分离感染病毒5天后的小鼠脾脏细胞,利用磁珠法分选得到DNT细胞,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过继到同样感染MHV-3的小鼠,观察其生存率、组织炎症和病毒载量的变化,检测FasL表达情况.体外将DNT细胞与同来源的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观察其抑制效应.结果:实验发现,肝炎小鼠的生存率由23.3%提高到46.67%,肝脏组织炎症减轻,病毒载量无变化.体外实验DNT细胞高表达FasL,对CD8+细胞有特异性杀伤效应.结论:CD4-CD8-双阴性T细胞可以通过Fas/FasL途径对CD8+T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从而导致肝炎的慢性迁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过程中,宿主CD^ 4和CD^ 8T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p53,bcl-2,TGFβ在转录水平上的变化,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作原位杂交,观察凋亡相关基因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CD ^ 4和CD^ 8T细胞中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CD^ 4和CD^ 8T细胞中促凋亡基因p53和TGF-βRNA的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感染后第10周起CD^ 4T 细胞p53和TGF-β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CD^ 8T细胞,差异有显著意义,抑制凋亡发生的基因bcl-2mRNA表达水平则与之相反,CD^ 4T细胞bcl-2mRNA的表达从感染从第10周起显著下降,而CD^ 4T细胞bcl-2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CD^ 4T细胞凋亡比率超过CD^ 4/CD^ 8T细胞,CD^ 4/CD^ 8T细胞比值下降与p53,bcl-2,TGF-β基因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及特征。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10±2条)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6周(急性期,10只)和13周(慢性期,10只)取脾脏,制成脾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分选出CD4^+CD25^+T细胞。体外实验,将急性期和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与CD4^+CD25ˉT细胞共培养,^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体内实验,将CD4^+CD25^+T细胞被动转移到日本血吸虫辐照致弱尾蚴免疫的小鼠体内,2周后剖杀取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IL-10+和干扰素γ+(IFN-γ+)CD4^+T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抗辐照致弱尾蚴抗原IgG1和IgG2a水平。结果体外实验显示,在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刺激下,与单纯CD4^+CD25ˉT细胞培养组(脉冲指数即cpm值为7615±1058)相比,CD4^+CD25^+T细胞对CD4^+CD25ˉT细胞增殖具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且感染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抑制作用(cpm值为2336±490)强于急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cpm值为4467±144)(P〈0.05);并对IL-4、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分泌也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急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对各细胞因子的抑制率分别为32.0%(P〈0.05)、66.3%(P〈0.01)和63.2%(P〈0.01);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对各细胞因子的抑制率分别为28.4%(P〈0.05)、60.1%(P〈0.01)和58.3%(P〈0.01)。体内实验显示,在辐照致弱尾蚴诱导的免疫应答中,转移慢性期血吸虫感染小鼠的CD4^+CD25^+T细胞对IFN-γ和IgG2a抗体的产生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诱导的CD4^+CD25^+T细胞具明显免疫抑制作用,并呈现优势抑制Th1应答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CC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亚群及NK细胞(CD56^+)上Fas的表达。结果CD4^+、CD8^+亚群Fas表达升高,CD8^+、Fas双阳性细胞在浸润性TCC患者较表浅性TCC增多,NK细胞(CD56^+)上Fas表达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Fas在TCC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亚群中表达升高,可能对肿瘤细胞逃避自身免疫攻击起一定作用,同时可能影响了全身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9.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由日本学者Sakaguehi在1995年首次报道,是指一部分可以高表达IL-2受体的α链(CD25)分子的CD4+T细胞。已经证实CD4+CD25+Treg与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移植免疫等相关。目前认为心血管领域中多种疾病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相关。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脏移植等等。CD4+CD25+Treg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也是目前探讨的热点,本文就此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肝硬化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近几年大量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的Fas抗原表达变化与多种造血与非造血疾病有关,我们推测在肝硬化时骨髓CD34+细胞通过Fas/FasL系统参与而诱导其凋亡,引起造血干/祖细胞减少。本研究以四氯化碳、酒精等复合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为实验模型,观察药物诱导的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骨髓CD34+细胞Fas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Fas介导的骨髓CD34+细胞凋亡在肝硬化外周血细胞减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Fas、FasL与1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型糖尿病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β细胞凋亡在其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 ,Fas/FasL系统参与 β细胞凋亡。Fas是死亡因子 ,FasL是其受体 ,表达Fas的细胞和表达FasL的细胞或抗Fas抗体结合均可导致表达Fas的细胞凋亡。正常胰腺细胞不表达Fas,胰岛炎时 ,许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可诱导胰岛β细胞表达Fas,从而被表达FasL的细胞 (T细胞或胰岛α及 β细胞 )诱导凋亡 ,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对Fas/FasL研究可能在 1型糖尿病免疫预防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CD8 T细胞Fas/FasL、Bcl-2/Bax蛋白表达以及相互关系,探讨细胞凋亡机制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UC肠黏膜组织以及60例正常肠黏膜组织CD8,Fas/FasL, 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CD8阳性细胞在上皮间的浸润在UC 组为52%,正常组为7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急性期较缓解期也显著减少(20% vs 74%,P<0.01).CD8在UC患者急性期黏膜固有层的表达为80%,高于缓解期的34%(P= 0.0006).Fas在UC上皮中表达62%,正常组织 3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急性期高于缓解期(84% vs 45%,P<0.01).FasL在固有膜炎性细胞中的表达UC组为62%,正常组7%,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急性期(88%)高于缓解期(43%),而且CD8与FasL在黏膜固有层炎性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X2=7.3,P<0.01). Bcl-2/Bax在UC肠黏膜上皮的表达率与正常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UC肠黏膜组织Fas/FasL表达增强, Bcl-2/Bax表达无明显变化,CD8细胞与UC急性期Fas/FasL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胃癌及癌旁组织Fas、Fas L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Fas、FasL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74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高中分化型胃癌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一致性显著高于低分化型胃癌(P<0.05)。而在早期和进展期胃癌间,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胃癌间Fas和FasL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Fas 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FasL在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as和FasL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抑制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与胃癌的分化和免疫逃逸有关。  相似文献   

14.
