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乙肝病毒(HBV)后,HBsAg( )孕妇尤其合并HBcAg( )者,可在围产期垂直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感染率达90%以上,其中80~90%的婴儿又成为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全世界每年约有60万婴儿由于垂直传播而感染,在1岁内血清检测显示HBsAg( ),这是乙肝高发区HBV携带者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表明 ,全世界约 5 %的母亲为 HBV携带者。资料表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 ,在出生后半年内约 40 %~ 5 0 %HBs Ag为阳性 ,而 HBs Ag、乙型肝炎 e抗原 (HBe Ag)双阳孕妇分娩的婴儿在出生后半年内 HBs Ag为阳性者可高达 90 %以上。我国 HBV携带者约有 3亿 ,HBs Ag携带为 9.7%。其中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探讨HBV母婴传播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是产科、儿科、传染科共同关心的问题 ;对减少儿童时期乙…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染在 HBV高发人群中是一严重问题。HBeAg 阳性母亲约90%的婴儿感染 HBV,如母血 HBV-DNA 亦阳性,则所有婴儿都将感染 HBV,并成为慢性携带者。HBsAg 携带者母亲中,33%的羊水、50%脐带血、71%乳汁和95%的婴儿胃内容物中有 HBsAg。HBV 可能在分娩时经口感染。剖宫分娩可减少母-婴传播,避免经生殖道分娩时摄入受感染母亲的血和分泌物,但也有认为无此作用者。作者估价了不同分娩方式对 HBeAg 阳性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材料和方法:HBeAg 阳性的 HBsAg 携带者母亲所生婴儿447例,接受乙肝免疫(于出生后肌注5μg HBsAg/ml),3次/2周,然后1、2月  相似文献   

4.
垂直传播即母婴传播,是指母亲所患的疾病或所带的病原因子直接传播给婴儿。妊娠期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或无症状的带病毒母亲,可通过垂直传播而使新生儿传染上乙型肝炎病毒(以下简称HBV)。垂直传播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它不仅传播率高,而且还涉及到子宫内传播所引起的免疫耐受性问题,甚至其子女终生携带病毒。新生儿感染HBV后约90%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者,其中少数可发能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细胞癌。乙肝垂直传播的途径一、子宫内传播:主要通过胎盘传播,依据为:1.HBsAg阳性孕妇的婴儿脐血HBsAg约半数为阳性,即使脐血HBsAg阴性的婴儿于生后120天内也有部分出现HBsAg阳性,其潜伏期与乙肝相符;若母血HBeAg阳性,表示病情处于感染状态,新生儿几乎100%HBsAg阳性。2.放射免疫法在羊水中可检出HBsAg。3.经剖宫产孕妇的新生儿HBsAg阳性,有的抗原阳性的孕妇临产时已转阴,但新生儿仍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孕妇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脐血HBVDNA ,婴儿出生后 1 2h内及第 1 4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并按0、1、6的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 ,分别于婴儿 7月及 1 2月时随访 ,检测HBVDNA及乙肝血清标志物 ,婴儿 7月时未感染乙肝但抗 HBs阴性者加强注射乙肝疫苗 5μg。 结果 :HBsAg、HBeAg及抗 HBc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血HBVDNA阳性率为1 8.37% (9/ 4 9) ;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为 1 2 .50 % (2 / 1 6) ;HBsAg及抗 HBc阳性者为1 2 .50 % (3/ 2 4 ) ;HBsAg,抗 HBe和抗 HBc阳性者为 1 .37% (1 / 73) ;脐血HBVDNA阳性的新生儿均生于HBVDNA阳性的母亲 ,阳性率为 1 8.52 % (1 5/ 81 ) ,不同HBV携带状态的脐血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总母婴传播率为 9.78%。结论 :孕妇HBV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有关 ,孕妇血清HBeAg阳性或HBVDNA含量高是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孕妇血清HBVDNA阴性者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极小。在新生儿、婴儿接受被动及主动全程联合免疫的条件下 ,产时、产后HBV的母婴传播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孕产妇HBsAg阳性率约为11.2%~12.5%,其中HBeAg同时阳性者达20%~30%,而在20~25岁的妊娠妇女中阳性率超过30%。我国每年约有孕妇648万人,按上述携带率计算,每年约有72~80万名孕妇携带HBV。因此,这些孕妇的孕期和产后的健康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载量及母乳喂养后婴儿乙肝五项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分娩的CHB产妇80例及其出生婴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妇分娩前血清HBV DNA载量与婴儿满6个月时乙肝五项情况。结果 80例产妇中,有41例(51.25%)HBV DNA阴性,39例(48.75%)HBV DNA阳性,其中HBV DNA低载量产妇有30例(37.50%),HBV DNA高载量产妇有9例(11.25%);80例出生婴儿中,有75例(93.75%)HBsAb阳性,1例(1.25%)HBsAg阳性,2例(2.50%)HBsAg+HBeAg+HBcAb阳性,2例(2.50%)五项全阴性。产妇HBVDNA阴性时,其出生婴儿的HBVM表现模式均为五项全阴性;产妇HBVDNA低载量与HBsAb阳性、HBsAg阳性、HBsAg+HBeAg+HBcAb阳性等模式有关;产妇HBVDNA高载量与HBsAb阳性和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有关。