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淮  朱成 《解剖与临床》2008,13(3):204-205
目的:探讨经颞下-翼点入路切除侵犯上斜坡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经颞下-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患者5例,肿瘤直径在5—7cm,向后上侵犯至上斜坡,左侧入路2例、右侧3例。结果:5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膜瘤2例,实质性颅咽管瘤1例,骨软骨肉瘤1例,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1例。术后尿崩症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对症治疗后痊愈。无手术死亡。2例获随访,术后7a未见复发。结论:经颞下-翼点入路能充分显露并切除侵犯上斜坡的大型鞍区肿瘤,增加肿瘤的全切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瘤和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前大脑Willis动脉环侧支循环状况判定的方法和标准,评价DSA全脑血管造影方法判定一侧颈动脉(颈内动脉)术中永久性阻断的安全性.方法:本组颈动脉瘤和颈动脉体瘤患者共14例,均行CT平扫、CT增强扫描和CTA血管成像三维重建,9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8例行手术治疗,3例保留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剥除肿瘤、5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连同肿瘤一并切除;4例术中同步行脑电图监测.分析术前颈动脉压迫训练后DSA全脑血管造影、术中脑电图监测等方法评价大脑侧支循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8例手术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均获随访3月~5 a,肿瘤相关症状消失,无肿瘤复发,其中1例术后出现偏瘫、失语,半年后康复.结论: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是颈动脉肿瘤术前判断大脑Willis环侧支循环状况的重要方法,但不能作为判定一侧颈动脉结扎、切除安全性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MRI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MRI特点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21例,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管母细胞瘤常见于后颅窝,发生于椎管内者少见。本组21例23个病灶,大囊小结节型9例,实质型10例,单纯囊型2例。血管母细胞瘤典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且结节显著异常强化。实质型MRI特征性不强,术前误诊率高达70%,尤其脊髓内实质型,术前MRI正确诊断率仅为20%。结论 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MRI增强对于血管母细胞瘤的正确诊断和分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青少年下颈椎骨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采用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5例青少年下颈椎骨母细胞瘤患者,4例起源于横突,1例起源于椎体。根据Weinstein-Boriani-Biagini分期确定肿瘤切除范围,选择前路手术3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例;其中4例结扎病变侧椎动脉。术后随访评价肿瘤局部复发率和固定节段融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年5个月,未见局部复发者,固定阶段均融合,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Weinstein-Boriani-Biagini分期的要求切除肿瘤并重建稳定性,使青少年下颈椎骨母细胞瘤具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张景杰 《医学信息》2007,20(4):630-631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山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30例,保守治疗4例。根据GOS评分结果:良好25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CT扫描是诊断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向肿的首选检查方法。外伤性后颅窝硬膜血肿及早确诊后,尽早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治疗和各种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咽旁间隙肿瘤中病理类型多样化,其中神经鞘膜瘤最多见,其次为混合瘤,其它类型的肿瘤较少见。手术方法有经颈侧入路25例、经口咽入路8例、颈口联合入路2例,手术均能完整切除。术后随访3~5年,术后复发1例(为多形性腺瘤)。结论CT、MRI和DSA等是判断咽旁间隙肿瘤位置、大小、范围的良好手段,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进路,但颈侧进路,能安全彻底切除咽旁间隙肿瘤,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骨骼肌内血管瘤影像学与临床病理对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比较了B超、CT和MRI影像学表现在确立诊断和指导骨骼肌内血管瘤手术的意义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比较 11例经病理证实骨骼肌血管瘤的B超、CT和MRI表现 ,及可提供血管瘤的部位、范围及深度 ,对诊断的确立及制定治疗方案之帮助程度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切除肿块最大者 8.0cm× 12 .0cm×30 .0cm ,最小者 3.0cm× 4.0cm× 4.0cm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者 4例 ,手术切除范围与三种仪器所示范围一致 .而7例形态不规则、蔓状生长的病例MRI确定的血管瘤体范围与实际情况最一致 .特别是MRI较好显示了知名血管神经与血管瘤间解剖关系 .结论 影像学检查发现骨骼肌内软组织肿块应考虑血管瘤的可能 .B超和CT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成像的技术特点 ,能清楚地勾画出肿瘤的范围、层次及同神经血管间关系 ,对明确诊断和确定手术范围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例1女,33岁.因进行性听力障碍、眩晕和头痛1年于2009年3月24日人院.患者的母亲和姐姐均有血管母细胞瘤病史.MRI检查示一4.5 cm×3.8 cm×3.5 cm肿块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并破坏小脑.T1、T2呈混杂性信号,增强后,T1呈不均匀强化.CT示右侧岩骨及中耳结构广泛破坏.影像科诊断为颈静脉球瘤可能.对患者进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见肿块血供丰富,骨质破坏,术后复查CT无肿瘤组织残余.  相似文献   

9.
例1女,33岁.因进行性听力障碍、眩晕和头痛1年于2009年3月24日人院.患者的母亲和姐姐均有血管母细胞瘤病史.MRI检查示一4.5 cm×3.8 cm×3.5 cm肿块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并破坏小脑.T1、T2呈混杂性信号,增强后,T1呈不均匀强化.CT示右侧岩骨及中耳结构广泛破坏.影像科诊断为颈静脉球瘤可能.对患者进行肿瘤全切除,术中见肿块血供丰富,骨质破坏,术后复查CT无肿瘤组织残余.  相似文献   

10.
高颈段椎管内外肿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内外肿瘤误诊原因、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操作技巧。方法:26例高颈段椎管内外肿瘤均经CT或/和MRI检查确诊后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4例。结果:痊愈18例,好转5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结论:高颈段椎管内外肿瘤的确诊应首选MRI检查;显微外科手术是本病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选择应视肿瘤位置,大小而定,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患者正常呼吸功能的维持及妥善的术后处理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