何长伦  王寿明  张锦海  吕恒  郑纪山 《肝脏》2010,15(5):332-334
目的观察不同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8^+ T细胞的细胞内毒性颗粒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用rHBcAg作为刺激剂,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中度、重度患者以及无症状HBV携带者外周血CD8^+ T细胞的IFN-γ/IL-4和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CD8^+T细胞的穿孔素及颗粒酶B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和HBV携带者(P〈0.05,P〈0.01),中度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2组慢性乙型肝炎IFN-γ+/CD8^+ T细胞(Tc1)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和HBV携带者(P〈0.05)。HBV携带者CD8^+T细胞的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以及Tc1百分率与健康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CD8^+ T细(Tc2)表达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8^+ T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表达率的增加以及Tc1细胞增加与慢性HBV感染的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IDS患者肺组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AIDS尸检患者肺门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叉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MV抗原及核酸的表达。结果本组病例中有8例表现为肺部CMV感染。CMV肺炎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及巨细胞包涵体形成;肺部CMV感染常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应用CMV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可明确CMV感染诊断。CMV感染者FOXP3阳性标记指数显著高于无感染者;CMV感染者CD4^+,CD8^+淋巴细胞计数略低于无感染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病例AIDS患者肺部CMV感染率较高,可能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Foxp3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Graves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基因Foxp3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Graves病患者免疫机制中CD4^+CD25^+T细胞亚群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初次确诊Graves病的患者和40名健康自愿者,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CD4^+CD25^和CD4^+CD25^high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T细胞的荧光强度。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结果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以及CD4^+/CD8^+的比值明显升高,而CD4^+CD25^和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T细胞的荧光强度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也无明显减少。结论Graves病主要通过效应性CD4^+T细胞的体液免疫反应对甲状腺组织产生影响,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减弱可能仅是Graves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次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ymphotactin,XCL1)对COPD患者外周血CD4+ T、CD8+T细胞亚群及有关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1 3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和13名健康人,分离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培养,经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干预后,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表面Fas、FasL表达,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XCL1、IL-2表达水平.结果 AECOPD及稳定期患者外周血中的XCL1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ECOPD组又高于稳定期组患者(P<0.05).COPD患者(包括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T细胞培养液中,XCL1干预组与未干预组相比,XCL1、CD4+-Fas、CD4+-FasL、CD8+-Fas、CD8+-FasL表达增高(P<0.05),CD4+/CD8+降低(P<0.05),而IL-2表达减少(P<0.05).且XCL1的表达与CD4+-Fas、CD4+ FasL、CD8+-Fas、CD8+-FasL的表达呈正相关,与IL-2的表达及CD4+/CD8+呈负相关.结论 XCL1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其参与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Fas、FasL的表达,导致CD4+T、CD8+ T细胞的凋亡增加,CD4+ T/CD8+T比值下降,造成CD4+/℃D8 +比例失衡,XCL1还可引起IL-2水平降低,间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低下,可能是导致COPD炎症持续存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初,Sakaguchi和助手研究T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表明小部分(约10%)CD4^+T细胞组成性表达IL-2(CD25),是体内控制自身反应T细胞的关键。剔除了CD4^+CD25^+T淋巴细胞的小鼠CD4^+T淋巴细胞输注到无胸腺的裸鼠后,  相似文献   

19.
CD48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CD8^+T细胞上CIM8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RA患者(RA组)和30名健康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上CD48的平均荧光强度,分析RA患者CD48在CD8^+T细胞上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RA组CD48^+CD8^+T细胞表面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CD48^+CD4^+T细胞的表面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CD8^+T细胞上CD48的表达低于对照组,CD48的表达减低使抑制性T细胞减少可能在RA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肝内免疫活性细胞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54例CHB患者肝内CD25^+T细胞以及部分患者肝内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并与9例正常肝组织进行比较。CD25^+和CD8^+T细胞在HBV感染组和非HBV感染组中的表达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和P〈0.01),CIM^+T细胞在HBV感染组的表达虽有增多的趋势,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HBV感染组CD25^+T细胞表达与I临床病理炎症分级和ALT的变化相关,随着炎症分级的加重和ALT的升高,其表达逐渐增强(P〈0.05和P〈0.01)。CD4^+、CD8^+T细胞表达与临床病理炎症分级和ALT的变化无关(P〉0.05)。CHB患者肝内CD25^+T细胞表达增强与机体对HBV产生免疫耐受有关,CHB患者肝内CIM^+、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异常,功能性免疫活性细胞浸润量不足,不能有效清除H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