在低载量HBV DNA阳性产妇中,有93.33%(28/30)出生婴儿呈HBsAb阳性;高载量HBV DNA阳性...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有二十多亿人有过去的或现在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其中三亿五千万是慢性HBV携带者。越早感染,越有可能成为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我国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垂直传播(宫内传播、产时传播及母乳喂养)和日常接触传播。由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使用,母婴传播率已由90%降低到10%。尽管接受免疫预防,仍有10%~15%的婴儿通过母婴传播发展为慢性HBV感染者。因此母婴阻断显得尤为重要,拉米夫定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其在妊娠期使用,目前被列为妊娠C类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孕晚期开始抗病毒治疗降低母婴传播是有效的且不影响胎儿发育。综述拉米夫定在慢性HBV感染孕妇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HBV母婴传播阻断与免疫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乙肝高发区。40%~50%的慢性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机率越高[1]。因此,采取有效的阻断HBV母婴传播措施对于乙型肝炎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HBV宫内感染的阻断1.1孕前接种乙肝疫苗(HBVac)婚前常规筛查,HBsAb阴性妇女孕前接种HBVac可打破HBV夫妇→母婴→人群传播链,从而有效防止宫内传播;有报道孕期接种2次HB Vac20μg,新生儿HBsAb阳性率高达84%[2]。1.2孕期常规筛查孕妇HBsAg滴度高、HBeAg…  相似文献   

10.
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主被动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HBV)携带产妇的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追踪115例孕晚期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的HBV携带产妇乳汁中HBV感染性标志物(HBVM)、HBV-DNA和新生儿外周血HBVM情况,以及接受联合免疫后母乳或人工喂养7月龄婴儿血HBVM情况。其中母乳喂养组婴儿70例,人工喂养组45例。结果:2组新生儿HBV感染率分别为11.4%和13.3%,2组婴儿母亲外周血HBeAg阳性率分别为31.4%和3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产妇初乳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34.3%和40.0%,HBeAg阳性率分别为28.6%和26.7%,2组产妇初乳中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和HBV-DNA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7月龄婴儿HBV感染率分别为5.7%和8.9%,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5.7%和84.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多重联合免疫干预后,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并不增加HBV母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对乙型肝炎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的含义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所谓乙型肝炎垂直传播,即妊娠期患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母亲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给其婴儿并引起婴儿感染的过程。Stokes等于1951年首先证明病毒性肝炎垂直传播的存在。随着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的发现,乙型肝炎的这种传播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上某些地区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率是很高的,它是造成乙型肝炎家庭聚集性的重要原因,是人群中存在的大量HBsAg携带者的重要来源,亦可能与某些地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关。因此研究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发生规律并寻找有效的预防办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仅就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传播机制及预防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认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均存在母婴传播 ,并且由于早期病毒感染后免疫耐受的存在 ,使新生儿成为HBV、HCV慢性携带者 ,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随着乙肝疫苗及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目前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由于目前尚无丙肝疫苗 ,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仍十分困难。本文就近年来妊娠合并乙肝、丙肝的母婴传播机制及预防进展回顾如下。1 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 ,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 10 %。慢性HBV感染者约 1 3亿 ,其中约有 3 0 %~50 %是通过母婴传…  相似文献   

13.
