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2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1月-1997年5月收治的52例小于35岁的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预后情况,结果:临床Ⅱ期、Ⅲ期患者占78.8%,腋淋巴结转移率达61.5,病理类型中以浸润性非特殊性癌最多见,达76.9%,当肿瘤>3cm,或腋淋巴结转移数≥4枚时,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治疗以上单纯手术为多,结论:青年乳腺癌在临床上以中晚期多见,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临床上应大力提高早期发现以及规范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手术治疗的乳腺癌临床特征、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病程晚,平均10.8个月;临床Ⅱ、Ⅲ期患者占91.8%(90/98);病理分型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淋巴结转移率65.31%(64/98);肿瘤〈3.0cm67例,〉3.0cm31例;均行手术治疗。98例乳腺癌手术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为67.35%(66/98)。结论本组乳腺癌病例有中晚期多见的特点,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生存差。强调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3.
徐创明  毕伟 《中原医刊》2009,(19):45-46
目的探讨绝经前乳腺癌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病理结果以浸润性癌为主,共30例,占85.71%,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1例,占31.43%,单纯癌19例,占54.29%;19例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占54.28%;2例为妊娠哺乳期癌,35例全部手术,均得到随访。术后3年生存率75.31%,5年生存率52.8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因雌激素水平高,肿瘤以浸润癌为主,病程长,淋巴结转移率高,肿瘤分期晚,许多患者因手术范围趋小,术后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不规范,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4.
青年乳腺癌13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了1984年1月至1999年3月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32例中,病程最短者为3日,最长者为120月,其中1个月以内者28例,3个月以内者27例,6个月内者28例,12个月内者29例,24个月内者11例,24个月以上者9例,病程1年以内者占85.0%,平均10.1月;病期0期4例,Ⅰ期17例,Ⅱ期74例,Ⅲ期32例,Ⅳ期5例;病理分型以浸润性癌为主,占96.2%,其中浸润性导管癌为31.1%,单纯癌为56.8%,69例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占52.3%,有8例为妊娠、哺乳期患者;13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获随访107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86.6%,5年生存率为77.3%。结论:青年乳腺癌病程较长,浸润性癌为主,淋巴转移率高以及合并妊娠、哺乳、肿瘤分期晚,预后不良是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常见延误诊治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乳腺癌9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症状隐匿,误诊率高达53%;病程最短时间为3d,最长为4年,中位时间9.6个月,病程较长;腋窝淋巴结转移高达62%,治疗以改良根治术为主,同时行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61.5%,结论青年乳腺癌病程较长,浸润性癌为主,腋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且易误诊.提高青年乳腺癌的疗效.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要重视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治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病理类型:10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单纯癌,腋窝淋巴结转移8例,侵犯皮肤1例,雌激素受体阳性者6例.6例行乳腺癌根治术,5例行改良根治术;9例行术后化疗.6例行术后化疗和术后放疗,4例行术后化疗和内分泌治疗,1例行术后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2例术后未行任何治疗.5年生存率45.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72.7%.结论 男性乳腺癌治疗方式首选手术,术后根据情况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治疗方式和累及程度(如是否侵犯皮肤/胸肌等)对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作以总结,分析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年收治的115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3年无瘤存活率、预后影响因素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80.0%(16/20)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占20% (4/20);对照组81.7%(94/115)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占18.3% (21/115),两组肿瘤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生存率为75%(15/20)低于对照组91.3%(105/1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病理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易发生转移,患者三年生存率低是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病理特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主要受淋巴结转移情况与肿瘤大小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总结青年乳腺癌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66例青年(年龄≤35岁)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6例患者误诊率46.97%(31/66);浸润性癌占89.39%(59/66);淋巴结转移65.15%;c-erbB-2阳性率72.73%.结论青年乳腺癌症状隐匿,误诊率高;钼靶、彩超检查诊断正确率低;以浸润性癌为主,易淋巴结转移,c-erbB-2阳性率高,预后相对较差,应重视早期筛查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青年乳腺癌(附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6-01手术治疗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病程晚,平均10.8个月;临床Ⅱ、Ⅲ期患者占80.0%(48/60);病理分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腋淋巴结转移率60.2%(37/60);肿瘤〈3.0 cm 40例,〉3.0 cm 20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青年乳腺癌临床上有其特点,中晚期多见,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强调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0.
