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尿病从脾虚论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消瘦,即常说的"三多一少".此病属于中医学之"消瘅"、"消渴"的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此病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上分上中下三消论治,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基本原则,佐以润肺、清胃、滋阴补肾等法,其病位在肺、胃、肾,对脾却少有论及.但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多有困倦乏力、少气懒言、脘闷纳呆、口淡乏味、舌淡体胖大等脾气虚弱见症,且每从脾论治,收效甚捷.因此笔者认为在糖尿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将糖尿病从脾虚论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中医学中"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临床上多从肝肾论治。古书云该病的病机为脾胃气虚,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浊痰上犯清阳之位,提示其病位在脾胃。蒙定水教授即是从脾论治原发性高血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蒙定水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证经验,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3.
杨江成 《吉林中医药》2011,31(5):403-404
历代医家以及现代中医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脾虚一证客观存在,主要病机为脾气虚弱,脾不散精,痰浊羁留于血中。健脾不仅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4.
阳虚盗汗从脾虚论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嗣立 《四川中医》2008,26(3):32-33
盗汗前贤多责之于阴虚,自明清后,从阳虚论治亦不少,然历代医家都立足于阴阳,从脏腑论治的鲜见.余认为辨证应不离脏腑.而在盗汗中的脏腑,脾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急性肾炎是泌尿系临床的常见病,多由呼吸道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所引起,以发热、咽痛、或皮肤脓疮、颜面或全身浮肿、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从肺论治本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略述辨治用药如下:  相似文献   

6.
痛经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以青年女性为多见.笔者在江苏省中医院门诊侍诊期间 发现本病多因寒而起 患者主诉经前或正值经期 下腹冷痛 得热则舒 痛剧时晕厥 伴冷汗淋漓 手足不温 恶心欲吐 纳呆 大便溏薄 次数增多.笔者以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原则 主要着重于经前调治.  相似文献   

7.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属祖国医学“脑风”、“首风”、“头风”等范畴。现代医学的“颅内肿瘤”、“高血压”、“各种脑炎”、“颅内高压综合征”、“脑血管病”、“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颈椎病”等均可出现头痛。头痛  相似文献   

8.
从多数早中期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表现看 ,初期病变在气分 ,以肝郁气滞为主 ,病久则病邪进入血分 ,以淤血内结为重 ,久之肝病犯脾 ,导至脾气虚弱 ,运化失司 ,终至水湿停蓄而为浮肿、腹水。因此 ,肝硬化腹水的病理机制 ,大致可归纳为肝郁血淤、脾虚水停。治疗以疏肝健脾、化淤软坚利水为主。病变初期重在疏肝健脾、化淤利水 ,待病情稳定后则重在疏肝健脾、软坚散结。笔者用自拟土鳖四逆散系列方 ,配合使用少量利尿西药 (多选用氨体舒通 ,间歇使用双氢克尿塞 ,必要时偶用速尿 ) ,适量使用白蛋白。对有发热腹痛者 ,可使用PG或喹诺酮类药物抗…  相似文献   

9.
从肾脏疾病从肺论治的中医理论基础,几种肾脏疾病从肺论治的探讨等论述从肺论治肾脏病。指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病均可从肺论治。  相似文献   

10.
从肝论治甲亢浅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thyroiditis,SAT)、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最常见,属中医瘿病、虚劳等范畴。病机以“脾虚”为关键,宜从脾论治。对此病的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现代药理等方面均有涉及,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从临床疗效看,常规的药物治疗,只能单纯降压,且有时会出现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情况。利用耳穴压籽治疗高血压,则不仅仅是为了降压而降压,它是通过对机体、脏腑的整体调治,而综合改善因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13.
从脾论治消渴及消渴之并发症血痹脱疽,首先在标本论治思想的指导下,从脾之生理功能出发,以运化生化之功能论治其气阴本虚,以提升统摄之功能论治其瘀血标实;其次,从脾之生理特性出发,"脾主四肢,在体合肉",肢体末端、关于肉的病变,自当责之于脾;接着在"脏-腑-经-皮"的内外观念下,可以看到下肢大血管的病变部位与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在整体论的观念下,探讨脾与肺、肾、胰的关系,认为"消虽分三部,皆与脾关"。总之,"脾虚致消"为糖尿病之根,而"脾虚致瘀"为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之根。从脾论治糖尿病及下肢大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杨  郑承红 《河南中医》2011,31(3):218-220
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多有头身疼痛、困倦乏力、脘闷纳呆、口淡乏味、便溏等,可知脾虚是糖尿病的病机关键,湿浊乃糖尿病之病理产物,糖尿病应以治脾为要.  相似文献   

15.
掌跖脓疱病(PPP)是一种双侧对称性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与银屑病史、感染、金属过敏和免疫等因素有关。尝试从“脾虚”致掌跖脓疱病的病因入手,兼顾扶正与祛邪,重视治疗过程中辨证思维的运用,使正气复,邪气祛,标本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至于扶正与祛邪之力,孰重孰轻,方药选择,临床上则当视其病证而作权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从脾论治抑郁症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 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0年1月6日从脾论治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  相似文献   

17.
孙莉  韩琦  刘寅  项颗 《吉林中医药》2020,40(3):312-314
历代医家将眩晕病的病因责之于风、火、痰、虚、瘀及外感六淫等,并将其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从风论治、从痰论治、从火论治等多种学术流派。尽管中医古籍中尚未明确记载眩晕病从神论治理论,但诸医家在遣方用药中已有所体现。围绕眩晕病"病位在心脑、从神论治"的新假说进行挖掘和整理,进一步阐述眩晕病的病机和治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眩晕是一种自觉症状,多为本虚标实。老年患者素体亏虚,基础疾病多,脾肾失养,眩晕以虚症为主,病程长、反复发作;亦可日久因虚致实,耗伤气血,突然发作,伴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头痛,面唇紫暗。从脾肾论治,补益气血,化痰祛湿,补肾填精,补虚驱邪,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脾脏与变应性鼻炎关系密切.本文从病因病机、经脉络属、生理、病理功能等方面探讨脾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阐述脾虚为变应性鼻炎发病的根本病机,提示变应性鼻炎临床遣方用药当重视“益气健脾,升阳通窍”之法,并从现代病理、药理学及临床案例证实益气健脾的重要性,为临床从脾论治变应性鼻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魏天贵  党中勤 《河南中医》2020,40(3):372-375
党中勤教授认为肝硬变腹水是由于肝病日久,肝病传脾或者脾虚肝乘,导致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疏泄不利,体内水邪泛滥,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标实为水。在肝硬变腹水的治疗中,党老师非常注重实脾,着力于补益脾气,使脾运化水湿功能恢复正常,气机调畅,水湿得化。在培补中宫脾土的同时,党老师也非常注重水肿的消除,临床治疗中加入四苓散以健脾渗湿、利水消肿,以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水肿泄泻,且不妄用攻下逐水药物。党老师继承前人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以健脾益气、活血利水为大法,总结出临证用药经验方黄芪泽苓汤,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疗效,能够消除腹水,提高血浆白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