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川崎病(K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温州地区住院的KD患儿资料及该地区气象资料,对每月KD发病人数与同时期该地区气象因素,包括降雨量、风速、日照时长、气温及气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温州地区约1 956例KD住院患儿纳入本研究,KD发病率以春夏季为高,冬季发病率较低。降雨量与KD发病率成正相关(r=0.217,P<0.05),气压、风速与KD发病率成负相关(r=-0.209、-0.652,P<0.05),气温、日照时数与KD发病率相关性不显著(P> 0.05)。结论:KD的发病与气象因素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罗碧莹  孔卫乾 《海南医学》2010,21(21):54-56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诊断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我科近6年(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KD近3年(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患儿人数是前3年(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患儿人数的1.72倍(43/25),68例中男女比例为1.96:1(45/23),5岁以下患儿发病占94.1%(64/68),非典型KD占32.4%(22/68)。典型KD组和非典型KD组在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冠状动脉损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KD组与非典型KD组在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脱屑与硬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D发病中非典型表现发生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容易误诊,尽早做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诊断K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翔  谢振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0):784-785
目的分析探讨川崎病(KD)临床特点,尤其是非典型KD的早期诊断。方法2000年7月-2006年2月住院的4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KD35例占76.8%,非典型KD11例占23.9%。具有川崎病诊断标准5项为69.6%,非典型KD发病年龄偏小均值1.36±1.25与典型KD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PLT的变化稍晚;肛周脱皮和卡介苗接种处反应对KD的诊断意义比较大。结论非典型KD的诊断要注意肛周皮肤的变化以及卡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非典型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治,减轻冠脉病变程度,改善预后。方法:总结2000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37例非典型KD患者及60例典型KD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非典型KD在婴幼儿中发病率高于典型KD。症状发生率典型KD组高于非典型组,而非典型KD组肛周充血脱屑发生率和卡介苗接种处红斑发生率均高于典型KD组。非典型KD组冠状动脉受累率高于典型组。结论:非典型KD多发生在婴儿期内,且较典型KD更易发生冠状动脉受累。所以诊断时应注意典型的临床诊断指标以外的症状、体征,即在结合化验异常及心脏彩超对冠脉病变已检出的同时出现肛周充血脱屑和卡斑处红斑亦可作为川崎病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的71例KD住院患儿的诊治情况。71例KD患儿中有典型KD组57例,不完全KD组14例。结果①与典型组KD相比,不完全KD组PLT明显升高(P<0.05),而HCT明显降低(P<0.05),冠状动脉病变(comnary anery lesion,CAL)发生率高(85.71%)。②不完全KD组女性患儿比例较典型KD组高,年龄较典型KD组小(P<0.05),热程较典型KD组长(P<0.05)。③两组对IVIG的治疗反应大致相同。结论不完全KD女性患儿发病多、且发病年龄小,多在1岁以内、CAL发生率高、PLT升高明显、HCT降低明显,提示其血管炎病变可能发生更早更重。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 Kawasaki disease)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治疗的104例川崎病(KD)病例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中84例(80.8%)为典型KD, 20例(19.2%)为不完全KD.不完全KD平均年龄(].26±1.34)较KD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完全KD具备KD诊断标准6条中的4项或3项,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55.6%,与K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中不完全KD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发生率高于KD.结论 不完全KD多见于小年龄婴幼儿,且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冠状动脉病变是诊断不完全KD的重要依据,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赵文生  吕进泉  杨勇 《重庆医学》2012,41(29):3109-3111
目的比较分析不完全川崎病(KD)与典型KD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结果,寻找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汇总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该院儿科的111例不完全KD与162例典型KD的病案资料。比较分析性别、年龄、发热、肢端改变、口唇黏膜变化、多形性红斑、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肛周脱皮、卡疤反应、血常规(WBC)、血沉(ESR)、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性别、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完全KD在肢端改变、口唇黏膜变化、多形性红斑、结合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低于典型KD(P<0.01),肛周脱皮(不完全KD组22%,典型KD组18%,P=0.19)、卡疤反应(不完全KD组9.9%,典型KD组0.6%,P<0.01)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不完全KD组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KD组(不典型KD组32.4%,典型KD组21.6%,P=0.04)。结论不完全KD好发于12个月内婴儿,肛周脱皮、卡疤反应、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示不完全KD的诊断,不完全KD更易发生CAA。  相似文献   

8.
