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建仁 《光明中医》2007,22(3):47-48
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自拟溃疡散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溃疡4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的年消化性溃疡研究中发现70-90%的胃溃疡和95-100%的十二指肠炎患者胃内有幽门螺杆菌(HP)定值。在第四届国际东京幽门螺杆菌会议上已经确认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将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其机理是HP感染破坏了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PH下降,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治疗上有单一药物(抗菌素)、二联及三联药物化疗,而以三联化疗具有疗程短、价廉、安全等特点,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有待观察。同时根除HP又是防止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措施使,人们看到了征服消化性溃疡复发曙光。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具有慢性和复发性临床过程的疾病.自从Warren和Marshall从胃黏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后,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临床医师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HP感染是其致病和致复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西医疗法抗HP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5年至199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8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进展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93级研究生刘绍能幽门螺杆菌(HP)是由Warren等首先在慢性胃炎患者胃组织中发现。此后的研究证实HP感染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从而为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1次/d+阿莫西林胶囊0.5 g,2次/d+甲硝唑0.4 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半夏泻心汤,水煎服,每天2剂,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ylori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2003年11月-2005年9月,笔者应用柴蒲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65例,并与含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作对照,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病例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HP)作为导致PU的重要致病因子在现代医学界中得到广泛认同,据有关资料~([1])证明,80%以上的PU是由HP引起的,其主要致病机制与胃酸、免疫损伤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自身消化作用有关~([2])。现代医学治疗HP相关性PU常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为基础加上2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以达到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及根除HP的目的,但是  相似文献   

9.
溃疡散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3年10月~2004年10月应用自拟溃疡散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作用.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其基础加用中药调理,总疗程6个月,比较其治疗效果与随访溃疡复发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有效率93.6%,对照组85.9%,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1.8%、44.9%,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8例患者失访2例,消化性溃疡复发率9.2%,对照组失访1例,消化性溃疡复发率20.8%,二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能够提高溃疡愈合治疗,降低溃疡复发,有标本兼治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
12.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Hp感染是其主要诱因,现代医学常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进行Hp根除治疗,疗效颇佳,但临床常存在溃疡复发、抗生素耐药等问题的困扰.近些年的临床研究报道中医治疗此病存在优势,半夏泻心汤是被应用于本病最广的一个经典名方.本文从方证研究、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见于各年龄组人群,其发病的基本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由于患者的饮食不当,缺乏规律,进食大量的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吃饭不太认真(即快而不细咀嚼)等诸多原因均可诱发溃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前研究认为对于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不论是初发还是复发,除用抗分泌药物治疗外,还要用抗菌治疗。本研究用自制金银花胶囊和金银花胶囊加雷尼替丁(Ran)及奥美拉唑(Ome)加羟氨苄青霉素(Amo)加甲硝唑(Met)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PU进行临床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既疗效好又经济的方案。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1995年4月~1997年12月经纤维胃镜证实无严重并发病及溃疡直径<3cm的活动期PU患者,随机分为单味金银花组(甲组)48例,男33例,女1…  相似文献   

16.
徐奔 《河南中医》2014,(12):2420-242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并随访1 a观察溃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溃疡愈合有效率、HP根除率以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复发率低的优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溃疡愈合及复发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成为消化性溃疡治疗的重要部分.治疗本病的方案很多,为探讨一种简单、高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临床应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与单用阿莫西林、甲硝唑二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进行临床对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阳性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取出胃窦部黏膜,并利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同时对取出的胃窦部黏膜进行病理检查。结果:68例慢性胃炎患者中,36例患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占52.94%;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24例患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占80.00%;经病理检查,65例轻度浅表性炎症患者中,34例患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占52.31%;29例中重度浅表性炎症患者中,23例患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占79.31%;4例萎缩性炎症患者幽门螺杆菌均呈阳性。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溃疡Ⅰ号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30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1例.治疗组采用溃疡I号治疗;对照组用三联疗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5.3%,对照组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 (H .pylori)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经经典三联根除H .pylori及正规抗溃疡治疗无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对H .pylori的根除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复治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