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方法 36眼儿童白内障中,26眼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后囊浑浊,手术采用单纯白内障摘出,Ⅰ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及睫状沟植入。分析后发生白内障形成的因素。结果 36眼中26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72.2%。单纯白内障摘出8眼中5眼发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16眼中11眼发生,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12眼中10眼发生。年龄小,炎症反应重及皮质残留多者发生后囊浑浊者较多。结论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可预防和降低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邢淑惠  刘是  张卫忠 《眼科研究》2003,21(5):481-481
我眼科中心自1997年10月以来,利用前部玻璃体切割系统对白内障术后后发障患者实行后囊膜切开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同术式的白内障手术与儿童后发障形成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61例(74眼)分为3组.每组均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Ⅰ组22眼保留完整后囊;Ⅱ组25眼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Ⅲ组27眼PCCC+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28月.结果Ⅰ、Ⅱ、Ⅲ组后发障发生率分别是45.5%、28.0%、3.7%,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P<0.05.<8岁者后发障发生率3组依次是50%、46.6%、6.3%.结论PCCC+前部玻切可有效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特别是对8岁以下者.  相似文献   

4.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不同术式的后发障发生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减少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手术方法。方法15岁以下的先天性白内障117例(158眼)。分为3组:A组进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后囊抛光术,共79眼;B组进行超声乳化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共32眼;C组进行超声乳化、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共47眼。≥3岁者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后发障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71眼在术后25天~3年期间出现后发障,占89.87%,平均出现时间为11月。B组有24眼在术后45天~2年半期间出现后发障,占75.00%,平均出现时间为1年5月。C组有6眼在术后50天~2年期间出现后发障,占12.77%,平均出现时间为1年3月。结论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白内障吸出、后囊环形撕囊术并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3~15岁的患儿进行白内障吸出、后囊环形撕囊术并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并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可有效预防后发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发障刺开术的应用价值。应用:对26例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发障,在睫状体平坦部插入载囊针对后发障进行刺开术治疗。结果:视力明显提高,5米以上数指3例,0.1-0.3的12例,0.4-0.6的8例,0.8以上3例,结论:后发障刺开术操作简便,易合患者接受,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预防后发障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预防后发障的方法。方法 对 46例 ( 4 6眼 )先天性白内障 ,以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的注吸I/A系统吸净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 ,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 (A组 ) ,同期施行的3 2例 ( 3 2眼 )先天性白内障 ,以同样的方法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 ,进行单纯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 ,不做前段玻璃体切除 ,作为对照组 (B组 )。术后随访 2年以上。结果 后发障发生的情况 ,A组 2眼 ( 4 4% ) ,B组 7眼 ( 2 1 9% )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均未发现眼底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儿童白内障三种术式后发障形成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 48例(57眼)儿童白内障,其中先天性白内障41眼,外伤性白内障16眼,年龄3—14岁。57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都行小切口、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Ⅰ组行后囊抛光,保留完整后囊;Ⅱ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Ⅲ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18月,平均12月,观察并记录各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及其它并发症。结果 后发障≥3级者发生率Ⅰ组为42%,Ⅱ组为21%,Ⅲ组为0。各组均无玻璃体癌、视网膜脱离或囊样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矫正视力≥0.5者40眼(70%),0.1—0.4者11眼(19%)。结论 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品状体植入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地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Nd:YAG激光用于后囊膜混浊切开是目前治疗后发障最有效的方法。外伤性白内障术后的后发障眼部情况常较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的后发障复杂。现将我院 1999年 6月~2 0 0 1年 6月用 Nd:YAG激光治疗的这类后发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共 2 2例 ,男 15例 ,女 7例。年龄 10~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发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发障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分Elschnig珍珠样体、纤维膜和炎性机化膜三类[1]。我科自1986年以来,采用注吸、针拨和剪切加闭合式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各类后发障53例67只眼,经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回资料与方法1.回一般资料本组共53例67只眼。男31例40只眼,女22例27只眼。年龄3mo~76a。原白内障术中均一期植人后房型人工晶体。本组后发障中,Elschnig珍珠样体8例10只眼;纤维膜36例45只眼;炎性机化膜9例12只眼。本次术前视力0.1以下者48只眼,0.及~0.3者7只眼,因年幼…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形成机制及预防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近年来显微手术器械及显微手术技巧有了很大提高,但后发障仍然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术后视力重建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其形成的有关因素、处理及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陈琛  曾悦  陈强  李峥  韦秋红 《眼科》2012,21(2):95-96
后发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有关后发障的发生机制和因素已有很多相关研究,如年龄、术后前房炎性反应、人工晶状体(IOL)类型和设计、撕囊大小、手术医生的操作等,另外合并有糖尿病、葡萄膜炎、青光眼、高度近视等眼部及全身疾病均影响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1-6]。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的后发障的发生是否有影响还没有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排除全身及眼部疾病的基础上分析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显徽手术的开展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应用,为儿童白内障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的—个常见并发症。在成人发生率为7.7—41%,在儿童几乎为100%,其发生又影响了儿童白内障术后的视力恢复,同时易形成弱视、斜视,严重影响儿童正常视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93年起对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施行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其中23眼在术后1年半内行Ⅱ期针撕后发障。术后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3眼中22眼为双眼,1眼为单眼。其中男7例,女5例。25岁以下4眼;25~4岁11眼;5~10岁10眼。平均53岁。板层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13眼,全白内障6眼,核性白内障4眼;术前视力:光感~手动5眼;手动~0.02,6眼;0.02~0.1,4眼;0.1~0.2,5眼;检查不合作3眼。23眼均无小眼球及眼球震颤。8眼有母亲孕期感冒病史,可能与风疹病毒感染有关。余发病原因不明。术前均作AB超检查。8眼因小儿…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后发障预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发生率极高,全麻下行Nd:YAG激光切开风险大,为此我们采用常规做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加后囊撕囊术预防后发障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手术对象:在本科于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间收治年龄2月至2岁先天性白内障26例52眼,男12例,女14例。 手术方法:随机抽患儿的1眼采用常规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加后囊撕囊术(术式1);另1眼仅做常规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术式Ⅱ),作为自身对照。手术注意事项:(1)充分散瞳;(2)前囊:可采用开罐式截囊或环状撕囊,直径>6.5mm;(3)后囊:采用环状撕囊为佳,直径3-4mm。  相似文献   

15.