非洲HBV感染率很高,人群中HBsAg(+)者亦增高至8%~15%,而欧洲及北美洲仅0.1%~0.5%,此病毒的慢性携带者使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增加。非洲首位恶性肿瘤就是肝癌,其发病率为20~150/100000,而欧洲仅10/100000,而且主要是年轻患者。20~50岁。要预防肝癌,首先要控制乙肝及HBV不同方式的传播。HBsAg慢性携带者亦能在围产期垂直传播。在刚果此携带者估计有9.6%,肝癌占恶性肿瘤中的首位,但对HBV传播的研究却没有,本研究主要目的是:①刚果孕妇HBV的测定;②估计母儿垂直传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孕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方法 2008-2012年,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湖北省、山西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孕产妇进行HBsAg筛查;对上述地区部分医院入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8~12个月龄婴儿进行随访观察,所有标本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部分标本检测HBV DNA。结果 筛查孕妇82214例,HBsAg阳性4924例,阳性率6.0%。随访HBsAg阳性母亲及8~12个月龄婴儿1371对,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3.1%(42/1371),HBsAg及HBeAg双阳性母亲婴儿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8.2%。免疫阻断失败的婴儿其母亲均为HBeAg阳性且HBV DNA≥6 log10 copies/mL。HBeAg阳性母亲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及未注射HBIG组,其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 vs. 8.1%, P=0.807)。结论 多中心调查显示目前孕产妇HBsAg阳性率6.0%,HBV母婴阻断失败率3.1%。HBsAg及HBeAg双阳性且HBV DNA≥6 log10 copies/mL 的孕妇应为母婴阻断的重点人群。孕妇孕期注射HBIG不能提高HBV母婴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及HBV DNA载量对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产前初诊检查的161例HBsAg阴性而丈夫HBsAg阳性的孕妇,以HBsAg阳性丈夫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HBV携带时间、父亲乙型肝炎一级家族史、HBV标志物、HBV DNA载量、孕妇HBsAb状态、新生儿临床结局.分娩时收集新生儿脐带血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以脐带血HBVDNA载量≥1.0×103 copy/ml为病例组,脐带血HBV DNA<1.0×103 copy/ml为对照组.结果 (1)HBV父婴垂直传播率:161例父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中,有36例脐带血HBV DNA检测呈阳性,即HBV父婴垂直传播率为22.4%(36/161),其中父亲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传播率为32.0%(23/72),父亲HBeAg阴性的传播率为14.6%(13/89).(2)单因素分析结果:父亲HBeAg阳性、父亲HBV DNA阳性、父亲有乙型肝炎一级家族史及父亲HBV携带时间为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X2值及OR值分别为6.892及2.7、29.916及5.2、29.499及8.3、23.821及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多因素分析结果:父亲血清HBV DNA阳性及父亲有乙型肝炎一级家族史是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OR值及95%Cl值分别为11.1及4.6~27.1、17.1及3.5~82.6.(4)父亲血清HBV DNA载量与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关系:随着父亲血清HBV DNA载量的升高,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率也逐渐升高,父亲血清HBV DNA载量<1.0×104 copy/ml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0;载量≥1.0×108 copy/ml时,新生儿阳性率为100%.两者呈剂量反应关系.(5)新生儿临床结局: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均为(3.3±0.4)kg.两组新生儿分娩方式、分娩孕周、身长、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病理性黄疽及合并其他内外科疾病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父婴垂直传播与新生儿临床结局无相关性(P>0.05).结论 父亲血清HBV DNA载量及乙型肝炎一级家族史是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当父亲HBV DNA载量≥1.0×107 copy/ml时,HBV父婴垂直传播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sAg阳性产妇分娩时行延迟结扎脐带对HBV母婴阻断效果及婴儿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本院产检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1 200例,单双数编号,单数孕妇分娩时若母婴状况稳定则施行延迟结扎脐带(新生儿出生后1~3 min),新生儿纳入晚断脐组;双数孕妇分娩时于新生儿娩出后立刻结扎脐带,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全部婴儿接受HBV联合免疫,即:出生时及出生后第21天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 IU,出生时及第1、6个月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μg。