青年乳腺癌6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青年乳腺癌 (年龄≤ 35岁 )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 63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并随机抽取同期非青年乳腺癌 70例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 :63例中 ,病程为 3d至 35月 ,平均 1 1 .3月 ;病理分型以浸润性癌为主 ,占 93.7% ( 5 9/63) ;41例有腋下淋巴结转移 ,占 65 .1 % ;有1 0例为妊娠、哺乳期患者 ;随访率 1 0 0 % ,青年组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79.4%、5 8.7% ;而对照组分别为 92 .7%、77.1 %。青年组根治术后 3年、5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 35 .0 %、5 5 .0 % ;而对照组分别为 1 5 .9%、31 .9% ,两组预后存在明显差异 ( P<0 .0 5 )。结论 :青年乳腺癌病程较长 ,浸润性癌为主 ,淋巴结转移率高 ,加之合并妊娠、哺乳 ,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T1-2)患者146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在病理分型方面,133例为非特殊类型乳腺癌,包括125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13例为特殊类型乳腺癌,包括10例粘液癌,2例髓样癌,1例大汗腺癌。非特殊类型乳腺癌所占比例高于特殊类型乳腺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区域淋巴结方面,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56例,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且尚可推动90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且尚可推动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均高于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且尚可推动组、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组肿瘤直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在病理类型上多见非特殊类型乳腺癌,且出现早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高,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冯树开  王培新  陈绵谦  张红兵  王军 《中外医疗》2012,31(32):23+25-23,25
目的探讨分析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在该科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7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手术有32例行象限切除术,29例行区段切除术,12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原位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43例,浸润性小叶癌21例,髓样癌4例;术后予以常规的随访4年左右,51例乳房外形优秀或者满意,除3例随访2年后远处脑部转移,2例骨髓转移外,2例左锁骨淋巴结转移外,其他的均带瘤存活。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0.4%。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45例临床资料。按FIGO分期,Ⅰ期22例、Ⅱ期23例。单纯手术12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33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37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单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8例。观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45例中有43例获随访,其中3例死亡,全组死亡率6.98%。3年生存率92.86%(26/28),5年生存率83.33%(15/18)。经统计分析,其预后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手术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首选和有效的手段,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0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析及预后。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30岁以下经病理确诊并采用常规免疫组化法检测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4例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进行2年随访。结果浸润性导管癌53例,占82.8%;导管内癌5例,占7.81%;黏液腺癌2例,占3.12%;大汗腺癌2例,占3.12%;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占1.56%;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占1.56%。患者发病年龄与ER、PR、C-erbB-2、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ER与身高有负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数与ER及C-erbB-2正相关,与体重负相关(均P〈0.05);ER、PR、C-erbB-2互为正相关性(均P〈0.05)。随访2年,64例患者均存活,4例复发及重要器官发生转移。结论年轻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C-erbB-2、ER、PR表达与年轻乳腺癌的预后相关,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可以为临床制定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怀智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129-130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约占乳腺癌的80%。它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而判断其预后非常重要。目前认为与乳腺癌预后有关的主要指标有:淋巴结是否受侵犯,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等。其中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因此,早期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制定合理的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案,对获得较好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能反映乳腺癌预后,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的指标较多,本文探讨细胞黏附因子(CD44v6)、组织蛋白酶D(Cath-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年与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附15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1967 ̄1988年收治的30岁以下乳腺癌50例和60岁以上乳腺癌103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乳腺癌的非浸润性癌明显多于老年组(P〈0.01),淋巴结转移率略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8.9%,33.3%和49.5%,21.1%,青年乳腺癌的远期生存率高于老年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0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得6年以上随访者35例,失访5例,随访率占87.5%。随访结果:术后2年生存率达82.5%(33/40),3年生存率72.5%(29/40),6年生存率67.5%(27/40);发生皮下积液需要处理的4例(10%),皮缘坏死2例(2.5%),上肢淋巴性水肿(轻度)3例(7.5%);有淋巴结转移28例(7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3例(82.5%),乳头状癌3例(7.5%),黏液腺癌2例(5.0%),导管内癌1例(2.5%)。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是可行的,应作为首选手术方式,由于同时保留了胸大、小肌,不仅手术范围小,临床效果也不低,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术后给予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6月至2012年9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9例确诊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和100例单侧乳腺癌(unilateral breast cancer,U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单/双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腋淋巴结状态和病理类型差别。结果:比较单/双侧乳腺癌,非浸润性癌、Tis/T1临床分期在BPBC第二癌/UB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PBC第二侧癌所占比例均较高。浸润性导管癌、特殊类型癌在BPBC/UBC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UBC中浸润性导管癌比例较高,BPBC中特殊类型癌比例较高。浸润性小叶癌发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在单/双侧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按第二原发癌手术日算起,经过中位25个月的随访,有3例骨转移,1例胸壁复发。结论:对于发病年龄较早、特殊类型癌的双侧乳腺癌患者,单侧发病后更应积极随访以早期检出对侧病变。双侧乳腺癌第二癌早期癌比例较高,为乳腺癌保乳手术提供了条件,但也要高度关注双侧乳腺癌可能潜在较高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5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胃远端大部切除毕Ⅰ式吻合术28例,毕Ⅱ式吻合术13例,全胃切除14例,肿瘤局部切除1例,分析不同性别、手术方式、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术后化疗患者术后1、3年的生存率。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全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48.2%,其中Ⅰ、Ⅱ、Ⅲ、Ⅳ期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3.3%、80.0%,92.3%、69.2%,72.2%、27.8%,50.0%、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手术方式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胃癌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男女比例为1:3.1,术前诊断率19.8%(17/86)。乳头状癌90.7%(78/86),滤泡状癌6.9%(6/86),其他2例(2.4%),其中微灶癌占34.9%(30/86)。B型超声砂粒样钙化占47.7%(41/86),单发结节占38.4%(33/86),多发结节占61.6%(53/86)。行颈淋巴结清扫77例,其中淋巴结转移68.8%(53/77),微灶癌中淋巴结转移26.7%(8/30)。8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次手术5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无喉返神经损伤。51例随访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4.1%(48/51)。结论术前B型超声、术中冰冻切片是甲状腺癌主要确诊手段并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砂粒体样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单发结节、多发结节均可为癌。微灶癌也可多发,伴颈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规范化手术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