后囊抛光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囊抛光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32只眼用后囊抛光手术去除后囊膜混浊且后囊膜完整的病例,并记录了视力、眼压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都成功去除后囊膜混浊且后囊膜完整,视力提高,裸眼平均视力由术前0.2,增加到术后0.5,平均矫正视力达到0.7,无一例出现人工晶状体损伤、移位及脱位;23例眼压出现-过性升高;随访中未发现1例视网膜脱离.结论 后囊抛光手术去除后囊膜混浊效果稳定、眼底并发症少,也可以作为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一种选择.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of posterior capsule polishing surgery.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posterior capsule polishing surgery effects of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complications in 132 patients (132eyes). Result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6 to 36 months. In all patients posterior capsule clear and the visual acuities were improved postoperatively. The average naked visual acuity improved from 0.2 preoperatively to 0.5 postoperatively and corrected acuity was 0.7. Occuration and decentration of intraocular lens and retina detachment were not found. Intraocular pressure of 23 eyes increased for a short time. Conclusions Postenor capsule polishing surgery is effective, and has less complications of posterior eye seg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儿童后发性白内障使用不同方式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优化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41例(59眼)后发性白内障患儿,根据后发性白内障的严重程度及患儿年龄分为3组,分别为YAG激光治疗组(19眼)、后囊增殖膜吸除联合后囊膜抛光治疗组(14眼)和后囊膜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治疗组(26眼)。3组治疗术后1d、1周、1个月、6个月进行常规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较前提高0.1以上占87.50%,提高0.3以上占52.50%。术后1d术眼均有轻度的结膜充血及前房反应,后囊膜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治疗组较YAG激光治疗组和后囊增殖膜吸除联合后囊膜抛光治疗组炎症较重,未见明显玻璃体脱出于前房,YAG激光治疗组发现人工晶状体损伤3眼。术后6个月复查,后发性白内障复发率YAG激光治疗组为10.53%、后囊增殖膜吸除联合后囊膜抛光治疗组为28.57%、后囊膜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治疗组为3.85%。结论 对于轻度后发性白内障能够配合的患儿早期可给予YAG激光治疗。对于严重后发性白内障,应根据后发性白内障机化膜的程度及患儿年龄采用后囊增殖膜吸除联合后囊膜抛光治疗或是后囊膜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治疗。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晶体植入后后发障二期连续线形撕后囊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首雁  乔秀娟  董春光 《眼科》1998,7(3):154-155
研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的处理方法。23只眼后发障中游离人工晶体光学部上方180°,轻下推人工晶体,于旁中心混浊后囊膜作一穿刺孔,然后由穿刺孔向后囊膜与玻璃体前界膜的间隙注入透明质酸钠,再沿后囊膜穿刺孔边缘线形连续撕成一个直径约4mm圆孔。全部术眼后囊膜中央均得到一透明视区。3例玻璃体溢出改成截囊。连续性线形撕后囊可使人工晶体后发障获得透明视轴,并维护了周边囊袋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1995年至99年收治了14例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夹持并发后发障患者,对他们施行了人工晶体手术复位,后发障切除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引起的Elschnig珍珠样小体型后发障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47眼Elschnig型后发障进行后囊研磨术,术后随访10~48个月.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占55.3%,影响术后视力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所致眼底病变.未发现瞳孔区玻璃体疝、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后囊研磨术是后囊混浊的有效治疗方法,适应证是Elschnig珍珠样小体型后发障,尤其对高度近视及无人工晶状体眼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手术后发性白内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强  孙存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281-1283
目的:观察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及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办法。方法:回顾性收集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手术患者57例,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后囊抛光技术分为两组,第1组未使用后囊抛光;第2组使用后囊抛光。术后观察患者视力和术后反应,对患者的后囊混浊情况进行评分,比较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均较重,但视力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6mo矫正视力均>0.6。术后1a,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第1组为4%,第2组为3%,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2a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第1组为48%,第2组为19%,二者比例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手术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恢复患者视力的治疗方法,但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较高,使用后囊抛光技术能有效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