出生时查乙肝五项及HBV-DNA,婴儿7~9个月复查乙肝五项,必要时查HBV-DNA。结果联合免疫后,晚断脐组559例(95.1%)、对照组548例(89.8%)婴儿完成7~9个月随访。晚断脐组母婴阻断成功率100%;对照组母婴阻断成功率99.82%(1/5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晚断脐组与对照组婴儿Anti-HBs1 000 IU/ml的比例(73.2%,68.4%;P=0.083)、免疫低/无应答的比例(4.5%,5.8%;P=0.30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晚断脐组36例、对照组29例婴儿的母亲产前HBV-DNA106IU/ml,其母婴阻断成功率、Anti-HBs1 000 IU/ml的比例、免疫低/无应答的比例(100%,96.6%,P=0.446;63.9%,65.5%,P=0.891;8.3%,10.3%,P=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迟结扎脐带不增加HBsAg阳性产妇HBV母婴传播的风险,不影响婴儿联合免疫应答。在HBsAg阳性产妇的第三产程行延迟结扎脐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亲胎盘中HBsAg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如何通过HBV携带者母亲的胎盘屏障传播给胎儿,是否能在胎盘中产生HBsAg国内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胎盘中的HBsAg,以及监测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试图寻找胎盘感染HBV与胎儿宫内感染之间关系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胎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 探讨临床诊断胎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方法 ,及其与各种临床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斑点杂交法 ,检测 14 1例HBV携带者孕妇及其分娩的 14 4例新生儿静脉血HBVDNA、HBV标志物及肝功能。其中 4 0例新生儿同时留取脐带血及出生后 2 4~4 8h外周静脉血用于检测HBVDNA。 14 4例新生儿根据有无HBV感染分为胎儿感染组及对照组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其肝转氨酶水平。结果  (1) 14 4例新生儿中有 33例发生宫内HBV感染(胎儿感染组 ) ,感染率为 2 2 9% ;无宫内HBV感染 111例 (对照组 )。 4 0例新生儿脐血与外周静脉血HBVDNA阳性率相比 ,脐血的假阳性率为 2 0 0 % ,其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0 %、80 0 %。追踪HBV携带者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出生 6~ 9个月后 ,HBVDNA持续阳性者 7例 (7/2 8) ,抗 HBs转阳率为 85 3% ;出生时HBsAg阳性者 5例 ,均于 1个月后转为阴性。 (2 )在HBeAg或HBVDNA阳性孕妇中 ,其胎儿感染率分别为 70 5 %、6 1 1% ,显著高于HBeAg或HBVDNA阴性者的 2 0 % (2 /10 0 )、0 0 %(P <0 0 1)。胎儿感染组与对照组孕妇 ,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身长、出生 1分钟Apgar评分等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10 )。 (3)胎儿感染组天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 ,乙肝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 6 0 % ,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携带率亦高达 10 %~ 15 % [1 ]。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的 HBs Ag的携带者 ,而且是引起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重大进展 ,现将近年对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免疫预防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一、H BV垂直传播的方式1.母婴传播 :据估计亚洲人中有 30 %的 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 ,而母婴传播又分…  相似文献   

20.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孕妇及其新生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A组66例,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HBIG200U,B组68例仅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新生儿分为Ⅰ、Ⅱ、Ⅲ组,Ⅰ、Ⅱ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HBVac)10μg和HBIG100U,Ⅲ组新生儿只注射HBVac10μg。结果:A组较B组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HBsAg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Ⅰ、Ⅲ组婴儿6月龄HBsAb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HBsAg携带者孕晚期应用HBIG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率;对HBsAg携带者孕晚期应用HB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显著提高婴儿6月龄HBsAb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