张自宜 《中外医疗》2012,31(12):7-8
目的 探讨KD的临床特征、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109例K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09例KD中典型78例,不典型31例.平均发病年龄3.3岁.所有患者治愈出院,合并冠脉损害者随访1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6岁以下是KD好发年龄段并以男孩居多,不典型KD高,典型KD冠脉损害率高于不典型病例;典型与不典型KD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无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沉(ESR)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21年6月收治入院的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ESR对KD患儿CAL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 纳入272例KD患儿,70例KD患儿合并CAL,202例KD患儿无CAL。KD患儿的ESR升高。单因素分析提示CAL组的ESR低于非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586,提示ESR可作为CAL的预测因子(P<0.05)。ESR预测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的临界值为76.5 mm/h。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R是KD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当ESR<76.5 mm·h-1时,KD患儿CAL发生风险增加(OR=2.38,95%CI:1.25~4.53)。结论 KD急性期的ESR水平可用于预测KD患儿CAL的发生,ESR<76.5 mm·h-1时,提示KD患儿可能会出现CAL。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并多器官损害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KD)除累及皮肤粘膜、淋巴结外,还可致多器官损害,而KD引起的多器官损害目前报道较少,我院自1992年~2004年共收治KD并多器官损害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典型川崎病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1],发病率近年有增多的趋势,且年龄已超过婴幼儿,由于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不典型KD(或称不全性KD),临床容易误诊及漏诊,现就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21例不典型KD患儿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典型K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求对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63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63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男女比例为1.3:1(36/27),5岁以下患儿发病占82.5%(52/63),非典型KD占31.2%(19/63)。典型KD组与非典型KD组在皮疹、结膜充血、手足硬性肿胀及脱皮、淋巴结肿大、CAL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发病中非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误诊,尽早做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诊断K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川崎病(KD)儿童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6例典型KD患儿(KD组)和150例一般病毒或细菌感染但未发生KD的患儿(非KD组)行Hp感染检测和心脏超声检测,研究Hp感染对KD儿童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结果 KD组Hp感染率为27.78%,非KD组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Hp感染者冠状动脉损伤率为42.86%,未感染者为10.99%;非KD组Hp感染者冠状动脉损伤率为8.33%,未感染者为8.73%;KD组Hp感染者冠状动脉损伤率高于其他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Hp感染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直径、E峰和E/A值均低于Hp未感染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高于Hp未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KD发病有关,可引起KD患儿心功能损伤和心肌酶谱改变,增高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对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患儿的短期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5月31例确诊IS并使用KD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开始KD前、开始1周、3个月及6个月的痉挛发作频率,应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31例中男22例,女9例,年龄7个月~6岁不等,病程2个月~5年。患儿开始KD前及开始1周后平均每日发作次数即有减少,开始KD治疗3个月后,保留率74.2%,总有效率为39.1%。6个月后保留率58.1%,总有效率为61.1%,有效率随时间的延长增加,保留率减少。统计结果认为是否有病因、发病年龄、病程、开始KD的年龄、是否曾使用皮质醇类药物均不是KD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31例进行KD的患儿均未发现有严重的需要停止KD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IS患儿K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儿川崎病整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秀丽  靳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62-1763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儿科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36例KD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36例KD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对于KD患儿有效合理护理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典型重症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2002年1月~2006年9月共收治KD患儿130例。其中符合非典型KD诊断标准者35例(26.92%),有12例为重症患儿。收集、回顾12例非典型重症KD患儿的病例资料,并与典型性(n=25,随机抽取)和非典型轻症KD(n=23)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典型重症KD组以男性患儿多见且平均年龄偏大,与典型性和非典型轻症KD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早期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结膜充血、唇红干裂、皮疹和手足硬肿为主。非典型重症KD组2个以上脏器受累者占91.67%,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反应欠佳,激素疗效较好。结论对合并2个以上脏器受累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不反应的KD患者,应考虑存在冠状动脉损害的可能,及时重复给予丙种球蛋白并辅以激素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临床资料与冠状动脉损害(CA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KD患儿,按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CAL组和非CAL(NCAL)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KD类型、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反应,并分析上述因素与KD患儿并发CAL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KD类型、血沉、C-反应蛋白(CRP)及对IVIG的反应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岁、非经典KD、对IVIG无反应、CRP≥70 mg/L及血沉≥28 mm/h均为KD患儿CA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8岁、非经典KD、对IVIG无反应、CRP≥70 mg/L、血沉≥28 mm/h是KD患者并发CAL的高危因素,为有效诊断、预防KD并发CAL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疗法在门诊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分析影响KD治疗12个月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癫痫疾病诊疗中心门诊采用KD疗法的1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进行为期至少1年的观察随访.记录患儿行KD疗法前后的发作频率、不良反应、身高及体重;评估性别、起病年龄、开展KD时年龄、开展KD前病程、癫痫诊断类型、KD开始时用抗癫痫药种类、癫痫相关家族史等对KD 12个月疗效的影响;分析KD 3个月疗效与12个月疗效间的关系.观察KD治疗3个月及12个月前后身高、体重的变化.结果 KD启动后l、3、6、12个月分别有100%、100%、80%、70%患儿继续坚持治疗,其中有50%、60%、60%、50%患儿发作减少50%以上,2例患儿分别在2个月、3个月时达到完全缓解.KD治疗3个月的有效率与12个月的有效率呈高度正相关(r =0.816,P=0.048).此外,本研究未发现与KD治疗12个月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KD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对症处理可缓解;KD治疗3个月及12个月身高z分数(Height z-score,HAz)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体重z分数(Weight z-score,WAz)无变化.结论 在门诊行KD疗法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具有一定的疗效,且较为安全.KD治疗3个月时有效的患儿可能大部分在12个月时仍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割海马伞大鼠海马中56KD、83KD蛋白在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切割海马伞后的海马进行非变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墩低分子量区的56KD、65KD和83KD 3条差异蛋白条带电洗脱后以不同的组合加入鼠胚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培养液中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12天后行MAP-2免疫荧光染色,记数其中MAP-2阳性神经元数,胞体面积和细胞周长.用STATA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56KD 65KD 83KD组和56KD 83KD组MAP-2神经元的数量是47.1±9.64,43.7±8.41,胞体大,突起丰富:65KD 83KD组、56KD 65KD组、56KD组和83KD组MAP-2神经元的胞体较小,突起较矩:65KD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胞体最小,突起最短.MAP-2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和周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6KD 65KD 83KD组和56KD 83KD组与其他6组均有显著性差异.56KD 65KD 83KD组和56KD 83KD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65KD 83KD组、56KD 65KD组、56KD组和83KD组四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它们与65KD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65KD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56KD、83KD蛋白在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医生首次报道.由于KD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故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目前认为,KD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K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现将近年来的有关KD的中西医诊治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